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生产经营、职工权益影响情况,准确把握我省职工队伍动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今年2—4月,省总工会党组在全省工会系统部署了应对金融危机、切实维权维稳专题大调研工作,在各地、各系统工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省总工会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昆明、曲靖等11个州市和冶金、农垦等11个企业集团进行重点调研。总体上看,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是严重的,经济增长明显回落,省属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或预亏现象普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相继停产、关闭;职工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明显下降、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困难群体增大、职工队伍稳定和职工权益保障形势较为严峻,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金融危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突出,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放缓,出口严重下滑,部分企业因市场萎缩或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减产、停产甚至倒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4月,全省16个州市共有917户企业停产,1008户企业半停产,部分企业已破产倒闭;省属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多出现生产不正常、销售总额减少、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的局面。
(一)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企业亏损。
(二)原材料价格与产品价格倒挂、市场销售不畅,导致企业效益下滑。
国际金融危机前,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进口了l70多万吨硫磺,价格为每吨780美元,现已跌至每吨40美元左右,公这一项就损失了12.58亿美元。生产设备属国际一流的昆钢板带厂,由于产品销售价比原材料购进价还低,生产越多越亏损,因而不得不采取停产放假的方式应对危机。
(三)部分中小企业受冲击严重。
中小企业大多属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业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弱、规模效益差、产业集中度和产品科技含量低等“软肋”问题日益凸现,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劣势就更加明显,大量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临沧市100多家茶厂大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怒江州具有一定规模的近300户中小企业一半以上停产、半停产。楚雄州重点监测的166户企业,有77户亏损。玉溪市磷化工企业基本停产。
二、金融危机对职工权益的影响
(一)下岗失业职工增多。
(二)职工收入普遍降低。
(三)职工权益难以保障。
一些中小企业借口国际金融危机刻意规避劳动法律法规,拖欠职工工资、任意加班加点而不发或少发加班费、裁员随意性、用工短期化等“做空”劳动者权益现象突出。还有不少私营企业职工和返乡农民工,因为没有办理社会保险,失业后就一无所有。大多数放假回家的职工由于未被登记为失业,也无法从社保部门领到失业救济金。一些困难企业无力支付职工“五险一金”,职工自己交纳完“五险一金”后,家庭可支配收入锐减,生活压力骤然增大,成为新的社会救济对象。
三、影响企业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由于需求萎缩,产品库存增加,资金回笼受阻,不少中小企业出现资金断流情况。虽然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放宽了中小企业贷款门槛,金融机构也加大了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但众多中小企业因信用等级差、有效资产抵押能力弱等原因很难及时得到贷款,从而限制了企业的生产自救。个别企业只能采取向地下钱庄借高利贷或借用企业中层干部的房产证抵押贷款等方式,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二)农垦系统困难特殊。
(三)部分改制企业“后遗症”问题较突出。
由于相关政策没有落实到位,部分改制企业仍在行使“小社会”职能,改制成效难以显现,严重阻挡了企业轻装上阵的步伐。改制初期的安置、补偿标准过低,新、旧工伤补助标准不一,退休、退养人员待遇过低以及拖欠职工医疗费和“五险一金”等情况,使部分改制企业出现“翻烧饼”式的反复现象,遗留问题处理难度较大,形成了新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此外,一些进入改制程序的企业由于政策衔接不到位,资产处置与重组无法正常进行,职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实现,如,煤矿基本建设公司资产重组不顺,导致职工多次上访,甚至发生阻断交通道路的群体性事件。
(四)困难职工总数增加。
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和部分企业停产、半停产,导致职工收入下降,使新增困难职工总数已近10万人。昆明铣床厂停产后,800多在职职工全部待岗,企业应承担的职工医疗保险金,只能依靠昆明市总工会担保帮助贷款交纳;问题最为突出的昆明市建安公司,已拖欠职工医疗费100多万元,拖欠职工工资和生活费186万多元,拖欠职工养老保险金1100万元,拖欠失业保险金56万多元,有3/4的内退职工未能领到生活费。
(五)职工思想波动较大。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度蔓延,广大职工虽然对党和政府战胜金融危机有信心,但对金融危机何时结束心中无底,对企业如何走出当前困境忧虑重重。职工中普遍存在“三怕”(一怕金融危机影响自己、二怕下岗失业、三怕生活无保障),“四难”(看病就医难、家庭住房困难、子女上学难、权益保障难),“四忧”(一忧个人创业筹资难、二忧相关证件办理难、三忧再就业竞争压力大、四忧技能培训提升难),“四盼”(一盼危机影响尽快过去、二盼生活水平能切实提高、三盼企业早日恢复生产、四盼再就业能尽快落实)现象。
四、各级工会组织采取的应对措施
面对金融危机冲击,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大力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倡导职工与企业共克时艰的同时,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职工队伍状况广泛开展大调研,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工作对策,相继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二是加大送温暖帮扶力度,增加送温暖次数和资金,使需要帮扶的困难职工及时得到救助。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全省各级工会共慰问困难职工、农民工20万人,做到了困难职工慰问全覆盖;中秋、国庆期间,省总工会将再次组织送温暖活动。
三是积极实施培育和扶持创业带头人项目。计划在今年年内扶持1000名以上创业带头人,拉动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是筹集2000万元以上资金,创建13个省级农民工培训基地。为1.5万名农民。
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并为3万名困难农民工提供维权服务和生活帮扶。
五、应对危机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切实为中小企业减负减压。
建议各级政府对部分困难企业和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加大贷款担保、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财政扶持,帮助它们尽快摆脱金融危机困境;对存在特殊困难的中小企业,实行一定时期内的水电费、税金减免政策或缓交政策,真正把国家有关部门下发的《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措施落到实处,帮助此类企业降低成本、节约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恢复生产上;切实用足用活用好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而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的政策措施,从重新连接产业链人手,采取国家战略储备等有效方式,解决好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资源型产品积压的问题,帮助企业实现自我发展。
(二)加快推进改革步伐,切实帮助农垦系统解决实际困难。
针对农垦系统的特殊困难,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大农垦系统改革力度,着力转换体制机制,帮助农垦企业早日走出困境;对农垦系统割胶工采取特殊政策,参照化工等高危行业特殊工种待遇政策规定,解决割胶工的职业病防治和提前退休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农垦职工解决因企业困难而难以进入社保的问题;妥善解决好红河垦区存在的难民和“三非”人员具体问题。
(三)采取积极措施,拓宽就业渠道,稳定就业岗位。
建议各级政府积极推进税收、资金扶持等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实施,简化个人创业的相关手续,降低个人创业贷款融资“门槛”,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环境;大力开发社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卫生治安、环境绿化美化等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困难职工群体就业;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尽最大努力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职工队伍,防止失业人员过于集中;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继续’督促企业依法规范和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及时查处侵害职工权益的不法行为,稳定就业局势。
(四)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在应对危机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应对金融危机,为党政分忧、为企业和职工解难,工会组织责无旁贷。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支持工会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利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文化宫,俱乐部、职工之家等阵地,协助政府做好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再就业与创业引导和服务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把党政所急、职工所需、工会所能的事情更多地交给工会组织来办,发挥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促进社会和谐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中职教师下企业调研报告[朗读]
为培训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的工作要求,使得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与时俱进、符合现代市场需求,教育部、财政部决定20xx-20xx年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全面了解职业学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实际情况,笔者选取了酒泉某中职学校和甘肃一些中职老师,对教师企业实践的总体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发现教师入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我国的职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一、研究内容。
(一)老师入企实践的现状分析。利用问卷调查、访问的方法,对目前中职老师入企实践的现状做一统计分析。
(二)老师入企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根据分析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为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和政策文件。
(二)访问。
1.对访谈已参加入企实践的老师。了解教师对入企实践的情况和看法;2.对访谈未参加入企实践的老师。了解他们对入企实践有什么期望;3.对部分企业进行访问了解企业对于教师入企实践的情况和看法?
