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家庭副业生产支出-记账补贴-个人所得税-个人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费用等.所以,你家庭的收入需要减去这些税啊、费啊之类的支出.2.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生活费收入)即用家庭可支配收入(或生活费收入)除以家庭人口.所以,你家庭是除以三,因为有三口人.3.最后,可支配收入不是按半年算,要全年算。
- 其它问答
- 答案列表
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年薪十万是穷人吗[朗读]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家庭在调查期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包括家庭成员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如开小店、摆小摊、家庭作坊、私营企业的纯收入;家庭资产所获得的收入,如存款的利息、出租房屋收入、保险收益、股息与红利收入、知识产权收入;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提取的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精确地说,它等于gnp减去所有税收、企业储蓄和折旧,加上支出和其他的转移支付,还有政府利息支付。
可支配收入,全称“国民可支配收入”或“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一部分收入.它通常等于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也是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变化情况的重要指标。
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个人所得税-家庭副业生产支出-记账补贴)。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国所有个人在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总和.它是从个人收入派生出来的一项指标.个人收入并不是实际得到的可任意支配的款项,它必须在扣除个人所得税、财产税、房地产税等之后才能归个人自由支配.个人可支配收入用于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消费支出;二是个人储蓄.简单地说,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之后,所余下的全部实际现金收入(不包括借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