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方针与工作原则
全县工商系统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县局市场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应急指挥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立足职能,周密部署,严密防范,监管到位,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快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有效防控市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市场防控应急指挥部。
县局成立以张步勇局长为指挥长,其他局领导为副指挥长,市场合同股、经检大队、消保股、办公室为成员单位的市场防控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和指导全县工商系统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指挥部应及时研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有关情况,制定全县市场防控应急管理措施,指导各分局及时、稳妥地开展市场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工作,在疫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
2、市场防控应急办公室。
应急指挥部下设市场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场合同股。其职责: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指导、应急情况处置、情况通报、工作督办、信息搜集和情况汇总等工作;负责落实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的具体工作。
(二)部门职责分工。
1、市场合同股。
调查掌握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情况,研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管理措施,指导各分局人感染h7n9禽流感市场防控工作,检查市场防控工作情况;负责向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市场防控工作情况;在疫情发生后,指导疫区工商分局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关闭交易场所,并做好停止畜禽制品交易活动的善后工作。
2、办公室。
在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归口负责全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市场防控疫情情况、工商部门重大案件查处情况的新闻宣传工作,承担重要文字材料的综合工作,按有关要求和途径上报县局系统防控工作情况;负责统一调度防控物资、车辆等。
3、经检大队。
负责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防疫产品的不法行为。
4、消保股。
做好行政执法网络有关举报违法经营畜禽类制品信息的分流、督查工作。
5、基层分局。
监督市场主体执行休市、消毒、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加大对无证照经营和违法经营畜禽类制品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应急反应的.措施
(一)预警信息的发布。
1、县内发生疫情后,县局应急指挥部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指挥部发布的疫情通报,及时将情况通报疫区周边有关各分局应急指挥部。
2、疫区周边有关分局应急指挥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疫区所在地政府和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指挥部划定的疫情预警范围,向相关工商部门和相关市场发出预警通知。一旦发现新的疫情或其他异常情况,应迅速上报当地政府和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二)县局应急反应的措施。
1、县内发生疫情后,县局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应急办公室进入应急工作状态。
2、应急指挥部迅速召开会议,制定具体措施下发各分局,指导全县工商系统作好应对工作。
3、对疫情严重、可能引起较大市场波动的地区以及对疫情跨乡级行政区范围的,县局要及时派出督查组,指导当地工商部门做好市场内的疫情防控和监管工作。
(三)疫区所在地工商部门应急反应的措施。
1、快速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关键防控措施,迅速开展市场防控应急监管。
2、对发生疫情的市场,要维护好现场秩序。迅速调查了解疫情发生的现状、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按要求做好相关处置工作。
3、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协助配合有关部门迅速关闭疫点市场畜禽制品销售区或整个市场,并按当地政府要求,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4、加大市场巡查力度,特别加强对疫区与非疫区结合部市场、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的巡查,及时上报市场巡查监管情况。严防疫区畜禽类及其产品流入市场。
5、严厉打击非法交易病死畜禽类和未检疫畜禽类产品的行为;从重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防疫物品、物资及借机哄抬物价、扰乱市场和流通秩序的行为。
6、落实市场主办单位和场内经营者防控畜禽传播的责任。
(四)疫区市场主办单位应急反应的措施。
1、迅速控制疫情发生的现场,防止疫情传播、扩散,责令经营户立即停止销售畜禽类制品。
2、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卫生部门和工商部门通报。
3、疏散围观人员,控制无关人员进入疫点、疫区。
4、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现场的处置工作。
(五)疫区周边工商部门的应急措施。
1、疫区周边工商部门要抓好市场防控的各项准备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严密监视畜禽类及其产品交易动向,及时做出预警。
2、全面清理检查市场,尤其要加强对疫区周边区域、疫区与非疫区结合部和重点产区交易市场等重点部位的巡查监管,每个市场每日巡查密度不得少于两次,防止疫区畜禽类及其产品流入本地市场。
四、应急报告机制
(一)突发疫情报告。
市场内一旦发生疫情或重大案件,要采取零报告制,事发地工商部门必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当地、政府、上级局。
(二)应急处理情况报告。
疫情发生地部门对市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处理情况须一日一报,有特殊紧急情况要随时上报;应急状态解除后5日内要形成完整报告报县局市场防控应急办公室。
五、应急反应的保障
(一)确保通信联络畅通。
