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的幽默段子
1、德友人魏特茂,娶了中国太太。某日遇一老翁,两人寒暄起来。
老翁:“您贵姓?”。
德佬:“我姓魏。”。
老翁:“魏什么?”?
德佬:“为什么?姓魏也要为什么?”?
2、有位美国朋友访问了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
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
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永远。
属于你们。”。
3、一位外国朋友不知道中国人的“哪里!哪里!”是自谦词。一次。
他参加一对年轻华侨的婚礼时,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
的新郎代新娘说了声:“哪里!哪里!”不料,这位朋友却吓了一大。
跳!想不到笼统地赞美,中国人还不过瘾,还需举例说明,于是便用。
生硬的中国话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漂亮!”。
结果引起全场哄堂大笑。
4、洋人:“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
中国人:“怎见得?”。
洋人:“每当我早晨经过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
‘早点’两个大字,提醒过路上班的人,不要迟到。”。
5、初到美国时,几个中国同学请我到一家中餐馆上给我接风洗尘。
小林看到邻桌几个洋人在用筷子,便说:“现在会用筷子的老。
外越来越多了!”。
小王接着说:“那些老外不但会用筷子,还会点菜呢。他们再。
也不是只会叫杂碎、春卷了。”。
小张正要开口,只见邻桌一个已吃饱喝足的老外慢条斯理地走。
到我们桌前来,用他那极其标准的京片子说:“请你们搞清楚,在。
这里,你们才是老外。”。
6、有个好吃的洋人,从中国带了几个麻球回国去,逢人便说:“你。
们看中国的麻球,真稀奇!没有洞,豆沙是怎么放进去的?再说,你们?
看,这芝麻,一颗颗地贴,需要多少时间啊!”。
7、有三个人:美国人,中国人,犹太人……一起喝饮料…。
突然,有苍蝇挥入了三人的饮料中……。
美国人叫侍者过来,重新换上一杯。
中国人二话不说,喝下企…。
犹太人抓起苍蝇放在桌上,说:吐出来,把你喝下企的饮料吐出来……。
8、一个商人买了6只来自中国的猪,想献给王侯,可是6是个不吉祥的数字,必须是3,5,或7只才行,他就加进一只日本猪,凑了7只,献进了王宫。
王侯一看,说:“啊,这是很珍贵的!”。
于是一个个看,看完后说:“怎么里面有一个日本猪啊?”商人一听,瞠目结舌,吓得浑身发抖?
这时,日本猪说:“王侯,我是翻译!”。
9、中国有一种植物叫葳蕤。从前有个人叫蔺芈,他想用一张罽子去捕一只鸩,不小心被葳蕤绊了一个跟头,他很踯躅该不该再去捉。忽然他发现了一根扃,于是便用扃去打鸩,可是鸩飞走了。蔺芈气愤地说:“再抓到你就把你做成俎醢!”虽然恨,但此时却没办法,于是蔺芈只好采了几根葳蕤回家了。
10、有个好吃的洋人,从中国带了几个麻球回国去,逢人便说:“你们看中国的麻球,真稀奇!没有洞,豆沙是怎么放进去的?再说,你们看,这芝麻,一颗颗地贴,需要多少时间啊!”?
11、初到美国时,几个中国同学请我到一家中餐馆上给我接风洗尘。
小林看到邻桌几个洋人在用筷子,便说:“现在会用筷子的老外越来越多了!”。
小王接着说:“那些老外不但会用筷子,还会点菜呢。他们再也不是只会叫杂碎、春卷了。”。
小张正要开口,只见邻桌一个已吃饱喝足的老外慢条斯理地走到我们桌前来,用他那极其标准的京片子说:“请你们搞清楚,在这里,你们才是老外。”。
12、洋人:“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
中国人:“怎见得?”。
洋人:“每当我早晨经过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早点’两个大字,提醒过路上班的人,不要迟到。”。
13、一位外国朋友不知道中国人的“哪里!哪里!”是自谦词。一次他参加一对年轻华侨的婚礼时,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说了声:“哪里!哪里!”不料,这位朋友却吓了一大跳!想不到笼统地赞美,中国人还不过瘾,还需举例说明,于是便用生硬的中国话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漂亮!”。
结果引起全场哄堂大笑。
14、有位美国朋友访问了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永远属于你们。”。
15、一天,一个韩国人,一个日本人和一个中国人去见上帝。
韩国人问上帝:“我们韩国何时能获得世界杯的冠军?”。
上帝:“50年。”。
韩国人哭了:“我这辈子是看不到了。”。
日本人于是也问上帝:“我们何时能获得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军呢?”。
上帝答:“也许100年吧。”。
日本人哭了:“我下一辈子也看不到了。”。
此时,中国人问:“我们何时能获得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军呢?”。
上帝哭了:“我是看不到了。”。
16、“汾酒” ——千古奇冤型 她们是中国古典女人的代表。秀外而慧中,或小家碧玉,或大家闺秀。柔弱的外表下有着坚贞的个性。然而,和汾酒一样,山西假酒一案,而殃及池鱼,倍受牵连。故此类女人最是招人怜惜。
代表人物:窦娥。
17、“杜康” ——朴实无华型 作为美酒的代称,她贯穿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史中,地位相当重要。“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的短歌行中已有了精彩的诠释。此类女人是水,是山,是母亲,是博大!她们是中国农村女性的代表,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可她们是可怜的,就象杜康,虽有盛名,销路却实在让人失望。
代表人物:祥林嫂。
18、儿子:“妈妈,为什么日本的首都在东京,中国的首都在北京?”?
