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基层党支部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下面几方面问题:
1、支部作用较难发挥。
一个支部在党员和群众中有没有凝聚力,取决于支部作用能不能很好地发挥。支部作用发挥得好,成为大家心目中的“主心骨”,自然就会有凝聚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重大问题主要由领导决定,支部发挥作用很少,支部所起到的作用仅是问寒问暖,关心党员等一些事情。
2、支部活动单一、流于形式,收效不大。
对于组织建设,企业一般非常支持;支部生活会一般因企业情况有所不同,大部分因党员一般比较分散,出差时间比较多,生活会开的比较少,主要问题是人员不能集中,时间不能保证;另一问题是,生活会形式比较单调,主要是学习文件读报纸代替组织生活,也感到枯燥,流于形式的东西收效就不大,也不愿意参加这样的生活会,客观上也影响了党组织的威信。进而导致了党的思想工作停留在一般层面上,有针对性的、因人而异的个别少,使得思想教育不深入。
3、员工党员发展速度慢。
当前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工作还很薄弱,特别在基层员工这一领域尤其突出。一方面由于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影响党员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中竞争比较激烈,现代人对政治上的追求有些淡漠也影响发展。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医保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朗读]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指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基层工作人员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各类人才打造平台、创造发展机会。但也还存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流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首要原因,导致优秀人才供给不足。
三是人才“上不去”。高素质人才短缺,普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管理、资本经营等人才。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难以适应乡村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二、对策及建议
(一)在“引”上做文章。要完善引进机制。依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多举措吸进大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门实用人才,重点引进农业经营管理、环境治理、文化传播等人才。注重人才回流,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同时,对返乡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绿色农业的人才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引进方式。要创新激励机制。对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实用型、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在用地住房、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将技术、知识等要素纳入到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奖励办法,提高人才的收入水平。要畅通流动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梳理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采用灵活的人才流动方式。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达人、专家学者等利用空余时间到乡村实地讲学或投资兴业,为他们在本职单位与乡村之间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畅通乡村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渠道,对于那些对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用或提拔,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在“留”上下功夫。各地已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聚集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对县一级来说,乡土人才的奖励政策还没有普惠性。要降低政策实施门槛。将乡土人才纳入进来,用政策留住人才,尤其是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等致富带头人,从培养成才、吸引返乡创业、引进外来人才三个维度同时进行。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切实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条件给人才发挥作为的空间。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乡村人才政策与人才事迹的广泛宣传,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工作生活实际,为在乡村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为人才扎根基层创造良好条件,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培育先进的人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心用情全面呵护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各类人才,使广大乡村地区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舞台,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在“育”上求突破。要构建人才梯队,分层次、分领域、分方向地实施定向分类培养,重点加大高精尖端、技术创新等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平台,强化乡村人才理论结合能力,按照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方式,实施“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育,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全程化于一体,努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要培育致富能人,发掘和选育一批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有拼劲闯劲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带动农民就业促增收。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机构,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重点对本土性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开展有关蔬菜种植、苗木栽培、畜禽养殖、产品流通等技能性培训,提升他们对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现代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与项目基地,尤其是要让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际情况的认知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四)在“用”上见实效。要强化“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把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及时用起来。针对乡村干部等管理人员,可以采取下派、外引、内育等方式,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乡贤等群体中,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在福利待遇上,着重解决他们的待遇和身份问题;在提拔晋升上,适当向乡村干部倾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心,进一步增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热情。针对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产业带头人,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出真正素质高、能力强、有情怀、有实绩的村级带头人,并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针对农村人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文化传承人等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建立“户籍在外人才资源库”,通过“项目、亲情、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打通人才与家乡的双向服务通道,使一些在外人才有服务家乡的平台,提高人才集聚程度,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后劲。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基层工作人员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各类人才打造平台、创造发展机会。但也还存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流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首要原因,导致优秀人才供给不足。
