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工作是党的一项具有全局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工作,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党史和党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高度作出了一系列关于新形势下党史和党史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是新时代做好党史工作的遵循和依据,是推动党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党史工作不同于一般性的史学工作,党史工作既是一项史学研究,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兼具政治性与科学性。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党史工作者是党史工作的重要实践主体,是党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为党存史述史、续写“红色家谱”的工作职责。新时代党史工作者做好党史工作要具备“三力”,即政治定力、初心动力、业务能力。
政治定力:坚持“党史姓党”,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新时代党史工作者要具备政治定力,首先体现在坚持党对党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史姓党”是党史工作的生命线,是做好党史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党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党性观念,对党绝对忠诚,让党放心安心,做到在党言党、知党信党、忧党为党、爱党兴党。党史工作者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握好党史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党史工作的政治性要求党史工作者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党史工作者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为党修史立传、著书立说。立场基于信仰,立场决定话语。党史工作者应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政治理想。党史工作者要彰显政治担当,毫不动摇地、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立场在本质上是反动的,历史虚无主义带来的政治影响与政治危害是巨大的。反对遏制历史虚无主义,党史工作者责无旁贷,要敢于亮剑、勇于发声、善于引导,要用客观史实正本清源,坚守住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党史阵地。
再次,党史工作者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一项基本政治要求。全面从严治党不允许有“漏网之鱼”,党史工作者要廉洁自律、慎独干净,守住纪律的红线底线,面对各种诱惑,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在与私欲的斗争中锤炼政治品格,保持政治本色,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党史工作者要严格遵循党两个“历史决议”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新评价、新论断,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绝不能犯历史错误、政治错误。
初心动力:要为人民写史,热爱党史事业,牢记光荣使命。
初心是一个人干事的“源动力、元动力、愿动力”,初心不忘,就不彷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史的主人公是中国共产党,创造者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党史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历史。党史工作者应从党史中领悟自己的初心,坚守自己的初心,常问自己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坚持为人民写史,为人民说话,当好党和人民的“责任编辑”?
始于初心,源于热爱,热爱是感性初心。人对于自己热爱的事业,内心总有一股不知疲倦、勇往直前的干劲。党史工作者做好党史工作就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党、热爱党史事业,只有真正热爱,才会在工作中充满激情动力。党史工作者在研究、宣传党史的过程中,要感受到党的伟大以及百年历程的艰辛与不易,加深对党史的认识,涵养对党史的情怀,升华对党史的感情。党史工作者只要真正热爱党史事业,将自己奉献给党史事业,即使是默默无闻地“青灯黄卷,皓首穷经”日复一日,内心也不失乐趣,因为精神上的满足要远远大于物质上的富足。
初心是情怀,使命是担当,初心和使命都是党史工作者勤勉工作的不竭动力。使命是时代赋予的,希望是党和人民寄托的。新时代党史工作者肩负着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研究“三大规律”,为党治国理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历史支撑的崇高职责和光荣使命。党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产生于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是中国共产党的“特色品牌”,是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党史工作者要把党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用党史呈现出来,用文字传承下去,让后辈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党史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党史工作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主动作为、积极作为。
业务能力: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文字水平,创新工作思路。
党史部门是党史研究部门和主管党史业务的工作部门,党史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对党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党史工作者的理论修养是其业务能力的突出表现,是保证党史理论性的重要基础。新时代党史工作者加强理论修养,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大功夫,特别是要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史工作者要阅读大量的文献书籍,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等权威著作,还有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央全会决定和党的其他重要会议决议与党中央主要领导的重要讲话。要广泛输入党史理论知识,夯实理论基础,扎实理论功底,在常学常新常用中强化理论修养,做到“肚里有货,心中有数,笔下有神”。
党史工作者的文字能力是一项“硬实力”“核心能力”,党史工作者要提高文字水平,让党史兼具学术价值和阅读价值。一方面,写作要坚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辩证的观点,保证党史的客观真实、科学严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党的历不同时期的重大史实、历史细节要充分挖掘,理清历史脉络,理顺历史逻辑,严防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另一方面,写作要注入真情实感,要写得生动感人。党史要面向人民群众,要用简约朴实的文风叙述,让人民群众愿意看、乐意看。既要写大事,也要写小事,既要写党的领袖,也要写普通党员和群众,要为全党全社会写出科学严谨、史实准确、生动流畅的党史作品。
历史每天都在发生,党史工作者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各方面的深刻变化,要培养创新思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党史工作思路,增强党史工作的感染力、影响力、吸引力、说服力。第一,创新党史研究方法。党史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和多重面目,党史工作者在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同时,要借鉴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优势,为我所用,构建党史研究的方法论体系。第二,创新党史研究角度。党史工作者应坚持“大党史”理念,把党史置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研究,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对百年党史进行全面系统地把握。拓展研究新领域,比如,中共纪念活动史、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县委书记口述史等。第三,创新党史宣传方式。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信息时代、自媒体时代,党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潮流,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宣传,扩大宣传面,主动占领党史舆论阵地,让热爱党史、学习党史在全党全社会蔚然成风。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关于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安排课件[朗读]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
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作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三个一百年”浓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为践行初心使命而不懈奋斗的历程,包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救国、兴国、富国和推进强国建设四项任务。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了为什么要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这一重要时刻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他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党历来都非常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其中之一是“树立正确党史观”,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二是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三是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之后,今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历程,是光荣辉煌的一百年,也是艰苦卓绝的一百年;是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并提出“引导干部群众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的要求。
怎样来学习党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经历了很多事情,怎样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段话非常鲜明地概括和指出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付出巨大牺牲,面对曲折、修正错误,最后攻克难关想要做成的一件事,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基于这一判断,我想分三大部分来阐述党的百年历史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第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部分是从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中的五个重要节点明确使命担当;第三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和使命担当。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华民族对现代化的追求与历史选择。
1840年,中国封闭的大门被打开,面对列强的船坚炮利、“奇技淫巧”,封建地主、资产阶级改革派和农民阶级的思想家都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但没有奏效。1919年的“五四运动”进一步冲击了封建思想,西方思想纷至沓来,涌入中国。从西方的民主主义到国家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到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各种信仰的社会团体应运而生,政治主张五花八门,“科学救国”“实业救国”“工读主义”“新村主义”“联省自治”“好人政府”,不一而足。一时间,“本现代思潮的精神,谋社会之改造”成为中国思想界最热闹的话题。
在探索的过程中,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梦想因政治腐败而“英雄气短”;农民阶级的两大运动因自身的局限而功败垂成;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努力因制度腐朽而望洋兴叹;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因软弱和妥协而饮恨京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因自身局限而望“袁”兴叹。面对这些努力,我们在今天回望历史时,党的十九大对这段历史作出了评价:“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在哪里?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建立现代化国家的使命究竟由谁来担当?人们认为,中国革命必须要有新的阶级来领导,必须要有科学的先进思想理论来指导,这个新的阶级就是工人阶级,这个新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结:“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这段话很好地阐明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重任由中国共产党来担当。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并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作出概括:“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这段话中有几处地方我觉得非常精简、明确又深刻,比如说“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应运而生”的内涵就是中国共产党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各阶级探索和追求现代化无果的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它产生的价值就是让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华民族的各个阶级为了追求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作出了探索和表达,但这些奋争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应运而生让中华民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让中国人民对现代化的追求由被动转为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这个“理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一直指引、推动、鼓舞、激励着我们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接着说:“尽管他们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持续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此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正所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觉担负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而历史和人民也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来完成这一重任,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有很多学习资料,其中一本是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会儿我们会谈到。
首先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亡之时,一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就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二大宣言明确提出“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任务。虽然今天我们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加突出强调党的十八大之后,但其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已经把这个重任自觉扛在肩上,早在党的二大时就已经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作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赢得民族独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从中国共产党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和中共二大宣言、党的十三大报告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程从很早就开始了。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作出了明确概括和表述,并且这一表述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放在了一起。党的十八大刚结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他用三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并且明确指出: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这些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调和对其内涵的阐明,激励着中华优秀儿女目标明确地去奋斗。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集中、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建党百年之际回看党的报告、文献,当读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时我们应该非常有感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并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这是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阐释、指引。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把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重要讲话作为开篇统领全书,该讲话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题目,就是想说明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程只有一个目标指向,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百年党史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史是统一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谁来完成、担当、引领、推动?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从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中的五个重要节点明确使命担当。
(一)把握百年党史的宏观框架。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程艰难曲折,该怎样来评价、理解、掌握?为了让大家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可以把百年党史的宏观架构概括为“四个时期、五个节点、一个指向”。
百年党史可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救国大业,可谓是开天辟地。第二个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兴国大业,可谓是改天换地。第三个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富国大业,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四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中国人民在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谓是惊天动地。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在四个历史时期完成了四件事:救国、兴国、富国和推进强国建设。为了帮助大家更好把握这四个历史时期,我选取了五个富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节点: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诞生;屹立东方——新中国成立;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继往开来——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奋进新时代——党的十八大至今,通过对五个节点的解读来突出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中的关键和重点,来说明“一个指向”,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百年党史的线索和主题。
(二)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中的五个重要节点。
五个重要节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价值和意义。但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中间往往隔着很长时间,很难用一两句话讲明白。比如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其间有28年的浴血奋斗,有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优秀中华儿女为新中国成立献出了宝贵生命。所以在讲述过程中,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会在重要节点之下描述一些历史细节,让大家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同时突出这个重要节点的价值。
重要节点之一: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三个“深刻改变”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秘密召开,最初是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一座砖木小楼内,当时出席大会的有13人。会议在白色恐怖之中举行,7月30日,会场突然遭到巡捕的侦察。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由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做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再从狮子汇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岛,最后转登王会悟预订的游船继续会议。在船上,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庄严成立。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注定要担负起带领工农大众完成民族独立与解放,进而建立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
今天我们在书本上用“三个深刻改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来形容中共一大的召开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而当时的实际情形却是像胡乔木所写的“‘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新的革命火种就这样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被点燃,中国的伟大事变开始了?
