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认为,“买官”是一种潜规则,其实并非如此。
中国的“买官”“卖官”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不为哪个朝代独有。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大体也是这个样子,包括现在的西方发达国家,只是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买官”的人是不是就能发财呢?古代“买官”的史料,早期不太详细,明清时期则有大量的官方及民间史料记载。
明清时期的“买官”,一般包括买功名、买官位、买晋升三个方面。
功名包括秀才、举人、进士等。秀才是诸生(府、州、县学生)的俗称,属于初级功名,不能算官,但又是当官进阶的基础。士、农、工、商四大阶层,秀才属于前者,相当于“干部身份”,买官要从秀才买起。
明清买官最多的,就出在“秀才”这个层次。现在不少家族,家谱上都记载有1000余名的“秀才”,这与史实是严重冲突的。古代考个秀才,相当困难。明清时期,一个县秀才名额大约在10—20名,三年考毕一次。推算一下,两三个家族,家谱中统计的“秀才”数,即已超出全县的总和。
多出来的“秀才”从何而来?不一定是假的,那可能就是买的。
买一个“秀才”多少钱?清乾隆年间的官方标价是60两至108两银子。如果只是认识几个字,那价格就高,需要108两,最高价。
但这还不是最终成交价。“秀才”买到手,多的是173两,包括中间的各种手续费。
买“秀才”后,可以去考高一级的功名。当然,这种水平的人,大概率是考不上的,否则也就不用买。买来的一张纸,只能当“名片”用。
既然如此,民间对买“秀才”的热情就并不高,官方就要想办法去摊派。《醒世姻缘传》中,有个候小槐的故事:
朝廷分配县里16个卖监生的指标,必须卖掉。按照道理,优秀的县学生才能成为监生。候小槐家有点钱,乡里便让候小槐买一个,候小槐不干,被捉到县里。知县问:“你为什么不买?”候小槐说:“太贵了,要卖40亩地才行。”知县说那不行,候小槐又说:“我又不认识字,怎么买监生?”知县道:“正因为你不认识字,才需要去念书!”
《醒世姻缘传》中的故事,并不是瞎编的。有则光绪年间广东的史料,记载的便是强行摊派买监生的事。有家店铺生意好,并官方摊派要买2个监生,但店主只有1个儿子,这事闹得比小说还有意思。
同是光绪年间,户部有一则史料: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朝廷共印了44万份卖监生的空白文书。对官方来说,目的就是收钱。
直接买个官,是不是划算些?也不一定。朝廷卖的官,一般只是一个官员身份,并不是实职。如果买的是实职,价格就更高,还得“候补”。有个史料记载,有人“候补”了50年。这人身体好,等了50年都没死。如果死了,那前面的钱就白交了。
史料中还有一件奇怪的事:有人先买了一个官,后来又买了一个官,两个官的级别是一样大。花两笔钱,为什么不买一个大的呢?其实,都是摊派的:前任知县要他买一个,后来换了一个知县,又要他买一个。中国是人情社会,两个知县找来了,不买也就对不起人。
即便是花大钱买了实职,也都是些不起眼的官职,这就需要“晋升”。“晋升”也可以买,价格贵得吓人,这叫“捐升”
史料上记载了一个叫姚锟的桐城(枞阳)人,本是咸阳县丞,想当知县。姚锟买知县的价格,是1000两银子,还不包括手续费在内。
桐城买功名、买官的人很多,散见于各种史料。主要是这些人家里有钱,买个官当体面些。之于买官后是不是发财了,那就是个未知数。
- 政治问答
- 答案列表
买官是不是就能发财[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