县局、各分局要加强值班。应急预案启动期间,县局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所有人员、各分局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人员、疫区所在地工商部门主要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手机保证24小时开通,严禁关机或不应答。
(二)值班备勤工作。
县局防控指挥部及其办公室人员工作日要全部在岗,休息日50%以上的干部备勤,遇到紧急情况,相关人员保证2小时内完成集结。
各分局工作日需全员在岗,不得擅自离岗;休息日70%以上的干部备勤,出现紧急情况,须在2小时内能够集结5人以上,并迅速赶赴事发现场,做出应急处理。
(三)物资保障。
对进入疫区参与指挥与防控疫情的工商干部必须配置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防护服、一次性帽子或头套、胶靴、防护镜、人用消毒药等。
县局办公室负责统一调度防控物资。防控设施、装备、应急物资要确保正常,执法车辆、通讯设备、检测设备在内的相关物资设备要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做到随时应急,随时使用。
六、引导
局、分局两级工商部门要通过市场渠道积极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科普知识工作,使经营者、消费者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播的特点和预防知识,增强科学防范意识,提高防范保护能力,积极配合工商管理部门共同做好市场防控工作。
局、分局两级工商机关要严格遵守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信息发布的工作纪律。未经县局和当地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指挥部同意,不得对外发布有关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信息。
七、应急反应的善后处理
(一)指导市场主办单位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进一步清理现场,确保疫病不传播、扩散。
(二)指导市场主办单位积极组织货源,严把进货质量关,保障市场的繁荣和稳定。
(三)维护好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查处趁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囤积居奇、掺杂、掺假等违法行为。
(四)总结上报处理的情况,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八、责任追究和奖励
(一)严格追究信息瞒报、迟报、漏报责任。
各分局未依照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市场发生疫情信息瞒报、缓报、谎报的,要依法给予主要负责人处分。
(二)严格追究相关人员“不作为”责任。
对未按照县局及其当地政府应急预案要求履行职责,推诿扯皮,严重损害工商行政管理形象,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三)严格追究工作不力干部的责任。
对因监管不力、玩忽职守、失职渎职,造成h7n9禽流感通过市场渠道传播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措施[朗读]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与依据为切实加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期间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根据县政府关于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通知中农业农村部门的主要职责及全椒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试行),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坚持属地管理。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要求,切实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联防联控,形成防控合力。各镇政府对本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2.坚持预防为主。贯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按照严格排查、及早发现、快速反应、规范处理的策略,果断扑灭疫情。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境内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期间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领导组织及职责
(一)应急领导组织县农业农村局成立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有关股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具体组成人员另文印发)。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畜牧兽医局,负责协调处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日常工作。同时成立疫情监测、疫情处置和物资保障三个应急工作组。
(二)主要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应急管理工作,研究制定各项防控措施。
2.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局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监督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掌握汇总全县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并及时报告,为局应急领导小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或建议。
3.应急工作组根据工作需要,各应急工作组职责如下动物疫情监测组由xxx组成,负责组织实施畜禽疫病排查监测,对异常死亡畜禽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并提出处理意见。
动物疫情处置组由xxx组成,根据畜禽疫病诊断监测结果,负责指导、监督疫情发生地镇级人民政府按照相关技术规程,及时、规范处置重大疫情。
防控物资保障组由xxx组成,负责强制免疫疫苗、环境消毒灭源、一点隔离封锁、人员防护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
(一)全面排查1.实行分镇包保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重大动物疫情排查实行包镇负责制,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县镇兽医技术人员各包保一个镇。
