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议在米仓山大酒店八楼会议室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余飞宇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切实推动我县乡村振兴纵深发展。
“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乡村振兴重大意义。”余飞宇指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各级各部门要自觉提升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乡村振兴重大意义,全面审视客观现状,科学把握目标要求,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学习,按照要求,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完成,走出一条符合旺苍实际的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子。
“聚焦目标,突出抓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余飞宇强调,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必须坚决打赢打好,各乡镇、行业部门要严格按照要求、规范程序,切实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所有脱贫攻坚全面启动;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必须提高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在园区建设发展中,要将重心转移到提质增效上,积极整合周边乡镇的产业园区,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打捆创建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真正让产业支撑起高质量脱贫的需要;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关键,必须广纳天下英才上山下乡,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深入实施城市居民进乡、优秀人才下乡、成功人士返乡、企业家兴乡、社会团体助乡“五到乡工程”;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必须努力营造文明乡风,采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创新道德积分等激励约束机制,广泛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等文明评选活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实现乡风文明,从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学先进、改陋习;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必须全域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要认真学习浙江、广西等地的做法,扎实抓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大力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的短板,要大力推进农村绿化、美化,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和生态宜居的优美环境,让农村环境更加怡人;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必须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让村社干部用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农民群众脚踏实地、艰苦创业,让真正想在农村发展、想为家乡做事的优秀人才、新乡贤有为有位,让他们用实际行动真正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明确重点,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余飞宇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意识,扎实开展“美丽四川、宜居乡村”旺苍行动,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进村庄清活行动,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卫生,集中力量开展“三清两改一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加强领导,全面夯实乡村振兴组织保障。”余飞宇强调,要强化组织领导,各部门要结合职责职能,强化服务和要素保障,真正凝聚起上下齐动、整体推动的工作合力;要强化考核激励,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乡村振兴的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实行项目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乡村振兴各类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要强化本领提升,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把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人才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强化氛围营造,各级各部门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大力宣传乡村振兴各项部署,讲好乡村振兴旺苍故事。
当天,余飞宇还就贯彻落实全国“”期间安全防范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余飞宇强调,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政府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各级各部门和有关乡镇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守“两个底线”、把握“三个原则”,切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要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紧盯煤矿、人员密集场所、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督导检查,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相关部门和乡镇要全面做好摸排和管控,加强维稳信息渠道畅通,深入开展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的排查调查;期间,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和恶性事件发生,切实将各项工作抓到实处。
会上,有关部门和试点乡镇就全县乡村振兴形成过程、采取措施、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如何统筹实施乡村振兴,如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乡村振兴试点推进情况作了发言。
县领导王尔敏、张健、胥勋雷、魏绍敏、李剑、谭江、张长江,县级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汇报材料[朗读]
近年来,我乡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13441”战略布局,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厕所革命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
(一)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破解农村生活垃圾难题,我乡积极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模式,全乡16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乡村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二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以“五路三桥”为契机,建成磊口乡农村道路体系,全乡道路养护里程64.5公里,完成省级“四好公路”创建;硬化村内道路8万余平方米,各村硬化基本达到全覆盖;高标准建成30个文化广场,并安装14个大型液晶显示屏,设置200余件体育健身器材;空心村整治82余亩;实施村村有游园工程,高标准建设乡级游园两个,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同时全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上半年对8个村水网进行改造,大力发展集中供水,稳步提升全乡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覆盖率。三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开展“三清一改”专项行动,全力抓好生活垃圾、塘沟清理以及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清理行动。