三是人才“上不去”。高素质人才短缺,普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管理、资本经营等人才。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难以适应乡村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二、对策及建议
(一)在“引”上做文章。要完善引进机制。依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多举措吸进大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门实用人才,重点引进农业经营管理、环境治理、文化传播等人才。注重人才回流,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同时,对返乡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绿色农业的人才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引进方式。要创新激励机制。对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实用型、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在用地住房、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将技术、知识等要素纳入到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奖励办法,提高人才的收入水平。要畅通流动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梳理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采用灵活的人才流动方式。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达人、专家学者等利用空余时间到乡村实地讲学或投资兴业,为他们在本职单位与乡村之间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畅通乡村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渠道,对于那些对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用或提拔,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在“留”上下功夫。各地已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聚集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对县一级来说,乡土人才的奖励政策还没有普惠性。要降低政策实施门槛。将乡土人才纳入进来,用政策留住人才,尤其是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等致富带头人,从培养成才、吸引返乡创业、引进外来人才三个维度同时进行。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切实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条件给人才发挥作为的空间。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乡村人才政策与人才事迹的广泛宣传,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工作生活实际,为在乡村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为人才扎根基层创造良好条件,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培育先进的人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心用情全面呵护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各类人才,使广大乡村地区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舞台,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在“育”上求突破。要构建人才梯队,分层次、分领域、分方向地实施定向分类培养,重点加大高精尖端、技术创新等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平台,强化乡村人才理论结合能力,按照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方式,实施“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育,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全程化于一体,努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要培育致富能人,发掘和选育一批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有拼劲闯劲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带动农民就业促增收。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机构,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重点对本土性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开展有关蔬菜种植、苗木栽培、畜禽养殖、产品流通等技能性培训,提升他们对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现代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与项目基地,尤其是要让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际情况的认知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四)在“用”上见实效。要强化“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把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及时用起来。针对乡村干部等管理人员,可以采取下派、外引、内育等方式,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乡贤等群体中,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在福利待遇上,着重解决他们的待遇和身份问题;在提拔晋升上,适当向乡村干部倾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心,进一步增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热情。针对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产业带头人,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出真正素质高、能力强、有情怀、有实绩的村级带头人,并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针对农村人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文化传承人等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建立“户籍在外人才资源库”,通过“项目、亲情、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打通人才与家乡的双向服务通道,使一些在外人才有服务家乡的平台,提高人才集聚程度,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后劲。
自国家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以来,各地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贫困群众得到真正实惠。对于贫困村贫困户的有效脱贫,驻村第一书记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存在以下问题直接阻碍着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的有效开展。
(1)职责定位不明。根据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定位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据了解,部分地方乡镇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根本没有将驻村第一书记职责区分和界定出来。由于驻村第一书记的考核受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管理,部分本应由乡干部和村干部完成的事务性工作,也一并交给其一肩担,导致真正沉入农村、投入精准扶贫中的精力被大量分散弱化。
(2)能力素质不高。对第一书记派驻条件虽有明文规定,各个具体派出单位对选派第一书记重视程度不够,在学历、年龄、性别、基层工作经验能力等方面要求把关不严。部分第一书记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差、不熟悉农村工作,致使群众工作开展困难。驻村工作发挥不明显。
(3)人员到位不齐。按照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组建要求,每个贫困村均配置了由对口联系领导、帮扶单位、农技员、第一书记构成的驻村工作队。然而,对于部分联系领导、帮扶单位和驻村农技员真正到对口贫困村主动衔接工作时间少之有少,形同虚设;其次多数下派的第一书记工作方法单一,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加上少部分贫困户主观脱贫意愿不强,非贫困户的心理失衡、村两委关系不和等问题,更是加重了第一书记唱独角戏跑全场、疲于应付问题现象时有发生。
