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轻、中度发热的病人,卧床休息和多饮水是降温的重要措施。为了补充在发热出汗过程中丢失的盐分,可在饮用水中加少许食用盐和蔗糖。
高热病人不同于轻、中度发热病人,由于其体温过高,严重影响机体的代谢状态,特别是小儿可引起惊厥,故应及早采取降温措施。高热病人在发热前多有畏寒、寒战,此时应当注意给病人保暖。
1.物理降温:在病人家中可将冰块装入塑料袋中制成简易冰袋,将冰袋置于病人额头和双侧颈部、肘窝、腋窝及腹股沟(大腿根)等有浅表大动脉搏动的地方,也可用毛巾蘸30℃左右的温水或40%左右浓度的酒精在相应的地方擦拭。注意不要擦拭心前区和背部。由于酒精的刺激性较大,所以不适用于新生儿及幼儿。
2.药物降温:不主张过早使用药物降温,但对严重高热经物理降温无效的病人,可考虑用退热药。
如根据症状考虑为感冒,可选服治疗感冒的有关药物,因大多感冒药中含有退热药成分如柴胡、阿司匹林、扑尔敏等,所以服用抗感冒药后一般不需再服其他退热药。如病人不像感冒发热,可选用下列退热药:巴米尔,高热服用巴米尔无效时可选用消炎痛栓塞肛或消炎痛口服。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种药物多是依靠扩张皮肤血管发汗起到退热作用的,故使用上述退热药后,一要注意保暖,不要发汗后受凉而加重病情;二是让病人多饮水,以防出汗过多导致虚脱。另外,上述退热药物或多或少对胃及肠道都有刺激作用,不宜反复使用,以免因使用退热药物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用药后无效应及早到医院诊治,用药后体温暂时下降但反复发热的也应尽快到医院诊治,弄清病因,及时进行病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如怀疑病人为感染性发热在家服用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突然发烧 但是没别的症状[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