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或政治组织不同,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为中华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它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救国大业,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让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卷入世界现代化洪流转为主动追求现代化,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时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的自觉担当者,民族复兴进程的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从成立之日起到之后的28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成立到召开遵义会议,党从幼年逐渐走向政治成熟。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经历了初创时期、国民革命时期(1924年5月至1927年4月12日)、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
在这五个时期里,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无数胜利,也经受了无数考验。其中有两次突出的严峻考验,一次是大革命失败,另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面对挫折,中国共产党没有气馁、放弃,而是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星火燎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党的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1000余人,到达井冈山地区的茨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中国革命从此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1928年6月,根据中央指示,中国工农革命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1933年秋,红军和苏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在大革命失败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转战井冈山,有人质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毛泽东同志为批判党内存在的悲观思想写下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在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的实践中,毛泽东同志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力挽狂澜:遵义会议召开。
湘江惨胜之后,红军转战遵义,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也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召开的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我们经受了太多考验,但任何时候都不曾放弃。
灯塔指引:党的七大召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共召开七次代表大会,其中中共六大和中共七大之间间隔了十七年。
中共七大是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早在1941年,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长子李葆华就抵达了延安。李葆华当时是中共晋察冀边区委员会组织部长、常委,并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他那么早去延安就是为参会做准备,包括审议、审核代表的资格等。在冒险赴延安的过程中,他和他的战友都遭遇了日军的伏击,一名代表坠入深沟壮烈牺牲。时隔62年,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已经满头华发的李葆华回首往事深情地说:“为了开党代会,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无法想象。”因为今天已经是和平年代了。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共有755名代表出席,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才20多岁。从中共七大之前有十七年没有开党代会可以看出当时党所面临的恶劣环境,遭到围追堵截,连开会都没有地点。所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这样的大事”是什么?就是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就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中国共产党付出了巨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这仅是有案可查的人数,战争年代,还有多少人没能记录在案?所以说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
进京“赶考”: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次全会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以及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做了充分准备。毛泽东同志在大会上作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的必要性,同时提醒全党要防止骄傲自满情绪,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人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内,一些人已经离开。下午2点30分左右,毛泽东同志从住了10个月的小院里走出来,正好碰到迎上来的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关切地问:“主席,休息好了没有?”毛泽东同志望着远处连绵雄伟的太行山,意味深长地说道:“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周恩来同志答道:“我们都应当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同志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进京”意味着执政,“赶考”是要接受考验,巩固政权、建设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赶考”究竟考什么?考信念,考精神,考作风,考能力?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平山县西柏坡参观,面对历史和未来,他指出:“‘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重要节点之二:屹立东方——新中国成立。
经历了多次考验,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非常重要。如果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我们追求中国现代化有了主心骨,在精神上由被动变为主动,那么新中国的成立则为中国现代化创造了先决条件。
恩格斯在1882年2月7日给卡·考茨基的信中指出:“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地讨论任何内政问题”,“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国著名现代化问题专家钱乘旦先生认为:民族国家的出现是现代化的起点,民族国家也就是现代化的载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根本转型都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这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支架,没有这个支架,现代化就不能发生。
回望历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是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的深刻表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艰辛探索:党的八大召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党的八大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意义重大。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党和国家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国家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怎样来评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28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
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重要节点之三:伟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重要节点之四:继往开来——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
我们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转折,既然是“转折”,从哪里转,又转到哪里去?它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具体怎么转,1978年之后,我们又有一段时间的思考?
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同志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性命题,此后逐渐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有两个重大贡献。一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二是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三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党的十五大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同时将它写入了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
从1982年到2012年,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大,我们通过30年的努力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才有了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自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历次党代会的主题从来没落下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路走来,我们党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在旗帜上,经受了很多考验。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阐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锐意推进改革,全力扩大开放,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平均每8年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改革开放的40多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富了起来。
重要节点之五:奋进新时代。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走了很多路,经受了很多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提醒:“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
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战略性安排,从2018年到今年,这短短三年我们应对的各种挑战、考验证明,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一判断是正确的。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指日可待,但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这30年不容易,我们要对目标保持向往,继续奋斗,继续追寻。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照搬别人走过的路没有出路,必须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其实就是推动、担当、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历程。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和使命担当。
中国从一穷二白、山河破碎到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
2018年4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概括,也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世界情怀和国际担当的政党。
回溯历史,党的二大通过的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是“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党的最高纲领。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不是就一国来说的,而是就国际社会而言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对于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响应和认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的搭建,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胸怀和担当。
怎样为世界谋大同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样子的?其核心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再次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进行阐明。
2018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总体性、全方位的深刻阐明。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进行了深入阐发,向世界政党发出了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的美好倡议。他指出,我们要建立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他还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这句话既强调了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可以实现的。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在变局中看到机遇和挑战。“两个大局”是对中国和世界未来走向的回答,也是对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一个精辟论述,表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会为世界经济发展、国际格局演变乃至国际秩序的变革和完善提供重要动能。同时,它也是对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世界坐标的精准定位。
早在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最后我想用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课程: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心骨,复兴重任的担当者、推动者和建设者。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百年历程,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不断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作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三个一百年”浓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为践行初心使命而不懈奋斗的历程,包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救国、兴国、富国和推进强国建设四项任务。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了为什么要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这一重要时刻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他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党历来都非常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其中之一是“树立正确党史观”,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二是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三是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之后,今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历程,是光荣辉煌的一百年,也是艰苦卓绝的一百年;是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并提出“引导干部群众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的要求。
怎样来学习党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经历了很多事情,怎样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段话非常鲜明地概括和指出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付出巨大牺牲,面对曲折、修正错误,最后攻克难关想要做成的一件事,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基于这一判断,我想分三大部分来阐述党的百年历史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第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部分是从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中的五个重要节点明确使命担当;第三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和使命担当。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华民族对现代化的追求与历史选择。
1840年,中国封闭的大门被打开,面对列强的船坚炮利、“奇技淫巧”,封建地主、资产阶级改革派和农民阶级的思想家都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但没有奏效。1919年的“五四运动”进一步冲击了封建思想,西方思想纷至沓来,涌入中国。从西方的民主主义到国家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到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各种信仰的社会团体应运而生,政治主张五花八门,“科学救国”“实业救国”“工读主义”“新村主义”“联省自治”“好人政府”,不一而足。一时间,“本现代思潮的精神,谋社会之改造”成为中国思想界最热闹的话题。