(4)保障激励不足。按有关文件要求,虽然第一书记驻村期间按照差旅费伙食补助费标准给予适当生活补助,但由于贫困村地理位置不同,工作条件差异较大。有的贫困村地处偏远,工作区域较大,工作条件艰苦,所以工作开支相应增多,而采用统一的经费保障标准,使部分第一书记经费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综合所述,为有效解决精准扶贫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存在问题并发挥积极作用,笔者建议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是精准选派,派好干部担任第一书记。认真统筹各个层级、各个方面人才资源,严把第一书记选派关,原则上选派具有一定基层工作能力、热心农村工作、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较强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明确工作标准,建全“能进能出”机制,对不能干事、干不成事、群众不欢迎、工作无动力的驻村第一书记及时召回。
二是强化责任,明确第一书记的职能职责。进一步明确驻村第一书记主要职责,对于村两委和乡镇不能将与精准扶贫无关的其他日常事务强加于第一书记,对派出帮扶单位工作严格实行全脱产,明确摆正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绝对位置,让第一书记在不同帮扶主体中起好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于工作考核应多注重在工作实绩方面,减少各种重复性表格填报和资料收集,统筹精简开会时间,真正让第一书记有更多时间深入基层开展扶贫。
三是加强宣传,做好第一书记能力培训。采取集中与分类培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第一书记的培训力度,重点就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扶贫支农政策、先进典型案例等内容进行集中综合培训;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或新进的第一书记分类开展提升基层工作与联系群众工作的能力培训,对缺乏集体经济发展意识、基层党建管理经验的第一书记进行分级分类培训。村支两委可借助第一书记在资金、项目、管理及技能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提供有效场地或平台,加强对贫困群众精准扶贫政策宣传教育培训,切实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四是压实责任,加强驻村工作队人员监管。采取定期不定期抽检方式进行有效监督,对驻村工作队的考核应避免简单化、形式化,更加注重从驻村时间、集体经济发展、群众评价、第一书记评价、扶贫实效等方面进行。坚决防止第一书记唱“独角戏”、驻村工作队“搞回避”现象发生,切实发挥驻村工作生力军作用。
五是强化保障,健全第一书记激励保障机制。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第一书记选拔任用、表彰激励工作机制,将第一书记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表彰激励的重要依据。在同等条件下,对表现优秀的第一书记在晋职晋级、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提拔使用上优先考虑;其次是加大第一书记经费保障力度。对确因扶贫工作需要但政策中又没有包括而产生的额外支出经费应给予合理考虑,提高第一书记积极性。再次是要常态性开展组织关怀,通过定期培训、交心谈心、树立典型等方式,第一时间掌握第一书记思想动态,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问题,切实增强第一书记组织归属感、获得感。
(1)职责定位不明。根据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定位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据了解,部分地方乡镇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根本没有将驻村第一书记职责区分和界定出来。由于驻村第一书记的考核受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管理,部分本应由乡干部和村干部完成的事务性工作,也一并交给其一肩担,导致真正沉入农村、投入精准扶贫中的精力被大量分散弱化。
(2)能力素质不高。对第一书记派驻条件虽有明文规定,各个具体派出单位对选派第一书记重视程度不够,在学历、年龄、性别、基层工作经验能力等方面要求把关不严。部分第一书记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差、不熟悉农村工作,致使群众工作开展困难。驻村工作发挥不明显。
(3)人员到位不齐。按照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组建要求,每个贫困村均配置了由对口联系领导、帮扶单位、农技员、第一书记构成的驻村工作队。然而,对于部分联系领导、帮扶单位和驻村农技员真正到对口贫困村主动衔接工作时间少之有少,形同虚设;其次多数下派的第一书记工作方法单一,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加上少部分贫困户主观脱贫意愿不强,非贫困户的心理失衡、村两委关系不和等问题,更是加重了第一书记唱独角戏跑全场、疲于应付问题现象时有发生。
(4)保障激励不足。按有关文件要求,虽然第一书记驻村期间按照差旅费伙食补助费标准给予适当生活补助,但由于贫困村地理位置不同,工作条件差异较大。有的贫困村地处偏远,工作区域较大,工作条件艰苦,所以工作开支相应增多,而采用统一的经费保障标准,使部分第一书记经费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综合所述,为有效解决精准扶贫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存在问题并发挥积极作用,笔者建议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是精准选派,派好干部担任第一书记。认真统筹各个层级、各个方面人才资源,严把第一书记选派关,原则上选派具有一定基层工作能力、热心农村工作、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较强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明确工作标准,建全“能进能出”机制,对不能干事、干不成事、群众不欢迎、工作无动力的驻村第一书记及时召回。
二是强化责任,明确第一书记的职能职责。进一步明确驻村第一书记主要职责,对于村两委和乡镇不能将与精准扶贫无关的其他日常事务强加于第一书记,对派出帮扶单位工作严格实行全脱产,明确摆正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绝对位置,让第一书记在不同帮扶主体中起好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于工作考核应多注重在工作实绩方面,减少各种重复性表格填报和资料收集,统筹精简开会时间,真正让第一书记有更多时间深入基层开展扶贫。
三是加强宣传,做好第一书记能力培训。采取集中与分类培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第一书记的培训力度,重点就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扶贫支农政策、先进典型案例等内容进行集中综合培训;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或新进的第一书记分类开展提升基层工作与联系群众工作的能力培训,对缺乏集体经济发展意识、基层党建管理经验的第一书记进行分级分类培训。村支两委可借助第一书记在资金、项目、管理及技能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提供有效场地或平台,加强对贫困群众精准扶贫政策宣传教育培训,切实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四是压实责任,加强驻村工作队人员监管。采取定期不定期抽检方式进行有效监督,对驻村工作队的考核应避免简单化、形式化,更加注重从驻村时间、集体经济发展、群众评价、第一书记评价、扶贫实效等方面进行。坚决防止第一书记唱“独角戏”、驻村工作队“搞回避”现象发生,切实发挥驻村工作生力军作用。
五是强化保障,健全第一书记激励保障机制。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第一书记选拔任用、表彰激励工作机制,将第一书记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表彰激励的重要依据。在同等条件下,对表现优秀的第一书记在晋职晋级、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提拔使用上优先考虑;其次是加大第一书记经费保障力度。对确因扶贫工作需要但政策中又没有包括而产生的额外支出经费应给予合理考虑,提高第一书记积极性。再次是要常态性开展组织关怀,通过定期培训、交心谈心、树立典型等方式,第一时间掌握第一书记思想动态,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问题,切实增强第一书记组织归属感、获得感。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目前看,在我省、我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县域经济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像××这样的欠发达县份,县域经济发展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亟需解决。
概括地说,这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旧、三难、四制约”。
一旧,就是从干部群众的思想看,观念还比较陈旧。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解放思想,也一直在解放思想,但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存在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保守观念,缺乏敢闯敢试、敢拼敢干的工作劲头。
还存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什么条件干多大事的等靠思想,发展的办法不多,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宽?
