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没有更新个人信息,证券公司能直接“封号”么?近日,杭州中院公布了这样一起案例。
今年55岁的李大伯是个股民,近段时间来证券公司的网页上多次提醒他“及时更新个人信息”,他没当回事。直到近日,他发现自己的股票账户没法用了,询问证券公司后得知,因为他没有配合进行身份信息的更新,所以账户被限制使用。
为了不影响炒股,李大伯在工作人员的微信远程指导下进行app的下载和安装,但反反复复总是弄不好。情急之下,李大伯放弃安装app。于是刚刚解封的账号又被封上了!李大伯便以违约为由将证券公司诉到法院,要求赔偿损失30余万元。
证券公司:有权利限制账户使用。
对此,证券公司辩称,为履行反洗钱义务,公司依法开展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并会对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信息进行保密。双方在开户合同中亦约定,身份资料等重要资料变更时,客户应及时通知证券公司并更新资料,如客户拒不更新,证券公司可视情形依法终止合同或对账户限制使用。
此前,公司已在网站及手机app 发布公告,告知客户为履行反洗钱义务,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和更新工作。李大伯拒不配合,故而导致股票账户限制使用。
法院审理:双方均有违约行为。
法院审理后认为,洗钱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反洗钱不但是金融机构的义务,同时也是公民的义务,李大伯应当予以配合。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就需要核实的信息内容以及拒不配合的行为后果,应负向客户提前告知的义务,特别是对年岁较长的客户,应以合理方式履行相应通知义务,并应尽量减少对客户可能造成的损失。
鉴于本案双方均存在违约行为,法院酌情确定证券公司向李大伯支付赔偿金1万元。
对此类案例,法官表示,个人信息涉及个人隐私,经营机构搜集和获取个人信息应当以适度和必要为前提,谨慎合理使用。消费者对于经营机构要求提供身份信息的合法合理要求,应及时配合;对超过必要部分的信息填报要求,可以拒绝并及时提出异议。
在此过程中,消费者应当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个人信息收集者的相关情况,加强安全意识,防范诈骗;作为负有社会责任的公司企业,经营机构应对智能社会中的边缘群体给予更多关注,为他们无障碍使用产品、履行社会义务等提供便利条件。
文章摘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法律问答
- 答案列表
股民没有更新个人信息,证券公直接 封号[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