在探索的过程中,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梦想因政治腐败而“英雄气短”;农民阶级的两大运动因自身的局限而功败垂成;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努力因制度腐朽而望洋兴叹;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因软弱和妥协而饮恨京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因自身局限而望“袁”兴叹。面对这些努力,我们在今天回望历史时,党的十九大对这段历史作出了评价:“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在哪里?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建立现代化国家的使命究竟由谁来担当?人们认为,中国革命必须要有新的阶级来领导,必须要有科学的先进思想理论来指导,这个新的阶级就是工人阶级,这个新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结:“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这段话很好地阐明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重任由中国共产党来担当。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并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作出概括:“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这段话中有几处地方我觉得非常精简、明确又深刻,比如说“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应运而生”的内涵就是中国共产党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各阶级探索和追求现代化无果的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它产生的价值就是让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华民族的各个阶级为了追求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作出了探索和表达,但这些奋争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应运而生让中华民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让中国人民对现代化的追求由被动转为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这个“理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一直指引、推动、鼓舞、激励着我们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接着说:“尽管他们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持续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此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正所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觉担负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而历史和人民也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来完成这一重任,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有很多学习资料,其中一本是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会儿我们会谈到。
首先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亡之时,一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就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二大宣言明确提出“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任务。虽然今天我们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加突出强调党的十八大之后,但其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已经把这个重任自觉扛在肩上,早在党的二大时就已经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作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赢得民族独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从中国共产党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和中共二大宣言、党的十三大报告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程从很早就开始了。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作出了明确概括和表述,并且这一表述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放在了一起。党的十八大刚结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他用三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并且明确指出: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这些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调和对其内涵的阐明,激励着中华优秀儿女目标明确地去奋斗。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集中、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建党百年之际回看党的报告、文献,当读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时我们应该非常有感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并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这是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阐释、指引。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把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重要讲话作为开篇统领全书,该讲话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题目,就是想说明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程只有一个目标指向,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百年党史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史是统一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谁来完成、担当、引领、推动?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从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中的五个重要节点明确使命担当。
(一)把握百年党史的宏观框架。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程艰难曲折,该怎样来评价、理解、掌握?为了让大家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可以把百年党史的宏观架构概括为“四个时期、五个节点、一个指向”。
百年党史可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救国大业,可谓是开天辟地。第二个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兴国大业,可谓是改天换地。第三个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富国大业,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四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中国人民在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谓是惊天动地。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在四个历史时期完成了四件事:救国、兴国、富国和推进强国建设。为了帮助大家更好把握这四个历史时期,我选取了五个富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节点: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诞生;屹立东方——新中国成立;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继往开来——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奋进新时代——党的十八大至今,通过对五个节点的解读来突出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中的关键和重点,来说明“一个指向”,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百年党史的线索和主题。
(二)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中的五个重要节点。
五个重要节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价值和意义。但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中间往往隔着很长时间,很难用一两句话讲明白。比如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其间有28年的浴血奋斗,有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优秀中华儿女为新中国成立献出了宝贵生命。所以在讲述过程中,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会在重要节点之下描述一些历史细节,让大家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同时突出这个重要节点的价值。
重要节点之一: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三个“深刻改变”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秘密召开,最初是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一座砖木小楼内,当时出席大会的有13人。会议在白色恐怖之中举行,7月30日,会场突然遭到巡捕的侦察。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由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做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再从狮子汇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岛,最后转登王会悟预订的游船继续会议。在船上,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庄严成立。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注定要担负起带领工农大众完成民族独立与解放,进而建立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
今天我们在书本上用“三个深刻改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来形容中共一大的召开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而当时的实际情形却是像胡乔木所写的“‘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新的革命火种就这样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被点燃,中国的伟大事变开始了?
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或政治组织不同,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为中华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它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救国大业,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让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卷入世界现代化洪流转为主动追求现代化,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时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的自觉担当者,民族复兴进程的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从成立之日起到之后的28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成立到召开遵义会议,党从幼年逐渐走向政治成熟。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经历了初创时期、国民革命时期(1924年5月至1927年4月12日)、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
在这五个时期里,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无数胜利,也经受了无数考验。其中有两次突出的严峻考验,一次是大革命失败,另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面对挫折,中国共产党没有气馁、放弃,而是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星火燎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党的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1000余人,到达井冈山地区的茨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中国革命从此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1928年6月,根据中央指示,中国工农革命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1933年秋,红军和苏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在大革命失败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转战井冈山,有人质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毛泽东同志为批判党内存在的悲观思想写下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在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的实践中,毛泽东同志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力挽狂澜:遵义会议召开。
湘江惨胜之后,红军转战遵义,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也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召开的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我们经受了太多考验,但任何时候都不曾放弃。
灯塔指引:党的七大召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共召开七次代表大会,其中中共六大和中共七大之间间隔了十七年。
中共七大是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早在1941年,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长子李葆华就抵达了延安。李葆华当时是中共晋察冀边区委员会组织部长、常委,并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他那么早去延安就是为参会做准备,包括审议、审核代表的资格等。在冒险赴延安的过程中,他和他的战友都遭遇了日军的伏击,一名代表坠入深沟壮烈牺牲。时隔62年,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已经满头华发的李葆华回首往事深情地说:“为了开党代会,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无法想象。”因为今天已经是和平年代了。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共有755名代表出席,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才20多岁。从中共七大之前有十七年没有开党代会可以看出当时党所面临的恶劣环境,遭到围追堵截,连开会都没有地点。所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这样的大事”是什么?就是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就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中国共产党付出了巨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这仅是有案可查的人数,战争年代,还有多少人没能记录在案?所以说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
进京“赶考”: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次全会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以及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做了充分准备。毛泽东同志在大会上作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的必要性,同时提醒全党要防止骄傲自满情绪,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人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内,一些人已经离开。下午2点30分左右,毛泽东同志从住了10个月的小院里走出来,正好碰到迎上来的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关切地问:“主席,休息好了没有?”毛泽东同志望着远处连绵雄伟的太行山,意味深长地说道:“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周恩来同志答道:“我们都应当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同志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进京”意味着执政,“赶考”是要接受考验,巩固政权、建设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赶考”究竟考什么?考信念,考精神,考作风,考能力?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平山县西柏坡参观,面对历史和未来,他指出:“‘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重要节点之二:屹立东方——新中国成立。
经历了多次考验,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非常重要。如果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我们追求中国现代化有了主心骨,在精神上由被动变为主动,那么新中国的成立则为中国现代化创造了先决条件。
恩格斯在1882年2月7日给卡·考茨基的信中指出:“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地讨论任何内政问题”,“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国著名现代化问题专家钱乘旦先生认为:民族国家的出现是现代化的起点,民族国家也就是现代化的载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根本转型都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这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支架,没有这个支架,现代化就不能发生。
回望历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是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的深刻表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艰辛探索:党的八大召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党的八大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意义重大。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党和国家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国家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怎样来评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28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
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重要节点之三:伟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重要节点之四:继往开来——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
我们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转折,既然是“转折”,从哪里转,又转到哪里去?它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具体怎么转,1978年之后,我们又有一段时间的思考?