(二)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一是用群众的力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形成了“美丽乡村是我家,建设需要靠大家”的良好氛围。通过散发传单标语、进村入户等形式在16个村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宣传报道人居环境工作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从而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全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中来,达到专业保洁与全民保洁的有机结合。二是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全乡群众为改善人居环境出力,从而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美篇等平台对涌现出的创新做法、典型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积极引导,激发大家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为全乡争创市级改善人居环境先进乡镇计划的落实,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推动乡村和谐发展。
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改善人居环境工作长效机制,各村通过公开招标、村民个人承包等方式分别建立了符合各自村情的长效机制。保洁范围囊括全乡主次干道、大街小巷、沟渠岸边等,对乡域内需要保洁的地块、路段进行分工合作,责任到人,严格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标准执行。二是按照磊口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建立严格的督导检查体系,每月逢“三”进行大检查,排出名次并进行通报,每次检查结果留存档案;每月暗访至少一次,对成堆垃圾、杂物乱堆等现象,拍照曝光并督导定期整改。对连续排名靠前以及靠后的村实施奖惩。三是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四议两公开”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加强对保洁员、清运员的监督管理,确保各村建立的长效机制能够持续有效,对少出工、出工不出力、出工没效果、不尽心履职的,从承包费中扣除一定资金,必要时可终止合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乡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一是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二是基础设施尤其是排污设施严重滞后,严重影响村容村貌。三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围绕“生态宜居”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加快农村供水、供气、游园建设、污水管网、空心村整治等基础工程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二是打造生态优美的乡村环境。在全乡范围内推动垃圾不落地机制,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乡村垃圾处理难题,使乡村环境更美、生活质量更高。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探索文化+农业+旅游等发展模式,依托唐塔、塔山风景区、香草湾田园综合体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发展农家乐、观光旅游、农业采摘、休闲垂钓等旅游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农家乐、特色农庄,让旅游产业成为我乡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引擎。
(二)围绕“乡风文明”要求,深入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乡村落地生根。
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农村实际,采取符合农村自身特点的有效方式,以创建“四美乡村”、“五美庭院”为抓手,强化农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是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我乡清凉山村已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加强对传统村落和古村落保护开发,让其既传承历史文化、凝结乡愁眷恋,又跟上时代节拍、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在原有文化根脉上的新生。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
(一)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破解农村生活垃圾难题,我乡积极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模式,全乡16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乡村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二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以“五路三桥”为契机,建成磊口乡农村道路体系,全乡道路养护里程64.5公里,完成省级“四好公路”创建;硬化村内道路8万余平方米,各村硬化基本达到全覆盖;高标准建成30个文化广场,并安装14个大型液晶显示屏,设置200余件体育健身器材;空心村整治82余亩;实施村村有游园工程,高标准建设乡级游园两个,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同时全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上半年对8个村水网进行改造,大力发展集中供水,稳步提升全乡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覆盖率。三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开展“三清一改”专项行动,全力抓好生活垃圾、塘沟清理以及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清理行动。
(二)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一是用群众的力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形成了“美丽乡村是我家,建设需要靠大家”的良好氛围。通过散发传单标语、进村入户等形式在16个村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宣传报道人居环境工作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从而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全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中来,达到专业保洁与全民保洁的有机结合。二是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全乡群众为改善人居环境出力,从而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美篇等平台对涌现出的创新做法、典型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积极引导,激发大家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为全乡争创市级改善人居环境先进乡镇计划的落实,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推动乡村和谐发展。
