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如何按照中共中央的通知精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文章分析了当前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企业;党员;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5(c)-0055-0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之一是“有一支能够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经得起困难和风险和考验,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新形势,使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党员的政治和精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我们业已形成的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按照中共中央的通知精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出现的新问题
在我国建国后四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有企业先后涌现了王进喜、郝建秀、王启民等无数的精神,曾经激励着整整一个时代的人们为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努力工作。历史发展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仍然需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共产党员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当先锋、做模范,为职工群众做出表率。但新形势、新任务也使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1、思想观念问题――市场经济关于等价交换的原则与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少数党员思想中发生冲突。当前企业党员中有些人价值观念模糊,对大公无私和无私奉献的口号产生了“质疑”,认为这与市场规则中关于等价交换的原则相抵触,共产党员到底应该是“多干活,多拿钱”还是应该讲奉献?搞不清楚了。
2、业务素质问题――部分党员的业务技术素质与企业对职工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需要企业党员既要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又要有带领职工群众迎接挑战、开拓经营的实际本领,在这种情况下,某些文化水平较低,业务水平不精的党员只能跟着别人当配角,模范带头的职责难以履行。
3、党员管理问题――部分企业政治的气氛不浓,没有给党员发挥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一方面,有的企业看不到自身的政治优势,在企业管理中一味仿效西方的管理方式,却没有真正把党员看作可以依赖和依靠的力量。另一方面,企业党组织对新形势下的党员管理工作深入研究不够,没有给党员发挥作用提供政治上、制度上的条件。
二、加强党员教育,改进党员管理是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根本途径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历史条件下,发挥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在切实找准问题的基础上,以党员思想作风建设为实破口,以促进党员学技术、强素质、提高发挥作用的实际本领为起点,以健全制度、理顺关系、强化管理为基本手段,逐步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和完善的运行机制。
1、强化党员思想教育,增强党员思想素质。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其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实行,把党员政治思想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一是理论政策教育。组织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党员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改革观念、效益观念和竞争意识。二是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目标,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经受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各种困难、风险的考验。三是党性教育。教育党员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宗旨。四是艰苦奋斗教育。督促党员处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自觉地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
2、抓好党员业务培训,增强党员业务素质。革命导师列宁有过一个著名论断:“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企业党组织要针对部分党员知识底子薄、本领技能差的实际情况,将强化党员业务知识培训列入议事日程,抓好组织落实,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岗位培训等方式,着力对党员进行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岗位业务工作技能和企业管理知识的强化提高,使党员做到至少掌握一门技术,具备一定技能,能在企业改革、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维护党员政治权利,强化党员参政议政。企业和企业党的组织应充分维护党员的政治权利,积极探索和实践调动党员主观能动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方法。要用“三个优先”即重要的文件精神在党内先传达,重要的规章制度在党内先讨论,重要的工作任务让有能力完成任务的党员先承担的原则。真正把党员看作是企业各项工作中的骨干成员,让党员有合理合法的渠道参与企业管理,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健全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党员工作职责。党员管理是个动态过程,需要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有所创新,探索新的管理形式和方式。一是实行党员工作目标管理。二是建立党内竞争激励机制。三是加强组织群众监督。
总之,在新形势下,企业党组织应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为实现中共中央提出的企业党建工作目标扎实有效地工作。
关键词:企业;党员;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5(c)-0055-0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之一是“有一支能够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经得起困难和风险和考验,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新形势,使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党员的政治和精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我们业已形成的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按照中共中央的通知精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出现的新问题
在我国建国后四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有企业先后涌现了王进喜、郝建秀、王启民等无数的精神,曾经激励着整整一个时代的人们为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努力工作。历史发展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仍然需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共产党员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当先锋、做模范,为职工群众做出表率。但新形势、新任务也使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1、思想观念问题――市场经济关于等价交换的原则与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少数党员思想中发生冲突。当前企业党员中有些人价值观念模糊,对大公无私和无私奉献的口号产生了“质疑”,认为这与市场规则中关于等价交换的原则相抵触,共产党员到底应该是“多干活,多拿钱”还是应该讲奉献?搞不清楚了。
2、业务素质问题――部分党员的业务技术素质与企业对职工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需要企业党员既要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又要有带领职工群众迎接挑战、开拓经营的实际本领,在这种情况下,某些文化水平较低,业务水平不精的党员只能跟着别人当配角,模范带头的职责难以履行。
3、党员管理问题――部分企业政治的气氛不浓,没有给党员发挥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一方面,有的企业看不到自身的政治优势,在企业管理中一味仿效西方的管理方式,却没有真正把党员看作可以依赖和依靠的力量。另一方面,企业党组织对新形势下的党员管理工作深入研究不够,没有给党员发挥作用提供政治上、制度上的条件。
二、加强党员教育,改进党员管理是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根本途径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历史条件下,发挥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在切实找准问题的基础上,以党员思想作风建设为实破口,以促进党员学技术、强素质、提高发挥作用的实际本领为起点,以健全制度、理顺关系、强化管理为基本手段,逐步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和完善的运行机制。
1、强化党员思想教育,增强党员思想素质。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其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实行,把党员政治思想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一是理论政策教育。组织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党员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改革观念、效益观念和竞争意识。二是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目标,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经受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各种困难、风险的考验。三是党性教育。教育党员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宗旨。四是艰苦奋斗教育。督促党员处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自觉地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
2、抓好党员业务培训,增强党员业务素质。革命导师列宁有过一个著名论断:“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企业党组织要针对部分党员知识底子薄、本领技能差的实际情况,将强化党员业务知识培训列入议事日程,抓好组织落实,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岗位培训等方式,着力对党员进行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岗位业务工作技能和企业管理知识的强化提高,使党员做到至少掌握一门技术,具备一定技能,能在企业改革、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维护党员政治权利,强化党员参政议政。企业和企业党的组织应充分维护党员的政治权利,积极探索和实践调动党员主观能动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方法。要用“三个优先”即重要的文件精神在党内先传达,重要的规章制度在党内先讨论,重要的工作任务让有能力完成任务的党员先承担的原则。真正把党员看作是企业各项工作中的骨干成员,让党员有合理合法的渠道参与企业管理,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健全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党员工作职责。党员管理是个动态过程,需要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有所创新,探索新的管理形式和方式。一是实行党员工作目标管理。二是建立党内竞争激励机制。三是加强组织群众监督。
总之,在新形势下,企业党组织应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为实现中共中央提出的企业党建工作目标扎实有效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