(三)问卷。编写《中职学校教师入企实践调查问卷》,对酒泉某中职学校开展问卷调查。
三、中职教师入企实践的现状分析。
(一)相关政策不完善。
1.学校和企业的考核形式简单。入企老师结束后只需要上交一份学习汇报即可,而对技能没有考核;2.学校对于普通老师和“双师型”老师没有区别。学校只鼓励老师取技能证书,但没有报销机制,需老师自费考取。
(二)培训需求供需不一致。
1.培训项目与学校和老师的需求不匹配。企业没有了解学校情况,导致培训内容短时间学不会,或以参观为主;2.培训内容在学校应用推广慢,甚至无法推广。学校和企业经济实力不同,许多技术虽然好,可学校没有设备,老师回校后只能是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
(三)入企老师没有选择。老师只能按照企业提供模式去学习。当看到对自己和学校有用内容时,企业却不能安排,结果是有用的学不了,学到的不适用。
(四)企业不重视。个别企业未认真组织。企业给老师安排的师傅在介绍后便各干各的,通过访问我们了解到这种现象占20%,有5%的老师是没有指导人员负责的。
(五)学校不重视。通过老师交谈我们了解到,个别学校由于专业教学任务重,外派老师时会外派一些文化课老师参加培训,这些老师没有专业基础,在培训时既不能把握到重要的内容,也无法将技能技术带回去。
(六)教师态度不端正。个别老师行动自由散漫。一些老师在培训过程中长时间请假或随意外出,不遵守实践纪律。
四、改善中职老师入企实践效果的对策。
我国在2006年提出了《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作的意见》,起步较晚,但对当地职业教育起到了积极发展和推动作用,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此,笔者根据现状和自身入企实践的体会,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政策的保障。
1.对入企实践过程中表现优异,或取得突出业绩和成果的集体或个人给予奖励。相对的,对于表现不良或违反相关要求及规定的集体或个人,也应作出处理;2.《规定》提出“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最低企业实践时间要求,建立长效机制。
(二)建立良好的平台。
1.可以建立入企实践网上交流平台,将有培训资格的企业和入企老师以实名制通过网络组织起来,相互交流学习需求;2.加强校企合作,教育主管部门会同企业选择一些学校建成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使企业有空间和时间承担起培训任务,同时使学校逐步具备生产能力。
(三)加强主管部门的作用。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行对入企实践的组织指导和对企业承担教师企业实践任务进行管理与监督,保证入企实践的有效进行。
(四)提高企业对教师入企实践的认识。
1.加强企业的责任感。《规定》明确提出企业有参与教师入企实践的责任和义务;2.制定切实的实践内容。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培训计划,做到企业安排不敷衍,职工在教授不藏私;企业应了解学校硬件能力,设计既符合企业教授和老师学习推广的内容;3.企业做出严格而合理的考核。适当的考核可以提高教师积极性,同时也是对个人付出的认可,也可以提高外界对该企业的认可和评价。
总之,通过各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教师入企实践制度,同时提高各方对入企实践的认识,才能确保此项活动长期顺利进行,最终达到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加深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的目的,让我国的职业教育更上一层楼。
一、研究内容。
(一)老师入企实践的现状分析。利用问卷调查、访问的方法,对目前中职老师入企实践的现状做一统计分析。
(二)老师入企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根据分析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为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和政策文件。
(二)访问。
1.对访谈已参加入企实践的老师。了解教师对入企实践的情况和看法;2.对访谈未参加入企实践的老师。了解他们对入企实践有什么期望;3.对部分企业进行访问了解企业对于教师入企实践的情况和看法?
(三)问卷。编写《中职学校教师入企实践调查问卷》,对酒泉某中职学校开展问卷调查。
三、中职教师入企实践的现状分析。
(一)相关政策不完善。
1.学校和企业的考核形式简单。入企老师结束后只需要上交一份学习汇报即可,而对技能没有考核;2.学校对于普通老师和“双师型”老师没有区别。学校只鼓励老师取技能证书,但没有报销机制,需老师自费考取。
(二)培训需求供需不一致。
1.培训项目与学校和老师的需求不匹配。企业没有了解学校情况,导致培训内容短时间学不会,或以参观为主;2.培训内容在学校应用推广慢,甚至无法推广。学校和企业经济实力不同,许多技术虽然好,可学校没有设备,老师回校后只能是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
(三)入企老师没有选择。老师只能按照企业提供模式去学习。当看到对自己和学校有用内容时,企业却不能安排,结果是有用的学不了,学到的不适用。
(四)企业不重视。个别企业未认真组织。企业给老师安排的师傅在介绍后便各干各的,通过访问我们了解到这种现象占20%,有5%的老师是没有指导人员负责的。
(五)学校不重视。通过老师交谈我们了解到,个别学校由于专业教学任务重,外派老师时会外派一些文化课老师参加培训,这些老师没有专业基础,在培训时既不能把握到重要的内容,也无法将技能技术带回去。
(六)教师态度不端正。个别老师行动自由散漫。一些老师在培训过程中长时间请假或随意外出,不遵守实践纪律。
四、改善中职老师入企实践效果的对策。
我国在2006年提出了《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作的意见》,起步较晚,但对当地职业教育起到了积极发展和推动作用,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此,笔者根据现状和自身入企实践的体会,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政策的保障。
1.对入企实践过程中表现优异,或取得突出业绩和成果的集体或个人给予奖励。相对的,对于表现不良或违反相关要求及规定的集体或个人,也应作出处理;2.《规定》提出“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最低企业实践时间要求,建立长效机制。
(二)建立良好的平台。
1.可以建立入企实践网上交流平台,将有培训资格的企业和入企老师以实名制通过网络组织起来,相互交流学习需求;2.加强校企合作,教育主管部门会同企业选择一些学校建成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使企业有空间和时间承担起培训任务,同时使学校逐步具备生产能力。
(三)加强主管部门的作用。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行对入企实践的组织指导和对企业承担教师企业实践任务进行管理与监督,保证入企实践的有效进行。
(四)提高企业对教师入企实践的认识。
1.加强企业的责任感。《规定》明确提出企业有参与教师入企实践的责任和义务;2.制定切实的实践内容。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培训计划,做到企业安排不敷衍,职工在教授不藏私;企业应了解学校硬件能力,设计既符合企业教授和老师学习推广的内容;3.企业做出严格而合理的考核。适当的考核可以提高教师积极性,同时也是对个人付出的认可,也可以提高外界对该企业的认可和评价。
总之,通过各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教师入企实践制度,同时提高各方对入企实践的认识,才能确保此项活动长期顺利进行,最终达到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加深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的目的,让我国的职业教育更上一层楼。
调查原因:在当前金融危机波及面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整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多重背景下,进一步明确当前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分析就业策略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社会形势:
在金融危机的海啸过后,虽然这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没有像其他国家的影响那么大。但是从对大学生就业的这个方面讲,它所带来的也就并非一般的影响了。目前,已经有不少大学生在校园招聘会上发现,现在来招聘的单位没有往年多,而且需要的名额也十分有限。有一位企业的总裁说过:“如今,企业都在大量裁员,很多在职的精英我们都不得不忍痛割爱,更别说再去招聘没有经验的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了。”这也足以见得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了。
但是社会还是需要人才的,前提是你一定是个人才。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让人家无可代替的话,那么他就一定是成功的。
毋庸置疑这对大学生的在校学习又发起了一个新的挑战。这对大学生本身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首先,企业目前需要的到底是哪方面的人才?他们对大学生的要求是什么呢?他们对我们的忠告又是怎样的呢?
