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省、市、县统一部署,我镇领导班子换届将在今年上半年进行。最近,省市县纪委机关、组织部门分别对换届风气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作出了安排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要求,做到换届风气监督工作与换届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启动、同步落实,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换届环境,确保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顺利进行,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九个严禁”和省委“十个严禁”换届纪律要求,严肃查处用人上的违规违纪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正风肃纪,确保全镇换届风清气正,使这次换届成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从政环境的一次生动实践。同时,要以此次换届为契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优化班子结构,强化监督管理,努力建设适应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二、主要措施
(一)及时部署换届风气监督工作。
1.迅速动员部署。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对严明换届纪律、严格换届风气监督工作进行部署、落实责任。及时向全体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传达换届纪律要求,对换届纪律监督检查中涉及的具体问题进行讲解。同时督促和指导各村(社区)、各单位结合实际抓好换届纪律宣传及风气监督工作。
2.制定实施方案。制定全镇加强换届风气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把严明换届纪律要求贯穿换届工作的全过程,在制定换届文件、部署安排工作时,把换届风气监督作为重要内容,将从严从实做好换届风气监督与换届考察等其他各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
3.召开专题会议。围绕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检查工作,召开镇党政班子、人大、纪委、综治办、党政办等人员参加的全镇干部监督工作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拓宽监督信息渠道,延伸监督触角,充分发挥成员单位在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工作中的作用。
(二)压实换届风气监督责任。
1.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落实各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责任,重要工作要亲自部署,重大问题要亲自过问,重点环节要亲自协调,重大案件要亲自督办,要把加强换届风气监督作为抓好换届工作的头等大事,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一抓到底,要旗帜鲜明的提出要求,带头敢抓敢管敢碰硬,坚决维护换届工作的严肃性。
2.明确责任清单。在换届工作中,镇纪委担负监督责任,要严肃执纪,严格问责,确保换届纪律不折不扣执行。镇党建办担负直接责任,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协调推进换届风气监督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深入宣传,加强监控,切实防止人为恶意炒作,努力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镇综治办担负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责任,统筹安排,细化措施,严密防控,确保换届期间社会稳定和换届工作安全。
3.严肃问责追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有关要求,坚决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对抓换届风气监督工作重视不够、执行不力、效果不好的,要及时督促提醒,视情况约谈相关责任人,必要时进行诫勉谈话;对因履责不力导致换届风气不正、纪律松弛、影响恶劣的,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
(三)抓好换届纪律学习教育和舆论引导。
1.认真开展专题学习。镇党委将采取中心组学习、机关干部大会、村(社区)干部大会等多种形式,组织镇领导班子成员、“两代表一委员”、纪检干部、组工干部、后备干部、换届工作相关人员等,围绕中央和省、市委、县委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三通知一通报”精神开展专题学习;结合“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围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再学习、再教育。分发《换届纪律学习手册》、《换届纪律要求提醒册》,结合换届考察工作,组织参加测评推荐大会人员集中学习,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教育落到实处,确保“九个严禁”、“十个严禁”换届纪律入脑入心。
2.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把谈心谈话贯穿换届始终,镇党委书记对本级领导班子成员、后备干部开展一次全面谈话。对不再提名的、个人意愿没能实现的和思想情绪有波动、工作干劲有松懈的干部,开展有针对性的谈心谈话。通过专题谈心谈话,引导他们在换届过程中严守换届纪律,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提醒和督促他们带头负起匡正换届风气的责任。
3.落实换届风气承诺制度。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科级后备干部,换届纪律督查组全体成员以及与换届工作相关人员,围绕遵守换届工作纪律和纪律,签订遵守换届工作纪律承诺书,开展公开承诺践诺活动。
4.加大警示教育力度。要把“一片一书”作为换届工作进行政治纪律要求的必备教材,把“四必看”(镇领导班子必看、参加换届工作会议人员必看,负责换届工作机构人员必看,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必看)作为硬性的纪律要求,组织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中央编印的《严肃换届纪律文件汇编》一书,观看中央摄制的《镜鉴——湖南衡阳、四川南充“两案”警示录》等警示教育片,重温中央关于“两案”通报和我省下发的有关通报等各项要求,进行警示教育。换届中根据上级党委要求及时组织学习有关反面教材,深刻汲取教训,切实引以为戒。