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同志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性命题,此后逐渐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有两个重大贡献。一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二是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三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党的十五大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同时将它写入了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
从1982年到2012年,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大,我们通过30年的努力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才有了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自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历次党代会的主题从来没落下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路走来,我们党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在旗帜上,经受了很多考验。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阐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锐意推进改革,全力扩大开放,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平均每8年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改革开放的40多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富了起来。
重要节点之五:奋进新时代。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走了很多路,经受了很多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提醒:“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
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战略性安排,从2018年到今年,这短短三年我们应对的各种挑战、考验证明,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一判断是正确的。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指日可待,但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这30年不容易,我们要对目标保持向往,继续奋斗,继续追寻。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照搬别人走过的路没有出路,必须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其实就是推动、担当、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历程。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和使命担当。
中国从一穷二白、山河破碎到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
2018年4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概括,也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世界情怀和国际担当的政党。
回溯历史,党的二大通过的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是“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党的最高纲领。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不是就一国来说的,而是就国际社会而言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对于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响应和认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的搭建,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胸怀和担当。
怎样为世界谋大同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样子的?其核心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再次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进行阐明。
2018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总体性、全方位的深刻阐明。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进行了深入阐发,向世界政党发出了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的美好倡议。他指出,我们要建立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他还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这句话既强调了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可以实现的。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在变局中看到机遇和挑战。“两个大局”是对中国和世界未来走向的回答,也是对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一个精辟论述,表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会为世界经济发展、国际格局演变乃至国际秩序的变革和完善提供重要动能。同时,它也是对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世界坐标的精准定位。
早在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最后我想用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课程: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心骨,复兴重任的担当者、推动者和建设者。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百年历程,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不断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一百年前,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就是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和领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通过党史学习,深感党的百年非凡奋斗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凝聚力量的历程。这个力量磅礴巨大,推动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功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尤其是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缔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我们可以从党的百年历史中学习领悟到,是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凝聚力在民族工作中的作用,推动完成了这一伟大功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先后召开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宪法序言第七和第十自然段增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这是“中华民族”首次写入宪法,从根本法的高度确立了56个民族的宪法地位,为中华民族认同、各民族自我认同和各民族相互认同提供了宪法依据和基础。要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我们可以从学习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有了“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这个强大的凝聚力量,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将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作为革命的出发点,来源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而这个初心和使命又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贯穿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具体表现为坚定的领导力、理想的感召力、使命的推动力、理论的引领力、情感的向心力、政策的执行力和制度的保障力。这些力量以党的领导力为统领,互相激发、互相支撑、互相叠加,在党的民族工作中形成了强大凝聚力,推动缔结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面,我从百年党史的四个阶段来分析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
一、救国大业:中国共产党把各族人民凝聚成不可战胜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救国大业中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北京、上海、天津、长沙、济南等地的少数民族先进青年与汉族先进青年一起踊跃参加了这场爱国运动,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感召下,在运动中迅速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成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此,我列出了长长的一串名单,缅怀他们,向他们致敬!其中一些人,大家在看《觉醒年代》电视剧时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其中,杰出的少数民族代表人物有邓恩铭(水族,1920年与王尽美一起创立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共一大十三名代表之一,后任中共青岛市委第一任书记,山东省委书记等职)、马骏(回族,1921年入党,是东北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王俊(满族,1921年入党)、刘清扬(女,回族,1921年入党,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著名先驱者)、赵世炎(土家族,1921年入党,是旅法中共早期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张伯简(白族,1921年加入法国共产党,次年转入中共)、向警予(女,土家族,1922年入党,是中共第一位女党代表、第一位女中央委员、第一任妇女部部长,被毛泽东称为“她是我党唯一的女创始人”)、荣耀先(蒙古族,1923年入党)、韩乐然(朝鲜族,1923年入党)、龙大道(侗族,1923年入党,是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郭隆真(女,回族,1923年在法国入党)、吉雅泰(蒙古族,1925年入党)、多松年(蒙古族,1925年入党),李裕智(蒙古族,1925年入党),乌兰夫(蒙古族,1925年入党),韦拔群(壮族,1926年入党)。这些少数民族早期共产党员都是赤诚的爱国者、伟大的民族卫士,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他们毅然决然地投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接受马克思主义,决心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在党的领导下,在各地开展早期工农运动,在“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斗争中冲锋陷阵,为掀起大革命的高潮做出了重要贡献。
具体来看,马骏在大革命失败后奉调回国,担任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于1927年12月被捕,1928年2月牺牲。向警予于1928年3月20日因叛徒的出卖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同年5月1日被敌人杀害。邓恩铭于1928年12月在济南被捕入狱,1931年4月5日英勇就义。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代理书记赵世炎坚定表示:“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没有战斗就没有了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意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被捕后,他慷慨激昂地表示:“志士不辞牺牲,革命种子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共产党必将取得胜利。”他们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们的牺牲转化为更加巨大的感召力,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革命的洪流中。这就是在革命征程中,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种力量的激荡与叠加?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中国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正处于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境地之中。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统治阶级实行的民族剥削和压迫政策,使中国各少数民族不仅在国家中没有平等的地位,而且受到种种剥削、歧视乃至镇压和残杀。中国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觉地将民族工作作为革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团结领导各民族,形成统一的革命力量、革命共同体。在对民族关系的认识上,李大钊就曾指出,“今后中国的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不能把其他四族作那一族的隶属”。“凡具有个性的,不论他是一个团体,是一个领域,是一个民族,是一个个人,都有他的自由的领域,不受外来的侵犯与干涉,其间全没有统治与服属的关系,只有自由联合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历史上真正举起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旗帜的政党。
1923年12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主张,即“对外反抗侵略主义的列强加于我人之压迫,对内解除我人加于殖民地弱小民族(如蒙古西藏)之压迫”。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起草的经过改组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之后,毛泽东多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要帮助弱小民族,使他们脱离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王公、喇嘛、土司等的压迫统治而得到完全的解放。1935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内蒙古人民宣言》中强调,民族没有优劣贵贱之分,“民族是至尊的,同时,一切民族都是平等的。凡在内蒙古区域的汉、回、藏、满等民族,应根据民族平等的原则,发展民主主义,使这些民族与蒙古人民受同等的待遇,并有应用自己的言语文字及信仰与居住等的自由”。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指出,未来建立的民主共和国“对国内各民族,给予平等权利,而在自愿原则下,建立统一的政府”。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改善国内少数民族的待遇,允许各少数民族有民族自治的权利”,“帮助各少数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一切联系群众的领袖人物在内,争取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解放和发展”,“他们的言语、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被尊重”。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党以强大的民族平等的政策执行力,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如,在广西西部,中央代表邓小平和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在党影响下的一部分广西军队和当地农军,在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先后举行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成立红七军和红八军,李明瑞任两军总指挥,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创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中国工农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跨越了十一个省,被称为“地球上的红飘带”。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行程是经过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矛盾复杂的少数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对红军从惧怕躲避、物质封锁甚至武力袭扰,转变为无私无畏、倾其所有支援帮助,甚至踊跃参军、坚定跟党走,为保证长征伟大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彝海结盟”的故事。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继续北上,进入大凉山彝族聚居区时,总参谋长刘伯承同彝族果基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红军顺利通过了彝族地区。“彝海结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功运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典范。再比如,红军经过四川阿坝藏族羌族地区,当地各族群众为红军筹集了1000多万斤粮食,贡献了20多万头牲畜以及大批盐巴等生活物资,被毛泽东赞之为伟大的“牦牛革命”。毛泽东说,“我们用双脚用了一年时间走了两万五千里,这是史无前例的壮举,这才是真正的长征。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留下了很多故事,展现了红军和各族群众形成的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