母亲:“因为东京在日本的东部、北京在中国的北部啊!”。
儿子:“如果首都设在中国的中心,那就应该叫中京了。”。
母亲:“对啊!你真聪明。”。
19、小米奇正在学中文。
一天,家庭教师对他说:“米奇,不要太贪玩,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米奇瞧了瞧正在打电脑游戏的哥哥,笑着说:“没关系,我是老二。”。
20、有个小学生老把“银行”读做“很行”一天他读书的时候读到中国人民很行 中国商业很行 …………后来他大叫一声“哇”中国什么都行啊!!1?
21、子:“爸,我的这篇稿子往哪里投?”。
父:“往钱多的地方投。”。
子:“中国人民银行,行吗?”。
22、儿子:“爸爸,你总说外国比中国富,可外公这次从美国回来,说咱们的生活比外国强多了。”。
父亲:“外公是怎么说的?”?
儿子:“外公说咱家生活富,比外国好。那天咱们扔了好多药,那些都是外国人舍不得花钱买的。”。
23、子:“爸,我的这篇稿子往哪里投?” 父:“往钱多的地方投。” 子:“中国人民银行,行吗?”。
24、一天,小明哭着回家,他爸爸问他为什么哭?
小明说,今天上历史课,老师问他,八国联军是怎么来到中国的,我说不是我带来的,老师他就骂我?
他爸爸打电话给老师:“老师,你怪错小明了,小明虽然有点调皮,但我向你保证,八国联军绝对不是他带来的。”。
老师。
25、小勇:“我们中国人吃饭为什么只用两根筷子,而不用三根或者四根呢?”?
小华:“俗话说双管齐下,谁听说过‘三管’或者‘四管’齐下呢?”。
26、启蒙教育。
幼儿园的老师对小朋友进行启蒙教育,她拿出一张中国地图问:“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我这是什么?”?
只听有人答道:“天气预报。”。
老师又把一张天安门广场的大照片挂起,问:“这是什么?”?
所有小朋友都答:“新闻联播!”。
27、甲:“你知道西方国家闹离婚的为什么比中国的?
多?”。
乙:“这还不简单,因为西方的爱神丘比特是个小。
娃娃,而中国的月下老人,经验当然丰富得多!”。
28、一日,夫妻二人看译制片。忽闻片中犬吠,夫惊言:“中国狗和外国狗叫声一样!”妻怒曰:“傻瓜!没文化!这是译制片,不翻译你能听得懂?”。
29、有一对中国人夫妻,结婚多年才生了个儿子。奇怪的是,小家伙虽然眉眼五官都极像父亲,但却顶着一头红头发。两夫妻百思不得其解,甚至为此互相猜疑,于是就带上孩子一起去看医生。
医生化验了老半天,最后证明儿子确实是两人亲生,但也很难解释那红头发的由来。医生想了好久,就问他们两人:你们一般隔多久办一回事?五天有吗?
两人扭捏了半天才说:没有。
“那有十天吗?”。
“也不止,因为我们都挺忙,又经常要出差什么的,起码都要半个月二十天才办一回事。”?