5.广泛进行社会宣传。要将严肃换届纪律规定及有关措施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根据换届工作进程,依托短信、飞信、微信、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各类媒体,发布致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封信,广泛宣传换届选举工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公布换届工作纪律要求和“————”举报电话,尤其是“九个严禁”、“十个严禁”纪律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正确对待领导班子换届,有序参与换届风气监督,营造风清气正选人用人环境。
(四)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制度。
1.严格执行干部选任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省、市干部人事有关政策规定,对镇党委换届工作党代表的条件、结构、产生和“三类人员”比选的基本资格条件以及新提拔的人员任职条件认真把关和重点审核。对不按照换届规定的基本条件、任职资格、考察程序推荐提名人选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2.严格执行全程纪实制度。认真执行中组部《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纪实工作的若干意见》,如实记录换届提名人选选拔任用各个环节的主要工作和重要情况,使每个人选的选任过程可追溯、可倒查。
3.严格执行“四个凡提”制度。要完善换届考察办法,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对换届提名人选的干部档案要做到“凡提必审”,看有没有假年龄、假学历、假履历;对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要做到“凡提必核”,看报告事项是否真实,是否存在故意隐瞒现象;对纪检机关有关廉政情况的意见要做到“凡提必听”;对反映有关问题的信访举报要做到“凡提必查”,看举报的情况是否属实,问题没有查清、疑点没有消除的不得作为提名人选。
(五)加强对换届风气的监督检查。
1.成立换届风气监督机构。成立全镇换届风气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和换届纪律督查组,抽调得力干部专门负责全镇换届纪律监督检查和举报受理查核工作。选聘部分党代表和干部群众担任换届风气监督员,协助做好换届风气监督工作。
2.开展换届风气巡回督查。镇纪委与镇党建办将组成联合巡回督查组,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查阅资料、调查评估、受理举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全镇换届风气和落实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制度的情况进行巡回督查,尤其要聚焦换届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细化硬化措施,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督促抓好整改落实。
3.加强换届选举现场督导。大会选举期间,县委组织部会同纪委机关等有关单位将派驻督查指导组对我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
(六)从严从快查处违反换届纪律行为。
1.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向社会公布镇换届监督举报电话“————”,实行专人值守,保持24小时畅通。畅通信访、电话、网络、短信“四位一体”的举报渠道,及时受理违反换届纪律问题举报,实时监测和了解全镇换届风气情况。如发现违反换届纪律问题,要及时向镇换届风气工作监督领导小组报告。
2.实行查核工作责任制。换届期间,凡出现严重违反换届纪律问题的,应及时向换届督查组和镇党委报告。镇换届督查组负责初核工作,举报查核情况报告由具体承办人和负责人签字。情节较轻的问题,要在5个工作日内查核完毕;情节较重的问题,要在15个工作日内查核完毕;情节严重的问题,要在30个工作日内查核完毕。
三、工作保障
1.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健全监督信息收集反馈机制,镇换届监督组协调纪委、党政办、信访、综治等单位,将收到的反映违反换届纪律问题的信息,及时提供镇换届办掌握。
2.建立换届风气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置机制。镇换届办要制定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实行舆情全时段监控,对媒体和互联网反映的违反换届纪律问题,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经查问题属实的,迅速处理并公布处理结果;与事实不符的,迅速公布真相予以澄清;对别有用心散布谣言的,会同有关部门迅速依法处理。
3.及时通报换届风气监督工作情况。换届期间,镇监督组要采取印发文件、集中调度、个别约谈等形式,适时通报换届风气巡回督查、现场督导情况,通报加强风气监督工作和换届风气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
4.切实增强工作合力。镇纪委、党建办和综治办等部门要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坚持重要问题共同研究、重要工作共同部署,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在换届风气监督上做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工作环境。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中学管制刀具检查实施方案[朗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保密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好保守国家秘密、守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根据中保委、省保委、市保委20xx年工作要点,按照国家保密局《关于组织开展20xx年度机关、单位保密自查自评工作的通知》、省保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保密管理有关情况的通报》和市保密办《关于开展20xx年度机关、单位保密自查自评专项督查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为遵循,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全面开展保密自查自评工作,实现“保守核心审计数据,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目标,通过开展日常自查推动保密检查常态化制度化建设,通过加强自评工作提高办事效率,推动审计工作健康发展。