2.坚持属地管理各镇人民政府牵头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动物疫情日常排查,并于每日11时前将排查及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报局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疫情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如发现不明原因畜禽异常死亡情况,应及时向所在地镇级人民政府或县级兽医部门报告。县级兽医部门接到可疑疫情报告后,立即安排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有关技术方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并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诊断。
四、疫情响应
(一)疫情分级根据动物疫情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将重大动物疫情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和较大(Ⅲ级)疫情三级。
(二)分级响应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做出应急响应,按程序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疫情形势和风险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响应级别。
(三)应急响应终止重大动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由上级兽医主管部门对疫情控制情况进行评估,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由县兽医主管部门按程序报县政府宣布解除封锁。
五、疫情处置
(一)疑似疫情应急处置发生疑似疫情的,按照相关应急处置技术要求,对发病场户的畜禽实施严格的隔离、监视,对发病场户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养殖场户进行采样检测。
禁止疑似疫情场户畜禽、饲料及垫料、废弃物等有关物品移动,并对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必要时采取封锁、扑杀等措施。
(二)确诊疫情应急处置疫情确诊后,县兽医主管部门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调查疫源,向县政府提出封锁和启动应急响应的建议并组织实施,组织疫情发生地震级人民政府开展疫点和疫区畜禽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疫情发生前30天内疑似输入输出易感动物及产品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评估疫病风险。
六、调运监管
(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期间的监管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颁布的畜禽产地检疫规程实施到场到点检疫,对检疫不合格的畜禽不得调出养殖地。
(二)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的监管发生疑似或确诊重大动物疫情后,对疫点、疫区进行全面封锁,禁止疫点、疫区内所有同类畜禽及其产品调出调入。
七、应急物资准备
县兽医主管部门根据疫情形势,及时采购、储备必要的消毒药品和消毒器械、隔离封锁、人员防护等应急物资。同时,做好应急人员、防控技术储备。
(一)编制目的与依据为切实加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期间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根据县政府关于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通知中农业农村部门的主要职责及全椒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试行),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坚持属地管理。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要求,切实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联防联控,形成防控合力。各镇政府对本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2.坚持预防为主。贯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按照严格排查、及早发现、快速反应、规范处理的策略,果断扑灭疫情。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境内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期间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领导组织及职责
(一)应急领导组织县农业农村局成立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有关股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具体组成人员另文印发)。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畜牧兽医局,负责协调处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日常工作。同时成立疫情监测、疫情处置和物资保障三个应急工作组。
(二)主要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应急管理工作,研究制定各项防控措施。
2.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局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监督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掌握汇总全县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并及时报告,为局应急领导小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或建议。
3.应急工作组根据工作需要,各应急工作组职责如下动物疫情监测组由xxx组成,负责组织实施畜禽疫病排查监测,对异常死亡畜禽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并提出处理意见。
动物疫情处置组由xxx组成,根据畜禽疫病诊断监测结果,负责指导、监督疫情发生地镇级人民政府按照相关技术规程,及时、规范处置重大疫情。
防控物资保障组由xxx组成,负责强制免疫疫苗、环境消毒灭源、一点隔离封锁、人员防护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
(一)全面排查1.实行分镇包保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重大动物疫情排查实行包镇负责制,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县镇兽医技术人员各包保一个镇。
2.坚持属地管理各镇人民政府牵头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动物疫情日常排查,并于每日11时前将排查及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报局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疫情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如发现不明原因畜禽异常死亡情况,应及时向所在地镇级人民政府或县级兽医部门报告。县级兽医部门接到可疑疫情报告后,立即安排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有关技术方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并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诊断。
