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意见征求活动的展开,社会上关于民营企业的争论再度激烈起来。
有一种观点认为,民营企业是“依法治国"不落实造成的。有人认为只要为保障民营企业私有产权的法律健全,落实到位,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提起来了,经济也就能搞活了。
事情果真是这样吗?
下面笔者就侧重围绕“导致民营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的原因"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不要认为,民企一遇到问题就是法律不健全、依法治国不到位。
笔者认为,改开以来,政府就一直在倡导“依法治国",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法律制定了一个又一个,四十多年了,还没有“落实”到位吗?请问还需要制定多少部法律,才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起来。
现在我们看到了,己经暴雷的“恒大"案件,欠了全国人民二万亿债务的许家印可不是国企领导人,而是民企老板。被坑的许多供应商、承包商的也是民企。到目前为止,有些民企讨回自己的工程款,货款己经无望,到了破产的边缘。这也是私有产权不落实造成的。
况且,恒大制造的烂尾楼,坑的购房者不在少数,有些业主房子没得到,还得继续归还银行贷款,继续蒙受损失。去年发生在浙江桐乡的当街揰击女律师案件,不就是因为恒大烂尾楼事件引起。在那起案件中,为恒大这个“民营企业"保驾护航,为落实他们的“私有产权"不被侵犯,就可以“依法判决"业主继续承担他们原来的义务而蒙受烂尾楼的损失,以至激起当街锤击女律师的暴力事件。这不能说政府为保护民企的私有产权不尽责吧。那民企为啥还说私有产权不落实呢?
前文已经说过,改开以来,为民企发展而制定的法律已经够多了,不然的话,为判决浙江桐乡锤子哥依法履行还贷义务的司法行为就没有了法律依据。
只能说明,造成民企陷入困境的是另有原因,而不是法律不健全。在广大民企陷入困境的严重形势下,我们应该象医生诊断病情那样“闻望问切",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动不动就说“法律不健全”,“依法治国”不落实。这是“思想懒汉"的表现,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二、导致民企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订单,市场内卷,根源在于竞争减量循环。
笔者提醒各位,现在己经是市场经济时代了,各个企业需要靠市场交换,销售产品回收货款生活,获取订单是关键。没有订单,企业就会造成产品积压,蒙受损失。这同样是关键。这类问题可不是继续制定法律就能解决的了。
而众所周知,导致企业产品销售不出去的原因是“百姓无钱消费"。老百姓既是消费客户的主力军,又缺少收入无钱支付,这不是造成了市场内卷,经济危机的主要问题吗?而导致百姓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又是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的社会问题造成的吗?这个问题还需要争论吗?
笔者深入分析过这个问题,发现“竞争减量循环"这个经济规律在支配着民企活动。
所谓“竞争减量循环"是指在“市场竞争”前提下,钱在“企业经营者、工薪劳动者、市场消费者"之间形成循环流通,越循环周转,流通的钱越少,最后形成死循环"
造成“竞争减量循环"的原因有三个:企业利润最大化,客户购买力与企业竞争力。其中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最受争议。
有些经济学家指责别人评击民企中的剥削现象。认为这是打击民企老板积极性的“极左”行为。
通过“竞争减量循环"理论我们可以看到,企业通过员工工资支付行为,使钱从经营者手里流转到工薪劳动者手里,这样才能为“百姓有钱消费”,为“企业收回货款"创造条件。
现在社会上争议最大的问题是。有不少人评击资本家的“剥削”行为,认为资本家不执行劳动法,残酷地剥削工人,最大限度地压缩对员工的劳动报酬开支。企业家以及他们雇佣的水军则猛烈评击批判资本家剥削行为的人,认为他们是破坏民营企业经营活动的“左棍”。极力为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辩护。
通过“竞争减量循环"理论我们得知,当企业家最大限度地把钱捏在自己手里,不让钱流转到工薪劳动者手中时,会不会去想,怎么才能完全收回货款,销出产品呢?
现在的矛盾就在于:企业认为利润最大化天经地义,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开支,增加企业利润无可厚非。但实际情况是,员工收入减少后则会造成消费支出减少,导致市场内卷,最后还会影响到企业销售收入增加。
现在,市场上普遍感到内卷,企业销售困难,老板焦虑不安,这不就是因为百姓无钱消费造成的吗?这与企业家普遍采取的压缩工人劳动报酬,降低劳动收入难道没有关系吗?
问题还在于,有些人无视“竞争减量循环"规律的存在,他们将民企遇到的困难归就于企业营商环境不好,依法治国不到位,以及“极左思维”的干扰。
请问,即使依法治国措施到位,营商环境变好,社会上不再批评资本家剥削了,那么企业所需要的销售订单就有了,他们的产品就可以大量销售出去了?谁来为他们的销售买单。
只到现在,许多企业仍在关门,在裁员,在降薪,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
三、政府怎么帮助企业,才能走出经营困境。
严重的情况,也使得一些人士认识到增加就业与提高百姓收入的重要性,于是呼吁政府“扩大就业"
问题是扩大就业的最终落实者是企业。在现在市场内卷、销售萎缩的经营困境下,哪个企业会主动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工成本呢?
