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在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时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2016年1月2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自然问答
- 答案列表
供给侧改革什么时候提出: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背景[朗读]
2015年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规律是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进行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按市场规律办事.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稳定物价,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进行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完善科学宏观调控,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供给侧,也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生产决定消费,实现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更好地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