二、工作内容。
根据市保密委员会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保密自查,局内自查和科室自查相结合,并将自查自评结果纳入年终考核评价体系。
(一)局内自查。自查内容涉及:否将自查自评结果纳入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并确定相应奖惩措施;是否按要求对涉密人员进行分类并采取保密管理措施;是否组织保密知识技能培训或按要求参加保密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是否按要求管理中央、省委、市委文件和其他涉密载体(包括各类纸介质,光、电、磁等介质);涉密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及相关办公自动化设备是否粘贴密级标识,非涉密计算机是否粘贴禁止处理涉密信息的保密提示语;涉密计算机防护和使用是否符合保密管理要求,是否发现移动存储介质交叉使用记录和连接手机记录;是否违规将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是否在非涉密计算机中存储、处理和传输国家秘密信息;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审批手续是否完备,信息发布登记记录是否完整;是否使用互联网电子邮箱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和敏感信息;保密机构设置和干部配备是否符合中央要求;是否按要求及时查处严重违规和是泄密案件,并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情况报告。局保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要对照自查要求进行详细的自查,并形成。
(二)科室自查。各科(室、中心)要全面开展科室业务数据保密自查工作,自查人员为本科室全体人员。主要自查内容为:涉及核心的审计业务数据是否按规定予以保守秘密;涉及国家秘密的审计调查项目是否公布;对于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是否予以保密;审计中获得的被审单位资料,是否对外提供、泄露;应当保密的审计资料是否予以保密;网络报送资料是否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发布是否经过保密审查,是否符合规定;对于科室涉及中央、省、市等秘密文件的,科室负责人是否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不得随意传递。各科室需建立工作记录详细进行自查工作,自查结果要及时报送局保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三)专项检查。信息公开是政府对外公信力的直接体现,做好保密审查为信息公开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是保守党和国家秘密的重要体现。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主要检查是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公开谁审查”的原则,是否坚持“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的要求,严格程序管理。是否建立严格的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是否有领导分管、有部门负责、有专人承办,各项职责明确;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审批手续是否完备,信息发布登记是否完整;是否在互联网能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标密信息;是否使用互联网办公自动化系统、政务邮箱存储、处理、传输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是否将标密文件、电报掩盖密级扫描、摘录后,在网站上公开发布;是否在互联网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办公自动化系统、政务邮箱等处理有关信息时,设置有保密提醒功能。局保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全局的保密检查,各科室负责人负责对本科室信息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报送局保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局保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经将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及时通报抽查结果。
三、成立保密工作领导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
xxx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xxx(兼)。
副主任:成员:xx
四、工作要求。
保密自查自评和信息公开保密管理专项检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工作涉及面广、标准要求高,要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务求实效,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一)加强领导。为加强组织领导,局成立保密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活动的安排、统筹推进、监督检查和考核等日常事务。对于各科(室、中心)的活动情况,领导组要细化职责,强化领导,确保保密自查工作取得实效。