医生把手一摊:“那我终于找出原因了,那是家伙长銹了!”。
30、一位美籍友人和他的中国妻子琴瑟和谐,并经常调侃为乐。有。
一天,丈夫对对客人抱怨说,家中的蚊子只咬他一个人,可见中国连。
蚊子也欺负“老外”。他的妻子在一旁接腔道:“因为中国的蚊子喜。
欢吃西餐。”。
31、唐代大中年间,日本国王子来中国朝拜,献宝器等物。懿宗皇帝也设。
珍撰百戏作还礼。
王子喜欢下围棋,皇帝就命顾师言作对手,奕至第34子,顾师言一。
著妙棋,顿使棋盘上原来的势均力敌之势倒向一方,王子目瞪口呆,只得。
认输。
他偷偷问在旁的鸿胪:“这对手为中国棋坛第几高手?”。
鸿胪故意说:“第三高手。”其实,顾师言为第一高手。
王子更惊,对鸿胪说:“我想与中国第一高手下几子,行吗?”。
鸿胪说:“这可以,但是你只有胜了第三,才能迎第二,赢了第二战。
第一,现在你连第三高手还未胜,怎能急躁求战于第一呢?”。
王子信以为真,长叹道:“‘小国之一,不如大国之三’的说法终于。
使我相信了!”。
32、在一家医院的产房里,一个中国妈妈和一个非律宾妈妈在给自己的孩子喂奶。非律宾妈妈手里的孩子喝得津津有味,可中国妈妈的孩子一直大叫个不听:“—————————————————妈妈,我也要喝巧克力味的!”。
33、儿子:“爸爸,你总说外国比中国富,可外公这次从美国回来,说咱。
们的生活比外国强多了。”。
父亲:“外公是怎么说的?”?
儿子:“外公说咱家生活富,比外国好。那天咱们扔了好多药,那些。
都是外国人舍不得花钱买的。”。
34、有次有几个外国人到中国来玩儿,正巧碰上端午节,于是就被带着到河边看划龙舟、看节目。待看完后,有人送了两个肉粽给外国人带回去吃,一星期后,外国人来信感谢热情招待,并且说:“肉粽很好吃,可惜,生菜硬了点……!”。
35、一个中国人接待他的外国朋友参观他收藏的古董家具。
“这个是唐朝的桃木心桌子。”。
“喔,Good!”。
“这是清朝的桧木椅子。”。
“Oh,very good!”。
“这是我家珍藏的象牙筷子,真材实料哦!”。
老外开始纳闷:怎么中国的东西都带有一个“子”字呢?
刚好,中国人的太太端了茶过来,老外一眼瞥见他妻子手上带着一只精美的手表,为了表示称赞,他赶紧说:“Wow~好漂亮的表子(婊子)!”。
36、六十年代中苏交恶,举国批修,某公社书记报告称苏修欲将中国沦为其殖民地,众老农大愤:中国成了苏修芝麻地,高梁谷子种于何处。
37、一日,某官员正坐专车在高速路上飞奔。忽见一特大标语牌,上书“中国巨龙在腾飞”,官员满意的笑了笑,但立马儿又一行大字映入其眼帘“限速50公里”。官员不悦。过不多时,又见一标语牌云“我们要紧密的团结在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官员颔首赞许,不料“请保持距离”一警示语尾随而至,他颇感郁闷。紧接着:“高举邓小平旗帜”——“限高2.5米”云云。官员大怒。
第二天,所有标语全部撤下。
38、小布希,基辛格,一同来华开会,朱熔基举行晚宴招待,布置上了中国最好的银餐具。小布希一看就喜欢的不得了,趁人不备就放入衣袋。刚好被基辛格看到。在晚宴马上要结束的时候,忽然基站起来说:“我给大家玩个魔术”,他从餐桌上拿起一只勺子,放到自已的衣袋里,然后说声“变”,指著小布希的口袋“变到哪里去了”,工作人员上去一掏,果然找到一个银勺,会后,回国的飞机上,基辛格拿出小勺子欣赏,小布希嘟哝道:强盗。
39、mac机第n代.代号G8。
在中国的G8发布会上,苹果公司宣称:要让世界上的电脑设计者都爽它一回,大家都来用G8(台下大笑)。
两电脑平面设计师的对话:
"平时干活我用的是奔7,你用的什么呀?."?
"我用G8"。
"什么???那...觉得怎样?"?
"蛮爽地!很快,非常快!"。
"哪到底是多少下,8下吗?"。
40、mac机第n代.代号G8. 在中国的G8发布会上,苹果公司宣称:要让世界上的电脑设计者都爽它一回,大家都来用G8(台下大笑). 两电脑平面设计师的对话: "平时干活我用的是奔7,你用的什么呀?." "我用G8". "什么???那...觉得怎样?" "蛮爽地!很快,非常快!" "哪到底是多少下,8下吗?"?
