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五十四岁了,有一天坐禅时,下腹突然疼痛,他感觉自己的时日不多,便叫童子拿了笔墨纸砚,写下了临终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晚年的唐伯虎信佛,自称六如居士。他自己已经生死看淡,留下这首诗,是劝家人和朋友不要因为自己的离去伤心难过。
不过这都是唐伯虎的一厢情愿,唐伯虎死后,不仅没人伤心难过,甚至没人愿意给他买棺材。
唐伯虎的一妻一妾,妻子让童子把唐伯虎的尸体放到小妾家去,小妾让童子把尸体放到大老婆那去,两人都不管,童子只好把尸体放到义庄。义庄是古代给困难群众办葬礼的慈善机构,比如死在路边的乞丐,无儿无女的老人,唐伯虎家里有钱,有儿有女,不符合条件,义庄也不能为了唐伯虎破了规矩。尸体可以放在义庄,但棺材板的钱要唐家人出。
童子又去找西园寺的住持帮忙,唐伯虎生前经常和住持探讨佛经,也经常布施给西园寺。住持表示唐伯虎虽然信佛,但没有剃度,没有编制,寺庙不能按僧人的标准给唐伯虎办葬礼,念他一心向佛,住持愿意为唐伯虎念经超度,但棺材板的钱还需另找他人。
在古代,一副棺材价格可不便宜。那些平时和唐伯虎一起吟诗作画的朋友,也爱莫能助。
这棺材钱最后是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给出了,唐伯虎生前和文征明是有矛盾的,写了一篇小作文骂文征明,之后两人再无来往!唐伯虎如果知道,自己的家人朋友不愿出钱给他买棺材,反而是自己伤害过的人给自己办了葬礼,他会如何重新写临终诗呢?
“才华横溢无用处,赏风赏月赏秋香。
风流倜傥误终身,无花无果亦无情。”
- 趣闻问答
- 答案列表
唐伯虎的奇闻趣事有那些[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