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 989 年),卒于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 1052 年),终年六十四岁。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大中祥府八年(公元 1015 年),范仲淹二十六岁考中了进士。
乾兴元年(公元 1022 年),三十四岁时,向当时的枢密副使张知白毛遂自荐,以实现自己的强国、富民之梦。盐仓治水,是范仲淹受命到泰州西溪盐仓带领广大灾民治理海堤的情节。
天圣五年(公元 1027 年),范仲淹升任秘阁校理,曾几次大胆直言批评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带来的弊端,因此而被贬为通判;章献太后去世后,仲淹又被召入京,任左司谏,但不到一年,又因批评仁宗皇帝废除皇后,被贬知睦州;景佑二年,又晋升为国子监,因批评宰相吕夷简用人,被贬第三次。
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推行法制,减轻?役,史称庆历新政。
大中祥府八年(公元 1015 年),范仲淹二十六岁考中了进士。
乾兴元年(公元 1022 年),三十四岁时,向当时的枢密副使张知白毛遂自荐,以实现自己的强国、富民之梦。盐仓治水,是范仲淹受命到泰州西溪盐仓带领广大灾民治理海堤的情节。
天圣五年(公元 1027 年),范仲淹升任秘阁校理,曾几次大胆直言批评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带来的弊端,因此而被贬为通判;章献太后去世后,仲淹又被召入京,任左司谏,但不到一年,又因批评仁宗皇帝废除皇后,被贬知睦州;景佑二年,又晋升为国子监,因批评宰相吕夷简用人,被贬第三次。
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推行法制,减轻?役,史称庆历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