还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思维,排外排新的现象比较普遍。
还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小农意识,快发展、大发展的愿望不强烈。
还存在只讲问题、不讲潜力,只谈劣势,不看优势的畏难情绪,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十分浓厚。
三难,就是从县域经济运行的表象看,有三个方面的难题急需突破。一是经济结构调整难。实践看,由于受政策、机制、市场、地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农业大、工业小、三产弱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后劲不大。以××为例,2005年全县一、二、三产业比仅从2002年的66.1:9.5:24.4:调整为60.6:11.3:28.1。第一产业仍占有很高的比重,农业经济特征明显。
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特别是投资超亿元,利税超千万的,能够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还寥寥无几。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没有形成规模,不足以拉动整体经济发展。二是财政经济运行难。由于财源建设滞后、刚性支出增多,以及现行分配体制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县级财政仍然普遍窘困,大部分县市仍然要靠省财政转移支付度日,难以拿出财力搞建设、谋发展,给群众办好事实事。我们××10个县(市区)有8个县(市区)靠财政转移支付过日子。我们××就是其中的一个。2005年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仅为4058万元,而工资支出就达到1.2亿元,如果没有省里的转移支付,我们连保工资、保稳定都很难做到。这样的财政,根本拿不出钱来发展经济,甚至连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前期费用都拿不出来。三是乡村债务化解难。这是阻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症结性历史遗留问题。从我们××看,到2005年年末,全县乡村两级债务高达2.5亿元,村均180多万元,76个行政村大部分为空壳村。作为村级主要收入来源的机动地,在2000年化解村级债务时,大多数都已抵顶债务。国家“一免三补”政策的出台,村里又将剩余的机动地补给了回来要地的农民。这样村里已经没有收入来源,根本拿不出钱来偿还债务。而且省里出台的奖励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很难执行。这些债务,不仅严重束缚乡村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稳定,急需解决。
四制约,就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看,存在四个方面的制约性因素。一是金融体制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由于银行惜贷慎贷,并且上收贷款管理权限,撤并营业网点,使得县域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资金严重短缺。以××为例,2005年,全县贷款余额仅为13.3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寥寥无几。今年建设银行又要被撤销,××县又将失去一个商业银行。二是行政权力分配政策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现在看,越来越多的政府执法部门实行了“三权在上”、垂直管理,而且上收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这对于承担着县域经济发展责任的县级政府来说,进一步增加了行政管理难度,在很多问题上,没有自主决策的权力,在许多领域处于空壳无权管理的境地。县里上项目、干点事,几乎都得向上报批、交费,降低了行政效率,增加了行政成本,弱化了县级政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由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革省里没有明确说法,县里无法对一些关门倒闭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对职工也无法进行妥善安置,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矛盾。比如,我们绥棱水利系统的水利钻井队,已经倒闭多年,但由于是自筹自支的事业单位,不管是职工并轨,还是养老保险,哪条政策职工都靠不上,遗留问题无法解决,引发职工上访告状。再有就是以国有林场为代表的政策性比较强的国有企业,包袱沉重,发展无力,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但由于受政策制约,即使有好的出路,现在也无法进行推进。四是人力资源素质低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现在看,人才短缺、科技落后、人员素质较低,已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县域内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如大城市,大学生毕业后到县工作的比较少,既使回到县里的,由于工作、生活条件所限,流失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县域经济急需的科技型人才、管理型人才都十分匮乏。以我县为例,全县各级各类人才有7813人,其中,实用技能型人才仅有2188人,管理型人才仅有78人,远远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城乡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文盲、半文盲、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劳动力总数的20%,城乡8618户贫困户中,有近60%的贫困户是因为科技文化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而导致贫困的。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在方方面面予以扶持,尤其要在体制、机制上采取超常措施,破解县一级无力解决的难题,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要赋予县级更多的发展自主权。按照能放则放、权责统一的原则,参照10强县扩权的标准,对所有县市都合理地扩大经济管理权限,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增强县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调控能力。同时,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国有林场等企业改革上,出台明确的政策意见,指导县级结合实际进行操作。
2、要进一步改革财政管理体制。要按照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原则,提高县级收入分成比例,充实和增强县级财政实力,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继续加大省对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财政弱县进行倾斜,以缓解县级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压力。同时,凡是国家出台的减收增支因素,对享受转移支付的县份,应全额给予补助。
3、要进一步完善化解乡村债务的奖励政策。现行的奖励政策只考虑到偿还公益事业发展方面的债务。对此,建议上级出台更宽松的奖励政策,对于垫付税款、兴办公益事业方面的债务应全部由国家承担。对于其它债务按一定比例奖励。同时,还应该针对乡村两级回收债权问题,出台相应保护政策,以增强自我还债能力。
4、要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重点要改革金融体制,稳定县级金融机构,增加县级分支机构授权、授信范围,实行存贷挂钩,存款增量要大部分用于支持当地县域经济发展。同时,要创新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在机构设置、信用评级、贷款管理等方面适应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5、要加大对县级上项目的扶持力度。建议省里在项目的摆布上,重点向县一级倾斜,特别是向我们××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县份倾斜,使县域经济尽快发展壮大起来。同时,在项目启动资金等方面也要给予一定的扶持,使大项目、好项目能够真正落户县级,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
6、要大力营造发展县域经济的良好氛围。要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为省委、省政府及其部门的日常工作,在资金、项目、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县域经济实质性的扶持。尤其要加快省直部门的职能转变,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真正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开展优质服务。
概括地说,这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旧、三难、四制约”。
一旧,就是从干部群众的思想看,观念还比较陈旧。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解放思想,也一直在解放思想,但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存在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保守观念,缺乏敢闯敢试、敢拼敢干的工作劲头。
还存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什么条件干多大事的等靠思想,发展的办法不多,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宽?