今天,我讲一个发生在中央红军经过通道县侗寨时发生的一个“猪嘴里吐铜钱”的故事。1934年12月10日,寒风凛冽,中央军委第一野战纵队的前卫部队,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通道流源村,暂住在流源村西北村口的明月团寨。当时,整个团寨寂静无声,侗寨百姓跑得无影无踪。原来,因为长期遭受军阀及土匪的欺压,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造谣欺骗,当地老百姓看到当兵的,心里就感到紧张和害怕。所以,为避免再次遭受兵祸之乱带来的痛苦,杨昌雄的奶奶带着当时只有七岁的父亲杨光斌,跟着村民收拾东西躲到了深山里,因走得匆忙,便把一头一百多斤重的肥猪忘在了猪圈里。当时深藏在山林里的乡亲们,心中十分焦急,因为从没见过红军,也不知道这群人是谁,甚至有些害怕这些国民党军队口中的“赤匪”,就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红军快点走,家中或许还能多剩下一些财物。
过了些天,几个胆大的村民返回了寨子,杨昌雄的奶奶也带着杨光斌急急忙忙地回到家中,却发现大肥猪不见了,顿时放声大哭,想起自己起早贪黑,一年到头好不容易喂大了一头肥猪,现在却被红军杀了,当时是既难过又气愤。过了好一阵,奶奶带着杨光斌在家中四处查看,突然发现灶屋里的炕上吊着一个猪头,伸手过去只听“咚”的一声,那猪头滚到地上,“哗啦、哗啦”地从猪嘴里掉出一堆铜钱来。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把两人吓了一大跳,杨昌雄的奶奶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猪头里竟然会吐出铜钱来”!她战战兢兢地把铜钱捡起来,数了数足足有几百枚之多,都够买两头猪了。原来,红军因为补给困难,饥饿难忍又找不到村民,便将杨光斌家的肥猪吃了,在猪头里塞了买猪钱。这样,杨光斌家人消除了之前对红军的误解,并将此事告诉了周围村民。于是,流源村的乡亲们知道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不会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仁义之师。当地村民杨道德、杨通提、杨光慈等主动担当向导,翻山越岭地找近路将红军队伍带出一百多里地。这个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其实,猪嘴里“吐”出来的是红军对百姓的关怀,是鱼水情深的最好体现。如今“猪嘴里吐铜钱”也成了当地代代相传的佳话,红色基因永远留在了侗乡。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中国共产党强调,“发动全民族中的一切生动力量,这是独一无二的方针”,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一同努力抗日。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以“共同体”的形式反对外来侵略。
很多少数民族群众参加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了革命理想,奔赴延安,奔赴前线。在东北有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多民族人民组成的抗日联军,在海南岛有汉、黎、苗等多民族人民组成的琼崖纵队,在云南有多民族组成的滇、桂、黔边区纵队。有些少数民族还组织了自己的革命武装,如陕甘宁边区的回民抗日骑兵团,冀中、渤海的回民支队,大青山根据地的蒙古族游击队等。另外,新疆各族群众先后捐献了144架飞机,青海各族人民也捐献了大量的银圆、羊皮和军粮,云南各族人民用双手抢筑而成的滇缅公路,吉林延边各族儿女“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的血洒疆场英雄的各族儿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事实表明,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同时也表明,没有各族人民的支持和奋斗,中国革命也不可能取得胜利。通过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国共产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解放斗争对于中国革命成败的重要作用。因此,党对正确处理和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也更加重视了。1947年,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标志着一个民族统治另一个民族的历史终结,凸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兴国大业: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中国共产党在兴国大业中发挥凝聚作用,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真正实现了民族平等、成了国家的主人。费孝通在回顾自己一生的学术经历时写道:“新中国的成立在我国历史上是件空前的大事,全国社会结构起了重大变化,其中之一是民族关系的转变,从不平等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关系。
今天回想起我们中国这个民族关系的根本变化,如果针对世界上民族战争至今未息的形势来看,不能不承认民族平等是件有关人类共同命运的根本大事。在一个和平大同的世界里,民族平等是绝不能少的条件。这个条件在我们中国首先实现,在人类历史上是应当大书特书的。”。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民族压迫制度被废除,中国各民族开始进入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繁荣发展的时代。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前所未有地激发了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时,中央非常重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实践中通过培养和提拔大批熟悉少数民族事务的少数民族干部,以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如毛泽东指出,“我们一定要帮助少数民族训练他们自己的干部,团结少数民族的广大群众”。早在延安时期,1941年9月18日,我们党就创办了第一所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高等学校——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成立,乌兰夫为第一任院长,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全国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基于对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使用的原则,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在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干部中均有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主要领导职务。
中央政府领导民族地区开展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实现“一步跨千年”的巨变,云南景颇、傈僳、独龙、怒、佤、布朗、基诺、德昂等“直过民族”实现了从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同时先后成立了新疆(1955)、广西(1958)、宁夏(1958)、西藏(1965)四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成为真正的国家主人。这期间,党的领导力、理论的引领力、政策的执行力、制度的保障力、各族群众的向心力互相激发,提升了各族民众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国家责任意识、国家认同意识,从而促进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立即成立了中央一级的民族事务机构,即民族事务委员会。之后,在西北、西南、中南、东北、华北等大行政区和一些民族事务较多的省、市、行署、专区以及县级政府,都陆续成立了主管民族事务的机构。机构的设置,为发挥党的领导力、政策执行力起到了重要的组织保障作用。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组织民族识别和正名工作,相关部门本着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遵从少数民族人民意愿、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原则,深入开展民族识别工作。经过近30年时间,我国确立了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其中包括曾经不被认可、受压迫和受排挤的少数民族。由此,各民族全部得到国家正式确认,成为中华民族平等的一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长期探索和反复比较的结果,是尊重长期历史发展并合乎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独立探索的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对“大一统”下“因俗而治”政治传统的自觉超越。
在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探索阶段,把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传统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结合起来,探索区域自治之路,在基层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一致好评。1950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了《中央关于慎重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指示》,明确要求:必须严格防止机械搬用汉人地区的工作经验和口号,必须严格禁止以命令主义的方式在少数民族中去推行汉人地区所实行的各种政策。
另外,我们党始终坚持从各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出发决定具体工作方针和具体工作步骤的原则。1952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关于对待佛教等四个问题给西藏工委的指示中强调,必须充分估计到佛教在西藏民族中的悠久历史及其深入人民的传统影响,以及达赖、班禅在各阶层中享有很高的宗教信仰。同时充分认识到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国际关系,从而加大重视西藏地区的宗教工作在政治上的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坚决遵守和执行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和保护宗教政策,对纯属宗教范围内的事情,不要做任何行政的干涉。
尊重各族群众不仅体现在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还体现在交往的细节中尊重各族人民的感受,切实把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真情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少数民族代表人物来京或到国内其他各地参观,存在携带礼物向中央、地方首长或领导机关献赠的情况。为此,1953年8月26日,中共中央专门对少数民族代表到内地参观不要携带礼物等问题作出指示,对于依照其民族习惯,和领导机关的首长相见时,必须赠送某种礼物(如藏族的哈达等),否则即为失礼者,则应尊重其习惯。并规定:“今后凡组织少数民族来首都或到国内各地参观,一般均应称参观团,不再采用致敬团名义。”礼品赠送看似小事,但却折射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民族。而“致敬团”到“参观团”的改变,则凸显了人格尊重和民族平等,这也渐渐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曾多次代表党和国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集中反映在1957年8月4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这个讲话首次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使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立场和根本政策;各民族要繁荣起来,关键在于社会改革,主要是经济改革;通过对我国和苏联国情的比较,详尽阐明了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强调对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合则双利,分则两害;指出必须尊重民族自治权利,必须重视民族化的问题;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强调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主要按照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办法来解决,目的是增进民族团结,建设祖国。
邓小平在1950年7月21日《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强调了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系列观点,比如: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要努力消除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隔阂,以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要采取特殊政策,不能照搬汉族地区的做法;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主要是反对大民族主义;要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宗教上层人士的工作等。
两位领导人都强调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政策,没有面向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就不会有真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世纪50年代初,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将发展少数民族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党和国家就开展了青藏公路、内蒙古包头钢铁联合企业等一系列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往与合作。
各民族实现了经济共同发展和经济平等。切实采取措施强化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原则,也是各民族自觉体认中华民族同体的现实路径。正是基于对民族平等重要性的认识,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指示》明确要求,废止历史遗留中的侮辱或者歧视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和匾联,少数民族人民有保持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自由,其他人不能干涉,要互相尊重。1952年,我们国家通过了《中央人民院关于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实施办法的决定》,要求政府应该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提倡和鼓励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禁止有煽动、激化民族矛盾的行为,从而推动了各民族的全方位平等。各民族全方位的平等、团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真正形成的基本保证。
三、富国大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富国大业中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开放富国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文化成就,有力地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实基础。同时,党对民族问题的理论和也逐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有了进一步的科学认识,在党的领导力统领下,理论的引领力、情感的向心力、政策的执行力相互促进,民族工作取得了伟大成就。
在民族理论建设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民族理论政策也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历届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理论和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特色,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中国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国内外处理民族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仅全面恢复了过去正确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而且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邓小平民族理论。1979年6月15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已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
