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否逆势突围。
游西湖,一定要在饱览湖光山色之后,吃一顿外婆家的醉鱼,西湖之行才算圆满。
西湖醉鱼,食客们想必耳熟能详,算得上是杭帮菜中的代表菜品之一。为何偏爱外婆家?味道够正宗,更重要的是实惠。
近两年,随着行业竞争加剧,门店、人员成本节节攀升,餐饮行业整体萧索。然而,外婆家的营业额却还在以每年30%—40%的速度攀升,更是出现“店店排队、餐餐排队”的现象。不可不说,外婆家是近些年来餐饮行业的一个传奇。
平民化定位。
自成立之初,外婆家的定位便非常符合大众需求:居家路线、聚餐场所。虽然这个在当时不是行业主流的想法,却在无意之间吻合了大众餐饮兴起的这一潮流。大家原本总是故意设定好一个请客的局面,而外婆家就是要撇开商务的概念——到外婆家,就是随便吃个饭。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餐饮行业3万亿元的营业额中,大众化餐饮约占80%。但是在发达国家的餐饮行业里,大众化餐饮则能占到95%左右的份额。随着消费日趋理性,中国的大众餐饮仍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所以,外婆家的传奇还将延续。
作为主打杭帮菜的外婆家,在前期市场拓展的区位选择上,以江、浙、沪为本。因为江、浙、沪三地之间的交流频繁,口味相近,对于杭帮菜的接受程度高。
另外,发展之初信息传播的效率远没有今天这般发达,地缘上的集中也意味着品牌传播和品牌接受度的集中。
这三地市场的深耕,为外婆家积累了深厚的品牌沉淀。
餐饮zara风。
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认为,独特的餐厅会给顾客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人性化的用餐环境,独到的设计手法,都会提升顾客对于餐厅的满意度,而装修正是外婆家综合因素里的主打因素。
走进外婆家,食客们最先感受到的是视觉上的冲击。外婆家的装修风格可以概括为“平民时尚”,不追求时髦做洋人、半洋人的空间设计,而是根植于平民,落地繁衍。
比如西溪天堂店,与普通餐厅暖色调的氛围截然不同。店内放眼望去均是做旧的菜单,吱呀的小船,陈旧的木凳,将中国古代的院落展现无遗。
设计精美的同时,里面的布局也非常科学合理:出菜口设置在餐厅居中的地方,使得服务员拿到菜品后抵达各个区域的时间大致相同,避免了人工的空白等待,提高了劳动效率。
装饰用的摆件和绿植从地面上抬高到了墙上,既节省了地面空间,又形成了外婆家自己的装修风格。同时,店内还将用于放置备用碗筷和纸巾的落柜嵌入墙内,以进一步节省空间,增加台位。
面对精致的装修,店内的服务员总是被问:“3元钱一份的麻婆豆腐能赚钱吗?”。
吴国平曾将外婆家与服装品牌zara和h&m进行类比,外婆家算是餐饮行业里的快时尚品牌。其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低价,本质上是通过供应链优化、生产和程序化管理,并将一部分价值让给消费者而形成的最终结果,而价值的让渡是这个模式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同时,消费者也要对应地让出一部分利益,具体的表现就是等待的时间,其作用在于提高运营的效率,最终让顾客能够在富有设计感的餐厅内吃到低价位又可口的菜品。
可以说,外婆家的设计不仅达到了美学与经济学的完美平衡,而且,也提升了“逼格”,维持了低价原则,完美迎合了“屌丝群体”的消费心理,这对大众餐饮消费者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也就迅速打响了外婆家的知名度。
cbd里的机会。
2003年前后,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多样化,购物中心业态应运而生,并在全国迅速发展,成为居住在城市里的大众消费者日常休闲购物的首选场所。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外婆家关闭了一些尚有不错赢利能力的路边门店,全面投入知名商业综合体的怀抱,开始与现代的消费模式全面融合。
而在这个转型期,恰逢购物中心开始缩减购物零售业态占比,增加餐饮与体验业态的风潮兴起。外婆家以其优秀的聚客能力,成为各大购物中心所极力拉拢的香饽饽。