(二)高度重视。开展保密自查自评和信息公开保密管理专项检查工作是规范我局保密管理工作,提高核心数据保密程度的重要举措。各科室要充分认识开展保密自查自评工作的重要性,把保密自查工作贯穿始终,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与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相结合,切实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三)强化考核。我局将把保密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各科室要结合实际,对本科室人员保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记入年度人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不断增强科室人员保密意识,推动保密工作常态化建设。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为遵循,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全面开展保密自查自评工作,实现“保守核心审计数据,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目标,通过开展日常自查推动保密检查常态化制度化建设,通过加强自评工作提高办事效率,推动审计工作健康发展。
二、工作内容。
根据市保密委员会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保密自查,局内自查和科室自查相结合,并将自查自评结果纳入年终考核评价体系。
(一)局内自查。自查内容涉及:否将自查自评结果纳入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并确定相应奖惩措施;是否按要求对涉密人员进行分类并采取保密管理措施;是否组织保密知识技能培训或按要求参加保密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是否按要求管理中央、省委、市委文件和其他涉密载体(包括各类纸介质,光、电、磁等介质);涉密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及相关办公自动化设备是否粘贴密级标识,非涉密计算机是否粘贴禁止处理涉密信息的保密提示语;涉密计算机防护和使用是否符合保密管理要求,是否发现移动存储介质交叉使用记录和连接手机记录;是否违规将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是否在非涉密计算机中存储、处理和传输国家秘密信息;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审批手续是否完备,信息发布登记记录是否完整;是否使用互联网电子邮箱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和敏感信息;保密机构设置和干部配备是否符合中央要求;是否按要求及时查处严重违规和是泄密案件,并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情况报告。局保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要对照自查要求进行详细的自查,并形成。
(二)科室自查。各科(室、中心)要全面开展科室业务数据保密自查工作,自查人员为本科室全体人员。主要自查内容为:涉及核心的审计业务数据是否按规定予以保守秘密;涉及国家秘密的审计调查项目是否公布;对于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是否予以保密;审计中获得的被审单位资料,是否对外提供、泄露;应当保密的审计资料是否予以保密;网络报送资料是否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发布是否经过保密审查,是否符合规定;对于科室涉及中央、省、市等秘密文件的,科室负责人是否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不得随意传递。各科室需建立工作记录详细进行自查工作,自查结果要及时报送局保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三)专项检查。信息公开是政府对外公信力的直接体现,做好保密审查为信息公开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是保守党和国家秘密的重要体现。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主要检查是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公开谁审查”的原则,是否坚持“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的要求,严格程序管理。是否建立严格的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是否有领导分管、有部门负责、有专人承办,各项职责明确;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审批手续是否完备,信息发布登记是否完整;是否在互联网能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标密信息;是否使用互联网办公自动化系统、政务邮箱存储、处理、传输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是否将标密文件、电报掩盖密级扫描、摘录后,在网站上公开发布;是否在互联网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办公自动化系统、政务邮箱等处理有关信息时,设置有保密提醒功能。局保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全局的保密检查,各科室负责人负责对本科室信息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报送局保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局保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经将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及时通报抽查结果。
三、成立保密工作领导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
xxx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xxx(兼)。
副主任:成员:xx
四、工作要求。
保密自查自评和信息公开保密管理专项检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工作涉及面广、标准要求高,要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务求实效,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一)加强领导。为加强组织领导,局成立保密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活动的安排、统筹推进、监督检查和考核等日常事务。对于各科(室、中心)的活动情况,领导组要细化职责,强化领导,确保保密自查工作取得实效。