就每个个体而言,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与市场能力两个部分。在专业能力方面,以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代表的态度型资产是大学生专业能力中的关键,以解决问题能力为代表的知识技能型资产是专业能力的基石。在市场能力方面,为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大学生必须要了解现在整个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大学生的劳动力市场的总体供求数量信息和结构信息,要了解职位具体的职责要求,扩大自己的认识面,更要要了解自己个人就业能力的水平,同时还必须改进自己的展示能力。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调查结果:企业对研究生的需求仍然较大,本科生供需基本持平,专科生供大于求;学科专业失衡:当前的就业市场,文科专业的就业形势与理科相比不容乐观。然后,企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是希望他们能有“实战”的经验。希望大学生能多参加社会实践来锻炼自己的能力从而能更加积极坦然的面对自己得与失。这种现象就是很多人在进入社会以后,就很容易有挫败感,而显得精神萎靡。这就要我们大学生在校以及走上社会以后要锻炼自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喻,一对面粉放在面板上,你用手一拍,这对面粉就散了。,这就是现在大学生的承受能力。你把他加点水再拍就不一定散了。但还是一对很松软的面粉,如果你在给他不断地加水,再接着揉。揉到最后就变成了一个面团。你再怎么拍就不会散了。你继续给他揉,揉到最后,他就不仅仅是一对面团了。你即使用手给他拉,他也不会断,这就成拉面了。人的神经承受能力,一定要达到这种状态才能去参与社会。所以我们需要锻炼的正是这个。其实在现在的社会上有些企业提供了一些职位,这些职位是能够让大学生作为一个起步的位子,让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当社会给大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而且他们是可以做到的,但他们又会觉得这个不符合我的爱好,或者这个不是我的发展方向,又或者这个工作岗位的工资太低了。这样的情况很多。企业又针对大学生提出这样的建议:切勿浮躁。目前有很多企业的老板都发觉现在的大学生也就是很多的年轻人心态十分地浮躁,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很多年轻人也时常会抱怨,社会对他不公平,总是抱怨人家的家庭条件好,只要靠靠关系就能走上一条舒服的路。而自己呢身无分文,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应该觉悟到人的出生时由不得自己选择的,但是人生命的终点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难道真正的原因不是在我们自己身上吗?如果我们总会觉得社会就是我们的敌人,自己生活的不幸的来源就是社会,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大学生也可以说是年轻人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断正自己的态度也是决定人生的一大要点。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的话,把自己当做是社会的主人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要靠着自己的能力才能够成功?
经过调查后,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社会是残酷的,但也是宽容的。我们无力改变它,但是我们可以适应它。但是有一件事我们是可以改变的,那就是我们自己。首先我们就是在不断地挑战自己。其实人生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对自己的挑战了。改变自己的观点,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我们在发展。我们在挑战自己过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进而达到另一个阶段。这也是人在成长的过程。自己在不断地挑战着自己,在经过无数次地蜕变后,这才会成就将来的那个最坚韧的自己。总有一天能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的。
针对大学生总是埋怨自己无处大展拳脚的问题。有些企业主管提出这样的看法。其实社会处处存在机会,就像我们需要发现美的眼睛一样,只要是有心人是能够抓住它并且把握它。每天这样抱怨的人,是不是更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呢!傅雷曾经说过:只有事实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只有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决心。我们需要动起来。在不断地挑战中强大自己,当机会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能赶上它。甚至由这个机会走上成功的道路。机会是为时时刻刻有准备的人的。我想只有在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命奋斗的人,才能明辨并且抓住那个自己等待很久的机遇。追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要抱希望一步登天。大道理都懂,但是当一个老板给你1000元每月的时候你是不是还愿意给他干事呢!如果你能把这只有1000元每月工作的事情干的非常出色的话,那么老板还会一直让你干这个吗?这是一种过程。凡是想要一下子,把一件事情干成的想法的人,就算他干成这件事情,他也没有基础,因为等于是沙滩上造的房子,最后一定会倒塌,只有慢慢地一步一步把事情干成的,每一步都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一步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交代,再重新向未来更高去走一步的人,他才能够把事情真正地做成功。我们正在成长,我们需要历练,我们需要从最基本的做起。相信自己的未来,也要相信自己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社会形势:
在金融危机的海啸过后,虽然这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没有像其他国家的影响那么大。但是从对大学生就业的这个方面讲,它所带来的也就并非一般的影响了。目前,已经有不少大学生在校园招聘会上发现,现在来招聘的单位没有往年多,而且需要的名额也十分有限。有一位企业的总裁说过:“如今,企业都在大量裁员,很多在职的精英我们都不得不忍痛割爱,更别说再去招聘没有经验的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了。”这也足以见得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了。
但是社会还是需要人才的,前提是你一定是个人才。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让人家无可代替的话,那么他就一定是成功的。
毋庸置疑这对大学生的在校学习又发起了一个新的挑战。这对大学生本身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首先,企业目前需要的到底是哪方面的人才?他们对大学生的要求是什么呢?他们对我们的忠告又是怎样的呢?