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改善人居环境工作长效机制,各村通过公开招标、村民个人承包等方式分别建立了符合各自村情的长效机制。保洁范围囊括全乡主次干道、大街小巷、沟渠岸边等,对乡域内需要保洁的地块、路段进行分工合作,责任到人,严格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标准执行。二是按照磊口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建立严格的督导检查体系,每月逢“三”进行大检查,排出名次并进行通报,每次检查结果留存档案;每月暗访至少一次,对成堆垃圾、杂物乱堆等现象,拍照曝光并督导定期整改。对连续排名靠前以及靠后的村实施奖惩。三是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四议两公开”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加强对保洁员、清运员的监督管理,确保各村建立的长效机制能够持续有效,对少出工、出工不出力、出工没效果、不尽心履职的,从承包费中扣除一定资金,必要时可终止合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乡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一是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二是基础设施尤其是排污设施严重滞后,严重影响村容村貌。三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围绕“生态宜居”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加快农村供水、供气、游园建设、污水管网、空心村整治等基础工程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二是打造生态优美的乡村环境。在全乡范围内推动垃圾不落地机制,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乡村垃圾处理难题,使乡村环境更美、生活质量更高。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探索文化+农业+旅游等发展模式,依托唐塔、塔山风景区、香草湾田园综合体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发展农家乐、观光旅游、农业采摘、休闲垂钓等旅游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农家乐、特色农庄,让旅游产业成为我乡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引擎。
(二)围绕“乡风文明”要求,深入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乡村落地生根。
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农村实际,采取符合农村自身特点的有效方式,以创建“四美乡村”、“五美庭院”为抓手,强化农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是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我乡清凉山村已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加强对传统村落和古村落保护开发,让其既传承历史文化、凝结乡愁眷恋,又跟上时代节拍、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在原有文化根脉上的新生。
近年来,x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大举措,以“创建生态x,共建美丽家园”为目标,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四清三改三提升一管护”为切入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我县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努力让空气更清新、河水更清澈、大地更清洁、山川更清秀。一是全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积极策应全市关于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升级版”的要求,大力实施“一江三带”工程,完成了x公里“堤外生态绿化带、堤内园林景观带”建设。同时与x集团合作,投资x亿元实施水环境治理项目,修复沿江破损山体,高标准提升沿江x个乡镇岸线绿化和镇村污水设施建设,实现山体披绿、岸线复绿、水中漾绿、沿江透绿。二是全面创建国家绿色矿山。按照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矿区社区和谐化的“五化”标准,成功创建国家绿色矿山x家,今年x月全省绿色矿山建设现场培训会在我县召开。三是全流域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重点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劣Ⅴ类水及黑臭水体整治、水库退养和清河行动,在每个乡镇打造了一条示范河流,投入x万元实施了“四河(x)两湖(x)”全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坚持以“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以“四清三改三提升一管护”为抓手,着力提升村容村貌,让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一是推进村庄整治。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通过大力实施“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乡村建设,今年全县实施x个新农村建设点,其中省级村点x个,市县自建村点x个,新农村建设正在有序高效快速推进,成效明显。培育示范典型,发挥引领效应,推动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示范引领,整体提升,形成县有精品点、乡有示范点引领乡村建设示范带动辐射效应,一批“美丽示范乡镇、美丽示范村庄、美丽示范农户庭院”逐步展现。美丽示范线和沿江风光带(三线一带)建设纵深推进,目前,沿线房屋改造、环境整治、绿化提升配套设施建设等美化亮化工程已基本完成,村容村貌明显提升。
二是推进绿道提升。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抓手,加大农村道路的畅通、拓展、维护力度,推进定x等干道沿线、连接线和村组道路的绿化美化景观化提升工作,围绕集镇出入口及交通干线,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拆违、拆破、拆烂,美化、绿化、亮化,塑造了我县x省道、x公路、x大道、x高速连接线等一批富有亮点的道路景观。
三是推进污水治理。我县拥有长江岸线x公里,是长江“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重要节点,保护一江清水刻不容缓。我县因村制宜,分类梯次推进污水治理工作,全县已建成污水集中处理村点x个。今年县财政继续投入x万元,完成x个村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管网铺设任务。今年,由x集团长江最美岸线(x段)示范项目组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投资x亿元,将对全县x个乡(场、区)集镇街道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项目已完成部分方案设计。
四是推进垃圾治理。全面推行了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实现了城市与农村、清扫与清运同步市场化,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统一清扫、统一收集、统一转运和统一处理。同时,按照“一乡一站”要求,实现了垃圾中转站全覆盖。x乡和xx作为我县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乡镇,已逐步开展实施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初步建立运行模式,为全县铺开提供经验依据。
五是推进厕所革命。全县共拆旱厕x座、改水厕x座、建公厕x座,基本建成了“城区步行10分钟、农村干线公路车行10分钟有1座公厕”的“两个10分钟”如厕圈,并实现了“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千人以上村庄无害化卫生公厕覆盖率100%,旅游集散中心公厕覆盖率100%,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公厕达标率100%”。x“厕所革命”工作被推介为全国典型范例。
三、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坚持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相结合
我县始终坚持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了“美”与“富”的互促共进、相得益彰。一是做到“一片园区就是一片景区”。按照“一乡一园、一园一业、一业一景”的思路,以景区标准建设园区,创建了省级农业示范园x家、市级x家,成功申报创建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二是做到“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景点”。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新业态,培育了x田园综合体、x观光园、x花谷等一批热点项目,打造了虾谷、花谷、慢谷、绿谷、药谷的“五谷丰登”品牌。三是做到“一处民宿就是一处风景”。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积极开展“美丽示范乡镇、美丽示范村庄、美丽示范农户庭院”创建活动,完成了x个美丽示范乡镇新农村建设全覆盖、x个整村推进、x个美丽示范村庄、1000户美丽示范农户庭院建设。