还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思维,排外排新的现象比较普遍。
还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小农意识,快发展、大发展的愿望不强烈。
还存在只讲问题、不讲潜力,只谈劣势,不看优势的畏难情绪,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十分浓厚。
三难,就是从县域经济运行的表象看,有三个方面的难题急需突破。一是经济结构调整难。实践看,由于受政策、机制、市场、地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农业大、工业小、三产弱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后劲不大。以××为例,2005年全县一、二、三产业比仅从2002年的66.1:9.5:24.4:调整为60.6:11.3:28.1。第一产业仍占有很高的比重,农业经济特征明显。
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特别是投资超亿元,利税超千万的,能够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还寥寥无几。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没有形成规模,不足以拉动整体经济发展。二是财政经济运行难。由于财源建设滞后、刚性支出增多,以及现行分配体制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县级财政仍然普遍窘困,大部分县市仍然要靠省财政转移支付度日,难以拿出财力搞建设、谋发展,给群众办好事实事。我们××10个县(市区)有8个县(市区)靠财政转移支付过日子。我们××就是其中的一个。2005年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仅为4058万元,而工资支出就达到1.2亿元,如果没有省里的转移支付,我们连保工资、保稳定都很难做到。这样的财政,根本拿不出钱来发展经济,甚至连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前期费用都拿不出来。三是乡村债务化解难。这是阻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症结性历史遗留问题。从我们××看,到2005年年末,全县乡村两级债务高达2.5亿元,村均180多万元,76个行政村大部分为空壳村。作为村级主要收入来源的机动地,在2000年化解村级债务时,大多数都已抵顶债务。国家“一免三补”政策的出台,村里又将剩余的机动地补给了回来要地的农民。这样村里已经没有收入来源,根本拿不出钱来偿还债务。而且省里出台的奖励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很难执行。这些债务,不仅严重束缚乡村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稳定,急需解决。
四制约,就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看,存在四个方面的制约性因素。一是金融体制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由于银行惜贷慎贷,并且上收贷款管理权限,撤并营业网点,使得县域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资金严重短缺。以××为例,2005年,全县贷款余额仅为13.3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寥寥无几。今年建设银行又要被撤销,××县又将失去一个商业银行。二是行政权力分配政策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现在看,越来越多的政府执法部门实行了“三权在上”、垂直管理,而且上收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这对于承担着县域经济发展责任的县级政府来说,进一步增加了行政管理难度,在很多问题上,没有自主决策的权力,在许多领域处于空壳无权管理的境地。县里上项目、干点事,几乎都得向上报批、交费,降低了行政效率,增加了行政成本,弱化了县级政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由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革省里没有明确说法,县里无法对一些关门倒闭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对职工也无法进行妥善安置,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矛盾。比如,我们绥棱水利系统的水利钻井队,已经倒闭多年,但由于是自筹自支的事业单位,不管是职工并轨,还是养老保险,哪条政策职工都靠不上,遗留问题无法解决,引发职工上访告状。再有就是以国有林场为代表的政策性比较强的国有企业,包袱沉重,发展无力,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但由于受政策制约,即使有好的出路,现在也无法进行推进。四是人力资源素质低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现在看,人才短缺、科技落后、人员素质较低,已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县域内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如大城市,大学生毕业后到县工作的比较少,既使回到县里的,由于工作、生活条件所限,流失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县域经济急需的科技型人才、管理型人才都十分匮乏。以我县为例,全县各级各类人才有7813人,其中,实用技能型人才仅有2188人,管理型人才仅有78人,远远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城乡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文盲、半文盲、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劳动力总数的20%,城乡8618户贫困户中,有近60%的贫困户是因为科技文化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而导致贫困的。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在方方面面予以扶持,尤其要在体制、机制上采取超常措施,破解县一级无力解决的难题,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要赋予县级更多的发展自主权。按照能放则放、权责统一的原则,参照10强县扩权的标准,对所有县市都合理地扩大经济管理权限,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增强县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调控能力。同时,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国有林场等企业改革上,出台明确的政策意见,指导县级结合实际进行操作。
2、要进一步改革财政管理体制。要按照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原则,提高县级收入分成比例,充实和增强县级财政实力,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继续加大省对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财政弱县进行倾斜,以缓解县级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压力。同时,凡是国家出台的减收增支因素,对享受转移支付的县份,应全额给予补助。
3、要进一步完善化解乡村债务的奖励政策。现行的奖励政策只考虑到偿还公益事业发展方面的债务。对此,建议上级出台更宽松的奖励政策,对于垫付税款、兴办公益事业方面的债务应全部由国家承担。对于其它债务按一定比例奖励。同时,还应该针对乡村两级回收债权问题,出台相应保护政策,以增强自我还债能力。
4、要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重点要改革金融体制,稳定县级金融机构,增加县级分支机构授权、授信范围,实行存贷挂钩,存款增量要大部分用于支持当地县域经济发展。同时,要创新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在机构设置、信用评级、贷款管理等方面适应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5、要加大对县级上项目的扶持力度。建议省里在项目的摆布上,重点向县一级倾斜,特别是向我们××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县份倾斜,使县域经济尽快发展壮大起来。同时,在项目启动资金等方面也要给予一定的扶持,使大项目、好项目能够真正落户县级,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
6、要大力营造发展县域经济的良好氛围。要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为省委、省政府及其部门的日常工作,在资金、项目、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县域经济实质性的扶持。尤其要加快省直部门的职能转变,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真正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开展优质服务。