(二)高度重视。开展保密自查自评和信息公开保密管理专项检查工作是规范我局保密管理工作,提高核心数据保密程度的重要举措。各科室要充分认识开展保密自查自评工作的重要性,把保密自查工作贯穿始终,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与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相结合,切实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三)强化考核。我局将把保密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各科室要结合实际,对本科室人员保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记入年度人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不断增强科室人员保密意识,推动保密工作常态化建设。
为了争创一流学校,办特色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在教育局领导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我校常规教学管理方案:
一、成立常规教学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常规教学的指导、督查工作。
二、常规教学管理要求
(一)备课。
备课程序为: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完善教案。
1.个人备课要做到“七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备作业设计,备课堂反馈。
2.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每次至少形成一节完备的公共教案,具体由年级学科组长负责安排。
撰写教案。
教案内容要求:
(1)目标明确,体现知技渗透情感目标;
(2)重难点清晰。
(3)作业量适中,要求有层次。
(4)板书有条理,课后写反思。
(5)中青年教师备详案,老年教师(50岁以上)备简案。
(二)上课。
教师上课要做到。
(1)出示目标,白板教学。
(2)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3)教态亲切,平等待生。
(4)教法得当,合作学习。
(5)当堂检测,目标达成。
(三)作业批改。
1.作业布置:作业内容设置有梯度,有选择,作业量适中。
2.作业批改,作业应全交全改,批改及时规范,符号正确,应有鼓励性评语。错误作业学生有订正。
3.作业量:语文作文每期大作文8个,小作文8个;数学、英语作业每周不少于4次,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2次,政,史,地,生,科学不少于1次,提倡学生当堂作业。
(四)辅导。
1.辅导时要有目标、有具体任务,辅导教师要检查落实。
2.辅导教师要有培优促中补弱措施,对象具体,有阶段性效果,重点关注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法指导,采取一对一精准帮扶。
(五)考试。
考试安排:每月安排一次年级月考,根据情况每周安排一次周过关测试,每期组织一次全县统一期中、期末考试,教师要做好考后试卷分析,并填写试卷分析,并上交教务处存档。
考试命题:学校自主命题与选用名校试题相结。
(六)学生评价。
评价遵循科学性,民主性、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原则;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采用观察、实验、调查、记录、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
(七)教研。
1、学校成立六个教研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化生组、政史地组和体音美组),具体组织教研教改活动。
2、听评课活动。
学校成立听评课小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综合组,每个大组分低年级(六、七年级)和高年级(八、九年级)两个小组,开展听评课活动,包年级领导深入年级听课;
听评课小组每周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周二上午第2节语文观摩,周三上午第2节数学观摩,周四上午第2节英语观摩,周五上午第2节综合课观摩,大课间时间评课,例会公布讲课人员名单。
3、思。
教学反思:1.每两周每位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写一份教学反思。
2.教务处组织业务骨干对每次的教学反思(本着有内涵,有思考)进行评比。
(八)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
在政教处的统一指导下,各年级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制定活动计划方案,认真开展成果交流等活动。
三、工作责任划分及督导方式
1、陈校长负责九年级常规教学;梁辉负责八年级常规教学;雷树明负责七年级常规教学;林宏民负责六年级常规教学。
2、包年级领导每周对年级常规教学抽查督导一次;每月全面督导检查一次,检查情况及时印发简报通报。
3、每学期学校通报批评2次(含2次)以上、局相关督导通报的,当学年取消评先表优资格。
四、教学常规管理量化标准(20分)
(一)总结计划(1分)。
总结,计划,笔记,教学反思,试卷分析等末时及时上交的每项扣0.1分。
(二)备课(2分)。
1.提倡超前备课,集体备课。语,数,英每周备课不少于4课时,物理、化学不少于2课时,政、史、地、生、体不少于1课时。
2.各学科每缺1课时扣0.1分,不交教案一次扣1分。
3.不带教案上课,或教案撰写不规范,(书写潦草,备课环节不完整,无板书设计,无授课反思等)学校检查发现一次扣0.5分。局相关督导检查,被通报批评的此项不得分。
(三)辅导(2分)。
1.辅导课堂教学秩序混乱或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扣0.1分。
2、辅导教师要有培优促中补弱措施,对象具体,有阶段性效果,缺一项扣0.1分。
3、辅导迟到(超过5分钟),早退,接打手机等违纪违规每次扣0.1分。辅导缺扣2分。
(四)上课(3分)。
1、上课迟到(超过5分钟)、跑堂、早退,接打手机等违纪违规每次扣0.1分。
2.缺课、酒后上课、随意调课此项不得分。
3.督导检查时,发现不带教案、不使用白板上课等,被局通报批评的此项不得分。
(五)作业批改(5分)。
1.作文每期大作文8个,小作文8个,数学、英语作业每周不少于4次,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2次,政,史,地,生,科学不少于1次,学校检查每缺一次扣0.1分。
2各科试卷 单元小测试批改一次相当于1次送交作业,批改一次综合测试卷相当于2次作业,小科批改练习册一课时按一次作业。
3作业应全交全改,批改及时规范,符号正确,学生错题有更正,有错题本,应有鼓励性评语,否则不规范扣0.1分。
4.局相关督导检查作业批改不认真被通报批评的该项不得分。
(六)过关测试(3分)。
(1)语数外每周测试1次,周五发给学生,在周六周日完成,下周一收上来由老师批改。
(2)物理、化学每两周测试一次,其它学科每月1次;
(3)每次过关测试结束后,批改后试卷周五由课代表收齐交教务处,包括成绩册,试卷分析等相关材料以备检查(试卷不再退还)。