四、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推动乡村长效管护
探索建立“五定包干”村庄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落实“政府主导、镇村主责、群众主体”,让“一时美”变“时时美”。一是坚持政府主导。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同时强化督查考核,将该项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体系,配套出台了“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二是落实镇村主责。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人居环境治理监督网络,实现了“县职能部门全域监督,镇包村干部分村监督,村包组干部分片监督”。三是突出群众主体。强化村民自治,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红白喜事理事会、乡贤理事会、乡村振兴促进会和公共卫生监督理事会等“一约五会”的作用,引导村民自觉管护环境,树立文明新风。
虽然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宣传发动有“虚弱”层面。少数乡镇特别是基层组织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认识不到位,部门责任压实不够,个别乡镇和村干部有“等靠要”思想,坐等上级资金、项目投入,行动迟缓,存在不喊不抓、只喊不抓、不督不动的现象。一些基层干部对整治要求认识不清,掌握政策不全面,有松懈畏难情绪,存在临时搞突击运动现象,少数地方发动群众不深入,农民群众没有真正动员起来,存在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
二是整治提升有“软弱”点位。农村旱厕改造,注重的是厕所内部的“改”,而没有关注厕所之外的“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机制不完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政府主导力度不够,缺乏对居民垃圾分类意义的宣传与教育,居民分类意识淡薄。少数乡镇环境保洁常态化不够,整体工作标准不高,部分村庄院落乱堆乱放未能得到有效治理,背街小巷内零星垃圾较多,排水沟内时有漂浮垃圾。少数村庄旱厕改造仅求数量不求质量,存在标准不高、改后不好用甚至不能用现象。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缺乏有效管护。
三是工作机制有“薄弱”环节。少数乡镇还未建立镇村联动机制,部分乡镇没有建立经费充足、人员到位、运转有效、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对重点村、重点部位日常巡查机制不健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有的乡镇“专干不专”,主要精力没有放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面,在上级检查情况反馈以后,甚至还无法准确找到垃圾堆放位置。
一、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我县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努力让空气更清新、河水更清澈、大地更清洁、山川更清秀。一是全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积极策应全市关于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升级版”的要求,大力实施“一江三带”工程,完成了x公里“堤外生态绿化带、堤内园林景观带”建设。同时与x集团合作,投资x亿元实施水环境治理项目,修复沿江破损山体,高标准提升沿江x个乡镇岸线绿化和镇村污水设施建设,实现山体披绿、岸线复绿、水中漾绿、沿江透绿。二是全面创建国家绿色矿山。按照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矿区社区和谐化的“五化”标准,成功创建国家绿色矿山x家,今年x月全省绿色矿山建设现场培训会在我县召开。三是全流域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重点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劣Ⅴ类水及黑臭水体整治、水库退养和清河行动,在每个乡镇打造了一条示范河流,投入x万元实施了“四河(x)两湖(x)”全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坚持以“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以“四清三改三提升一管护”为抓手,着力提升村容村貌,让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一是推进村庄整治。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通过大力实施“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乡村建设,今年全县实施x个新农村建设点,其中省级村点x个,市县自建村点x个,新农村建设正在有序高效快速推进,成效明显。培育示范典型,发挥引领效应,推动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示范引领,整体提升,形成县有精品点、乡有示范点引领乡村建设示范带动辐射效应,一批“美丽示范乡镇、美丽示范村庄、美丽示范农户庭院”逐步展现。美丽示范线和沿江风光带(三线一带)建设纵深推进,目前,沿线房屋改造、环境整治、绿化提升配套设施建设等美化亮化工程已基本完成,村容村貌明显提升。
二是推进绿道提升。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抓手,加大农村道路的畅通、拓展、维护力度,推进定x等干道沿线、连接线和村组道路的绿化美化景观化提升工作,围绕集镇出入口及交通干线,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拆违、拆破、拆烂,美化、绿化、亮化,塑造了我县x省道、x公路、x大道、x高速连接线等一批富有亮点的道路景观。
三是推进污水治理。我县拥有长江岸线x公里,是长江“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重要节点,保护一江清水刻不容缓。我县因村制宜,分类梯次推进污水治理工作,全县已建成污水集中处理村点x个。今年县财政继续投入x万元,完成x个村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管网铺设任务。今年,由x集团长江最美岸线(x段)示范项目组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投资x亿元,将对全县x个乡(场、区)集镇街道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项目已完成部分方案设计。
四是推进垃圾治理。全面推行了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实现了城市与农村、清扫与清运同步市场化,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统一清扫、统一收集、统一转运和统一处理。同时,按照“一乡一站”要求,实现了垃圾中转站全覆盖。x乡和xx作为我县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乡镇,已逐步开展实施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初步建立运行模式,为全县铺开提供经验依据。
五是推进厕所革命。全县共拆旱厕x座、改水厕x座、建公厕x座,基本建成了“城区步行10分钟、农村干线公路车行10分钟有1座公厕”的“两个10分钟”如厕圈,并实现了“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千人以上村庄无害化卫生公厕覆盖率100%,旅游集散中心公厕覆盖率100%,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公厕达标率100%”。x“厕所革命”工作被推介为全国典型范例。
三、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坚持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相结合
我县始终坚持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了“美”与“富”的互促共进、相得益彰。一是做到“一片园区就是一片景区”。按照“一乡一园、一园一业、一业一景”的思路,以景区标准建设园区,创建了省级农业示范园x家、市级x家,成功申报创建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二是做到“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景点”。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新业态,培育了x田园综合体、x观光园、x花谷等一批热点项目,打造了虾谷、花谷、慢谷、绿谷、药谷的“五谷丰登”品牌。三是做到“一处民宿就是一处风景”。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积极开展“美丽示范乡镇、美丽示范村庄、美丽示范农户庭院”创建活动,完成了x个美丽示范乡镇新农村建设全覆盖、x个整村推进、x个美丽示范村庄、1000户美丽示范农户庭院建设。