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曾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建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思想上的不正确认识可归结为“三论”:一是无用论。认为企业是经济组织,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只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着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就可以了,无需设立党组织。西方企业没有党组织搞得不也很好吗?二是代替论。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企业领导体制上,是要形成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协调运转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三是淡化论。认为企业应淡化政治意识,集中精力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增加员工日益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抓党建是中央和地方党委的责任。企业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党内活动应放在社区。提出“党员管理社区化、党员活动业余化,管理在社区、作用在企业”。
上述“三论”是错误和有害的。首先,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有着本质的区别。资产阶级政党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产物,是少数政客进行竞选的工具,他们党员的活动就是选举时拉选票,有的都不知道有多少党员。而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来自于人民群众,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是党的宗旨的具体实践者。其次,在基层设立党组织,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实践也证明了,企业党组织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许多成功或优势企业总结出的“治企先治党,办好企业必须建好党”、“不怕有个烂摊子,就怕没个好班子”、“群雁高飞头雁领,支部是咱们的领路人”、“要想富,建个好支部”、“建设高觉悟高素质高技能高业绩的党员队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等等,是对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生动诠释。再次,企业党组织与行政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有其一致性。企业党组织和行政工作从总体上说,都是为了搞好企业,只不过抓发展的角度、方式、方法不同而已。同时,企业党组织担负着保证监督职责,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企业沿着健康轨道发展。
目前制约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深入开展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作用难以凸现。一方面,在公司制改革中,如何正确处理法人治理结构与企业党委的关系不明确,“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缺少制度保证,在实际运作中随意性还比较大。
二是党管干部与董事会依法聘用总经理、总经理依用人的关系不顺畅。有的企业用干部行政领导一个人说了算,根本不征求党组织负责人的意见,即使征求意见也是走过场,依然固执己见。有的企业党组织管干部的教育、管理,选拔干部的原则、程序,拟提干部的考核、公示,由党政班子立会集体研究决定干部的任免。有的企业则还沿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由党委会决定干部。
三是工人入党积极性不高,党员流动性大,给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困难。尤其是艰苦行业,人们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与计划经济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加之党员的政治待遇弱化、党内民主化程度不高、党员政治荣誉感淡化以及党内的庸俗化,使得工人入党的积极性不高。谁愿意做个只交纳党费的党员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职业和身份经常变化,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是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和企业中去,以实现优胜劣汰。
四是党组织活动缺乏经费保障并做不到经常性、针对性、实效性。有些企业党组织缺乏有效的活动载体,一年没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组织一次党内活动,就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等党内基本制度也坚持的不好,有的只是应付、对付、凑付,流于形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企业党组织活动缺少经费保证是原因之一。教堂有经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组织也有活动经费,他们的活动经费就是竞选资金。
国有企业要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起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党的自身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建立这样的长效机制,必须努力研究市场经济规律,努力研究现代企业制度,努力研究现代企业文化,努力研究《公司法》和“党章”,努力研究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努力研究国有企业党建现状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典型经验。
建立国企党建工作新机制是个系统工程,要有效整合党建专题研究部门、实际党务工作者、国企管理人员、经济学家、政策问题专家、企业文化问题专家以及有关法律问题专家,集中优势资源,系统研究,深入开掘,力求突破。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不按规定时间进行选举换届;党内基本制度得不到认真贯彻落实;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乏力;党内民主化程度不高;党组织缺乏必要的活动经费;党建与生产经营“两层皮”,游离于生产经营之外;党员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完善,已有制度执行不严格;服务党员的办法措施肤浅;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够有效。
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曾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建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思想上的不正确认识可归结为“三论”:一是无用论。认为企业是经济组织,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只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着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就可以了,无需设立党组织。西方企业没有党组织搞得不也很好吗?二是代替论。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企业领导体制上,是要形成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协调运转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三是淡化论。认为企业应淡化政治意识,集中精力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增加员工日益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抓党建是中央和地方党委的责任。企业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党内活动应放在社区。提出“党员管理社区化、党员活动业余化,管理在社区、作用在企业”。
上述“三论”是错误和有害的。首先,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有着本质的区别。资产阶级政党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产物,是少数政客进行竞选的工具,他们党员的活动就是选举时拉选票,有的都不知道有多少党员。而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来自于人民群众,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是党的宗旨的具体实践者。其次,在基层设立党组织,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实践也证明了,企业党组织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许多成功或优势企业总结出的“治企先治党,办好企业必须建好党”、“不怕有个烂摊子,就怕没个好班子”、“群雁高飞头雁领,支部是咱们的领路人”、“要想富,建个好支部”、“建设高觉悟高素质高技能高业绩的党员队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等等,是对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生动诠释。再次,企业党组织与行政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有其一致性。企业党组织和行政工作从总体上说,都是为了搞好企业,只不过抓发展的角度、方式、方法不同而已。同时,企业党组织担负着保证监督职责,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企业沿着健康轨道发展。