就每个个体而言,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与市场能力两个部分。在专业能力方面,以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代表的态度型资产是大学生专业能力中的关键,以解决问题能力为代表的知识技能型资产是专业能力的基石。在市场能力方面,为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大学生必须要了解现在整个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大学生的劳动力市场的总体供求数量信息和结构信息,要了解职位具体的职责要求,扩大自己的认识面,更要要了解自己个人就业能力的水平,同时还必须改进自己的展示能力。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调查结果:企业对研究生的需求仍然较大,本科生供需基本持平,专科生供大于求;学科专业失衡:当前的就业市场,文科专业的就业形势与理科相比不容乐观。然后,企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是希望他们能有“实战”的经验。希望大学生能多参加社会实践来锻炼自己的能力从而能更加积极坦然的面对自己得与失。这种现象就是很多人在进入社会以后,就很容易有挫败感,而显得精神萎靡。这就要我们大学生在校以及走上社会以后要锻炼自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喻,一对面粉放在面板上,你用手一拍,这对面粉就散了。,这就是现在大学生的承受能力。你把他加点水再拍就不一定散了。但还是一对很松软的面粉,如果你在给他不断地加水,再接着揉。揉到最后就变成了一个面团。你再怎么拍就不会散了。你继续给他揉,揉到最后,他就不仅仅是一对面团了。你即使用手给他拉,他也不会断,这就成拉面了。人的神经承受能力,一定要达到这种状态才能去参与社会。所以我们需要锻炼的正是这个。其实在现在的社会上有些企业提供了一些职位,这些职位是能够让大学生作为一个起步的位子,让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当社会给大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而且他们是可以做到的,但他们又会觉得这个不符合我的爱好,或者这个不是我的发展方向,又或者这个工作岗位的工资太低了。这样的情况很多。企业又针对大学生提出这样的建议:切勿浮躁。目前有很多企业的老板都发觉现在的大学生也就是很多的年轻人心态十分地浮躁,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很多年轻人也时常会抱怨,社会对他不公平,总是抱怨人家的家庭条件好,只要靠靠关系就能走上一条舒服的路。而自己呢身无分文,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应该觉悟到人的出生时由不得自己选择的,但是人生命的终点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难道真正的原因不是在我们自己身上吗?如果我们总会觉得社会就是我们的敌人,自己生活的不幸的来源就是社会,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大学生也可以说是年轻人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断正自己的态度也是决定人生的一大要点。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的话,把自己当做是社会的主人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要靠着自己的能力才能够成功?
经过调查后,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社会是残酷的,但也是宽容的。我们无力改变它,但是我们可以适应它。但是有一件事我们是可以改变的,那就是我们自己。首先我们就是在不断地挑战自己。其实人生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对自己的挑战了。改变自己的观点,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我们在发展。我们在挑战自己过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进而达到另一个阶段。这也是人在成长的过程。自己在不断地挑战着自己,在经过无数次地蜕变后,这才会成就将来的那个最坚韧的自己。总有一天能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的。
针对大学生总是埋怨自己无处大展拳脚的问题。有些企业主管提出这样的看法。其实社会处处存在机会,就像我们需要发现美的眼睛一样,只要是有心人是能够抓住它并且把握它。每天这样抱怨的人,是不是更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呢!傅雷曾经说过:只有事实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只有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决心。我们需要动起来。在不断地挑战中强大自己,当机会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能赶上它。甚至由这个机会走上成功的道路。机会是为时时刻刻有准备的人的。我想只有在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命奋斗的人,才能明辨并且抓住那个自己等待很久的机遇。追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要抱希望一步登天。大道理都懂,但是当一个老板给你1000元每月的时候你是不是还愿意给他干事呢!如果你能把这只有1000元每月工作的事情干的非常出色的话,那么老板还会一直让你干这个吗?这是一种过程。凡是想要一下子,把一件事情干成的想法的人,就算他干成这件事情,他也没有基础,因为等于是沙滩上造的房子,最后一定会倒塌,只有慢慢地一步一步把事情干成的,每一步都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一步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交代,再重新向未来更高去走一步的人,他才能够把事情真正地做成功。我们正在成长,我们需要历练,我们需要从最基本的做起。相信自己的未来,也要相信自己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一、当前固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
(一)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上的难点:从劳动人事管理体制到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转变。
改革开放后,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进人中国,并逐步被许多国有企业接受。虽然这些国有企业已将单独的人事部门和劳资部门合并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是管理体制还没有彻底转变,实质上仍是行政管理体制,而不是经营体制。
在这种深层次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导致了两方面的结果,具体表现在:
1、用人制度僵化、缺乏竞争机制。
现行国有企业用人制度主要是全员劳动合同制和聘任制即以劳动合同形式把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明确下来,并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实行分级聘用。随着市场化的推进,这种制度表现出的缺陷是缺乏竞争性、公开性、公平性。人员的聘用仍是通过主管提名、人事部门考察、组织讨论的方式决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方式还没有进一步推行。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后,只要没有违反厂纪厂规,都会按时享受相应待遇,稳坐“铁交椅”。同时人员配置机制不规范,因人设岗现象严重,因事配人还不能彻底落实,工作职位与个人能力上的能级对应原则没有充分体现。造成人才缺乏与人才浪费并存人才闲置与用人不当并存。
2、分配制度缺乏新的突破,动力机制与约束机制没有完善。
分配制度还没有真正成为经营管理的推动力,生产经营效益与分配水平没有取得良好的相互作用效果,分配制度创新难度大,分配制度改革滞后于经营内外环境变化。
经营者职位消费缺乏定量控制,存在灰色收入、隐性收入问题;采购、销售人员分配行为透明度低,还不能从体制上消除吃回扣现象。职工工资结构不尽合理,职工收入没有完全货币化,福利性待遇没有全部转成经营性待遇。
(二)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难点:人力资源部如何成为经营战略上的合作伙伴。
1、人力资源管理部在经营战略实施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应纳入经营决策层,但现实中却普遍充当执行、参谋的角色。只是着眼于当前的业务管理,仅是在企业“需要”时发挥作用,如补充人员、平时发放工资、培训职工、解决劳资纠纷等,没有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上的全局考虑。
2、缺乏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战略。
经营战略中比较重视产品开发、质量保证、成本降低、市场占有等方面,但忽视人力资源方面的内容,如人力资源规划、开发培训、员工发展等。
3、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合力没有自发形成。
员工的个人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中,而企业价值、经营理念则体现在企业文化,这两者如何相融合,共同形成企业发展的合力、推动力,当前是一个薄弱环节。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各部分(如绩效评估、人员提拔、薪酬等)与个人价值更相关,只有当个人价值转化为企业价值,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与企业文化形成合力发挥更明显更直接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共同实现经营战略目标。
(三)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上的难点:缺乏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员工绩效评估体系。
习惯沿用传统的、经验判断为主体的绩效评估手段,评估因素单一,理论上成熟的评估体系在国有企业的实施时间不长,缺乏可借鉴的经验;在挖掘员工潜能、帮助员工发展方面体现不足,员工大多是被动地参与;评估结果与薪酬、晋升的挂勾不直接,还有很多人为因素起作用。
(四)人力资源重新组织与结构调整上的难点:j成员增效与机构人员重组优化。
这两项工作触及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其艰巨性、复杂性、敏感性寸分突出。
(五)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手段上的难点:面临网络信息化的挑战与国有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制约。