邓小平民族理论集中表现在,邓小平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当中,提出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好我国民族问题基本保证的思想。具体观点:一是强调了党的民族政策是“真正的民族平等”,是“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要求在贯彻民族平等原则的过程中,要在“真正”上下功夫;二是民族政策要着眼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把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放到主要位置,并强调“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特别要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三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分裂是违背民族意志的,中华民族子孙“要共同奋斗,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了两个鲜明的观点,第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把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第二,把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涵义确定为“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上述观点载入了同年全国人大通过的新宪法和198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之中。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在我国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相关法律陆续颁布,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法律体系。中国共产党在民族事务治理过程中注重建立完备的民族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推动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也非常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中,江泽民也深入实践了毛泽东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论述和邓小平关于“真正民族平等”的论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对于民族团结进步也有系列论述和实践,如他指出:“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尤其是这一时期也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共同繁荣的战略举措。因此,这一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凝结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这一时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1979年到1988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多个重要会议上将民族工作确定为新时期党和国家重要工作、重要任务,从政治的高度阐明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同时,党和国家在实践中确立了极具创新性、实效性的少数民族对口支援政策,并通过设立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基金来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除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国家还对少数民族聚居人口较多的省份实行定额补助制度。除此之外,国家在资源配置上开始对边疆民族地区倾斜,实行大量的少数民族地区帮扶和优惠政策。1999年由国家民委联合国家发展委、财政部等部门倡议发起了兴边富民行动,旨在振兴边境、富裕边民。通过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和对广大边民的帮扶,使边境地区尽快发展起来,边民尽早富裕起来,在发展中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和加强各民族大团结,最终达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的。
进入新世纪,《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正式出台,并从21世纪的第一天开始实施。其中涉及:制定政策的原则和支持的要点;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政策;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的政策。这标志着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迈出实质性的步伐。这一政策措施的颁布和实施,贯穿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开发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创造促进西部大开发的良好环境,对西部大开发的各项重点工作,都会产生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对进一步处理好民族问题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注重强化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文化认同也不可忽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对于民族团结稳定至关重要。1999年9月29日,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解决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必须要用团结、教育的方法,应该做到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禁止出现激化民族矛盾以及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2003年3月4日,胡锦涛第一次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09年,我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并明确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以及具体措施。
四、强国大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在强国大业中发挥凝聚作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获得巨大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对于民族工作发表了一系列讲话,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在实践中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新境界,为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团结好各民族提供了行动指南。这一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各个民族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个民族只有凝心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总结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这意味着这一指导思想将在当下和未来转化为巨大的理论引领力和制度保障力。
在此,我们系统梳理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有助于对于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的理解和把握。
在2014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使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源。
在2015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随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
2019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
在2019年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
在2019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
在今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今年9月召开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在今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可以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
这个时期民族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出台了《中国公民民族成分登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更趋完善,党和国家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备,为依法有效治理民族事务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支撑,进一步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201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修订完善有关民族工作的法规条例,推进城市和散居地区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坚持在法律范围内、法治轨道上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要坚持一视同仁、一断于法,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保证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基本路径,深刻体现了法治文明的时代要求。同时,健全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能够提升各民族的政治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法律制度层面奠定了基石,提供了坚强的法制保障。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新成就、新使命、新要求,为中国共产党处理好新时代的民族关系、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精准扶贫战略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大举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贫困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点。贫困问题不解决,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无法实现。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难度大、问题多的现实境况,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民族地区是国家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硬骨头。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十二五”期间,民族八省区的gdp总量达7.47万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8886亿元。2012-2019年,民族地区累计减贫2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1%下降到4%。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首次提出各民族必须同步实现小康。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核心战略,还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先后召开七次跨省区的脱贫攻坚座谈会,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号召全党全国全社会合力攻坚。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
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成功地消除了区域性贫困,但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不是一劳永逸的终极成果。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用好发展这把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确保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在社会主义中国,党是确保中华民族实现均衡发展、共同富裕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政治共同体,也是经济共同体,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均衡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成员的积极支持和通力合作,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关于平衡发展理念的一贯坚持。进入新时代,各民族交融发展的物质基础极大丰富,发展消除了社会结构分割和社会心理疏离,为不同民族基于现代化的共同文化、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100年来,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才使得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维护,中华民族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历史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最后,让我们在学习百年党史的过程中汲取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实践的力量,统一全党的思想、意志、行动,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的力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通过党史学习,深感党的百年非凡奋斗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凝聚力量的历程。这个力量磅礴巨大,推动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功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尤其是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缔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我们可以从党的百年历史中学习领悟到,是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凝聚力在民族工作中的作用,推动完成了这一伟大功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先后召开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宪法序言第七和第十自然段增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这是“中华民族”首次写入宪法,从根本法的高度确立了56个民族的宪法地位,为中华民族认同、各民族自我认同和各民族相互认同提供了宪法依据和基础。要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我们可以从学习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有了“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这个强大的凝聚力量,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将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作为革命的出发点,来源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而这个初心和使命又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贯穿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具体表现为坚定的领导力、理想的感召力、使命的推动力、理论的引领力、情感的向心力、政策的执行力和制度的保障力。这些力量以党的领导力为统领,互相激发、互相支撑、互相叠加,在党的民族工作中形成了强大凝聚力,推动缔结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面,我从百年党史的四个阶段来分析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
一、救国大业:中国共产党把各族人民凝聚成不可战胜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救国大业中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北京、上海、天津、长沙、济南等地的少数民族先进青年与汉族先进青年一起踊跃参加了这场爱国运动,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感召下,在运动中迅速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成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此,我列出了长长的一串名单,缅怀他们,向他们致敬!其中一些人,大家在看《觉醒年代》电视剧时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其中,杰出的少数民族代表人物有邓恩铭(水族,1920年与王尽美一起创立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共一大十三名代表之一,后任中共青岛市委第一任书记,山东省委书记等职)、马骏(回族,1921年入党,是东北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王俊(满族,1921年入党)、刘清扬(女,回族,1921年入党,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著名先驱者)、赵世炎(土家族,1921年入党,是旅法中共早期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张伯简(白族,1921年加入法国共产党,次年转入中共)、向警予(女,土家族,1922年入党,是中共第一位女党代表、第一位女中央委员、第一任妇女部部长,被毛泽东称为“她是我党唯一的女创始人”)、荣耀先(蒙古族,1923年入党)、韩乐然(朝鲜族,1923年入党)、龙大道(侗族,1923年入党,是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郭隆真(女,回族,1923年在法国入党)、吉雅泰(蒙古族,1925年入党)、多松年(蒙古族,1925年入党),李裕智(蒙古族,1925年入党),乌兰夫(蒙古族,1925年入党),韦拔群(壮族,1926年入党)。这些少数民族早期共产党员都是赤诚的爱国者、伟大的民族卫士,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他们毅然决然地投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接受马克思主义,决心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在党的领导下,在各地开展早期工农运动,在“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斗争中冲锋陷阵,为掀起大革命的高潮做出了重要贡献。
