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时间:2015年11月10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自然问答
- 答案列表
供给侧改革什么时候提出: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背景[朗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11月10日上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
一:在供给侧上做文章意在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二:“靶心”对准新常态下经济新的突出矛盾三:更多力促经济转型升级的改革举措将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应从国际主流的需求管理“西医”方式,更自觉、更积极转向供给方面的改革创新,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的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6年首要任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去产能”。
“十三五”时期,我国供给侧改革主要有三大方向和要求:要想方设法给百姓提供最需要的公共产品;通过政府改革,加快淘汰拖后产能,促进产业更新换代和新陈代谢;积极运用最新科技,用最新的科技去改造生产结构和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