二、解决以上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实际难题,必须从深层次的管理体制、人力资源部门职能转变、绩效评估体系、人力资源重组优化、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寻找相应的对策。
(一)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制度因素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和水平最为重要的因素。不少国有企业已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仍沿用传统的劳动人事模式,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要做大量的实际工作,主要包括用人制度、分配制度两大方面,重点解决“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收入能多能少人员能进能出”的问题。
1、彻底废除过去套用国家行政身份的有关制度,建立符合国有企业实际的不带行政身份色彩的招聘、使用、晋升、奖励、培训、分配制度。
2、建立动态的用人制度。一是对生产工人实行“三岗制”,干得好的可以成为优秀工人,干得不好可能转为试岗工人或待岗工人。二是对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实行末位淘汰制。三是对技术人员实行“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制度,保持有一定比例有技术资格的人员落聘或低聘。
3、健全“以人为本”的薪酬激励制度,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
一、对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根据职责、风险、经营业绩大小确定薪酬水平,合理拉开与一般员工的薪酬差距。二、对关键性管理、技术岗位和急需、短缺人才实行市场导向型的薪酬制度,薪酬标准与市场价位接轨,避免人才外流。三、对普通员工实行技能导向型和工作导向型的岗位工资制度,做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四、实行资本、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探索管理者期股、员工持股、技术人股的新办法,以稳住优秀人才和技术骨干。
(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经营战略上的职能作用从战略高度上进行角色定位。
1、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升到经营战略的决策部门,而不仅仅是执行部门。高层管理者应当在职能范围适当授权、放权。
2、加大人力资源投资,注重培育“学习型组织”。以战略的眼光去看待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方面的投入,健全职教育培训组织,完善“培养、使用、待遇体化”的新机制,加强员工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
3、重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自身的识体系。必须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必须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了解企业经营的内外环境及本企业生产流程、发展方向,掌握全体员工的个人基本信息。
(三)建立与健全科学、客观、合理、有效的员工绩效评估体系。
1、先进行全面的工作分析、职位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绩效评估标准,评估的因素要比较全面、合理。
2、人员分类考评。除制订通用的考核标准外,还应根据人员的岗位、职责的不同,分别按高层管理人员、普通管理人员、生产性人员和非生产性人员分别制订评估细则,可实行自我评估、下属评估与上司评估、专门组织评估相结合的办法。
3、指标定量化,并以实际工作结果为依据,既评定工作的数量,又评定工作的质量。既考评个人业绩,又重视考评团队业绩,使个人业绩与团队业绩保持一致。既注重绝对标准,又注重相对标准。
4、建立反馈制度,减少评估误差,并根据实际条件的变化而提出评估方案的改进,以保持其有效性。
(四)建立和应用cims系统,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
总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难题并非偶然形成,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彻底解决,既要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更需要企业实施科学有效的内部变革,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积极性,进行管理创新,使人力资源真正成为国有企业的第一资源。
(一)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上的难点:从劳动人事管理体制到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转变。
改革开放后,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进人中国,并逐步被许多国有企业接受。虽然这些国有企业已将单独的人事部门和劳资部门合并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是管理体制还没有彻底转变,实质上仍是行政管理体制,而不是经营体制。
在这种深层次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导致了两方面的结果,具体表现在:
1、用人制度僵化、缺乏竞争机制。
现行国有企业用人制度主要是全员劳动合同制和聘任制即以劳动合同形式把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明确下来,并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实行分级聘用。随着市场化的推进,这种制度表现出的缺陷是缺乏竞争性、公开性、公平性。人员的聘用仍是通过主管提名、人事部门考察、组织讨论的方式决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方式还没有进一步推行。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后,只要没有违反厂纪厂规,都会按时享受相应待遇,稳坐“铁交椅”。同时人员配置机制不规范,因人设岗现象严重,因事配人还不能彻底落实,工作职位与个人能力上的能级对应原则没有充分体现。造成人才缺乏与人才浪费并存人才闲置与用人不当并存。
2、分配制度缺乏新的突破,动力机制与约束机制没有完善。
分配制度还没有真正成为经营管理的推动力,生产经营效益与分配水平没有取得良好的相互作用效果,分配制度创新难度大,分配制度改革滞后于经营内外环境变化。
经营者职位消费缺乏定量控制,存在灰色收入、隐性收入问题;采购、销售人员分配行为透明度低,还不能从体制上消除吃回扣现象。职工工资结构不尽合理,职工收入没有完全货币化,福利性待遇没有全部转成经营性待遇。
(二)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难点:人力资源部如何成为经营战略上的合作伙伴。
1、人力资源管理部在经营战略实施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应纳入经营决策层,但现实中却普遍充当执行、参谋的角色。只是着眼于当前的业务管理,仅是在企业“需要”时发挥作用,如补充人员、平时发放工资、培训职工、解决劳资纠纷等,没有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上的全局考虑。
2、缺乏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战略。
经营战略中比较重视产品开发、质量保证、成本降低、市场占有等方面,但忽视人力资源方面的内容,如人力资源规划、开发培训、员工发展等。
3、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合力没有自发形成。
员工的个人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中,而企业价值、经营理念则体现在企业文化,这两者如何相融合,共同形成企业发展的合力、推动力,当前是一个薄弱环节。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各部分(如绩效评估、人员提拔、薪酬等)与个人价值更相关,只有当个人价值转化为企业价值,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与企业文化形成合力发挥更明显更直接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共同实现经营战略目标。
(三)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上的难点:缺乏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员工绩效评估体系。
习惯沿用传统的、经验判断为主体的绩效评估手段,评估因素单一,理论上成熟的评估体系在国有企业的实施时间不长,缺乏可借鉴的经验;在挖掘员工潜能、帮助员工发展方面体现不足,员工大多是被动地参与;评估结果与薪酬、晋升的挂勾不直接,还有很多人为因素起作用。
(四)人力资源重新组织与结构调整上的难点:j成员增效与机构人员重组优化。
这两项工作触及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其艰巨性、复杂性、敏感性寸分突出。
(五)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手段上的难点:面临网络信息化的挑战与国有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制约。
二、解决以上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实际难题,必须从深层次的管理体制、人力资源部门职能转变、绩效评估体系、人力资源重组优化、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寻找相应的对策。
(一)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制度因素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和水平最为重要的因素。不少国有企业已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仍沿用传统的劳动人事模式,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要做大量的实际工作,主要包括用人制度、分配制度两大方面,重点解决“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收入能多能少人员能进能出”的问题。
1、彻底废除过去套用国家行政身份的有关制度,建立符合国有企业实际的不带行政身份色彩的招聘、使用、晋升、奖励、培训、分配制度。
2、建立动态的用人制度。一是对生产工人实行“三岗制”,干得好的可以成为优秀工人,干得不好可能转为试岗工人或待岗工人。二是对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实行末位淘汰制。三是对技术人员实行“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制度,保持有一定比例有技术资格的人员落聘或低聘。
3、健全“以人为本”的薪酬激励制度,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