(4)除开学前、结束以及期中考、月考、期末考试周外,过关测试须按照学校要求完成,每缺一次扣0.5分扣完为止。
(七)教改教研(3分)。
1、按时参加教研活动,缺一次扣0.2分,请假一次扣0.1分。
2、参与集体备课,形成教案,每学期主备的教案达到4课时以上,每少一节扣0.5分。
3.听评课每月4节以上,听课环节记录详细,有评价意见,听课项目不全者视为缺一节听课记录。每少一节扣0.1分。
4、按学校规定须上公开课的教师,非正常原因不上公开课的扣1分。
(八)监考阅卷(1分)。
1.监考教师按时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不做与监考无光的事物,所监考场被巡视发现学生考试违纪现象,每次每项扣0.1分。
2.监考教师收发试卷,缺失试卷造成重大监考失误的扣1分,倒装试卷一份扣0.1分。
3.参与阅卷教师要服从学校及阅卷小组长分工,保持试卷装订完整,按正确答案统一评分标准进行阅卷,合分教师要在试卷密封条处签名,阅卷组长要上交教务处一份阅卷任务分工。不按要求做的扣0.5分。
4.没有安规定时间完成阅卷任务,阅卷失误,统计失误,每次每项扣0.1分。
(九)、奖励加分。
1、.每一次教案检查,每个教研组依据我校教案检查标准评出优秀教案(语,数,英各组4名,综合组4名)每次奖励业务量化分0.1分,并奖现金10元。
2、每月包年级领导全面督导检查时,通报表扬一次加1分,并奖现金30元。
3、 受到上级检查通报表扬一次加2分,并奖现金100元;
4、每学年度该项个人奖励得分累计计入本年度业务量化。
说明:
本常规教学管理实施方案试行一年,解释权归教务处。
一、成立常规教学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常规教学的指导、督查工作。
二、常规教学管理要求
(一)备课。
备课程序为: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完善教案。
1.个人备课要做到“七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备作业设计,备课堂反馈。
2.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每次至少形成一节完备的公共教案,具体由年级学科组长负责安排。
撰写教案。
教案内容要求:
(1)目标明确,体现知技渗透情感目标;
(2)重难点清晰。
(3)作业量适中,要求有层次。
(4)板书有条理,课后写反思。
(5)中青年教师备详案,老年教师(50岁以上)备简案。
(二)上课。
教师上课要做到。
(1)出示目标,白板教学。
(2)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3)教态亲切,平等待生。
(4)教法得当,合作学习。
(5)当堂检测,目标达成。
(三)作业批改。
1.作业布置:作业内容设置有梯度,有选择,作业量适中。
2.作业批改,作业应全交全改,批改及时规范,符号正确,应有鼓励性评语。错误作业学生有订正。
3.作业量:语文作文每期大作文8个,小作文8个;数学、英语作业每周不少于4次,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2次,政,史,地,生,科学不少于1次,提倡学生当堂作业。
(四)辅导。
1.辅导时要有目标、有具体任务,辅导教师要检查落实。
2.辅导教师要有培优促中补弱措施,对象具体,有阶段性效果,重点关注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法指导,采取一对一精准帮扶。
(五)考试。
考试安排:每月安排一次年级月考,根据情况每周安排一次周过关测试,每期组织一次全县统一期中、期末考试,教师要做好考后试卷分析,并填写试卷分析,并上交教务处存档。
考试命题:学校自主命题与选用名校试题相结。
(六)学生评价。
评价遵循科学性,民主性、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原则;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采用观察、实验、调查、记录、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
(七)教研。
1、学校成立六个教研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化生组、政史地组和体音美组),具体组织教研教改活动。
2、听评课活动。
学校成立听评课小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综合组,每个大组分低年级(六、七年级)和高年级(八、九年级)两个小组,开展听评课活动,包年级领导深入年级听课;
听评课小组每周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周二上午第2节语文观摩,周三上午第2节数学观摩,周四上午第2节英语观摩,周五上午第2节综合课观摩,大课间时间评课,例会公布讲课人员名单。
3、思。
教学反思:1.每两周每位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写一份教学反思。
2.教务处组织业务骨干对每次的教学反思(本着有内涵,有思考)进行评比。
(八)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
在政教处的统一指导下,各年级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制定活动计划方案,认真开展成果交流等活动。
三、工作责任划分及督导方式
1、陈校长负责九年级常规教学;梁辉负责八年级常规教学;雷树明负责七年级常规教学;林宏民负责六年级常规教学。
2、包年级领导每周对年级常规教学抽查督导一次;每月全面督导检查一次,检查情况及时印发简报通报。
3、每学期学校通报批评2次(含2次)以上、局相关督导通报的,当学年取消评先表优资格。
四、教学常规管理量化标准(20分)
(一)总结计划(1分)。
总结,计划,笔记,教学反思,试卷分析等末时及时上交的每项扣0.1分。
(二)备课(2分)。
1.提倡超前备课,集体备课。语,数,英每周备课不少于4课时,物理、化学不少于2课时,政、史、地、生、体不少于1课时。
2.各学科每缺1课时扣0.1分,不交教案一次扣1分。
3.不带教案上课,或教案撰写不规范,(书写潦草,备课环节不完整,无板书设计,无授课反思等)学校检查发现一次扣0.5分。局相关督导检查,被通报批评的此项不得分。
(三)辅导(2分)。
1.辅导课堂教学秩序混乱或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扣0.1分。
2、辅导教师要有培优促中补弱措施,对象具体,有阶段性效果,缺一项扣0.1分。
3、辅导迟到(超过5分钟),早退,接打手机等违纪违规每次扣0.1分。辅导缺扣2分。
(四)上课(3分)。
1、上课迟到(超过5分钟)、跑堂、早退,接打手机等违纪违规每次扣0.1分。
2.缺课、酒后上课、随意调课此项不得分。
3.督导检查时,发现不带教案、不使用白板上课等,被局通报批评的此项不得分。
(五)作业批改(5分)。
1.作文每期大作文8个,小作文8个,数学、英语作业每周不少于4次,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2次,政,史,地,生,科学不少于1次,学校检查每缺一次扣0.1分。
