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是指使用短毫针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人的耳郭上分布有许多穴位,它们可以反映机体相关器官的机能及病理情况,因此在相关部位发生病变时,耳穴会发生病理反应,如压痛或色晕等。反之,针刺一定穴位可以刺激或协调器官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其治疗范围较广,操作方便,且对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由于咳嗽多由肺或支气管疾病引起,所以耳针治疗咳嗽常取耳廓的支气管及肺等部位。
这里作者仍然要提醒一下,耳针看来简单易行,但仍有少数人会发生晕针。另外,孕妇、高血压患者及心脏病患者要慎用。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和伴有高度贫血者不宜针刺。因耳郭在外,表面凸凹不平,结构特殊,针刺前必须严格消毒,有伤面和炎症部位禁针,针刺后如针孔发红、肿胀应及时涂2.5%碘酒,防止化脓性软骨膜炎的发生。所以要施用耳针进行治疗时也是应当去看医生的,切勿自行不正规地操作以免适得其反。此外,笔者认为耳针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要根治“咳嗽”,必须寻根求源,只有消除病因,咳嗽方可痊愈。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耳针可以治疗咳嗽吗[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