四、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推动乡村长效管护
探索建立“五定包干”村庄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落实“政府主导、镇村主责、群众主体”,让“一时美”变“时时美”。一是坚持政府主导。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同时强化督查考核,将该项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体系,配套出台了“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二是落实镇村主责。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人居环境治理监督网络,实现了“县职能部门全域监督,镇包村干部分村监督,村包组干部分片监督”。三是突出群众主体。强化村民自治,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红白喜事理事会、乡贤理事会、乡村振兴促进会和公共卫生监督理事会等“一约五会”的作用,引导村民自觉管护环境,树立文明新风。
虽然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宣传发动有“虚弱”层面。少数乡镇特别是基层组织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认识不到位,部门责任压实不够,个别乡镇和村干部有“等靠要”思想,坐等上级资金、项目投入,行动迟缓,存在不喊不抓、只喊不抓、不督不动的现象。一些基层干部对整治要求认识不清,掌握政策不全面,有松懈畏难情绪,存在临时搞突击运动现象,少数地方发动群众不深入,农民群众没有真正动员起来,存在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
二是整治提升有“软弱”点位。农村旱厕改造,注重的是厕所内部的“改”,而没有关注厕所之外的“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机制不完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政府主导力度不够,缺乏对居民垃圾分类意义的宣传与教育,居民分类意识淡薄。少数乡镇环境保洁常态化不够,整体工作标准不高,部分村庄院落乱堆乱放未能得到有效治理,背街小巷内零星垃圾较多,排水沟内时有漂浮垃圾。少数村庄旱厕改造仅求数量不求质量,存在标准不高、改后不好用甚至不能用现象。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缺乏有效管护。
三是工作机制有“薄弱”环节。少数乡镇还未建立镇村联动机制,部分乡镇没有建立经费充足、人员到位、运转有效、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对重点村、重点部位日常巡查机制不健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有的乡镇“专干不专”,主要精力没有放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面,在上级检查情况反馈以后,甚至还无法准确找到垃圾堆放位置。
2月22日,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工作有关会议及县委十五届十二次全会暨县委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全县“三农”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县委书记王锦,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张拴会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王蕾主持会议。
县上领导章进录、刘志仓、冯建君、完新义、张喜武、闫旭升等出席会议。
会议书面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征求了县上拟出台的相关文件意见。
王锦指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关键是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作了深刻阐述,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王锦强调,要坚持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和工作统筹,当前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仍是脱贫攻坚,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抓好突出问题整改,科学规划乡村振兴,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要坚持把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有机结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五个一”推进措施,突出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市场化,大力发展牛、果、菜等富民产业,持续增加群众收入。要坚持把城乡建设和生态宜居有机结合,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突出抓好人居环境改善,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推进城乡互促共进,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努力为广大群众营造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要坚持把农村改革和激发动能有机结合,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争取实施农业项目,搭建农村服务平台,不断激发农村发展的动力活力。要坚持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结合,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坚决刹住封建迷信、“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坚持把党的领导和乡村善治有机结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完善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三级书记一起抓的领导责任制,确保责任到岗到人、体制机制运行顺畅。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活用好现有人才,发展壮大乡土人才,柔性引进高端人才,鼓励支持农民参加学历教育和技能资格认证,着力培育一批文化层次高、道德素质好、技术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行“党组织+”党建扶贫模式和“四链富民”做法,持续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突出抓好“三个带头人”队伍建设,建强建好基层战斗堡垒。深入推进乡村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健全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机制,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弘扬真抓实干作风,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做文章,在项目争取、推动落实上下功夫,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推动“三农”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工作环境。
张拴会指出,2018年,在春季低温冻害、夏季强降水暴洪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下,由于政策好、人努力、市场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为全县发展大局托了底,切实起到了“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
