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如何适应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是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党能领导我们搞好现代化建设的信心,自觉地把党的最高纲领和实现党在现阶段的任务统一起来,着眼当前、与时俱进,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
二是进一步强化竞争意识。岗位没有贵贱之分,再好的岗位也没有贴上任何人的名字,优胜劣汰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在不同的岗位上,唯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干出业绩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
三是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作为一名党员,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搞好创新服务。
提高党员管理水平,确保党员能够发挥作用。
一要抓好落实,建立党员队伍建设责任制。针对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将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目标任务量化、细化、具体化,制定出科学合理、客观全面、便于操作的工作实绩评价标准和激励措施,从制度和机制上强化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的责任,切实把党员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建立和完善制度,保障党员正确行使权利。要进一步健全党内通报制度、民主议事制度、党内选举制度、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以此提高广大党员参与党内重大决策和管理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各级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规章制度,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三要加强对党员尤其是特殊类型党员的管理,进一步减少思想政治工作的盲区。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党员责任区、创先争优等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在改革和建设中建功立业。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广泛开展谈心交心活动,认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定期检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重点做好各类流动党员管理工作。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朗读]
1、坚持在公共场合佩戴党徽,自觉接受周围群众的监督。
2、以德服人,自觉从事义务劳动,尊重老人,照顾弱势群体。
3、本职工作的好坏是群众信服的第一要素。
4、在遇到紧急情况或面临困难时,冲锋在前才能体现先进模范作用。
5、在群众遇到危险时,敢于站出来伸出援助之手,敢于同违法乱纪分子作斗争。
6、把更多的符合党员标准的群众吸收进党员队伍,壮大力量。
7、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坚决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拒腐蚀永不沾。
2、以德服人,自觉从事义务劳动,尊重老人,照顾弱势群体。
3、本职工作的好坏是群众信服的第一要素。
4、在遇到紧急情况或面临困难时,冲锋在前才能体现先进模范作用。
5、在群众遇到危险时,敢于站出来伸出援助之手,敢于同违法乱纪分子作斗争。
6、把更多的符合党员标准的群众吸收进党员队伍,壮大力量。
7、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坚决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拒腐蚀永不沾。
【摘要】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对人才由“量”的需求逐渐转变为“质”的需要,这就给作为人人才培养摇篮的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要的要求。各类大专院校的教师队伍,在人才培养上处于核心地位。高校党员教师既是共产党员,又是人民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好坏,对于推动教师整体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整体水平、促进高校整体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党员教师;模范作用;发挥。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009-02。
创造未来,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师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引领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光荣而艰巨。党员教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中的一支优秀队伍,也是党员中的具有较高知识、较深理论、较强素养的优秀者群体,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意义,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投身到教育事业中,用实际行动自觉、自愿地把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笔者结合就新时期党员教师如何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谈一点个人看法。
1要在塑造良好师德上发挥模范作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是人才培养的源头工程。党员教师加强自身师德建设,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聪明才智,责无旁贷。
一是要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为师先修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是教师职业的第一要素。“教人先教己”,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曾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资源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教师作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一言一行,都是影响学生成长的无形力量,因此,党员教师更应该站在时代前列,时刻注意保持优秀、高尚的人格魅力。要用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优秀的人格给非党员教师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要以高尚的品质、良好的形象为学生树立标尺,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树立正面形象,用个人的人格力量来吸引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秉承教师的高尚人格,争做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育后备大军,真正以自己的表率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尊重、崇尚教育工作。党员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把教书育人作为终身追求的事业,并全身心投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在市场经济下经得起物欲、名利的诱惑,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面旗、一盏灯,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率先垂范,培养学生的先进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要发扬奉献的优良作风。
奉献精神是指为了维护社会、集体或他人利益,自觉舍弃自身利益的一种高尚品格。教师作为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职业本身定位就注定了教师要甘于清贫,安于奉献,不贪图安逸,不追逐名利,使灵魂在默默的追求中臻于完美,使精神在无私的奉献里得以升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是对教师奉献精神的最好写照。做教师很清苦,做党员教师更应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做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具有强烈献身教育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高校党员教师一定要正确对待名利,讲奉献不讲索取,问耕耘不问报酬,始终保持不为名困,不为利惑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培养人才、繁荣文化、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也只有保持好敬业为本、奉献为荣,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心态,才能在教育工作战线上发挥好应有的模范作用。
3要在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中发挥模范作用。
教书育人,责任重大,“育人”是教师永恒的主题,是每个教师应尽的神圣使命。党员教师应树立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教书和育人并重的教育观念,将科学育业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一是要加强自身学术水平提高。“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自身知识丰厚,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高屋建瓴,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党员教师的先进性,首当其冲地应该体现在其个体的业务能力上。著名学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关于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是他知识视野中的起码知识,只有当教师的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时,他才能成为过程中的真正能手。”在知识更新日益加速、学生思维日益活跃的今天,党员教师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本的教育思想,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以渊博的知识启迪、引领学生。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大胆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努力使自己成为“教书育人的先锋,师德师风的先锋”,尽心尽力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栋梁人才。
二是要因材施教精心育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生处在“求学期”向“创造期”过渡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处在不成熟的变化阶段,校园知识教育与步入社会的能力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党员教师要教给学生今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知识、本领、思想,除了要拥有渊博的学识、诲人不倦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外,更应注重针对当今生个体的不同兴趣、性格以及心理、生理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求同存异,找到合适的教育切入点。美国作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任何学生都有其优势智能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群体是无差别可言的。这就要求党员教师要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有的放矢开展教育工作,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努力在营造适合每个学生正确发展的教育氛围上下功夫,有意识的进行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人尽其才,学有所用。
