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的完整诗句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出自唐代惠能《菩提偈》。
译文: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
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机。
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注释:
1、树:这里指菩提树,意译为“觉树”或“道树”
2、明镜: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
3、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
4、佛性:是梵汉并译名词,意译为“觉性”、“如来性”,有时被称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来藏”的异名。原指佛陀本性,发展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标和理想境界。
5、尘埃:佛教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按出家人的观点,世务不净,故称尘务。
6、玄:佛教术语,这里是指玄妙的佛教理想。
7、西方:佛教术语,指净土所在的极乐世界。
赏析:
第一首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作者认为,“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第二首偈,也是惠能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也即“自性”的清净,这是佛教徒坚信能到达理想境界人人所共有的主观条件。该偈亦见于敦煌写本《坛经》,但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当属衍文。特别是前两句,虽调换了“身”“心”二字的位置,实际也是重复神秀的话,不应视为惠能的思想。
第三首偈,见于《六祖法宝·坛经》,流传甚广,为《全唐诗外编》所补录。这首偈表明了顿悟之依据、解脱之直道。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关键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并非虚无主义,而是直指唯一真是存在的本心本体的本无污染。“本来无一物”与“佛性常清净”同义。郭朋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坛经》的首窜者,不仅不了解‘佛性’论,而且也不了解‘性空’说。”其实,大乘佛教的所谓“空”“无”,是就“妄心”“妄境”而言;若就“真心”“真境”而论,则决非“绝无”
第四首偈,见于《大正藏·坛经》,着重讲修行方法。反复申明向人的自我求真,自我求佛,这是惠能教导其弟子立地成佛的唯一途径。作者认为,求佛的人只图自悟,不假外示,心注一境,化难为易,自能达到目的。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有一天叫自己的徒弟集合在一起,要大家每个人都写一首偈。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让人读了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
作者简介: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佛教禅宗祖师,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中宗追谥大鉴禅师。有《坛经》流传于世。
- 文化问答
- 答案列表
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的完整诗句[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