张拴会强调,要把牢把稳“三农”工作“基本盘”不动摇,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坚持正确方向,落实主要目标,守住底线红线,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要紧紧扭住“三农”工作“硬任务”不偏离,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对照脱贫退出指标,全面排查整改突出问题,巩固提高脱贫成效,确保顺利通过脱贫摘帽验收;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按照“塬果川菜全县牛”的产业布局,坚持做大总量与提高质量齐抓,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并重,持续深入实施“牛扩量、果转型、菜提质”工程,不断加快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质量;全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实施好农村厕所、农村垃圾、农村风貌革命,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尾菜处理利用、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及秸秆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确保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扎实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全面推开农村“三变”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动力;注重乡村规划引领,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大纲,尽快制定《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解决好“建不建”“怎么建”“建什么”的问题,确保今年实现乡村规划全覆盖;加大乡村治理力度,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要聚焦解决“三农”工作痛点堵点问题不推托,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和法治的手段,着力破解融资、合作社作用发挥、土地中转、保险保障体系、乡村人才等方面问题,加快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要切实强化“三农”保障措施促落实,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四个优先”的要求,把资金、力量等资源、优势向“三农”聚集,在统筹整合中强化保障,在谋划争取中夯实基础,在宣传引导中激发动力,在快速落实中争取主动,推动各项重点任务做深做实做到位?
县上领导章进录、刘志仓、冯建君、完新义、张喜武、闫旭升等出席会议。
会议书面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征求了县上拟出台的相关文件意见。
王锦指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关键是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作了深刻阐述,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王锦强调,要坚持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和工作统筹,当前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仍是脱贫攻坚,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抓好突出问题整改,科学规划乡村振兴,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要坚持把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有机结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五个一”推进措施,突出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市场化,大力发展牛、果、菜等富民产业,持续增加群众收入。要坚持把城乡建设和生态宜居有机结合,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突出抓好人居环境改善,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推进城乡互促共进,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努力为广大群众营造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要坚持把农村改革和激发动能有机结合,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争取实施农业项目,搭建农村服务平台,不断激发农村发展的动力活力。要坚持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结合,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坚决刹住封建迷信、“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坚持把党的领导和乡村善治有机结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完善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三级书记一起抓的领导责任制,确保责任到岗到人、体制机制运行顺畅。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活用好现有人才,发展壮大乡土人才,柔性引进高端人才,鼓励支持农民参加学历教育和技能资格认证,着力培育一批文化层次高、道德素质好、技术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行“党组织+”党建扶贫模式和“四链富民”做法,持续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突出抓好“三个带头人”队伍建设,建强建好基层战斗堡垒。深入推进乡村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健全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机制,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弘扬真抓实干作风,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做文章,在项目争取、推动落实上下功夫,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推动“三农”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工作环境。
张拴会指出,2018年,在春季低温冻害、夏季强降水暴洪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下,由于政策好、人努力、市场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为全县发展大局托了底,切实起到了“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
张拴会强调,要把牢把稳“三农”工作“基本盘”不动摇,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坚持正确方向,落实主要目标,守住底线红线,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要紧紧扭住“三农”工作“硬任务”不偏离,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对照脱贫退出指标,全面排查整改突出问题,巩固提高脱贫成效,确保顺利通过脱贫摘帽验收;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按照“塬果川菜全县牛”的产业布局,坚持做大总量与提高质量齐抓,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并重,持续深入实施“牛扩量、果转型、菜提质”工程,不断加快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质量;全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实施好农村厕所、农村垃圾、农村风貌革命,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尾菜处理利用、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及秸秆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确保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扎实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全面推开农村“三变”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动力;注重乡村规划引领,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大纲,尽快制定《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解决好“建不建”“怎么建”“建什么”的问题,确保今年实现乡村规划全覆盖;加大乡村治理力度,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要聚焦解决“三农”工作痛点堵点问题不推托,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和法治的手段,着力破解融资、合作社作用发挥、土地中转、保险保障体系、乡村人才等方面问题,加快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要切实强化“三农”保障措施促落实,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四个优先”的要求,把资金、力量等资源、优势向“三农”聚集,在统筹整合中强化保障,在谋划争取中夯实基础,在宣传引导中激发动力,在快速落实中争取主动,推动各项重点任务做深做实做到位?
