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举办千叟宴,由于上桌的酒肉菜肴是凉的,加上天气严寒,不少赴宴的老人吃完宴席就一命呜呼。
千叟宴是清朝康熙皇帝发明并举办的大型皇家宴会。千叟宴中叟,指的是老人。千,是虚数,指很多,不一定是一千,也有可能是两千,或者三千。宴,宴会的意思。
顾名思义,“千叟宴”就是皇帝召集官员、缙绅中六十岁以上的高寿老人来皇宫中举行酒宴,与皇帝同乐。
康熙皇帝六十岁时,为了给自己庆祝寿辰,也为了收拢天下人心,在畅春园举办千叟宴。
从天下各地邀请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前来赴宴,当时赴宴的老人有一千九百多人,就是按八人一桌来算,也得两百多桌。
到了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康熙六十九岁时,康熙为了炫耀自己在位时间最长,也为了庆祝自己七十大寿,在乾清宫里又一次举办了千叟宴。
当时参加宴会的不只是六十岁以上老人,还有京城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皇子皇孙。乾隆皇帝当时十二岁,也参加了这次千叟宴。
不过康熙在这一年举办千叟宴后,没有熬到七十岁就一命呜呼了。但是千叟宴却成了清朝皇室的传统,深深留在了乾隆的脑海当中。
康熙去世后,雍正皇帝继位,开始整饬吏治,进行改革,为康乾盛世做出了贡献。不过他在位十三年,连六十岁都没有活到,所以他没有举办过千叟宴。
可是他儿子乾隆皇帝可就不同了,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仅次于康熙皇帝,当然他为了不超过康熙皇帝就提前退休禅位,如果他不退位,那么就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了。
乾隆的寿命也长,活了八十九岁,远远超过了他爷爷康熙皇帝和他爸爸雍正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个七世同堂的皇帝。
当时的清朝,乾隆有康熙和雍正打下的基础,直接将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清朝国力鼎盛。由此乾隆也开始飘了,觉得自己是古今第一完人。
加上他十分崇拜康熙皇帝,很多地方模仿康熙。比如康熙曾经六次下江南,乾隆也来了个六次下江南,康熙曾经举办过博学鸿词科,乾隆也举办博学鸿词科,康熙举办过两次千叟宴,乾隆也两次举办千叟宴。
乾隆在模仿康熙皇帝上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在千叟宴上,乾隆不如康熙皇帝,两次千叟宴,第一次举办就搞砸了。
乾隆五十年,正好是乾隆皇帝七十五岁,一来是为了纪念自己继位五十周年,二来是为了表示大清太平盛世,四海承平,天下富足,三来是乾隆喜添五世元孙,五世同堂。四来是为了表示皇恩浩荡。
于是当年正月,乾隆皇帝在乾清宫举办了千叟宴,邀请天下各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进京赴宴,当时赴宴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人,加上清朝皇室成员,文武大臣,皇亲国戚等共有三千多人。
由于赴宴的人太多,宴席在屋内摆不下,只能在皇宫空旷的场地上举行。乾清宫的殿廊下布50席,丹墀内244席,甬道左右124席,丹墀外左右382席,计800席之多。
不过这次千叟宴办的很不理想,由于千叟宴是在正月举办,那时恰好是数九寒天,京城天气最寒冷的时候,举办地点是空旷寒冷的乾清宫。
加上清朝宫里离康熙举办千叟宴已经六七十年了,很多千叟宴的流程和细节就没有人记得了。导致这次千叟宴的规模太大,大大超出了皇宫能够应付范畴,结果在宴会上就出现了,酒肉菜肴端上桌已经是十分冰凉了。
前来赴宴的老人岁数已经大了,一路上又舟车劳顿,身子骨都快散架了,还要忍者寒冷的气温吃着冰冷的饭菜,加上皇宫的规矩多,宴席的流程长,很多老人就一直在寒冷的天气下等待,没过多久回去就病死了。
这次千叟宴的效果大打折扣,简直打了乾隆的脸,让乾隆心里很不爽,就是自己八十大寿也没有搞过这件事。但是乾隆对这件事还是很感兴趣的。
到了乾隆八十五岁,乾隆为了履行在位时间不超过康熙的承诺。在位六十年后,他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第十五子颙琰,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乾隆皇帝禅位后,就在这一年的正月,于皇宫宁寿宫皇极殿又举办了千叟宴,此时乾隆已经是太上皇了,已经是八十六岁的高龄了。
他比六十岁的老人大二十六岁,辈分上几乎可以当这些老人的爷爷了。于是这次千叟宴规定,参宴老人的年龄由六十岁改为七十岁以上。
但是据有的文献记载,六十岁的老人还是参加了宴会,导致参加千叟宴的人达到了五千九百多人,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千叟宴。
