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同志xxxx年7月进入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检测中心从事检测工作。在5年的工作中,她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做好所负责的每一项工作,无怨无悔地把青春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检测事业。作为一名党员,她时时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公司同事们的普遍好评。
xxxx年4月,xx同志被派往xxxx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一期工程维修加固工程项目。该工程受到泊位、潮位、天气影响明显,而且工期紧。作为一位女同志,周围全部是男性,生活上颇有些不便。她却不在意这些,同其他同事一起晒太阳、钻管沟、上下爬梯,全然不觉自己是个女性,和大家一样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白天在现场拍照记录,晚上回来整理资料;没有泊位、潮位和下雨的时候,在家里统计已完成的工程量和整理照片;这就是她在工作现场的写照。只要在现场,她就配合项目负责人督促工人们抓紧工期,注重质量,并来回奔走为他们递工具,递水,工人们也感动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着她这个热心的女同志。项目终于在2008年7月顺利地完工,整理的资料和照片顺利通过业主的审核。在这个项目中,她负责的资料和照片整理都有条不紊,连项目负责人也夸道:“有你在,我就不用操心资料了。”经过这个项目的磨练,她对加固工程的施工有了深刻的认识,丰富了她的加固业务知识。
在没有现场检测项目时,她利用这段时间通过书本、网络了解新知识,检测新技术,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虚心向老师傅请教,逐步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出色的检测人。经过了几年的检测工作锻炼,她已能独立承担一些码头检测项目。2009年1月,离她结婚的日子只有半个月了,她却毅然接受了深圳招商港务10#泊位改造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她深知领导派她出去是信任她,她不能辜负他们。该码头属于π型梁板式码头,必须在低潮的时候进行检测。低潮都是在早上5点左右,她一早便和同事们等在了码头上。雇佣了2条小船,冒着涨潮落潮出不来的危险,几乎是躺在小船上,拿着探照灯,穿着救生衣,带着安全帽,钻入码头底下,进行相关检测。在一天4、5个小时的检测时间里,她紧张而有序的安排着检测工作,比预期的完成时间还提前1天完成了检测工作。通过一个个现场检测工作的实践,她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未来的检测道路很长,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她也正在学习该如何将经营做好,将检测做大做强。
她也担任着检测中心的团支部书记。由于我们的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分布全国各地,年轻同志经常难得碰在一起,为了能拉近年轻同志的距离,她想方设法地组织大家去唱歌,烧烤,增进同志之间的友谊。哪位同志有生活上什么困难,她也尽全力去帮助他?
平凡与伟大紧密相连,在现代社会中,有些人不愿做那些认为是平凡的事,而xx同志就是用这些平凡的事迹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伟业,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平凡的事做得那么不平凡,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个普通党人的先进性。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她绝不满足,她将继续在本职岗位上,与时俱进,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继续展示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党员的主要事迹7篇[朗读]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朱娟英,女,1963年7月出生,现年45岁,1983年参加工作。1997年入党,现任油车桥村支部副书记,经济合作社委员。
1983年至1987年任油车桥村妇女主任,村民委员会委员,期间她因工作出色曾多次被市、镇评为先进工作者。后因婚嫁到乌镇镇,1989年她弟弟又公派出国留学,她为了照顾她妈妈和奶奶,在1990年又回到了油车桥村。1994年至1997年在群丰建材厂做出纳会计。由于她工作认真踏实,深受农民群众好评。1998年又重新担任油车桥村妇女主任,因此她对我们村的每一户村民都非常熟悉。村民们把她当亲人,有什么心理话都愿意跟她说?