2各科试卷 单元小测试批改一次相当于1次送交作业,批改一次综合测试卷相当于2次作业,小科批改练习册一课时按一次作业。
3作业应全交全改,批改及时规范,符号正确,学生错题有更正,有错题本,应有鼓励性评语,否则不规范扣0.1分。
4.局相关督导检查作业批改不认真被通报批评的该项不得分。
(六)过关测试(3分)。
(1)语数外每周测试1次,周五发给学生,在周六周日完成,下周一收上来由老师批改。
(2)物理、化学每两周测试一次,其它学科每月1次;
(3)每次过关测试结束后,批改后试卷周五由课代表收齐交教务处,包括成绩册,试卷分析等相关材料以备检查(试卷不再退还)。
(4)除开学前、结束以及期中考、月考、期末考试周外,过关测试须按照学校要求完成,每缺一次扣0.5分扣完为止。
(七)教改教研(3分)。
1、按时参加教研活动,缺一次扣0.2分,请假一次扣0.1分。
2、参与集体备课,形成教案,每学期主备的教案达到4课时以上,每少一节扣0.5分。
3.听评课每月4节以上,听课环节记录详细,有评价意见,听课项目不全者视为缺一节听课记录。每少一节扣0.1分。
4、按学校规定须上公开课的教师,非正常原因不上公开课的扣1分。
(八)监考阅卷(1分)。
1.监考教师按时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不做与监考无光的事物,所监考场被巡视发现学生考试违纪现象,每次每项扣0.1分。
2.监考教师收发试卷,缺失试卷造成重大监考失误的扣1分,倒装试卷一份扣0.1分。
3.参与阅卷教师要服从学校及阅卷小组长分工,保持试卷装订完整,按正确答案统一评分标准进行阅卷,合分教师要在试卷密封条处签名,阅卷组长要上交教务处一份阅卷任务分工。不按要求做的扣0.5分。
4.没有安规定时间完成阅卷任务,阅卷失误,统计失误,每次每项扣0.1分。
(九)、奖励加分。
1、.每一次教案检查,每个教研组依据我校教案检查标准评出优秀教案(语,数,英各组4名,综合组4名)每次奖励业务量化分0.1分,并奖现金10元。
2、每月包年级领导全面督导检查时,通报表扬一次加1分,并奖现金30元。
3、 受到上级检查通报表扬一次加2分,并奖现金100元;
4、每学年度该项个人奖励得分累计计入本年度业务量化。
说明:
本常规教学管理实施方案试行一年,解释权归教务处。
常规工作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为了抓实常规促质量提升,学校特制订本方案,旨在加大常规教学检查力度,促进老师以扎实的常规工作抓教学。
一、教学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开学检查、月查、期中检查、期末检查、不定期检查。以上检查要求全覆盖,不漏一科、不落一人。同时,也要进行不定期抽查。
二、检查形式:组长配合、教导处为主、全员检查、反馈到人。
三、检查要求:
1、公平公正,如实记载《检查表》,填写好检查日期、检查人,对检查记载情况负责;
2、组长在检查本组时只负责指引、登记已检查人员、报学乐云备课人员和课时数,不具体检查本组工作;
3、检查教师时,先看教师课表,有几个科目必须在检查表上填写几个科目,并查看这几个科目是否都有资料;
4、教案、工作手册上要记载本月次数及累计次数,并盖好月查章;
5、需要翻阅、检查的资料包括:教案、教本(有无圈划)、作业(要打乱顺序多翻阅几本)、工作手册、错题集、大小作文、写字课等。
6、教案要看是否沿用旧教案、是否有圈划和反思,无纸质教案的,向年级组长核实是否是学乐云备课,并将组长找到的课时数填写在检查表上;
7、要如实、尽量详细地记好典型情况;
8、特别注意第二科目要有书面教案、第三科目要有圈划,没有第二科教案、第三科未圈划的要记载在典型情况里;
9、作业首先要看书写质量、其次看错题纠正情况,再次看有无批改错误,语数英思科美必须有课堂作业;
10、提供资料不完整的要在情况里记载清楚所缺内容,无工作手册的也要注明。
一、教学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开学检查、月查、期中检查、期末检查、不定期检查。以上检查要求全覆盖,不漏一科、不落一人。同时,也要进行不定期抽查。
二、检查形式:组长配合、教导处为主、全员检查、反馈到人。
三、检查要求:
1、公平公正,如实记载《检查表》,填写好检查日期、检查人,对检查记载情况负责;
2、组长在检查本组时只负责指引、登记已检查人员、报学乐云备课人员和课时数,不具体检查本组工作;
3、检查教师时,先看教师课表,有几个科目必须在检查表上填写几个科目,并查看这几个科目是否都有资料;
4、教案、工作手册上要记载本月次数及累计次数,并盖好月查章;
5、需要翻阅、检查的资料包括:教案、教本(有无圈划)、作业(要打乱顺序多翻阅几本)、工作手册、错题集、大小作文、写字课等。
6、教案要看是否沿用旧教案、是否有圈划和反思,无纸质教案的,向年级组长核实是否是学乐云备课,并将组长找到的课时数填写在检查表上;
7、要如实、尽量详细地记好典型情况;
8、特别注意第二科目要有书面教案、第三科目要有圈划,没有第二科教案、第三科未圈划的要记载在典型情况里;
9、作业首先要看书写质量、其次看错题纠正情况,再次看有无批改错误,语数英思科美必须有课堂作业;
10、提供资料不完整的要在情况里记载清楚所缺内容,无工作手册的也要注明。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开展2012年农业建设项目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和省农委《关于开展2012年农业建设项目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农业建设项目管理,积极推进农业项目建设,市农委决定在全市开展2012年农业建设项目专项检查工作。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如下:
一、检查范围
(一)2004-2008年下达投资计划尚未竣工验收的种子、植保工程建设项目。
(二)2009年下达投资计划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服务网点项目。
(三)2008-2010年下达投资计划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
(四)2010年下达投资计划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二、检查内容
(一)计划执行情况。检查项目实施内容是否与批复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内容相符。
(二)资金落实与管理情况。包括资金到位、使用和管理、概算控制情况、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等。
(三)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包括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和竣工验收情况。
(四)项目管理情况。包括项目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以及项目管理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等落实情况。
(五)以往项目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三、检查方法
