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村居民张某于2016年11月16日,因其子女拒不履行赡养义务,不支付赡养费,张某到开发区某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申请调解。
张某,1943年8月生人,其妻子于2005年去世,育有三子一女。张某四个子女中,大儿子张甲在本地工作并已结婚,二儿子张乙在广东省某市工作并定居,小儿子张丙未婚且没有工作,女儿张丁与女婿段某在本地购房另居。张某在该村原有一幢3层半的楼房,建筑面积440㎡,系张某夫妇与其子张甲于1995年在自家宅基地上共同出资所建,当时造价30万元,其中张某夫妇出资20万元,张甲出资10万元,由张某、张甲一家、张丙共同居住。2014年8月,由于市政规划需要,该楼房被政府征收,张某一家共获得拆迁补偿款48万余元,并分得建筑面积为70至90㎡不等的安置房三套,其中:拆迁款由张某与张甲按照建房时的出资比例分配;考虑到张丙没有工作收入,在张某的坚持下,张某、张甲、张丙各分得一套安置房。张甲主张张丙没有出资建房,反对张丙分得房子,张乙和张丁认为自己的继承利益遭受了损失,同样持有反对意见,张甲更是屡次与张丙争吵、打架,之后张甲、张乙、张丁均未探望照顾过张某,也不支付赡养费。张某早已丧失劳动能力,且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期间数度住院治疗,存款已基本用完,张丙无力抚养,故申请调解,请求其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调委会受理该申请后,立即指派经验丰富的调解员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
调解员调查得知张某家庭的情况后,在街道办事处、街道司法所、村委会的协助下,多次上门与张甲、张丁谈心,并多次电话联系在外省的张乙,从法律、道德、人情等各个方面对他们进行疏导、教育工作。
同时,调解员走访了该村与张某相熟的村民、邻居及友人,发动他们对张某的子女进行劝导。2017年1月22日,借张乙回家过春节的机会,在街道调委会的主持和村委会的参与下,调解员在村委会办公室对张某及其子女进行调解。调解员首先请张某讲述了抚养教育几个子女过程中的一些回忆,触动亲情。然后请各子女们陈述意见,并逐一开导。最后,根据《宪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中关于赡养老人的规定,调解员指出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不能以“分家析产”过程中的分配不均为借口拒绝履行。
经过劝导和教育,张某子女表示认识到赡养老人不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作为子女的法定义务,由于家庭矛盾而不履行法定义务是错误的行为,并就调解员提出的调解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调解结果】。
在调解员主持下,张某及子女达成调解协议如下:
1、张丙分得的安置房仍由张丙所有,但张丙结婚前须与张某共同居住,照顾张某的生活起居。
2、根据收入条件,张甲、张乙和张丁每月均支付抚养费500-800元不等,并定期看望张某。
3、张甲、张乙和张丁共同承担医疗费用,由张丙负责住院陪护。
2017年6月及12月,调解员对张某及其子女进行了两次回访,确认调解协议履行情况良好。
【案例点评】。
家庭赡养纠纷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纠纷形式,尤其是在农村。做好赡养纠纷的调解工作是做好基层人民调解工作重要的一环,是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调解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赡养纠纷固有的特点,尽量减少对调解工作的不利影响,以期做到提高赡养纠纷调解的成功率,切实保障和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关于此类纠纷,可总结以下特点:1、赡养费的给付并非此类纠纷的主要矛盾点,其他家庭矛盾纠纷才是冲突的根源,例如张某的家庭纠纷根源就是父母对各子女照顾程度的不同和在“分家析产”时的不均,致使部分子女心理不平衡而不愿履行赡养义务。2、争议标的一般都不大,当事人都有能力履行,使调解内容有实际履行的可能性。一般而言,赡养费就是每月几百元生活费及一些生活必需品,一般的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都能承受。3、亲情的维系是调解无形的帮手。赡养纠纷以父母与子女之间纠纷为主,作为义务履行者的子女,不可能不考虑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和血肉亲情,即使与父母之间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但在亲情的感化和维系下,大多人都能不计前嫌,认识错误,尽起赡养父母的义务。4、社会舆论的压力起到利于调解的作用。不孝顺父母在当今社会,尤其在农村,会被他人所不耻和指责,亲戚、朋友、邻居、村干部等人往往都会积极协助进行调解,他们对当事人的劝说甚至指责都会给其形成强大的思想压力,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
在调解此类纠纷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1、此类纠纷往往涉及当事人较多,并且老人往往年岁已高,行动不便,需细心安排调解时间,尽可能通知当事人都到场,一次调解完成。2、尽可能到当事人所在地进行调解,不仅可以方便当事人,还可以起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宣传作用,有利于扩大普法教育、法制宣传的效果。3、赡养项目繁多,调解协议应尽可能地详细广泛。一般而言,赡养纠纷的调解内容包括:房屋的居住、金钱的给付、债务的承担、油米柴盐等生活必需品的给付、田地和宅基地的使用、医药费的负担、生病期间的护理、丧葬事宜的费用承担等,因此调解协议要做到面面俱到,尽可能多的覆盖到履行赡养义务的方方面面。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法律问答
- 答案列表
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张某与子女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案[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