四、疫情响应
(一)疫情分级根据动物疫情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将重大动物疫情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和较大(Ⅲ级)疫情三级。
(二)分级响应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做出应急响应,按程序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疫情形势和风险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响应级别。
(三)应急响应终止重大动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由上级兽医主管部门对疫情控制情况进行评估,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由县兽医主管部门按程序报县政府宣布解除封锁。
五、疫情处置
(一)疑似疫情应急处置发生疑似疫情的,按照相关应急处置技术要求,对发病场户的畜禽实施严格的隔离、监视,对发病场户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养殖场户进行采样检测。
禁止疑似疫情场户畜禽、饲料及垫料、废弃物等有关物品移动,并对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必要时采取封锁、扑杀等措施。
(二)确诊疫情应急处置疫情确诊后,县兽医主管部门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调查疫源,向县政府提出封锁和启动应急响应的建议并组织实施,组织疫情发生地震级人民政府开展疫点和疫区畜禽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疫情发生前30天内疑似输入输出易感动物及产品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评估疫病风险。
六、调运监管
(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期间的监管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颁布的畜禽产地检疫规程实施到场到点检疫,对检疫不合格的畜禽不得调出养殖地。
(二)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的监管发生疑似或确诊重大动物疫情后,对疫点、疫区进行全面封锁,禁止疫点、疫区内所有同类畜禽及其产品调出调入。
七、应急物资准备
县兽医主管部门根据疫情形势,及时采购、储备必要的消毒药品和消毒器械、隔离封锁、人员防护等应急物资。同时,做好应急人员、防控技术储备。
随着区内企业相继复工复产,异地来七星关区务工、办事的人员不断增多。如何妥善解决无固定场所居住的人员的住宿难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近日,区文体广电旅游局积极协调区内多家酒店为返岗复工人员提供过渡性住宿服务,并对提供服务的酒店,加强了防疫、安全等方面的指导监督。
“前台让我们先扫一个二维码,扫描结果显示是绿色的才可以入住。”孔女士是浙江人,因工作需要和同事入住七星关区南山大酒店。
南山大酒店总经理张鹏告诉记者:“客人入住前要先扫描一下贵州健康码,客人的出行轨迹、到达过哪些城市、乘坐哪些交通工具等这些信息都要采集。二维码显示是绿色,我们可以正常接待,如果是其他颜色,我们会立马上报社区。”。
“虽然客人不多,但是防疫这根弦可不能松懈。”据张鹏介绍,相比疫情之前95%的入住率,复工后的酒店入住率只有30%左右,主要是商务人士和外地返毕的上班族。目前,酒店暂停使用中央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对电梯间、公共门把手等设施,每天进行4次消毒,酒店餐饮服务对客人提供点餐服务。外卖也只能送到酒店一楼大厅指定处,由客人下楼自取,减少人员接触。
随后,记者又来到毕节洪山国际大酒店,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酒店入住率逐渐回升,基本都是常住客和商务人士。按照流程,客人进入酒店都要被引流到前台先做体温测量,再登记资料,并且扫描“贵州健康码”进行申报,不符合要求的客人,会被转送到七星关区的定点爱心酒店隔离入住。
“酒店工作人员每天早晚对入住的客人进行体温测量,我们关闭了所有的餐饮营业点,同时我们的健身房、spa房也一直保持关闭状态,后期我们会根据政府的通知,再次做出一些调整。”毕节洪山国际大酒店副总经理张莉介绍,目前酒店餐厅暂停对外营业,也没有自助早餐供应,早餐以简餐打包的形式送到客房,早餐包装盒上贴有安心贴,贴上注明了送餐人的体温及姓名。
“酒店人员流动大,因此防疫工作不能大意。”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陈章智介绍,“为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局督促指导区内星级宾馆、酒店在抓好复工复产工作的同时,落实好防控措施、加强卫生管理、确保入住人员及员工健康安全,提升服务品质。我局将竭诚为企业服务,积极推进有序复业复工,共同抗击疫情,共度难关。”。
“前台让我们先扫一个二维码,扫描结果显示是绿色的才可以入住。”孔女士是浙江人,因工作需要和同事入住七星关区南山大酒店。
南山大酒店总经理张鹏告诉记者:“客人入住前要先扫描一下贵州健康码,客人的出行轨迹、到达过哪些城市、乘坐哪些交通工具等这些信息都要采集。二维码显示是绿色,我们可以正常接待,如果是其他颜色,我们会立马上报社区。”。
“虽然客人不多,但是防疫这根弦可不能松懈。”据张鹏介绍,相比疫情之前95%的入住率,复工后的酒店入住率只有30%左右,主要是商务人士和外地返毕的上班族。目前,酒店暂停使用中央空调,首选自然通风,对电梯间、公共门把手等设施,每天进行4次消毒,酒店餐饮服务对客人提供点餐服务。外卖也只能送到酒店一楼大厅指定处,由客人下楼自取,减少人员接触。
随后,记者又来到毕节洪山国际大酒店,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酒店入住率逐渐回升,基本都是常住客和商务人士。按照流程,客人进入酒店都要被引流到前台先做体温测量,再登记资料,并且扫描“贵州健康码”进行申报,不符合要求的客人,会被转送到七星关区的定点爱心酒店隔离入住。
“酒店工作人员每天早晚对入住的客人进行体温测量,我们关闭了所有的餐饮营业点,同时我们的健身房、spa房也一直保持关闭状态,后期我们会根据政府的通知,再次做出一些调整。”毕节洪山国际大酒店副总经理张莉介绍,目前酒店餐厅暂停对外营业,也没有自助早餐供应,早餐以简餐打包的形式送到客房,早餐包装盒上贴有安心贴,贴上注明了送餐人的体温及姓名。
“酒店人员流动大,因此防疫工作不能大意。”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陈章智介绍,“为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局督促指导区内星级宾馆、酒店在抓好复工复产工作的同时,落实好防控措施、加强卫生管理、确保入住人员及员工健康安全,提升服务品质。我局将竭诚为企业服务,积极推进有序复业复工,共同抗击疫情,共度难关。”。
一、高度重视,超前部署防疫工作
区疫情防控会议后,街道立即召开由班子全体成员、社区书记、有关科室负责同志参加的疫情防控专题会议,传达市区会议精神,对街道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了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人员责任;同时要求每位班子成员要切实发挥包联作用,一线督导社区摸排防控工作,确保全街上下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密切配合、严格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二、全街动员,深入摸排可疑人员