吴国平曾经这样描述在购物中心做餐饮的优势:“综合体内人流量大,购物消费能力强,年轻人多,停车方便,就算在门口排队等号,也有够大够好的空间,客户体验哪里是路边店可以相比的?”。
同时,强大的品牌资产和规模效应赋予了外婆家与供应商之间强大的谈判能力。这种优势体现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在原材料及食品加工服务供应端,能以很低的价格采购原材料及服务;在门店租赁成本方面,考虑到外婆家强大的引流能力,外婆家开始与城市综合体联姻,共享流量带来的利润;同时,很多商业地产商给予其极大的租赁让利,其门店的爆炸式增长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拥抱互联网变化。
从整体上说,外婆家对于互联网的运用相比于竞争对手并没有很大的亮点,其始终停留在互联网营销的层面上。在o2o浪潮下,外婆家与线上团购、点评网站的合作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多以线上引流、推送促销活动为主?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积极拥抱互联网的姿态,在第一时间得到了传统行业互联网化所带来的品牌传播、市场营销以及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红利,也是外婆家近几年得以在全国甚至在国际上快速扩张的保障。
运用社会化媒体打造“6·2外婆节”,是外婆家对互联网较为出彩的运用。在节日到来之前,其通过微博、微信、论坛、各大点评网站推动节日促销信息,用免单、打折促销等方式鼓励消费者与外婆家互动,在提升消费者活跃度、参与感的同时,大大地提升了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对于o2o,外婆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理性,主要侧重在品牌宣传维护上,不盲目砸团购搞大动作,但也不守旧落伍,顺势而为。2005年,大众点评进驻杭州,外婆家成为杭州区域的第一家签约商户,也是较早引入微信支付的餐饮企业,还曾和美食社交app“去哪吃”等进行过新品试吃合作。
后吴国平时代的新挑战。
对于外婆家而言,后吴国平时代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吴国平在自己50岁的时候宣布退休,将外婆家的接力棒交到了年轻的裘晓华手里;另一层含义则是互联网对餐饮行业的进一步渗透,外婆家面临着新的外部环境。
在这个背景下,外婆家将面临新的危机与挑战。
一是来自内部的危机——新旧接班人领导风格的差异与外婆家固有文化之间的冲突。有这个顾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外婆家一直没有实现经理人管理的机制,掌门人的个人风格对于品牌的影响深远。
吴国平时代的外婆家处处都是吴国平的烙印,外婆家像是他的一个孩子,体内流淌着他的工业化思维和对于快时尚餐饮价值诉求的把握。但以裘晓华为首的新领导班子对于这笔“遗产”能否自如地驾驭甚至青出于蓝,还有待时间验证。可构建经理人管理机制,是家族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是互联网餐饮行业的挑战。最近几年,一大批效仿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外婆家的性价比模式最终可能沦为竞争策略,陷入价格战的泥沼。
竞争对手带来最大的冲击,可能是低价模式的破产。正如吴国平所说,一旦顾客不再愿意花时间排队,那这个商业运营模式就将破产,客流量少的餐馆把菜价定得如此低必然会亏钱进而关门。从客户体验的角度看,等待不是一个好的现象,门店前面长长的队伍可能是很好的故事素材,却是以破坏用户体验为代价的,未免太过昂贵。
互联网对餐饮行业来说,不再仅仅具有营销、拉新的功用,还可以成为餐饮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工具,也可以在餐饮行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点菜、支付、采购、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到外卖、线上订单接收等各个环节发挥作用。
综合来看,餐饮行业的互联网化也正在走向深水区,而外婆家能否在新的浪潮中活得更好,这仍需时间的考验。