专项检查工作严格按照农业部《农业建设项目监督检查规定》进行,采取上下结合,自查与抽查结合。各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项目单位进行全面自查;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重点检查(市能源办负责全市农村能源项目的检查、汇总等工作)。
市农委重点检查分组及分工:
四、时间安排
5、6月份各县市区农委组织项目单位逐个项目进行全面自查,全面了解项目建设情况,认真填好《2012年度专项检查项目抽查情况表》、《2012年度专项检查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抽查情况表》和《2012年度专项检查沼气服务网点项目抽查情况表》,并形成总的项目检查报告(附项目单位逐个项目检查报告)一起报市农委,同时报电子版;7月份市农委组织重点检查;8月份做好迎接省农委重点抽查。
总的项目检查报告内容包括项目管理总体情况、主要做法与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有关工作建议。逐个项目检查报告内容包括计划执行情况、资金落实与管理情况、建设任务完成情况、项目管理总体情况、主要做法与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有关工作建议。
五、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项目专项检查工作的重要意义,抓紧制定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指导,在加强对项目建设日常监管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专项检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业项目管理工作新方法。
(二)讲究方法,注重质量。要精心组织,讲究方法,重点抓好全面自查和重点抽查两个环节,检查组要由项目管理、工程、技术、基建财务等方面的人员组成,深入现场,认真逐项检查,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确保高质量完成检查任务。
(三)强化责任,严守纪律。市农委成立2012年农业建设项目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从计划科、财务科、监察室和有关单位抽人分组开展重点检查工作。县市区农委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市农委计划科做好协调汇总上报工作。检查人员要严格遵守廉政纪律,厉行节约,轻车简从,项目检查费用不得在项目经费中列支。
一、检查范围
(一)2004-2008年下达投资计划尚未竣工验收的种子、植保工程建设项目。
(二)2009年下达投资计划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服务网点项目。
(三)2008-2010年下达投资计划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
(四)2010年下达投资计划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二、检查内容
(一)计划执行情况。检查项目实施内容是否与批复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内容相符。
(二)资金落实与管理情况。包括资金到位、使用和管理、概算控制情况、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等。
(三)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包括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和竣工验收情况。
(四)项目管理情况。包括项目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以及项目管理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等落实情况。
(五)以往项目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三、检查方法
专项检查工作严格按照农业部《农业建设项目监督检查规定》进行,采取上下结合,自查与抽查结合。各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项目单位进行全面自查;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重点检查(市能源办负责全市农村能源项目的检查、汇总等工作)。
市农委重点检查分组及分工:
四、时间安排
5、6月份各县市区农委组织项目单位逐个项目进行全面自查,全面了解项目建设情况,认真填好《2012年度专项检查项目抽查情况表》、《2012年度专项检查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抽查情况表》和《2012年度专项检查沼气服务网点项目抽查情况表》,并形成总的项目检查报告(附项目单位逐个项目检查报告)一起报市农委,同时报电子版;7月份市农委组织重点检查;8月份做好迎接省农委重点抽查。
总的项目检查报告内容包括项目管理总体情况、主要做法与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有关工作建议。逐个项目检查报告内容包括计划执行情况、资金落实与管理情况、建设任务完成情况、项目管理总体情况、主要做法与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有关工作建议。
五、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项目专项检查工作的重要意义,抓紧制定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指导,在加强对项目建设日常监管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专项检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业项目管理工作新方法。
(二)讲究方法,注重质量。要精心组织,讲究方法,重点抓好全面自查和重点抽查两个环节,检查组要由项目管理、工程、技术、基建财务等方面的人员组成,深入现场,认真逐项检查,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确保高质量完成检查任务。
(三)强化责任,严守纪律。市农委成立2012年农业建设项目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从计划科、财务科、监察室和有关单位抽人分组开展重点检查工作。县市区农委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市农委计划科做好协调汇总上报工作。检查人员要严格遵守廉政纪律,厉行节约,轻车简从,项目检查费用不得在项目经费中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