由班子成员带队,机关科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11个疫情防控入户摸排小组,充分发挥楼门组长、志愿者等力量,动用一切关系,对辖区居民进行了全面摸排走访,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各小组严格执行日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往来武汉等地区和发热等疑似人群情况,加强疫情防控,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员,力争无一漏报、无一瞒报。
三、细化分类,密切监控重点人员
经过对各社区摸排信息进行梳理汇总,确定了四类重点人员。共计摸排“四类人员”34人,安排专人密切关注,跟踪监测体温,及时记录归档并做好相关处置工作。同时,严格管制公众聚集活动,关闭街道、社区所有文化体育设施,取消小区内聚众下棋、打牌、广场舞等群众性聚集活动。及时提醒境内养老院、超市、饭店等公共场所通风消毒,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区疫情防控会议后,街道立即召开由班子全体成员、社区书记、有关科室负责同志参加的疫情防控专题会议,传达市区会议精神,对街道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了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人员责任;同时要求每位班子成员要切实发挥包联作用,一线督导社区摸排防控工作,确保全街上下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密切配合、严格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二、全街动员,深入摸排可疑人员
由班子成员带队,机关科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11个疫情防控入户摸排小组,充分发挥楼门组长、志愿者等力量,动用一切关系,对辖区居民进行了全面摸排走访,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各小组严格执行日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往来武汉等地区和发热等疑似人群情况,加强疫情防控,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员,力争无一漏报、无一瞒报。
三、细化分类,密切监控重点人员
经过对各社区摸排信息进行梳理汇总,确定了四类重点人员。共计摸排“四类人员”34人,安排专人密切关注,跟踪监测体温,及时记录归档并做好相关处置工作。同时,严格管制公众聚集活动,关闭街道、社区所有文化体育设施,取消小区内聚众下棋、打牌、广场舞等群众性聚集活动。及时提醒境内养老院、超市、饭店等公共场所通风消毒,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工作过程中的防护
1.上下班途中的防护。
正确佩戴防护有效的口罩,洗手后佩戴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
2.办公室工作的防护。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室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早、中、晚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七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定期对电话、拖把等公用办公室物品、门把手、电梯按钮进行消毒。
3.食堂进餐的防护。
机关、后勤职工食堂全部停伙。生产一线职工食堂必须开伙的,采用错时、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喷雾或擦拭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肉、蛋类一定要煮熟煮透。
4.公共区域的防护。
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5.后勤人员的防护。
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6.公务来访的防护。
须佩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且体温在37.2°正常条件下,方可入楼公干。加强门禁管理,控制无关外来人员进入工作区域。
7.使用空调的防护。
(1)使用空调系统的单位,增加新风量,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开空调时,可同时开排气扇。
(2)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时,若出现疫情,不要停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关断新风排风系统,同时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全新风运行。
8.废弃口罩的处理。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个人防护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传染。
(1)勤洗手。正确洗手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who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乏力、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2.下列情况需要洗手。
(1)传递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手脏时。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外出回来后。
3.使用口罩预防。
(1)口罩的选择。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k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条件允许建议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但有研究证明,佩戴2天过滤效率依然保持在95%以上,佩戴3天过滤效率降低至94.7%。污染或潮湿后应立即更换。医务人员、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须佩戴不带呼吸阀的n95及以上级别的医用防护口罩。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正确使用口罩。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3)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罩。
居家防护
1.在家中怎样预防传染。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
(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8)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时怎么吃?