《啸亭续录·千叟宴》:“康熙癸巳,仁皇帝六旬,开千叟宴于乾清宫,预宴者凡一千九百余人;乾隆乙巳,纯皇帝以五十年开千叟宴于乾清宫,预宴者凡三千九百余人,各赐鸠杖。丙辰春,圣寿跻登九旬,适逢内禅礼成,开千叟宴于皇极殿,六十以上预宴者凡五千九百余人,百岁老民至以十数计,皆赐酒联句。”。
为了避免出现上次的事故,这次千叟宴的大小筹办事宜都由内务府总管和珅负责。和珅在这件事上很有头脑,为了改变以前千叟宴酒肉菜肴冰凉,天气寒冷无法取暖的问题。他改革了以前旧式的个人小火锅,发明今制大火锅加烟囱。
一等宴席每桌陈设火锅2个、煺羊肉片一个,鹿尾烧鹿肉一盘,煺羊肉乌叉一盘,荤菜四碗,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螺蛳盒小菜两个,乌木筋两只。另外备肉丝烫饭。
次等宴席每桌陈设火锅两个(铜制):猪肉片一个,煺羊肉片一个,煺羊肉一盘,烤狍肉一盘,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螺蛳盒小菜两个,乌木筋两只。一样备肉丝烫饭。
于是这次千叟宴和珅调来了1550多只火锅,举行火锅宴。火锅不仅解决了宴席上酒肉菜肴冰凉的问题,也解决了数九寒天取暖的问题。
这次千叟宴上,由于火锅的加持整个皇宫中热气腾腾,宴席上老人也吃上了热乎饭菜,吃的不亦乐乎,一片喜气洋洋的场面,让爱慕虚荣心的乾隆皇帝面子十足。
乾隆十分高兴,还亲自为九十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宴席上还有一位最长寿的百岁老人郭钟岳被推为上座,据说他当时的岁数已经一百四十一岁了,乾隆对他很是欣赏,还当场以他的岁数做了一个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最后还是纪晓岚对了下联: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上联是花甲重逢,花甲是60岁,重逢就是120岁,三七岁月是21岁,加起来就是141岁。
下联是古稀双庆,古稀是70岁,双庆就是140岁,一度春秋是1岁,加起来就是141岁。
宴会声势浩大,果然不同凡响。乾隆太上皇大为高兴。不过这次宴会是乾隆王朝的结束。三年之后,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皇帝正式掌权,清朝开始走下坡路。
之后,清朝皇帝除了嘉庆和道光也再也没有活过六十岁的,清朝也再也没有举办过千叟宴。
千叟宴是清朝康熙皇帝发明并举办的大型皇家宴会。千叟宴中叟,指的是老人。千,是虚数,指很多,不一定是一千,也有可能是两千,或者三千。宴,宴会的意思。
顾名思义,“千叟宴”就是皇帝召集官员、缙绅中六十岁以上的高寿老人来皇宫中举行酒宴,与皇帝同乐。
康熙皇帝六十岁时,为了给自己庆祝寿辰,也为了收拢天下人心,在畅春园举办千叟宴。
从天下各地邀请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前来赴宴,当时赴宴的老人有一千九百多人,就是按八人一桌来算,也得两百多桌。
到了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康熙六十九岁时,康熙为了炫耀自己在位时间最长,也为了庆祝自己七十大寿,在乾清宫里又一次举办了千叟宴。
当时参加宴会的不只是六十岁以上老人,还有京城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皇子皇孙。乾隆皇帝当时十二岁,也参加了这次千叟宴。
不过康熙在这一年举办千叟宴后,没有熬到七十岁就一命呜呼了。但是千叟宴却成了清朝皇室的传统,深深留在了乾隆的脑海当中。
康熙去世后,雍正皇帝继位,开始整饬吏治,进行改革,为康乾盛世做出了贡献。不过他在位十三年,连六十岁都没有活到,所以他没有举办过千叟宴。
可是他儿子乾隆皇帝可就不同了,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仅次于康熙皇帝,当然他为了不超过康熙皇帝就提前退休禅位,如果他不退位,那么就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了。
乾隆的寿命也长,活了八十九岁,远远超过了他爷爷康熙皇帝和他爸爸雍正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个七世同堂的皇帝。
当时的清朝,乾隆有康熙和雍正打下的基础,直接将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清朝国力鼎盛。由此乾隆也开始飘了,觉得自己是古今第一完人。
加上他十分崇拜康熙皇帝,很多地方模仿康熙。比如康熙曾经六次下江南,乾隆也来了个六次下江南,康熙曾经举办过博学鸿词科,乾隆也举办博学鸿词科,康熙举办过两次千叟宴,乾隆也两次举办千叟宴。