游西湖,一定要在饱览湖光山色之后,吃一顿外婆家的醉鱼,西湖之行才算圆满。
西湖醉鱼,食客们想必耳熟能详,算得上是杭帮菜中的代表菜品之一。为何偏爱外婆家?味道够正宗,更重要的是实惠。
近两年,随着行业竞争加剧,门店、人员成本节节攀升,餐饮行业整体萧索。然而,外婆家的营业额却还在以每年30%—40%的速度攀升,更是出现“店店排队、餐餐排队”的现象。不可不说,外婆家是近些年来餐饮行业的一个传奇。
平民化定位。
自成立之初,外婆家的定位便非常符合大众需求:居家路线、聚餐场所。虽然这个在当时不是行业主流的想法,却在无意之间吻合了大众餐饮兴起的这一潮流。大家原本总是故意设定好一个请客的局面,而外婆家就是要撇开商务的概念——到外婆家,就是随便吃个饭。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餐饮行业3万亿元的营业额中,大众化餐饮约占80%。但是在发达国家的餐饮行业里,大众化餐饮则能占到95%左右的份额。随着消费日趋理性,中国的大众餐饮仍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所以,外婆家的传奇还将延续。
作为主打杭帮菜的外婆家,在前期市场拓展的区位选择上,以江、浙、沪为本。因为江、浙、沪三地之间的交流频繁,口味相近,对于杭帮菜的接受程度高。
另外,发展之初信息传播的效率远没有今天这般发达,地缘上的集中也意味着品牌传播和品牌接受度的集中。
这三地市场的深耕,为外婆家积累了深厚的品牌沉淀。
餐饮zara风。
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认为,独特的餐厅会给顾客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人性化的用餐环境,独到的设计手法,都会提升顾客对于餐厅的满意度,而装修正是外婆家综合因素里的主打因素。
走进外婆家,食客们最先感受到的是视觉上的冲击。外婆家的装修风格可以概括为“平民时尚”,不追求时髦做洋人、半洋人的空间设计,而是根植于平民,落地繁衍。
比如西溪天堂店,与普通餐厅暖色调的氛围截然不同。店内放眼望去均是做旧的菜单,吱呀的小船,陈旧的木凳,将中国古代的院落展现无遗。
设计精美的同时,里面的布局也非常科学合理:出菜口设置在餐厅居中的地方,使得服务员拿到菜品后抵达各个区域的时间大致相同,避免了人工的空白等待,提高了劳动效率。
装饰用的摆件和绿植从地面上抬高到了墙上,既节省了地面空间,又形成了外婆家自己的装修风格。同时,店内还将用于放置备用碗筷和纸巾的落柜嵌入墙内,以进一步节省空间,增加台位。
面对精致的装修,店内的服务员总是被问:“3元钱一份的麻婆豆腐能赚钱吗?”。
吴国平曾将外婆家与服装品牌zara和h&m进行类比,外婆家算是餐饮行业里的快时尚品牌。其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低价,本质上是通过供应链优化、生产和程序化管理,并将一部分价值让给消费者而形成的最终结果,而价值的让渡是这个模式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同时,消费者也要对应地让出一部分利益,具体的表现就是等待的时间,其作用在于提高运营的效率,最终让顾客能够在富有设计感的餐厅内吃到低价位又可口的菜品。
可以说,外婆家的设计不仅达到了美学与经济学的完美平衡,而且,也提升了“逼格”,维持了低价原则,完美迎合了“屌丝群体”的消费心理,这对大众餐饮消费者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也就迅速打响了外婆家的知名度。
cbd里的机会。
2003年前后,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多样化,购物中心业态应运而生,并在全国迅速发展,成为居住在城市里的大众消费者日常休闲购物的首选场所。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外婆家关闭了一些尚有不错赢利能力的路边门店,全面投入知名商业综合体的怀抱,开始与现代的消费模式全面融合。
而在这个转型期,恰逢购物中心开始缩减购物零售业态占比,增加餐饮与体验业态的风潮兴起。外婆家以其优秀的聚客能力,成为各大购物中心所极力拉拢的香饽饽。
吴国平曾经这样描述在购物中心做餐饮的优势:“综合体内人流量大,购物消费能力强,年轻人多,停车方便,就算在门口排队等号,也有够大够好的空间,客户体验哪里是路边店可以相比的?”。