(1)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3)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3.前往公共场所怎样预防感染。
(1)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
(2)保持工作场所室内不断的通风换气;在商场、公交车、地铁和飞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
(3)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
(4)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院就诊。
(5)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4.家庭成员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时。
(1)建议及时前往就近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尤其是小孩、老人、孕妇、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尽早治疗。
(2)尽快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可疑患病的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与无症状的其他家庭成员保持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4)若家庭中有人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他家庭成员如果经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
(5)尽量避免前往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参加集体活动。
(6)家具表面、厕所要用消毒水消毒、抹洗。消毒水可使用84消毒液(浓度为5%)稀释100倍后使用,或参照说明书配置。
通勤车辆的消毒
1.加强开窗通风,每天至少3次,每次20~30分钟。
2.使用消毒药。常用消毒剂有84消毒液、优氯净等。一般预防性消毒配备方法:每1瓶(500ml)84消毒液配置100千克水,每1千克优氯净配置1000千克水,或参照说明书配置。
3.使用方法:喷洒或擦拭。
1.上下班途中的防护。
正确佩戴防护有效的口罩,洗手后佩戴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
2.办公室工作的防护。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室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早、中、晚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七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定期对电话、拖把等公用办公室物品、门把手、电梯按钮进行消毒。
3.食堂进餐的防护。
机关、后勤职工食堂全部停伙。生产一线职工食堂必须开伙的,采用错时、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喷雾或擦拭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肉、蛋类一定要煮熟煮透。
4.公共区域的防护。
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5.后勤人员的防护。
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6.公务来访的防护。
须佩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且体温在37.2°正常条件下,方可入楼公干。加强门禁管理,控制无关外来人员进入工作区域。
7.使用空调的防护。
(1)使用空调系统的单位,增加新风量,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开空调时,可同时开排气扇。
(2)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时,若出现疫情,不要停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关断新风排风系统,同时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全新风运行。
8.废弃口罩的处理。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个人防护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传染。
(1)勤洗手。正确洗手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who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乏力、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2.下列情况需要洗手。
(1)传递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手脏时。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外出回来后。
3.使用口罩预防。
(1)口罩的选择。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k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条件允许建议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但有研究证明,佩戴2天过滤效率依然保持在95%以上,佩戴3天过滤效率降低至94.7%。污染或潮湿后应立即更换。医务人员、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须佩戴不带呼吸阀的n95及以上级别的医用防护口罩。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正确使用口罩。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3)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罩。
居家防护
1.在家中怎样预防传染。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
(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8)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时怎么吃?
(1)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3)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3.前往公共场所怎样预防感染。
(1)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
(2)保持工作场所室内不断的通风换气;在商场、公交车、地铁和飞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
(3)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
(4)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院就诊。
(5)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4.家庭成员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时。
(1)建议及时前往就近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尤其是小孩、老人、孕妇、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尽早治疗。
(2)尽快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可疑患病的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与无症状的其他家庭成员保持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4)若家庭中有人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他家庭成员如果经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
(5)尽量避免前往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参加集体活动。
(6)家具表面、厕所要用消毒水消毒、抹洗。消毒水可使用84消毒液(浓度为5%)稀释100倍后使用,或参照说明书配置。
通勤车辆的消毒
1.加强开窗通风,每天至少3次,每次20~30分钟。
2.使用消毒药。常用消毒剂有84消毒液、优氯净等。一般预防性消毒配备方法:每1瓶(500ml)84消毒液配置100千克水,每1千克优氯净配置1000千克水,或参照说明书配置。
3.使用方法:喷洒或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