央广网北京5月1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 实习记者 于悦麒)躺在窗边的沙发上,阳光透过玻璃洋洋洒洒地铺满全身,惬意又舒适。不过,这看似温暖的“日光浴”真的能补钙吗?近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发布的4月“科学”流言榜给出真相:隔着玻璃晒太阳很难补钙。
该榜单指出,晒太阳并不能直接为人体提供钙元素,而是因为太阳光中的紫外线b(uvb)能够作用于人体皮肤,使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被吸收入血并经肝、肾代谢后变成活性维生素d。研究表明,虽然维生素d也可通过食物补充一部分,但约80%还是要通过紫外线照射来自身合成。活性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磷吸收,还能调节骨代谢,从而达到补钙的功效,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等病症。所以,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平时要注意适当晒太阳。
根据波长不同,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分为uva、uvb和uvc。其中uva波长最长,为320~400纳米,能量较低,95%以上能穿透大气层,是导致皮肤光老化和晒黑的元凶。uvb波长中等,为290~320纳米,但能量较高,大部分会被臭氧层吸收,仅约10%能到达地面,是导致皮肤晒伤和色素沉着的主要原因。uvc波长最短,为100~290纳米,几乎完全被臭氧层吸收,无法到达地面。
能够帮助合成维生素d的是uvb,uva则对维生素d的合成没有帮助。而普通玻璃如窗户、汽车玻璃,几乎可以阻挡所有的uvb,仅允许uva透过;特殊玻璃(如石英玻璃)可能允许uvb通过,但日常生活中极少使用这类材料。因此,隔着玻璃晒太阳,紫外线的透过率会大幅度降低,即使感到温暖,皮肤也无法获得足够的uvb来合成维生素d,从而无法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该榜单建议,选择合适的晒太阳时间很重要。上午9时到10时、下午3时到5时,这两个时段温度比较合适,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比较丰富,但又不是最高,是比较好的晒太阳时间。每周2~3次,将头面部、手臂、腿部等暴露在日光下30~60分钟,就足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
该榜单指出,晒太阳并不能直接为人体提供钙元素,而是因为太阳光中的紫外线b(uvb)能够作用于人体皮肤,使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被吸收入血并经肝、肾代谢后变成活性维生素d。研究表明,虽然维生素d也可通过食物补充一部分,但约80%还是要通过紫外线照射来自身合成。活性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磷吸收,还能调节骨代谢,从而达到补钙的功效,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等病症。所以,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平时要注意适当晒太阳。
根据波长不同,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分为uva、uvb和uvc。其中uva波长最长,为320~400纳米,能量较低,95%以上能穿透大气层,是导致皮肤光老化和晒黑的元凶。uvb波长中等,为290~320纳米,但能量较高,大部分会被臭氧层吸收,仅约10%能到达地面,是导致皮肤晒伤和色素沉着的主要原因。uvc波长最短,为100~290纳米,几乎完全被臭氧层吸收,无法到达地面。
能够帮助合成维生素d的是uvb,uva则对维生素d的合成没有帮助。而普通玻璃如窗户、汽车玻璃,几乎可以阻挡所有的uvb,仅允许uva透过;特殊玻璃(如石英玻璃)可能允许uvb通过,但日常生活中极少使用这类材料。因此,隔着玻璃晒太阳,紫外线的透过率会大幅度降低,即使感到温暖,皮肤也无法获得足够的uvb来合成维生素d,从而无法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该榜单建议,选择合适的晒太阳时间很重要。上午9时到10时、下午3时到5时,这两个时段温度比较合适,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比较丰富,但又不是最高,是比较好的晒太阳时间。每周2~3次,将头面部、手臂、腿部等暴露在日光下30~60分钟,就足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