她做事从来不认输,有一次,一个育龄妇女怀孕了,这个妇女已经生育了一个女儿,按条件可以生二胎,就是间隔期限还没有到。起初她们一家人顾虑很大,对她说了一些难听的话,一定要生下这个孩子。她不计较跟她们谈心、讲道理,最终说服了她们。她还亲自去医院陪这位妇女做了引产手术。第二天天下着大雨,她为了去看那个妇女,冒雨骑了一个多小时自行车到医院,衣服都湿了,那个妇女很感动,对她的态度改变了。在她担任村妇女主任的十二年里,从无出现计划外生肓,多次被评为市、镇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2004年因组织需要她担任村支部副书纪,在担任支部副书记的几年中,虚心向干部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特别是2005年的土地整理,2007年的农综项目,作为工程总指挥的她起早摸黑,奔波在田间。每天上班时间超过12小时,完全放弃了休息天和节假日,对每块地段都了如指掌,她努力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做到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有一次,她正在吃晚饭,,忽然一农户打来电话,不让推土机推,她放下饭碗直奔农户家,一直做农户的工作,让农户不要为了自己的一些利益,而影响整个工程,在她的再三说服下,到晚上十点多农户总算同意;再比如有一次她刚回家,正准备做饭,推土机老板打来电话,一农户为了一棵树,不让推,她放下活,马上赶去,公平、公正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努力化解矛盾纠纷,使问题圆满解决。她团结带领全体村民,立足村情,千方百计寻找致富路子,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在稳定传统农业的同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根据我们村的实际情况,把土地流转出去,经过她的努力,去年流转土地100多亩,农民尝到甜头后,今年又流转300多亩,推动了效益农业的发展。她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参加各种培训,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各其所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多作贡献。
她作为一名分管组、纪、宣工作的副书记,为了向村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国家的法律和法规,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利用文化中心这块阵地和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这个平台,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实践活动。她在做好书记助理的同时,做好班子团结工作,使我们村支部班子更加坚强,更加优秀。通过全体村干部的努力,油车桥村的各项工作有了很大起色,群众对村干部的满意度逐步上升,朱娟英同志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称赞,是党员和全体干部的楷模。
朱娟英,女,1963年7月出生,现年45岁,1983年参加工作。1997年入党,现任油车桥村支部副书记,经济合作社委员。
1983年至1987年任油车桥村妇女主任,村民委员会委员,期间她因工作出色曾多次被市、镇评为先进工作者。后因婚嫁到乌镇镇,1989年她弟弟又公派出国留学,她为了照顾她妈妈和奶奶,在1990年又回到了油车桥村。1994年至1997年在群丰建材厂做出纳会计。由于她工作认真踏实,深受农民群众好评。1998年又重新担任油车桥村妇女主任,因此她对我们村的每一户村民都非常熟悉。村民们把她当亲人,有什么心理话都愿意跟她说?
她做事从来不认输,有一次,一个育龄妇女怀孕了,这个妇女已经生育了一个女儿,按条件可以生二胎,就是间隔期限还没有到。起初她们一家人顾虑很大,对她说了一些难听的话,一定要生下这个孩子。她不计较跟她们谈心、讲道理,最终说服了她们。她还亲自去医院陪这位妇女做了引产手术。第二天天下着大雨,她为了去看那个妇女,冒雨骑了一个多小时自行车到医院,衣服都湿了,那个妇女很感动,对她的态度改变了。在她担任村妇女主任的十二年里,从无出现计划外生肓,多次被评为市、镇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2004年因组织需要她担任村支部副书纪,在担任支部副书记的几年中,虚心向干部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特别是2005年的土地整理,2007年的农综项目,作为工程总指挥的她起早摸黑,奔波在田间。每天上班时间超过12小时,完全放弃了休息天和节假日,对每块地段都了如指掌,她努力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做到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有一次,她正在吃晚饭,,忽然一农户打来电话,不让推土机推,她放下饭碗直奔农户家,一直做农户的工作,让农户不要为了自己的一些利益,而影响整个工程,在她的再三说服下,到晚上十点多农户总算同意;再比如有一次她刚回家,正准备做饭,推土机老板打来电话,一农户为了一棵树,不让推,她放下活,马上赶去,公平、公正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努力化解矛盾纠纷,使问题圆满解决。她团结带领全体村民,立足村情,千方百计寻找致富路子,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在稳定传统农业的同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根据我们村的实际情况,把土地流转出去,经过她的努力,去年流转土地100多亩,农民尝到甜头后,今年又流转300多亩,推动了效益农业的发展。她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参加各种培训,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各其所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多作贡献。
她作为一名分管组、纪、宣工作的副书记,为了向村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国家的法律和法规,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利用文化中心这块阵地和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这个平台,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实践活动。她在做好书记助理的同时,做好班子团结工作,使我们村支部班子更加坚强,更加优秀。通过全体村干部的努力,油车桥村的各项工作有了很大起色,群众对村干部的满意度逐步上升,朱娟英同志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称赞,是党员和全体干部的楷模。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