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人的一席话道出其中真相:
斥候就是军队的探子,马匹不披甲,移动速度快,行使在大部队前方,探查和追踪敌方情报。斥候只能大体上探查前方情况,不可能把每个山头,每片丛林都搜索仔细,因为这会消耗大量时间和体力。
古代集团作战的最大问题是传令,而且大部分命令和实际情况有冲突,很多情况都是靠指挥官的经验来进行判断。打仗时,情报是最多的,各种各样的真真假假的大量的情报,全部集中到决策者,情报的甄选,最考验统帅了。而现在之所以能搞特种作战,是因为拿着强大的后勤以及侦察能力进行辅助。
可以这么说,斥候是有用,但作用还达不到这地步,斥候带回来的信息,还要识别真伪,还不包括有的斥候可能是被抓了反放带回来的假信息,就象二战大量的电报信息,破译,去伪存真,都需要上头智慧团的判断能力,有效对应策略,执行能力,团体协作调动。就算你获得真信息又如何,譬如你知道泰森的长短处,但要打败他,需要相应的打法,能力才行。
另外就是所谓的埋伏,一定有部队诱敌,且战且退。以古人的智慧,研究出那么多兵法和阵型,根本不会像现代人想的那么头脑简单。
- 历史问答
- 答案列表
古代明明有斥候,为什么大军还会被埋伏[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