尊敬的各位领导、人大代表:
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进行简要的情况介绍,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能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一、对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及实践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发展,提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力争用10年时间把全市104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此基础上,我区积极探索振兴乡村之路,先后开展村企合作、产业导入、产业培育、名镇名村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工作。其中,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态宜居的村庄环境,产业兴旺的农村经济,治理有效的基层组织,共建共享的文明乡风,顺利通过广东省“两年基本实现目标”的绩效评估,获评“优秀”等级,“农村有产业、农民有就业、农村有环境、农村有服务、农村有治理”的五有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做法及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针对农村产业“空心化”、村庄“空巢化”,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不热、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等问题,我区首创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城村人”融合为发展导向,利用社会资本激活农村资源资产活力,实现农村发展“第二次飞跃”:
一是推动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区委、区政府大力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作风,通过第五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等重要会议,将乡村振兴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予以部署,制定并印发组织实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提神”、“弄通提能”“做实提效”工作方案,经过大量的摸底调查、研究,创新提出以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法,并率先与碧桂园、华侨城达成合作共识,实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
二是高标准全域谋划乡村振兴。在区委、区政府牵头下,各镇、街道迅速开展资源排查,掌握家底,并结合各行政村资源禀赋,制定《镇(街道)全域乡村振兴三年总体规划方案工作表》,明确了试点片区、产业定位、具体工作、发展规模,按照全区102个行政村统一按照市场化模式分三年(2018年30%、2019年40%、今年30%的行政村覆盖比例)推进。根据中央、省、市精神,结合我区实际,高标准谋划制定《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压实责任。举全区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2018年惠阳区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方案》,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纳入到有关绩效考核工作,通过落实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把产业振兴最终成果落到促进农民就业、增产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推动农村农民生活富裕。
四是打造试点推动全面开花。随着试点项目的推进,我区以市场化模式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开花,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落实各类乡村项目共计77个,其中已开工建设30个,初步形成以田园综合体、文化旅游、商业商贸、电商物流、现代金融、城市更新等多种业态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
三、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一)推进乡村振兴人员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人是关键一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到中央下到基层都非常重视,但是还缺乏相应的组织保障。例如乡村振兴对于基层特别是村委书记、小组长来说,是个新鲜事物,缺乏相应的认识。但往往工作的开展,他们是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如果意识不转变,那么乡村振兴落地就比较困难。因而在组织保障上不仅需要锻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继续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真抓实干,还要选好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强建优,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并且发挥乡贤作用,鼓励乡贤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创收。
(二)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财政保障是重要因素。根据资源摸排,目前我区存在三种类型农村情况:第一类城镇化程度较高,以二三产为支撑的准城中村;第二类资源丰富,但发展滞后,需导入产业激发发展动能的村庄;第三类是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薄弱村,亟需政府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村庄。我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将村庄捆绑导入产业形成规划编制规划发展。然而占大部分比例的第三类型的农村,虽然随着政府的逐年增加投入,农村面的村巷道、路灯、垃圾处理、学校等硬性条件逐渐完善,但是重大基础设施覆盖面、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等还相对滞后。乡村公共服务与城镇相比,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不均衡,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机制进行精准施策,将乡村振兴建设资金列入每年财政预算,同时科学系统整合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三)农村土地利用问题。当前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土地利用工作中,存在村庄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村庄规划期限不一致,且村庄规划对村庄建设用地的需求远远超过村土地利用规划实际建设用地规模,无法发挥村土地利用规划在“多规合一”中“底盘”作用,导致实际编制的村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规划难以落地实施。此外,建设用地项目预审和用地审批时限过长,程序复杂造成部分重大建设项目无法及时落地。对此,建议市级层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指导意见。
下来,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继续拓展乡村振兴范围,积极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惠阳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为全市乃至全省走在前列主动担当、多做贡献。