41、中国电信招聘程序员,程序员A、B、C前去面试。考官问他们程序出错的经历及如何对付时间这种数据。
A :我编过数万行程序,从来没出过错。我很细心,将时间精确到毫秒没任何问题。
B :程序出错在所难免,但我特别擅长在最短时间内将错误找出来并将其纠正。用四舍五入将时间精确到秒就足够了,精度太高影响运算速度。
C :迄今为止,我编的程序只出过一种错误:运算结果总是比正确结果大一些。至于时间,学过计算机的人都知道,计算机用二进制进行计算,而时间是六十进制,所以,处理时间这种数据有技术难点。我认为可用近似取值将问题简化,比如一分钟三十秒,就近似为三分钟这种可以被六十整除的数。
结果,程序员C 被录用了。
42、在苏联和中国关系没有恶化之前,中苏各方面的关系都很密切。那时我在部队,连长张大胡子是个勇将,就是文化太低了。一次,上级来报说西伯利亚的寒流就要来了,提早好各种准备。于是,张连长召集全体战士开会:“同志们,西伯利亚的寒流同志就要来了,大家要行动起来,将卫生打扫干净,热情的招待。”我吐#·%#·!!!!#。
43、一天,美国,俄国,中国,决定各自研究一种武器,三天后比一比哪个国家的武器打的准。 44、美国情报局最近接受到一个机密情报,他们发现拉登现正藏身于中国西南一农村里,情报来源是这样的:美国间谍每天夜里10点经过该村上空时,均会接收到这样的声音:拉灯,睡觉~。 45、一位绅士来到一家犹太人开的餐馆就餐,却是由一名中国侍者来服务的,经过中国侍者的建议之后,他点的全都是犹太人的菜饭。绅士唤来老板:“告诉我,你的餐馆怎么请的一位会说犹太话的中国籍侍者?不是很特别吗?”“嘘,”餐厅的老板回答,“小声点,他一直以为我们在教他英文呢!!”? 46、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家中国餐馆门口围着不少人。“出了什。 47、我在中国银行的一个储蓄专柜做储蓄柜台工作,每天的业务量很大,其中有不少客户是老年人,他们对有些业务名称总是记不住,比如存单上的密码等等。有一天,一位老太太要存一笔定期存款,等我办好了交给她后,她在柜台外仔细看了半天,然后严肃地对我说:“我要个暗号”。 48、外国人非常油墨。一天在北京语言学院听到一个外国人对一个卖鸡的中国人说:大爷,请把那只‘没有头发的没穿毛衣的女鸡出给我。 49、一位中年女士在一家中国饭店用午餐,突然她激动地把侍者叫来,指著汤碗问:“我的汤浮着一只苍蝇,这是什么意思?”? 50、一个美国人在中国一家饭店里吃饭。当侍者端上一盘龙虾后,美国人问道:“请问你们怎样处理吃剩的虾壳?”。
三天已到,三国应邀都到,美国要求在50米的地方打中一个人头上的苹果,口令一下。苹果应声落地,美国人敬了一个理说:“I
么事?”过路人问道。
一位热心人说道:“在餐馆门口告示牌上,贴著一张海报。”。
过路人也好奇地挤了进去。只见上面写着:
“欲借酒浇愁以忘往事者,请先付账。以免忘记。”。
侍者回答:“我可不知道,要不要请个算命的来看一下?”。
“当然是倒掉啦,”侍者道。
“NO!NO!NO!”美国人摇摇头说,“在我们美国,吃剩的虾壳就送进工厂里,做成虾饼,然后再卖到你们中国。”。
一会儿,侍者又端上了一盘水果,美国人指著其中一个柠檬又问: “请问你们怎样处理吃剩的柠檬皮?”。
“当然是倒掉啦,”侍者道。
“NO!NO!NO!”美国人摇摇头说,“在我们美国,吃剩的柠檬皮就送进工厂里,做成果珍,然后再卖到你们中国。”。
结账的时候,美国人一边嚼著口香糖,一边笑着问侍者:“请问你们怎样处理吃剩的口香糖?”。
“当然是吐掉啦,”侍者道。
“NO!NO!NO!”。
美国人摇摇头,得意的说,“在我们美国,嚼过的口香糖就送进工厂里,做成套套,然后再卖到你们中国。”。
侍者不耐烦的问道:“那你知道在我们中国,如何处理用过的套套吗?”。
“当然是扔掉啦,”美国人道。
侍者摇摇头说:“NO!NO!NO!在我们中国,用过的套套就送进工厂里,做成口香糖,然后再卖到你们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