目前制约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深入开展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作用难以凸现。一方面,在公司制改革中,如何正确处理法人治理结构与企业党委的关系不明确,“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缺少制度保证,在实际运作中随意性还比较大。
二是党管干部与董事会依法聘用总经理、总经理依用人的关系不顺畅。有的企业用干部行政领导一个人说了算,根本不征求党组织负责人的意见,即使征求意见也是走过场,依然固执己见。有的企业党组织管干部的教育、管理,选拔干部的原则、程序,拟提干部的考核、公示,由党政班子立会集体研究决定干部的任免。有的企业则还沿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由党委会决定干部。
三是工人入党积极性不高,党员流动性大,给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困难。尤其是艰苦行业,人们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与计划经济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加之党员的政治待遇弱化、党内民主化程度不高、党员政治荣誉感淡化以及党内的庸俗化,使得工人入党的积极性不高。谁愿意做个只交纳党费的党员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职业和身份经常变化,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是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和企业中去,以实现优胜劣汰。
四是党组织活动缺乏经费保障并做不到经常性、针对性、实效性。有些企业党组织缺乏有效的活动载体,一年没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组织一次党内活动,就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等党内基本制度也坚持的不好,有的只是应付、对付、凑付,流于形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企业党组织活动缺少经费保证是原因之一。教堂有经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组织也有活动经费,他们的活动经费就是竞选资金。
国有企业要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起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党的自身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建立这样的长效机制,必须努力研究市场经济规律,努力研究现代企业制度,努力研究现代企业文化,努力研究《公司法》和“党章”,努力研究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努力研究国有企业党建现状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典型经验。
建立国企党建工作新机制是个系统工程,要有效整合党建专题研究部门、实际党务工作者、国企管理人员、经济学家、政策问题专家、企业文化问题专家以及有关法律问题专家,集中优势资源,系统研究,深入开掘,力求突破。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不按规定时间进行选举换届;党内基本制度得不到认真贯彻落实;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乏力;党内民主化程度不高;党组织缺乏必要的活动经费;党建与生产经营“两层皮”,游离于生产经营之外;党员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完善,已有制度执行不严格;服务党员的办法措施肤浅;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够有效。
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思想上的不正确认识可归结为“三论”:一是无用论。认为企业是经济组织,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只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着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就可以了,无需设立党组织。西方企业没有党组织搞得不也很好吗?二是代替论。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企业领导体制上,是要形成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协调运转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三是淡化论。认为企业应淡化政治意识,集中精力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增加员工日益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抓党建是中央和地方党委的责任。企业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党内活动应放在社区。提出“党员管理社区化、党员活动业余化,管理在社区、作用在企业”。
上述“三论”是错误和有害的。首先,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有着本质的区别。资产阶级政党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产物,是少数政客进行竞选的工具,他们党员的活动就是选举时拉选票,有的都不知道有多少党员。而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来自于人民群众,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是党的宗旨的具体实践者。其次,在基层设立党组织,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实践也证明了,企业党组织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许多成功或优势企业总结出的“治企先治党,办好企业必须建好党”、“不怕有个烂摊子,就怕没个好班子”、“群雁高飞头雁领,支部是咱们的领路人”、“要想富,建个好支部”、“建设高觉悟高素质高技能高业绩的党员队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等等,是对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生动诠释。再次,企业党组织与行政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有其一致性。企业党组织和行政工作从总体上说,都是为了搞好企业,只不过抓发展的角度、方式、方法不同而已。同时,企业党组织担负着保证监督职责,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企业沿着健康轨道发展。
目前制约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深入开展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作用难以凸现。一方面,在公司制改革中,如何正确处理法人治理结构与企业党委的关系不明确,“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缺少制度保证,在实际运作中随意性还比较大。
二是党管干部与董事会依法聘用总经理、总经理依用人的关系不顺畅。有的企业用干部行政领导一个人说了算,根本不征求党组织负责人的意见,即使征求意见也是走过场,依然固执己见。有的企业党组织管干部的教育、管理,选拔干部的原则、程序,拟提干部的考核、公示,由党政班子立会集体研究决定干部的任免。有的企业则还沿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由党委会决定干部。
三是工人入党积极性不高,党员流动性大,给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困难。尤其是艰苦行业,人们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与计划经济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加之党员的政治待遇弱化、党内民主化程度不高、党员政治荣誉感淡化以及党内的庸俗化,使得工人入党的积极性不高。谁愿意做个只交纳党费的党员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职业和身份经常变化,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是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和企业中去,以实现优胜劣汰。