一、对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根据职责、风险、经营业绩大小确定薪酬水平,合理拉开与一般员工的薪酬差距。二、对关键性管理、技术岗位和急需、短缺人才实行市场导向型的薪酬制度,薪酬标准与市场价位接轨,避免人才外流。三、对普通员工实行技能导向型和工作导向型的岗位工资制度,做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四、实行资本、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探索管理者期股、员工持股、技术人股的新办法,以稳住优秀人才和技术骨干。
(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经营战略上的职能作用从战略高度上进行角色定位。
1、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升到经营战略的决策部门,而不仅仅是执行部门。高层管理者应当在职能范围适当授权、放权。
2、加大人力资源投资,注重培育“学习型组织”。以战略的眼光去看待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方面的投入,健全职教育培训组织,完善“培养、使用、待遇体化”的新机制,加强员工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
3、重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自身的识体系。必须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必须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了解企业经营的内外环境及本企业生产流程、发展方向,掌握全体员工的个人基本信息。
(三)建立与健全科学、客观、合理、有效的员工绩效评估体系。
1、先进行全面的工作分析、职位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绩效评估标准,评估的因素要比较全面、合理。
2、人员分类考评。除制订通用的考核标准外,还应根据人员的岗位、职责的不同,分别按高层管理人员、普通管理人员、生产性人员和非生产性人员分别制订评估细则,可实行自我评估、下属评估与上司评估、专门组织评估相结合的办法。
3、指标定量化,并以实际工作结果为依据,既评定工作的数量,又评定工作的质量。既考评个人业绩,又重视考评团队业绩,使个人业绩与团队业绩保持一致。既注重绝对标准,又注重相对标准。
4、建立反馈制度,减少评估误差,并根据实际条件的变化而提出评估方案的改进,以保持其有效性。
(四)建立和应用cims系统,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
总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难题并非偶然形成,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彻底解决,既要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更需要企业实施科学有效的内部变革,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积极性,进行管理创新,使人力资源真正成为国有企业的第一资源。
一、全区非公企业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非公经济在30年的时空跨度里,经历了萌芽、起步、快速发展、蓬勃发展四个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涌现出了华通集团、普析通用、裕发房地产开发公司、渔阳集团、东晓新越酒店等一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雄厚经济实力的非公企业成为支撑平谷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军。为平谷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截至到2008年底,我区已有非公企业7187家,全年上缴税收20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74.8%。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非公企业安置就业达10万人以上,为四川地震、非典、长江水灾及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达8000多万元。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整产业布局、增加区域税收、安置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金融危机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在调查企业中,有50%的企业认为金融危机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的程度很大,30%的企业认为影响程度较大,20%的企业认为影响程度较小,企业认为没有影响程度的基本没有。据调查中多数企业反映,大部分企业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受影响,企业产品订单减少、市场消费需求萎缩、市场销售不畅、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产品滞销。我区民营企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企业面临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区内传统产业影响最大,外来企业,民营企业受影响也不小。因资金、原料、成本、市场等方面的差异,企业受到影响的程度不一样,纺织、服装加工、提琴生产、房地产建筑等行业受重创,销售、服务、制造、酒店业等均受一定影响。
(一)经济效益下滑,企业经营困难。从2008年年底开始,金融危机的影响波及到我区民营企业,进入2009年以来影响逐步显现,特别是纺织行业受到较大冲击,由于受货币政策从紧、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上升、能源价格上升、新劳动法实施、国内宏观调控、利率上升带来的财务费用增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区内纺织企业限入关车、半停产的困境,纺织行业已经到了“近年来最为艰难”的关口。企业各项指标在今年的1-3月份最低,亏损加大,企业库存积压。中小企业也纷纷表示,“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产品卖不出去”,“业务量明显下降”,“订单不足”。产品销售受阻,企业生产开始受限,经济效益连续下滑。华夏毛织厂、华阳服装厂、华东乐器等均是我区的知名企业,也是创税大户。前几年主要是对外出口毛纺织品、服装加工及小提琴制造。近几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疲软,价格波动。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企业大都处在停产状况。华阳服装厂2009年1-3月订单下降34%,收入下降40%,4、5月份差不多无定单,一次性裁员500人。华东乐器,为保证订单数量,降低3%-5%的产品价格,仅08年11月至09年2月亏损160余万元,我区出口经营型企业面临严重考验。
(二)传统产业建筑企业面临严峻形势。本次金融危机虽说是金融行业“百年一遇”的内在危机爆发,但是却源自于房地产行业。从2005年-2007年的“流动性过剩”可以看出,信贷在房地产行业的过度发放、外行业及股市融资大量进入房地产行业、外资过多资本介入房地产行业、银行给买房人的过度放贷,都是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过度发展起到主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恰恰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化以来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住房保障的投入,旨在极大地拉动房地产投资的增长,进而保持gdp的增长,但政府的政策影响持续下降,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政策越来越显示出力不从心。因此整个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投资人的信心,进而影响到房地产市场。从平谷建筑行业来看,房地产中长期的发展是持续健康稳定的,但是眼下短期的调整已经在所难免,由于地价上涨、房价上升,导致购买力下降,开发商无资金周转且风险增大,大部分开发商逐渐压缩规模,放缓进度。甚至保守呈观望状态。区内部分传统建筑公司,如有影响力的北京金通远建筑公司所承建工程数量缺乏,要求政府加大区属企业扶持的呼声很高。可以说金融危机对整个房地产、建筑行业的价值观、风险意识等影响深远。
(三)购买力下降,销售额度减少。08年下半年,由于金融危机越来越影响到内陆地区,消费市场萎缩,居民购买力下降,我区销售、服务、制造、酒店业等均受一定影响。特别是汽车销售业下降50%,配件价格上涨,维修价格未上调,利润降低。北京市燕兴隆新型樯体材料有限公司,企业生产因资金回笼慢,工作人员流动大等因素受影响,订单直接减少20%。
(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目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制约企业正常经营发展的瓶颈很多。主要有:一是市场萎缩低迷。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洲大批用货商限产、停产、及至破产,造成市场萎缩,产品无法销售。同时,不少加工类企业工艺简单、缺乏竞争力,市场占有额低,销售途径狭窄,无法在短时间内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很难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立足。二是资金不足。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比例较低及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调查中,有80%的企业认为“资金非常紧张”,有20%的企业认为“资金略有紧张”,10%的企业认为“资金不紧张”也只是持保守观望状态。虽然国家出台了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调增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但是银行融资“门槛”过高,对中小企业发展信心不足,特别是当前金融危机这一大背景下,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加紧收缩银根,对中小企业实行“限贷”、“惜贷”、甚至停贷。三是企业规模小,处在产业链的底端,抗风险能力弱。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带来了产品的快速降价,很多产品卖不出去,库存压力加大,企业维持艰难。目前,金融危机企业正处于资金较为困难关口,资金比较紧张,希望得到资金和相关政策支持成为了多家企业共同的心声。
(五)企业开工不足。金融危机带来的生产规模缩减,部分企业受成本高,售价低的影响,经济效益下滑,部分企业采取减少工作日、职工培训、轮岗作业等措施降低成本支出,减轻压力,应对当前的严峻形势。如:华阳服装厂、燕兴隆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华夏毛织厂、。
