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的需求其实都跟我们自己的需求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个人都需要被宠爱,被关注,被尊重,被看见。
(1)被爱
每个人的心里无时无刻都有期望被宠爱的需求,我们的身体也需要被爱,比如生病就是身体在向我们渴望爱,可能是工作太忙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把身体累垮了,所以身体机能闹脾气,让身体停下来休息好,再做事。再比如,如果我们在使用身体的时候,没有“雨露均沾”,而是有一些坏习惯过度使用某个部位,那么这个部位就会抗议,出现劳损的情况,需要身体休息,需要重新调整人体使用习惯。
不光我们的身体会这样,我们的灵魂,我们的心灵也会这样。每一个人都是缺爱的,因为我们的成长环境,首先缺乏的可能就是物质了,很多人在物质方面还不能够做到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所以缺爱;我们父母的意识,在更早一点的年代,大多数的父母关心的是怎么把孩子养活养大,没有心思去关注孩子是不是需要爱,关注或者尊重之说,甚至有的父母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自己的孩子,说自己孩子的缺点,引来众人的哗然大笑,还觉得是开玩笑,有趣,完全不顾是否这样的行为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这是父母意识不到,可能我们的父母也是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的,理解不了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父母也没错,只是还意识不到,因为条件有限,自己的功课还没修好就做了别人的父母,被生活的柴米油盐折腾的没有更多的心思去关注自己内心的世界,活着就已经很好了;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也会让我们缺爱,社会竞争越来越大,我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关注身边人,甚至没有时间关注自己,自己一直在一个紧绷的状态,害怕被工作淘汰,被社会淘汰。
(2)被关注
自媒体时代,整个网络都弥漫着一种求关注的氛围,有些网络博主,带货主播为了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各种无底线无原则的“卖乖,卖惨,卖自己的隐私”。当然这些都是由于背后的商业目的,所以这么多的人会有这种行为。我们把焦点拉回自己身上,求关注也是我们一个很大的需求,比如我努力工作,努力把业绩做好,我努力把自己打扮漂亮等等,都是想要被多关注一些。对,这是自己的需求,当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会失落,会沮丧,会有负面的情绪。
(3)被尊重
被尊重的感觉比前面两个都要好,已经超出了爱和关注的程度了。被尊重意味着自己在别人心中是有一个比较高的位置的,我们可以跟一个词联系起来理解“德高望重”,这是很高的评价的。每个人都有需求被尊重,即使是一个路边的乞丐也是有这个需求的。
(4)被看见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被看见,不同的人渴望程度不一样。自己体会了之后就不再多说了。
当我们知道了我们身边人的需求了之后,我们接下来怎么做呢?
我认为,先别着急着为别人付出,而是先把这些我们自己也有的需求让自己先体验,先丰盛富足了,在慢慢的去把能量分给身边的人。因为当一个人自己能量不足的时候,是没有办法真正的爱别人的,这是畸形的爱,这是有目的的爱,这是会让人有负担的爱。无论你是什么角色,在自己没有丰盛富足之前你只是你自己,一个渺小的自己,你需要抽回所有的注意力和能量回到自己的身上,给自己丰盛的体验。
自己丰盛富足了,再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慷慨布施,颜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在布施的时候,依然还是要让自己保持清醒,止语,慎行。只有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才知道把握分寸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我是一切的显化,一切都是我的显化。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好人,也没有所谓的坏人,只有不同需求的人,读懂了自己的需求,也就读懂了别人的需求。
写在最后的话:
亲爱的自己,请你升起你的慈悲心,照见天地,照见自己,照见众生,接纳,包容,允许一切情绪穿过自己,只是静静的感受,觉察。清醒的活着,只在需要你的地方奉献自己,其他的时候保持安静休养自己。
- 情感问答
- 答案列表
我们身边的人需要什么[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