四是党组织活动缺乏经费保障并做不到经常性、针对性、实效性。有些企业党组织缺乏有效的活动载体,一年没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组织一次党内活动,就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等党内基本制度也坚持的不好,有的只是应付、对付、凑付,流于形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企业党组织活动缺少经费保证是原因之一。教堂有经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组织也有活动经费,他们的活动经费就是竞选资金。
国有企业要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起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党的自身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建立这样的长效机制,必须努力研究市场经济规律,努力研究现代企业制度,努力研究现代企业文化,努力研究《公司法》和“党章”,努力研究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努力研究国有企业党建现状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典型经验。
建立国企党建工作新机制是个系统工程,要有效整合党建专题研究部门、实际党务工作者、国企管理人员、经济学家、政策问题专家、企业文化问题专家以及有关法律问题专家,集中优势资源,系统研究,深入开掘,力求突破。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不按规定时间进行选举换届;党内基本制度得不到认真贯彻落实;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乏力;党内民主化程度不高;党组织缺乏必要的活动经费;党建与生产经营“两层皮”,游离于生产经营之外;党员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完善,已有制度执行不严格;服务党员的办法措施肤浅;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够有效。
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曾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建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思想上的不正确认识可归结为“三论”:一是无用论。认为企业是经济组织,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只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着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就可以了,无需设立党组织。西方企业没有党组织搞得不也很好吗?二是代替论。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企业领导体制上,是要形成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协调运转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三是淡化论。认为企业应淡化政治意识,集中精力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增加员工日益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抓党建是中央和地方党委的责任。企业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党内活动应放在社区。提出“党员管理社区化、党员活动业余化,管理在社区、作用在企业”。
上述“三论”是错误和有害的。首先,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有着本质的区别。资产阶级政党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产物,是少数政客进行竞选的工具,他们党员的活动就是选举时拉选票,有的都不知道有多少党员。而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来自于人民群众,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是党的宗旨的具体实践者。其次,在基层设立党组织,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实践也证明了,企业党组织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许多成功或优势企业总结出的“治企先治党,办好企业必须建好党”、“不怕有个烂摊子,就怕没个好班子”、“群雁高飞头雁领,支部是咱们的领路人”、“要想富,建个好支部”、“建设高觉悟高素质高技能高业绩的党员队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等等,是对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生动诠释。再次,企业党组织与行政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有其一致性。企业党组织和行政工作从总体上说,都是为了搞好企业,只不过抓发展的角度、方式、方法不同而已。同时,企业党组织担负着保证监督职责,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企业沿着健康轨道发展。
目前制约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深入开展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作用难以凸现。一方面,在公司制改革中,如何正确处理法人治理结构与企业党委的关系不明确,“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缺少制度保证,在实际运作中随意性还比较大。
二是党管干部与董事会依法聘用总经理、总经理依用人的关系不顺畅。有的企业用干部行政领导一个人说了算,根本不征求党组织负责人的意见,即使征求意见也是走过场,依然固执己见。有的企业党组织管干部的教育、管理,选拔干部的原则、程序,拟提干部的考核、公示,由党政班子立会集体研究决定干部的任免。有的企业则还沿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由党委会决定干部。
三是工人入党积极性不高,党员流动性大,给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困难。尤其是艰苦行业,人们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与计划经济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加之党员的政治待遇弱化、党内民主化程度不高、党员政治荣誉感淡化以及党内的庸俗化,使得工人入党的积极性不高。谁愿意做个只交纳党费的党员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职业和身份经常变化,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是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和企业中去,以实现优胜劣汰。
四是党组织活动缺乏经费保障并做不到经常性、针对性、实效性。有些企业党组织缺乏有效的活动载体,一年没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组织一次党内活动,就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等党内基本制度也坚持的不好,有的只是应付、对付、凑付,流于形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企业党组织活动缺少经费保证是原因之一。教堂有经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组织也有活动经费,他们的活动经费就是竞选资金。
国有企业要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起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党的自身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建立这样的长效机制,必须努力研究市场经济规律,努力研究现代企业制度,努力研究现代企业文化,努力研究《公司法》和“党章”,努力研究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努力研究国有企业党建现状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典型经验。
建立国企党建工作新机制是个系统工程,要有效整合党建专题研究部门、实际党务工作者、国企管理人员、经济学家、政策问题专家、企业文化问题专家以及有关法律问题专家,集中优势资源,系统研究,深入开掘,力求突破。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不按规定时间进行选举换届;党内基本制度得不到认真贯彻落实;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乏力;党内民主化程度不高;党组织缺乏必要的活动经费;党建与生产经营“两层皮”,游离于生产经营之外;党员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完善,已有制度执行不严格;服务党员的办法措施肤浅;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