乾隆在模仿康熙皇帝上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在千叟宴上,乾隆不如康熙皇帝,两次千叟宴,第一次举办就搞砸了。
乾隆五十年,正好是乾隆皇帝七十五岁,一来是为了纪念自己继位五十周年,二来是为了表示大清太平盛世,四海承平,天下富足,三来是乾隆喜添五世元孙,五世同堂。四来是为了表示皇恩浩荡。
于是当年正月,乾隆皇帝在乾清宫举办了千叟宴,邀请天下各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进京赴宴,当时赴宴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人,加上清朝皇室成员,文武大臣,皇亲国戚等共有三千多人。
由于赴宴的人太多,宴席在屋内摆不下,只能在皇宫空旷的场地上举行。乾清宫的殿廊下布50席,丹墀内244席,甬道左右124席,丹墀外左右382席,计800席之多。
不过这次千叟宴办的很不理想,由于千叟宴是在正月举办,那时恰好是数九寒天,京城天气最寒冷的时候,举办地点是空旷寒冷的乾清宫。
加上清朝宫里离康熙举办千叟宴已经六七十年了,很多千叟宴的流程和细节就没有人记得了。导致这次千叟宴的规模太大,大大超出了皇宫能够应付范畴,结果在宴会上就出现了,酒肉菜肴端上桌已经是十分冰凉了。
前来赴宴的老人岁数已经大了,一路上又舟车劳顿,身子骨都快散架了,还要忍者寒冷的气温吃着冰冷的饭菜,加上皇宫的规矩多,宴席的流程长,很多老人就一直在寒冷的天气下等待,没过多久回去就病死了。
这次千叟宴的效果大打折扣,简直打了乾隆的脸,让乾隆心里很不爽,就是自己八十大寿也没有搞过这件事。但是乾隆对这件事还是很感兴趣的。
到了乾隆八十五岁,乾隆为了履行在位时间不超过康熙的承诺。在位六十年后,他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第十五子颙琰,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乾隆皇帝禅位后,就在这一年的正月,于皇宫宁寿宫皇极殿又举办了千叟宴,此时乾隆已经是太上皇了,已经是八十六岁的高龄了。
他比六十岁的老人大二十六岁,辈分上几乎可以当这些老人的爷爷了。于是这次千叟宴规定,参宴老人的年龄由六十岁改为七十岁以上。
但是据有的文献记载,六十岁的老人还是参加了宴会,导致参加千叟宴的人达到了五千九百多人,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千叟宴。
《啸亭续录·千叟宴》:“康熙癸巳,仁皇帝六旬,开千叟宴于乾清宫,预宴者凡一千九百余人;乾隆乙巳,纯皇帝以五十年开千叟宴于乾清宫,预宴者凡三千九百余人,各赐鸠杖。丙辰春,圣寿跻登九旬,适逢内禅礼成,开千叟宴于皇极殿,六十以上预宴者凡五千九百余人,百岁老民至以十数计,皆赐酒联句。”。
为了避免出现上次的事故,这次千叟宴的大小筹办事宜都由内务府总管和珅负责。和珅在这件事上很有头脑,为了改变以前千叟宴酒肉菜肴冰凉,天气寒冷无法取暖的问题。他改革了以前旧式的个人小火锅,发明今制大火锅加烟囱。
一等宴席每桌陈设火锅2个、煺羊肉片一个,鹿尾烧鹿肉一盘,煺羊肉乌叉一盘,荤菜四碗,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螺蛳盒小菜两个,乌木筋两只。另外备肉丝烫饭。
次等宴席每桌陈设火锅两个(铜制):猪肉片一个,煺羊肉片一个,煺羊肉一盘,烤狍肉一盘,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螺蛳盒小菜两个,乌木筋两只。一样备肉丝烫饭。
于是这次千叟宴和珅调来了1550多只火锅,举行火锅宴。火锅不仅解决了宴席上酒肉菜肴冰凉的问题,也解决了数九寒天取暖的问题。
这次千叟宴上,由于火锅的加持整个皇宫中热气腾腾,宴席上老人也吃上了热乎饭菜,吃的不亦乐乎,一片喜气洋洋的场面,让爱慕虚荣心的乾隆皇帝面子十足。
乾隆十分高兴,还亲自为九十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宴席上还有一位最长寿的百岁老人郭钟岳被推为上座,据说他当时的岁数已经一百四十一岁了,乾隆对他很是欣赏,还当场以他的岁数做了一个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最后还是纪晓岚对了下联: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上联是花甲重逢,花甲是60岁,重逢就是120岁,三七岁月是21岁,加起来就是141岁。
下联是古稀双庆,古稀是70岁,双庆就是140岁,一度春秋是1岁,加起来就是141岁。
宴会声势浩大,果然不同凡响。乾隆太上皇大为高兴。不过这次宴会是乾隆王朝的结束。三年之后,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皇帝正式掌权,清朝开始走下坡路。
之后,清朝皇帝除了嘉庆和道光也再也没有活过六十岁的,清朝也再也没有举办过千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