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进行简要的情况介绍,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能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一、对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及实践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发展,提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力争用10年时间把全市104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此基础上,我区积极探索振兴乡村之路,先后开展村企合作、产业导入、产业培育、名镇名村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工作。其中,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态宜居的村庄环境,产业兴旺的农村经济,治理有效的基层组织,共建共享的文明乡风,顺利通过广东省“两年基本实现目标”的绩效评估,获评“优秀”等级,“农村有产业、农民有就业、农村有环境、农村有服务、农村有治理”的五有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做法及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针对农村产业“空心化”、村庄“空巢化”,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不热、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等问题,我区首创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城村人”融合为发展导向,利用社会资本激活农村资源资产活力,实现农村发展“第二次飞跃”:
一是推动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区委、区政府大力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作风,通过第五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等重要会议,将乡村振兴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予以部署,制定并印发组织实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提神”、“弄通提能”“做实提效”工作方案,经过大量的摸底调查、研究,创新提出以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法,并率先与碧桂园、华侨城达成合作共识,实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
二是高标准全域谋划乡村振兴。在区委、区政府牵头下,各镇、街道迅速开展资源排查,掌握家底,并结合各行政村资源禀赋,制定《镇(街道)全域乡村振兴三年总体规划方案工作表》,明确了试点片区、产业定位、具体工作、发展规模,按照全区102个行政村统一按照市场化模式分三年(2018年30%、2019年40%、今年30%的行政村覆盖比例)推进。根据中央、省、市精神,结合我区实际,高标准谋划制定《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压实责任。举全区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2018年惠阳区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方案》,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纳入到有关绩效考核工作,通过落实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把产业振兴最终成果落到促进农民就业、增产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推动农村农民生活富裕。
四是打造试点推动全面开花。随着试点项目的推进,我区以市场化模式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开花,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落实各类乡村项目共计77个,其中已开工建设30个,初步形成以田园综合体、文化旅游、商业商贸、电商物流、现代金融、城市更新等多种业态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
三、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一)推进乡村振兴人员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人是关键一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到中央下到基层都非常重视,但是还缺乏相应的组织保障。例如乡村振兴对于基层特别是村委书记、小组长来说,是个新鲜事物,缺乏相应的认识。但往往工作的开展,他们是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如果意识不转变,那么乡村振兴落地就比较困难。因而在组织保障上不仅需要锻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继续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真抓实干,还要选好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强建优,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并且发挥乡贤作用,鼓励乡贤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创收。
(二)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财政保障是重要因素。根据资源摸排,目前我区存在三种类型农村情况:第一类城镇化程度较高,以二三产为支撑的准城中村;第二类资源丰富,但发展滞后,需导入产业激发发展动能的村庄;第三类是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薄弱村,亟需政府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村庄。我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将村庄捆绑导入产业形成规划编制规划发展。然而占大部分比例的第三类型的农村,虽然随着政府的逐年增加投入,农村面的村巷道、路灯、垃圾处理、学校等硬性条件逐渐完善,但是重大基础设施覆盖面、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等还相对滞后。乡村公共服务与城镇相比,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不均衡,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机制进行精准施策,将乡村振兴建设资金列入每年财政预算,同时科学系统整合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三)农村土地利用问题。当前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土地利用工作中,存在村庄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村庄规划期限不一致,且村庄规划对村庄建设用地的需求远远超过村土地利用规划实际建设用地规模,无法发挥村土地利用规划在“多规合一”中“底盘”作用,导致实际编制的村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规划难以落地实施。此外,建设用地项目预审和用地审批时限过长,程序复杂造成部分重大建设项目无法及时落地。对此,建议市级层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指导意见。
下来,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继续拓展乡村振兴范围,积极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惠阳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为全市乃至全省走在前列主动担当、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