具体来看,马骏在大革命失败后奉调回国,担任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于1927年12月被捕,1928年2月牺牲。向警予于1928年3月20日因叛徒的出卖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同年5月1日被敌人杀害。邓恩铭于1928年12月在济南被捕入狱,1931年4月5日英勇就义。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代理书记赵世炎坚定表示:“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没有战斗就没有了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意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被捕后,他慷慨激昂地表示:“志士不辞牺牲,革命种子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共产党必将取得胜利。”他们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们的牺牲转化为更加巨大的感召力,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革命的洪流中。这就是在革命征程中,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种力量的激荡与叠加?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中国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正处于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境地之中。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统治阶级实行的民族剥削和压迫政策,使中国各少数民族不仅在国家中没有平等的地位,而且受到种种剥削、歧视乃至镇压和残杀。中国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觉地将民族工作作为革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团结领导各民族,形成统一的革命力量、革命共同体。在对民族关系的认识上,李大钊就曾指出,“今后中国的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不能把其他四族作那一族的隶属”。“凡具有个性的,不论他是一个团体,是一个领域,是一个民族,是一个个人,都有他的自由的领域,不受外来的侵犯与干涉,其间全没有统治与服属的关系,只有自由联合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历史上真正举起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旗帜的政党。
1923年12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主张,即“对外反抗侵略主义的列强加于我人之压迫,对内解除我人加于殖民地弱小民族(如蒙古西藏)之压迫”。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起草的经过改组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之后,毛泽东多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要帮助弱小民族,使他们脱离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王公、喇嘛、土司等的压迫统治而得到完全的解放。1935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内蒙古人民宣言》中强调,民族没有优劣贵贱之分,“民族是至尊的,同时,一切民族都是平等的。凡在内蒙古区域的汉、回、藏、满等民族,应根据民族平等的原则,发展民主主义,使这些民族与蒙古人民受同等的待遇,并有应用自己的言语文字及信仰与居住等的自由”。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指出,未来建立的民主共和国“对国内各民族,给予平等权利,而在自愿原则下,建立统一的政府”。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改善国内少数民族的待遇,允许各少数民族有民族自治的权利”,“帮助各少数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一切联系群众的领袖人物在内,争取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解放和发展”,“他们的言语、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被尊重”。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党以强大的民族平等的政策执行力,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如,在广西西部,中央代表邓小平和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在党影响下的一部分广西军队和当地农军,在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先后举行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成立红七军和红八军,李明瑞任两军总指挥,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创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中国工农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跨越了十一个省,被称为“地球上的红飘带”。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行程是经过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矛盾复杂的少数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对红军从惧怕躲避、物质封锁甚至武力袭扰,转变为无私无畏、倾其所有支援帮助,甚至踊跃参军、坚定跟党走,为保证长征伟大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彝海结盟”的故事。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继续北上,进入大凉山彝族聚居区时,总参谋长刘伯承同彝族果基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红军顺利通过了彝族地区。“彝海结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功运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典范。再比如,红军经过四川阿坝藏族羌族地区,当地各族群众为红军筹集了1000多万斤粮食,贡献了20多万头牲畜以及大批盐巴等生活物资,被毛泽东赞之为伟大的“牦牛革命”。毛泽东说,“我们用双脚用了一年时间走了两万五千里,这是史无前例的壮举,这才是真正的长征。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留下了很多故事,展现了红军和各族群众形成的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
今天,我讲一个发生在中央红军经过通道县侗寨时发生的一个“猪嘴里吐铜钱”的故事。1934年12月10日,寒风凛冽,中央军委第一野战纵队的前卫部队,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通道流源村,暂住在流源村西北村口的明月团寨。当时,整个团寨寂静无声,侗寨百姓跑得无影无踪。原来,因为长期遭受军阀及土匪的欺压,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造谣欺骗,当地老百姓看到当兵的,心里就感到紧张和害怕。所以,为避免再次遭受兵祸之乱带来的痛苦,杨昌雄的奶奶带着当时只有七岁的父亲杨光斌,跟着村民收拾东西躲到了深山里,因走得匆忙,便把一头一百多斤重的肥猪忘在了猪圈里。当时深藏在山林里的乡亲们,心中十分焦急,因为从没见过红军,也不知道这群人是谁,甚至有些害怕这些国民党军队口中的“赤匪”,就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红军快点走,家中或许还能多剩下一些财物。
过了些天,几个胆大的村民返回了寨子,杨昌雄的奶奶也带着杨光斌急急忙忙地回到家中,却发现大肥猪不见了,顿时放声大哭,想起自己起早贪黑,一年到头好不容易喂大了一头肥猪,现在却被红军杀了,当时是既难过又气愤。过了好一阵,奶奶带着杨光斌在家中四处查看,突然发现灶屋里的炕上吊着一个猪头,伸手过去只听“咚”的一声,那猪头滚到地上,“哗啦、哗啦”地从猪嘴里掉出一堆铜钱来。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把两人吓了一大跳,杨昌雄的奶奶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猪头里竟然会吐出铜钱来”!她战战兢兢地把铜钱捡起来,数了数足足有几百枚之多,都够买两头猪了。原来,红军因为补给困难,饥饿难忍又找不到村民,便将杨光斌家的肥猪吃了,在猪头里塞了买猪钱。这样,杨光斌家人消除了之前对红军的误解,并将此事告诉了周围村民。于是,流源村的乡亲们知道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不会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仁义之师。当地村民杨道德、杨通提、杨光慈等主动担当向导,翻山越岭地找近路将红军队伍带出一百多里地。这个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其实,猪嘴里“吐”出来的是红军对百姓的关怀,是鱼水情深的最好体现。如今“猪嘴里吐铜钱”也成了当地代代相传的佳话,红色基因永远留在了侗乡。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中国共产党强调,“发动全民族中的一切生动力量,这是独一无二的方针”,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一同努力抗日。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以“共同体”的形式反对外来侵略。
很多少数民族群众参加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了革命理想,奔赴延安,奔赴前线。在东北有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多民族人民组成的抗日联军,在海南岛有汉、黎、苗等多民族人民组成的琼崖纵队,在云南有多民族组成的滇、桂、黔边区纵队。有些少数民族还组织了自己的革命武装,如陕甘宁边区的回民抗日骑兵团,冀中、渤海的回民支队,大青山根据地的蒙古族游击队等。另外,新疆各族群众先后捐献了144架飞机,青海各族人民也捐献了大量的银圆、羊皮和军粮,云南各族人民用双手抢筑而成的滇缅公路,吉林延边各族儿女“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的血洒疆场英雄的各族儿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事实表明,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同时也表明,没有各族人民的支持和奋斗,中国革命也不可能取得胜利。通过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国共产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解放斗争对于中国革命成败的重要作用。因此,党对正确处理和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也更加重视了。1947年,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标志着一个民族统治另一个民族的历史终结,凸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兴国大业: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中国共产党在兴国大业中发挥凝聚作用,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真正实现了民族平等、成了国家的主人。费孝通在回顾自己一生的学术经历时写道:“新中国的成立在我国历史上是件空前的大事,全国社会结构起了重大变化,其中之一是民族关系的转变,从不平等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关系。
今天回想起我们中国这个民族关系的根本变化,如果针对世界上民族战争至今未息的形势来看,不能不承认民族平等是件有关人类共同命运的根本大事。在一个和平大同的世界里,民族平等是绝不能少的条件。这个条件在我们中国首先实现,在人类历史上是应当大书特书的。”。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民族压迫制度被废除,中国各民族开始进入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繁荣发展的时代。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前所未有地激发了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时,中央非常重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实践中通过培养和提拔大批熟悉少数民族事务的少数民族干部,以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如毛泽东指出,“我们一定要帮助少数民族训练他们自己的干部,团结少数民族的广大群众”。早在延安时期,1941年9月18日,我们党就创办了第一所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高等学校——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成立,乌兰夫为第一任院长,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全国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基于对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使用的原则,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在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干部中均有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主要领导职务。
中央政府领导民族地区开展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实现“一步跨千年”的巨变,云南景颇、傈僳、独龙、怒、佤、布朗、基诺、德昂等“直过民族”实现了从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同时先后成立了新疆(1955)、广西(1958)、宁夏(1958)、西藏(1965)四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成为真正的国家主人。这期间,党的领导力、理论的引领力、政策的执行力、制度的保障力、各族群众的向心力互相激发,提升了各族民众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国家责任意识、国家认同意识,从而促进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立即成立了中央一级的民族事务机构,即民族事务委员会。之后,在西北、西南、中南、东北、华北等大行政区和一些民族事务较多的省、市、行署、专区以及县级政府,都陆续成立了主管民族事务的机构。机构的设置,为发挥党的领导力、政策执行力起到了重要的组织保障作用。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组织民族识别和正名工作,相关部门本着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遵从少数民族人民意愿、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原则,深入开展民族识别工作。经过近30年时间,我国确立了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其中包括曾经不被认可、受压迫和受排挤的少数民族。由此,各民族全部得到国家正式确认,成为中华民族平等的一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长期探索和反复比较的结果,是尊重长期历史发展并合乎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独立探索的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对“大一统”下“因俗而治”政治传统的自觉超越。
在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探索阶段,把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传统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结合起来,探索区域自治之路,在基层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一致好评。1950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了《中央关于慎重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指示》,明确要求:必须严格防止机械搬用汉人地区的工作经验和口号,必须严格禁止以命令主义的方式在少数民族中去推行汉人地区所实行的各种政策。
另外,我们党始终坚持从各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出发决定具体工作方针和具体工作步骤的原则。1952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关于对待佛教等四个问题给西藏工委的指示中强调,必须充分估计到佛教在西藏民族中的悠久历史及其深入人民的传统影响,以及达赖、班禅在各阶层中享有很高的宗教信仰。同时充分认识到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国际关系,从而加大重视西藏地区的宗教工作在政治上的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坚决遵守和执行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和保护宗教政策,对纯属宗教范围内的事情,不要做任何行政的干涉。
尊重各族群众不仅体现在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还体现在交往的细节中尊重各族人民的感受,切实把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真情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少数民族代表人物来京或到国内其他各地参观,存在携带礼物向中央、地方首长或领导机关献赠的情况。为此,1953年8月26日,中共中央专门对少数民族代表到内地参观不要携带礼物等问题作出指示,对于依照其民族习惯,和领导机关的首长相见时,必须赠送某种礼物(如藏族的哈达等),否则即为失礼者,则应尊重其习惯。并规定:“今后凡组织少数民族来首都或到国内各地参观,一般均应称参观团,不再采用致敬团名义。”礼品赠送看似小事,但却折射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民族。而“致敬团”到“参观团”的改变,则凸显了人格尊重和民族平等,这也渐渐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曾多次代表党和国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集中反映在1957年8月4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这个讲话首次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使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立场和根本政策;各民族要繁荣起来,关键在于社会改革,主要是经济改革;通过对我国和苏联国情的比较,详尽阐明了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强调对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合则双利,分则两害;指出必须尊重民族自治权利,必须重视民族化的问题;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强调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主要按照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办法来解决,目的是增进民族团结,建设祖国。
