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防护林?西北干旱区的防护林是什么样子。
防护林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所配置和营造的由天然林和人工林组成的森林、林木、灌木林。是林种分类中的一个主要林种。
根据其防护目的和效能,防护林在配置和经营措施上各有特点,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海防林、环境保护林等。
由于西北干旱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风大沙多,干旱、干热风、风沙、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主要营造的防护林为防沙林、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
防风固沙林,是指以降低风速、防止或减缓风蚀、固定沙地,以及保护耕地、果园、经济作物、牧场免受风沙侵袭森林、林木、灌木林。
农田防护林是指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林带栽植在农田田块四周,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以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并能对人民生活提供多种效益的一种人工林。
水土保持林是为防止、减少水土流失而营建的防护林。是水土保持林业技术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表现在①调节降水和地表径流。②固持土壤(体)。水土保持林的乔、灌木群体具有浓密的地上部分和强大的根系,可发挥良好的固岸、固坡、防冲、护滩、缓流挂淤,以至减免滑坡、崩塌等为害的作用。此外,还有改善农牧业用地小气候条件和改良土壤等作用。
在西北干旱区一定的自然地理区域或一个范围内,依据地形条件,土地利用状况,主要自然灾害和人们生产活动情况,在当地发展生产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田边、道路、水利设施和居民点四旁植树,合理规划配置并形成防护林的综合体,即称为防护林体系。我国在西北防护林工程的树种组成配置上明确提出乔木、灌木、草本相结合、注重乡土树种应用的原则。如强调农林牧结合、多树种结合、林工商结合等。为了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好是建立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生态经济复合型防护林体系,就是以防护林为主体的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生物群体组成的生物学稳定、配置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生态经济高效绿色人工综合体。这种立体林业的防护林体系,既可发挥植物群体相互依存,克服不良条件的影响,提高其防护效益,又可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和综合效益。
防护林带栽植模式为:在绿洲边缘或绿洲内农田边缘建立大面积成片、成带的防护林配置模式;在流沙与农田交界地带营造以5-10行高大乔木(杨树、沙枣等)为主的防风林带,在乔木林带与流沙交界处营造3-6行固沙灌木(柽柳、梭梭、柠条等)的防沙林模式;绿洲内部在农田四周、地埂、道路两侧、渠系两侧配置以2-4行高大乔木(杨树)为主林带(与当地主风方向垂直)、1-2行经济林(桃、杏、枣、梨、白蜡等)为副林带(与当地主风方向平行)的高效农田防护林模式;以2-4行高大乔木(杨树)为主林带、1-2行高大乔木(杨树)为副林带的农田防护林模式。
- 自然问答
- 答案列表
西北干旱区的防护林是什么样子[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