三、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
在当前的困难环境下,多数企业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从技术创新、调整结构、控制费用支出、挖掘自身潜力、回笼资金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尽量减少金融危机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大部分企业认为,金融危机对于我区非公企业的发展既有挑战,更有机遇。我们要理清工作思路,既要准确分析把握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又要抓住国内外经济形势呈现的发展机遇,趋利避害,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建设平稳发展。目前,针对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增大政府的投资来发挥带动作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并且提出了放宽金融政策、鼓励出口创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以及《北京市帮扶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29项措施的措施》,对我区企业发展又是一个良好的机遇。通过调研发现,很多企业自身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此次金融危机。
(一)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优化产品结构。在市场需求减弱的大环境下,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追求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从自身产品上寻求突破,避免价格战带来的恶性竞争,规避同质化产品的价格战,有效提升产品销售价格,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企业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淘汰落后的旧工艺、旧设备、节能降耗,严格预算监控,加强资金管理,加强资产管理,简化生产管理程序。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本降耗,以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挑战。如金鹰羊绒制衣有限公司在外销定单下降23%,价格同比下降15%的困难面前,拓宽思路,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一是保证产品质量,适当降低价格,确保订单数量;二是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保证外销市场的同时,投资产品广告做好宣传,采取网上销售的方式,扩大国内市场;三是更新设备,用机器代替人工,扩大自产,减少外发,从根本上节约成本。
(三)回笼资金,抓基础建设。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一方面利用这个时间,企业集中精力追缴货款,清理外债,回笼资金,为下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适时进行内部建设。如北京华晨金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在销售下降50%的困难面前,知难而上,无减员、无降薪。投入50万元进行维修车间建设。鑫座宾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营业收入同比稳步增长,主要原因:一是领导班子团结。二是酒店改变原粤菜的经营模式,聘盘峰宾馆的厨师将家常菜系进一步改良推广。三是投资200万元对a座客房进行装修改造及设施设备更新且已正式启用。
(四)抓住政府对企业扶持政策的机遇。政府出台、九项措施,对投资政策、土地政策、税费政策,服务政策以及积极协调和鼓励信贷支持,执行宽松优惠的税费政策,鼓励投资引资实施工业项目,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服务和扶持力度等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积极支持企业的具体措施,区内各企业充分利用政府政策支持契机,发展企业,构造抵御金融危机的防火墙。
四、建议
(一)提供政策扶持。支持中小企业多渠道融资。给企业提供一个宽松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同时,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对于区内具影响力的如金通远建筑工程公司等企业,确保有针对性地将政府扶持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减少行政事业办公收费,简化办事流程,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二)优化环境。为了使我区民营企业更早“消冻回温”,各部门都要密切关注企业的发展,要非常理解民营企业目前的处境,从思想、言论和行动上,大力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区招商局,工业促进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企业在出口政策、形势预测、市场分析等方面信息的沟通、共享和互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审批和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劳动部门做好企业裁员职工的劳动社保及再就业培训工作,提供企业用工供求平台,采取多种措施,合理解决裁员生活出路,部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维持社会稳定,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各企业要加强合作交流,学会“抱团取暖”,克服不良竞争,实现互惠双赢。
(四)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抗险能力。一是中小企业要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本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二是要加快技术改进步伐,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三是要规范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建立健全人才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员工岗位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队伍素质。五是要提高信用意识,诚信经营,真实地反映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杜绝偷逃税金、做假帐等不良行为,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条件,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非公经济在30年的时空跨度里,经历了萌芽、起步、快速发展、蓬勃发展四个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涌现出了华通集团、普析通用、裕发房地产开发公司、渔阳集团、东晓新越酒店等一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雄厚经济实力的非公企业成为支撑平谷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军。为平谷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截至到2008年底,我区已有非公企业7187家,全年上缴税收20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74.8%。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非公企业安置就业达10万人以上,为四川地震、非典、长江水灾及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达8000多万元。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整产业布局、增加区域税收、安置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金融危机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在调查企业中,有50%的企业认为金融危机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的程度很大,30%的企业认为影响程度较大,20%的企业认为影响程度较小,企业认为没有影响程度的基本没有。据调查中多数企业反映,大部分企业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受影响,企业产品订单减少、市场消费需求萎缩、市场销售不畅、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产品滞销。我区民营企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企业面临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区内传统产业影响最大,外来企业,民营企业受影响也不小。因资金、原料、成本、市场等方面的差异,企业受到影响的程度不一样,纺织、服装加工、提琴生产、房地产建筑等行业受重创,销售、服务、制造、酒店业等均受一定影响。
(一)经济效益下滑,企业经营困难。从2008年年底开始,金融危机的影响波及到我区民营企业,进入2009年以来影响逐步显现,特别是纺织行业受到较大冲击,由于受货币政策从紧、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上升、能源价格上升、新劳动法实施、国内宏观调控、利率上升带来的财务费用增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区内纺织企业限入关车、半停产的困境,纺织行业已经到了“近年来最为艰难”的关口。企业各项指标在今年的1-3月份最低,亏损加大,企业库存积压。中小企业也纷纷表示,“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产品卖不出去”,“业务量明显下降”,“订单不足”。产品销售受阻,企业生产开始受限,经济效益连续下滑。华夏毛织厂、华阳服装厂、华东乐器等均是我区的知名企业,也是创税大户。前几年主要是对外出口毛纺织品、服装加工及小提琴制造。近几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疲软,价格波动。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企业大都处在停产状况。华阳服装厂2009年1-3月订单下降34%,收入下降40%,4、5月份差不多无定单,一次性裁员500人。华东乐器,为保证订单数量,降低3%-5%的产品价格,仅08年11月至09年2月亏损160余万元,我区出口经营型企业面临严重考验。