邓小平在1950年7月21日《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强调了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系列观点,比如: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要努力消除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隔阂,以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要采取特殊政策,不能照搬汉族地区的做法;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主要是反对大民族主义;要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宗教上层人士的工作等。
两位领导人都强调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政策,没有面向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就不会有真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世纪50年代初,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将发展少数民族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党和国家就开展了青藏公路、内蒙古包头钢铁联合企业等一系列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往与合作。
各民族实现了经济共同发展和经济平等。切实采取措施强化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原则,也是各民族自觉体认中华民族同体的现实路径。正是基于对民族平等重要性的认识,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指示》明确要求,废止历史遗留中的侮辱或者歧视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和匾联,少数民族人民有保持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自由,其他人不能干涉,要互相尊重。1952年,我们国家通过了《中央人民院关于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实施办法的决定》,要求政府应该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提倡和鼓励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禁止有煽动、激化民族矛盾的行为,从而推动了各民族的全方位平等。各民族全方位的平等、团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真正形成的基本保证。
三、富国大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富国大业中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开放富国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文化成就,有力地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实基础。同时,党对民族问题的理论和也逐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有了进一步的科学认识,在党的领导力统领下,理论的引领力、情感的向心力、政策的执行力相互促进,民族工作取得了伟大成就。
在民族理论建设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民族理论政策也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历届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理论和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特色,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中国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国内外处理民族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仅全面恢复了过去正确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而且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邓小平民族理论。1979年6月15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已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
邓小平民族理论集中表现在,邓小平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当中,提出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好我国民族问题基本保证的思想。具体观点:一是强调了党的民族政策是“真正的民族平等”,是“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要求在贯彻民族平等原则的过程中,要在“真正”上下功夫;二是民族政策要着眼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把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放到主要位置,并强调“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特别要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三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分裂是违背民族意志的,中华民族子孙“要共同奋斗,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了两个鲜明的观点,第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把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第二,把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涵义确定为“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上述观点载入了同年全国人大通过的新宪法和198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之中。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在我国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相关法律陆续颁布,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法律体系。中国共产党在民族事务治理过程中注重建立完备的民族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推动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也非常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中,江泽民也深入实践了毛泽东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论述和邓小平关于“真正民族平等”的论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对于民族团结进步也有系列论述和实践,如他指出:“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尤其是这一时期也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共同繁荣的战略举措。因此,这一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凝结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这一时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1979年到1988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多个重要会议上将民族工作确定为新时期党和国家重要工作、重要任务,从政治的高度阐明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同时,党和国家在实践中确立了极具创新性、实效性的少数民族对口支援政策,并通过设立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基金来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除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国家还对少数民族聚居人口较多的省份实行定额补助制度。除此之外,国家在资源配置上开始对边疆民族地区倾斜,实行大量的少数民族地区帮扶和优惠政策。1999年由国家民委联合国家发展委、财政部等部门倡议发起了兴边富民行动,旨在振兴边境、富裕边民。通过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和对广大边民的帮扶,使边境地区尽快发展起来,边民尽早富裕起来,在发展中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和加强各民族大团结,最终达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的。
进入新世纪,《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正式出台,并从21世纪的第一天开始实施。其中涉及:制定政策的原则和支持的要点;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政策;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的政策。这标志着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迈出实质性的步伐。这一政策措施的颁布和实施,贯穿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开发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创造促进西部大开发的良好环境,对西部大开发的各项重点工作,都会产生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对进一步处理好民族问题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注重强化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文化认同也不可忽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对于民族团结稳定至关重要。1999年9月29日,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解决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必须要用团结、教育的方法,应该做到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禁止出现激化民族矛盾以及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2003年3月4日,胡锦涛第一次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09年,我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并明确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以及具体措施。
四、强国大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在强国大业中发挥凝聚作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获得巨大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对于民族工作发表了一系列讲话,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在实践中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新境界,为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团结好各民族提供了行动指南。这一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各个民族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个民族只有凝心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总结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这意味着这一指导思想将在当下和未来转化为巨大的理论引领力和制度保障力。
在此,我们系统梳理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有助于对于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的理解和把握。
在2014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使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源。
在2015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随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
2019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
在2019年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
在2019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
在今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今年9月召开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在今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可以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
这个时期民族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出台了《中国公民民族成分登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更趋完善,党和国家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备,为依法有效治理民族事务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支撑,进一步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201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修订完善有关民族工作的法规条例,推进城市和散居地区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坚持在法律范围内、法治轨道上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要坚持一视同仁、一断于法,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保证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基本路径,深刻体现了法治文明的时代要求。同时,健全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能够提升各民族的政治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法律制度层面奠定了基石,提供了坚强的法制保障。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新成就、新使命、新要求,为中国共产党处理好新时代的民族关系、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精准扶贫战略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大举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贫困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点。贫困问题不解决,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无法实现。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难度大、问题多的现实境况,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民族地区是国家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硬骨头。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十二五”期间,民族八省区的gdp总量达7.47万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8886亿元。2012-2019年,民族地区累计减贫2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1%下降到4%。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首次提出各民族必须同步实现小康。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核心战略,还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先后召开七次跨省区的脱贫攻坚座谈会,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号召全党全国全社会合力攻坚。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
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成功地消除了区域性贫困,但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不是一劳永逸的终极成果。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用好发展这把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确保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在社会主义中国,党是确保中华民族实现均衡发展、共同富裕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政治共同体,也是经济共同体,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均衡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成员的积极支持和通力合作,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关于平衡发展理念的一贯坚持。进入新时代,各民族交融发展的物质基础极大丰富,发展消除了社会结构分割和社会心理疏离,为不同民族基于现代化的共同文化、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100年来,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才使得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维护,中华民族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历史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最后,让我们在学习百年党史的过程中汲取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实践的力量,统一全党的思想、意志、行动,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的力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