同时,强大的品牌资产和规模效应赋予了外婆家与供应商之间强大的谈判能力。这种优势体现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在原材料及食品加工服务供应端,能以很低的价格采购原材料及服务;在门店租赁成本方面,考虑到外婆家强大的引流能力,外婆家开始与城市综合体联姻,共享流量带来的利润;同时,很多商业地产商给予其极大的租赁让利,其门店的爆炸式增长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拥抱互联网变化。
从整体上说,外婆家对于互联网的运用相比于竞争对手并没有很大的亮点,其始终停留在互联网营销的层面上。在o2o浪潮下,外婆家与线上团购、点评网站的合作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多以线上引流、推送促销活动为主?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积极拥抱互联网的姿态,在第一时间得到了传统行业互联网化所带来的品牌传播、市场营销以及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红利,也是外婆家近几年得以在全国甚至在国际上快速扩张的保障。
运用社会化媒体打造“6·2外婆节”,是外婆家对互联网较为出彩的运用。在节日到来之前,其通过微博、微信、论坛、各大点评网站推动节日促销信息,用免单、打折促销等方式鼓励消费者与外婆家互动,在提升消费者活跃度、参与感的同时,大大地提升了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对于o2o,外婆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理性,主要侧重在品牌宣传维护上,不盲目砸团购搞大动作,但也不守旧落伍,顺势而为。2005年,大众点评进驻杭州,外婆家成为杭州区域的第一家签约商户,也是较早引入微信支付的餐饮企业,还曾和美食社交app“去哪吃”等进行过新品试吃合作。
后吴国平时代的新挑战。
对于外婆家而言,后吴国平时代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吴国平在自己50岁的时候宣布退休,将外婆家的接力棒交到了年轻的裘晓华手里;另一层含义则是互联网对餐饮行业的进一步渗透,外婆家面临着新的外部环境。
在这个背景下,外婆家将面临新的危机与挑战。
一是来自内部的危机——新旧接班人领导风格的差异与外婆家固有文化之间的冲突。有这个顾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外婆家一直没有实现经理人管理的机制,掌门人的个人风格对于品牌的影响深远。
吴国平时代的外婆家处处都是吴国平的烙印,外婆家像是他的一个孩子,体内流淌着他的工业化思维和对于快时尚餐饮价值诉求的把握。但以裘晓华为首的新领导班子对于这笔“遗产”能否自如地驾驭甚至青出于蓝,还有待时间验证。可构建经理人管理机制,是家族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是互联网餐饮行业的挑战。最近几年,一大批效仿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外婆家的性价比模式最终可能沦为竞争策略,陷入价格战的泥沼。
竞争对手带来最大的冲击,可能是低价模式的破产。正如吴国平所说,一旦顾客不再愿意花时间排队,那这个商业运营模式就将破产,客流量少的餐馆把菜价定得如此低必然会亏钱进而关门。从客户体验的角度看,等待不是一个好的现象,门店前面长长的队伍可能是很好的故事素材,却是以破坏用户体验为代价的,未免太过昂贵。
互联网对餐饮行业来说,不再仅仅具有营销、拉新的功用,还可以成为餐饮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工具,也可以在餐饮行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点菜、支付、采购、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到外卖、线上订单接收等各个环节发挥作用。
综合来看,餐饮行业的互联网化也正在走向深水区,而外婆家能否在新的浪潮中活得更好,这仍需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