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蹄疫俗称“口疮”和“蹄癀”。牛口蹄疫是一种引发动物口腔黏膜、蹄部以及乳房皮肤水泡和溃烂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和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牛口蹄疫病毒的致病能力强、传播途径广、潜伏期短、发病快,严重威胁牛群的生命健康,造成养牛户重大经济损失。
1.牛口蹄病毒简介
牛口蹄疫病毒属于微rna病毒科中的鼻病毒属类,是目前所知病毒中最细小的一-级病毒。由于牛口蹄疫病属于rna病毒科,病毒内部rna决定病毒变异性强,外部蛋白质决定病毒免疫性和抵抗性强等特征。牛口蹄疫病病毒由于是rna病毒,这种病毒变异性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牛口蹄病毒就有七种:ca、0、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导致牛群即使在接受疫病防疫过程中也会引发牛口蹄疫病。牛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强,在冰冻情况下病毒能够在血液和粪便中存活120-170天,阳光直射1小时才能够消火病毒,温度85°c需要15分钟而沸水需要3分钟才能够消灭病毒。牛口蹄疫病毒传播快、传播途径广、发病急、害大,牛群发病率可达50%-100%,而且死1率高。牛口蹄疫病毒存在于病牛的水泡液、乳汁、尿液、唾液、汨液以及粪便中,通常情况下病牛和潜伏期牛群是传染源。该病各个季节均有可能发生,春季发病率相对较高。
2.牛口蹄疫病的诊断
牛口蹄病毒在牛群中的潜伏期为2-7d,体温迅速升高至40-41'c,牛群在潜伏期时通常食欲不振、精神萎糜和口流唾液,唇内、齿龈、口腔、颊部黏膜、蹄趾间和蹄冠部柔软皮肤以及乳房出现黄豆甚至核桃大的水泡,水泡破裂后出现溃烂,蹄部疼痛跛行甚至蹄壳脱落;病牛口温高,嘴边挂满白色泡沫状粘液,停止采食和反刍。解剂死牛可见患病牛的咽喉、器官、支气管和胃黏膜都有水泡、溃烂,而且出现黑棕色痂块,病牛胃部和大小肠黏膜出现血性炎。
症,肺呈浆液性浸润,心包内有大量浑浊和粘稠液体,心包膜头弥漫性点状出血,心肌有灰白色或浅黄色条纹如同虎皮状斑纹,俗称“虎斑心”。该病一般呈良性过程,经1周后即可自愈;如果蹄部有病变则可延至2-3周或者更久。如果对病牛护理不周,病牛在水泡愈合时突然病情恶化,全身衰弱、肌肉发抖、心跳加快、心律不齐、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站立不稳,最后因心脏麻痹导致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25%-50%。一.般情况下该病对成年牛的致死率不高,-般在1%-3%,但是犊牛容易发生心肌炎和出血性肠炎,死亡率较高。根据发病牛群的发病症状以及牛口蹄疫病毒致病特点可以初步诊断出牛口蹄疫,并且根据实验室试验最终。
鉴定。
1.牛口蹄病毒简介
牛口蹄疫病毒属于微rna病毒科中的鼻病毒属类,是目前所知病毒中最细小的一-级病毒。由于牛口蹄疫病属于rna病毒科,病毒内部rna决定病毒变异性强,外部蛋白质决定病毒免疫性和抵抗性强等特征。牛口蹄疫病病毒由于是rna病毒,这种病毒变异性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牛口蹄病毒就有七种:ca、0、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导致牛群即使在接受疫病防疫过程中也会引发牛口蹄疫病。牛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强,在冰冻情况下病毒能够在血液和粪便中存活120-170天,阳光直射1小时才能够消火病毒,温度85°c需要15分钟而沸水需要3分钟才能够消灭病毒。牛口蹄疫病毒传播快、传播途径广、发病急、害大,牛群发病率可达50%-100%,而且死1率高。牛口蹄疫病毒存在于病牛的水泡液、乳汁、尿液、唾液、汨液以及粪便中,通常情况下病牛和潜伏期牛群是传染源。该病各个季节均有可能发生,春季发病率相对较高。
2.牛口蹄疫病的诊断
牛口蹄病毒在牛群中的潜伏期为2-7d,体温迅速升高至40-41'c,牛群在潜伏期时通常食欲不振、精神萎糜和口流唾液,唇内、齿龈、口腔、颊部黏膜、蹄趾间和蹄冠部柔软皮肤以及乳房出现黄豆甚至核桃大的水泡,水泡破裂后出现溃烂,蹄部疼痛跛行甚至蹄壳脱落;病牛口温高,嘴边挂满白色泡沫状粘液,停止采食和反刍。解剂死牛可见患病牛的咽喉、器官、支气管和胃黏膜都有水泡、溃烂,而且出现黑棕色痂块,病牛胃部和大小肠黏膜出现血性炎。
症,肺呈浆液性浸润,心包内有大量浑浊和粘稠液体,心包膜头弥漫性点状出血,心肌有灰白色或浅黄色条纹如同虎皮状斑纹,俗称“虎斑心”。该病一般呈良性过程,经1周后即可自愈;如果蹄部有病变则可延至2-3周或者更久。如果对病牛护理不周,病牛在水泡愈合时突然病情恶化,全身衰弱、肌肉发抖、心跳加快、心律不齐、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站立不稳,最后因心脏麻痹导致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25%-50%。一.般情况下该病对成年牛的致死率不高,-般在1%-3%,但是犊牛容易发生心肌炎和出血性肠炎,死亡率较高。根据发病牛群的发病症状以及牛口蹄疫病毒致病特点可以初步诊断出牛口蹄疫,并且根据实验室试验最终。
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