(二)传统产业建筑企业面临严峻形势。本次金融危机虽说是金融行业“百年一遇”的内在危机爆发,但是却源自于房地产行业。从2005年-2007年的“流动性过剩”可以看出,信贷在房地产行业的过度发放、外行业及股市融资大量进入房地产行业、外资过多资本介入房地产行业、银行给买房人的过度放贷,都是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过度发展起到主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恰恰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化以来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住房保障的投入,旨在极大地拉动房地产投资的增长,进而保持gdp的增长,但政府的政策影响持续下降,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政策越来越显示出力不从心。因此整个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投资人的信心,进而影响到房地产市场。从平谷建筑行业来看,房地产中长期的发展是持续健康稳定的,但是眼下短期的调整已经在所难免,由于地价上涨、房价上升,导致购买力下降,开发商无资金周转且风险增大,大部分开发商逐渐压缩规模,放缓进度。甚至保守呈观望状态。区内部分传统建筑公司,如有影响力的北京金通远建筑公司所承建工程数量缺乏,要求政府加大区属企业扶持的呼声很高。可以说金融危机对整个房地产、建筑行业的价值观、风险意识等影响深远。
(三)购买力下降,销售额度减少。08年下半年,由于金融危机越来越影响到内陆地区,消费市场萎缩,居民购买力下降,我区销售、服务、制造、酒店业等均受一定影响。特别是汽车销售业下降50%,配件价格上涨,维修价格未上调,利润降低。北京市燕兴隆新型樯体材料有限公司,企业生产因资金回笼慢,工作人员流动大等因素受影响,订单直接减少20%。
(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目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制约企业正常经营发展的瓶颈很多。主要有:一是市场萎缩低迷。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洲大批用货商限产、停产、及至破产,造成市场萎缩,产品无法销售。同时,不少加工类企业工艺简单、缺乏竞争力,市场占有额低,销售途径狭窄,无法在短时间内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很难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立足。二是资金不足。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比例较低及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调查中,有80%的企业认为“资金非常紧张”,有20%的企业认为“资金略有紧张”,10%的企业认为“资金不紧张”也只是持保守观望状态。虽然国家出台了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调增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但是银行融资“门槛”过高,对中小企业发展信心不足,特别是当前金融危机这一大背景下,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加紧收缩银根,对中小企业实行“限贷”、“惜贷”、甚至停贷。三是企业规模小,处在产业链的底端,抗风险能力弱。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带来了产品的快速降价,很多产品卖不出去,库存压力加大,企业维持艰难。目前,金融危机企业正处于资金较为困难关口,资金比较紧张,希望得到资金和相关政策支持成为了多家企业共同的心声。
(五)企业开工不足。金融危机带来的生产规模缩减,部分企业受成本高,售价低的影响,经济效益下滑,部分企业采取减少工作日、职工培训、轮岗作业等措施降低成本支出,减轻压力,应对当前的严峻形势。如:华阳服装厂、燕兴隆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华夏毛织厂、。
三、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
在当前的困难环境下,多数企业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从技术创新、调整结构、控制费用支出、挖掘自身潜力、回笼资金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尽量减少金融危机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大部分企业认为,金融危机对于我区非公企业的发展既有挑战,更有机遇。我们要理清工作思路,既要准确分析把握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又要抓住国内外经济形势呈现的发展机遇,趋利避害,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建设平稳发展。目前,针对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增大政府的投资来发挥带动作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并且提出了放宽金融政策、鼓励出口创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以及《北京市帮扶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29项措施的措施》,对我区企业发展又是一个良好的机遇。通过调研发现,很多企业自身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此次金融危机。
(一)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优化产品结构。在市场需求减弱的大环境下,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追求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从自身产品上寻求突破,避免价格战带来的恶性竞争,规避同质化产品的价格战,有效提升产品销售价格,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企业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淘汰落后的旧工艺、旧设备、节能降耗,严格预算监控,加强资金管理,加强资产管理,简化生产管理程序。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本降耗,以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挑战。如金鹰羊绒制衣有限公司在外销定单下降23%,价格同比下降15%的困难面前,拓宽思路,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一是保证产品质量,适当降低价格,确保订单数量;二是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保证外销市场的同时,投资产品广告做好宣传,采取网上销售的方式,扩大国内市场;三是更新设备,用机器代替人工,扩大自产,减少外发,从根本上节约成本。
(三)回笼资金,抓基础建设。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一方面利用这个时间,企业集中精力追缴货款,清理外债,回笼资金,为下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适时进行内部建设。如北京华晨金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在销售下降50%的困难面前,知难而上,无减员、无降薪。投入50万元进行维修车间建设。鑫座宾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营业收入同比稳步增长,主要原因:一是领导班子团结。二是酒店改变原粤菜的经营模式,聘盘峰宾馆的厨师将家常菜系进一步改良推广。三是投资200万元对a座客房进行装修改造及设施设备更新且已正式启用。
(四)抓住政府对企业扶持政策的机遇。政府出台、九项措施,对投资政策、土地政策、税费政策,服务政策以及积极协调和鼓励信贷支持,执行宽松优惠的税费政策,鼓励投资引资实施工业项目,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服务和扶持力度等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积极支持企业的具体措施,区内各企业充分利用政府政策支持契机,发展企业,构造抵御金融危机的防火墙。
四、建议
(一)提供政策扶持。支持中小企业多渠道融资。给企业提供一个宽松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同时,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对于区内具影响力的如金通远建筑工程公司等企业,确保有针对性地将政府扶持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减少行政事业办公收费,简化办事流程,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二)优化环境。为了使我区民营企业更早“消冻回温”,各部门都要密切关注企业的发展,要非常理解民营企业目前的处境,从思想、言论和行动上,大力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区招商局,工业促进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企业在出口政策、形势预测、市场分析等方面信息的沟通、共享和互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审批和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劳动部门做好企业裁员职工的劳动社保及再就业培训工作,提供企业用工供求平台,采取多种措施,合理解决裁员生活出路,部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维持社会稳定,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各企业要加强合作交流,学会“抱团取暖”,克服不良竞争,实现互惠双赢。
(四)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抗险能力。一是中小企业要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本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二是要加快技术改进步伐,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三是要规范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建立健全人才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员工岗位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队伍素质。五是要提高信用意识,诚信经营,真实地反映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杜绝偷逃税金、做假帐等不良行为,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条件,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