4要在服务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模范作用。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党员教师应该带头投身教学改革,转变观念,科学设计,精心组织,争做教育教学的学习者、创造者、引导者,积极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一是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的开创性人物――潘惫元先生曾指出:“高校教学方法并无绝对优劣之分”。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寻找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内容、教师以及学生自身情况来选择达到目标时的最合适的方法。党员教师是教学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式,探索多元的评价体系,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以学生为本,积极学习课改理论,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及时总结经验得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党员示范讲台”、“党员示范课”等活动,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高效达成教学目标。只有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方法,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同时,党员教师还应在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中,遵循教学原则和规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党员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要树立“以校为家、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思想责任感,牢记党员身份,增强服务大局意识,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广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上来,在推动高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功立业。要始终与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管理,团结协作,共谋发展,要珍惜岗位,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关心学校的建设,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前景进言献策,努力成为教育理念的实践者、师德建设的示范者、课程改革的带头者、成长的引路者,真正把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落实到推动和促进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党员教师;模范作用;发挥。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009-02。
创造未来,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师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引领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光荣而艰巨。党员教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中的一支优秀队伍,也是党员中的具有较高知识、较深理论、较强素养的优秀者群体,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意义,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投身到教育事业中,用实际行动自觉、自愿地把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笔者结合就新时期党员教师如何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谈一点个人看法。
1要在塑造良好师德上发挥模范作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是人才培养的源头工程。党员教师加强自身师德建设,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聪明才智,责无旁贷。
一是要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为师先修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是教师职业的第一要素。“教人先教己”,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曾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资源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教师作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一言一行,都是影响学生成长的无形力量,因此,党员教师更应该站在时代前列,时刻注意保持优秀、高尚的人格魅力。要用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优秀的人格给非党员教师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要以高尚的品质、良好的形象为学生树立标尺,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树立正面形象,用个人的人格力量来吸引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秉承教师的高尚人格,争做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育后备大军,真正以自己的表率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尊重、崇尚教育工作。党员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把教书育人作为终身追求的事业,并全身心投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在市场经济下经得起物欲、名利的诱惑,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面旗、一盏灯,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率先垂范,培养学生的先进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要发扬奉献的优良作风。
奉献精神是指为了维护社会、集体或他人利益,自觉舍弃自身利益的一种高尚品格。教师作为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职业本身定位就注定了教师要甘于清贫,安于奉献,不贪图安逸,不追逐名利,使灵魂在默默的追求中臻于完美,使精神在无私的奉献里得以升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是对教师奉献精神的最好写照。做教师很清苦,做党员教师更应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做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具有强烈献身教育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高校党员教师一定要正确对待名利,讲奉献不讲索取,问耕耘不问报酬,始终保持不为名困,不为利惑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培养人才、繁荣文化、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也只有保持好敬业为本、奉献为荣,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心态,才能在教育工作战线上发挥好应有的模范作用。
3要在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中发挥模范作用。
教书育人,责任重大,“育人”是教师永恒的主题,是每个教师应尽的神圣使命。党员教师应树立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教书和育人并重的教育观念,将科学育业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一是要加强自身学术水平提高。“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自身知识丰厚,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高屋建瓴,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党员教师的先进性,首当其冲地应该体现在其个体的业务能力上。著名学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关于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是他知识视野中的起码知识,只有当教师的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时,他才能成为过程中的真正能手。”在知识更新日益加速、学生思维日益活跃的今天,党员教师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本的教育思想,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以渊博的知识启迪、引领学生。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大胆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努力使自己成为“教书育人的先锋,师德师风的先锋”,尽心尽力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栋梁人才。
二是要因材施教精心育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生处在“求学期”向“创造期”过渡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处在不成熟的变化阶段,校园知识教育与步入社会的能力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党员教师要教给学生今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知识、本领、思想,除了要拥有渊博的学识、诲人不倦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外,更应注重针对当今生个体的不同兴趣、性格以及心理、生理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求同存异,找到合适的教育切入点。美国作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任何学生都有其优势智能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群体是无差别可言的。这就要求党员教师要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有的放矢开展教育工作,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努力在营造适合每个学生正确发展的教育氛围上下功夫,有意识的进行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人尽其才,学有所用。
4要在服务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模范作用。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党员教师应该带头投身教学改革,转变观念,科学设计,精心组织,争做教育教学的学习者、创造者、引导者,积极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一是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的开创性人物――潘惫元先生曾指出:“高校教学方法并无绝对优劣之分”。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寻找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内容、教师以及学生自身情况来选择达到目标时的最合适的方法。党员教师是教学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式,探索多元的评价体系,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以学生为本,积极学习课改理论,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及时总结经验得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党员示范讲台”、“党员示范课”等活动,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高效达成教学目标。只有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方法,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同时,党员教师还应在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中,遵循教学原则和规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党员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要树立“以校为家、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思想责任感,牢记党员身份,增强服务大局意识,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广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上来,在推动高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功立业。要始终与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管理,团结协作,共谋发展,要珍惜岗位,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关心学校的建设,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前景进言献策,努力成为教育理念的实践者、师德建设的示范者、课程改革的带头者、成长的引路者,真正把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落实到推动和促进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