笔者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个情况。有些政府工作人员为落实“扩大就业"的指标去找企业。一些国企因为要承担社会责任,勉强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但有些民企就显得不乐意了。他们对政府人员说,你看我们现在这情况,产品卖不出去,货款回不来,赊销出去的账讨不回来,资金周转困难,在岗人员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还能继续增加就业岗位吗?
政府工作人员也不是不知道这种情况,他们原本也有扶持企业走出困境的义务,当然不能再为企业添乱了。
这里的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经济学家们为企业设计的“自由竞争经营制度"以及政企分开、企业自负盈亏的运行逻辑上。
作为企业,当然要自负盈亏,为自己的盈利以及生存发展负责。政府不是说企业有自主经营权吗?有用人权吗?在市场竞争激烈,你死我活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生死边缘,减员降本就成为第一选择,谁敢主动增加成本,降低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以响应政府号召呢?
在这里,政府的“扩大就业”与企业的“增强市场竞争力"就发生严重冲突?你说听谁的。
如果听政府的,扩大了就业岗位,但增加了经营成本,削弱了企业竞争力,导致企业经营失败,这损失政府承担吗?
如果任由企业降薪裁员,降本求生,劳动者收入急剧减少,不是造成市场继续内卷,消费进一步降级,企业产品更加销售不出去吗?
这就是两难
这里有部分经济学家的“功劳"。他们从美国大学课堂上得知,竞争有利于激活市场,有利于促进经营者改进工作,提升能力,推动进步,增强客户服务能力,配置资源,于是就照搬照抄,在中国推行“自由竞争"机制。把它叫做“创新"
哪成想,“自由竞争”会产生“二八定律",制造20%的竞争优胜者与80%的竞争失败者,成为天然的贫富两极分化制造机。优胜者闷声发大财,一看市场形势不对,立即移民海外。失败者自生自灭,倍受压力,痛苦不堪。因为他们人数众多,占了社会的绝大多数,构成了民企的主体。现在发声要求政府扶持的不是这么个群体吗?他们主导了社会与论。正是因为竞争压力,许多企业又不得不“苦练内功",进一步降薪裁员,以求脱困。所以他们也不敢主动增加劳动岗位。
从改开开始,部分经济学家就忽悠说,要政府简政放权,只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呼声。请问,现在企业经营困难,要求政府“扶持"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会不会打破“政府不干涉企业”的规矩?问题还在于,只要不打破“自由竞争”的机制,政府就无法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增强市场购买力,帮助企业脱困就是一句空话。
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会说你看,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有多少人外出旅游消费,你看餐饮业,有多少餐厅生意火爆,食客排队付款。你看珠宝店有多少人光顾,消费者一掷千金。
我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贫富两极分化吗?富人当然有消费能力,也愿意购物支付,但他们毕竟人数太少,根本拉动不了整个产业,广大的工薪劳动者才是消费主力军。
能够感知问题严重的是那些深陷经营困境的企业老板以及市场营销部门,而不是网上夸夸其谈,脱离实际的经济公知与网络喷子。
现在情况越来越明显了,“扩大就业”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百姓有钱消费了,企业才能增加销售收入,走出经营困境。那么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倍受经营压力情况下,政府怎样做才能达到“扩大就业”与企业解困的双重目标呢?
其实解决办法还是有的。就看你敢不敢转变思想观念,能不能另辟蹊径找出一条生路。
四、创新市场交换流通方式,建立“基本保险-风险竞争”双层市场运行机制。
前几年看过《陈云文选》,从中了解了建国初期我党扶持工商业发展的一段往事。
大约在1950年3-4月间,著名的棉粮之战己经结束,投机资本遭到惨重损失,但是市场也随之变得极度疲软,大量企业关门歇业,这对新生的共和国恢复经济极为不利。
为了有效动员私人工商业为共和国经济恢复共同出力,陈云提出了“加工订货”对策,得到了党中央支持。“加工订货"是指国家采用“国家采购”的方式,从私人工厂采购工业品,同时提供原材料供工厂加工产品。这样一来,私人工厂就解决了产品销路问题,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生产车间。结果歇业的私人工厂很快运转起来,恢复生产。据《陈云文选》介绍,短短几个月,工商业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高速运转起来,连城市的霓虹灯都亮了,到当年秋天,市面上就恢复了繁荣。
与“加工订货"相对应的是,国家又在农村实行了“收购土货"的政策,通过国营商业与合作社出资收购农村的土特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又通过组织工业品下乡的方式,把“加工订货"采购来的部分“工业品"卖给农民,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回笼货币。
这样一来,通过“加工订货”与“收购土货"就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建国初一度萧条的商品经济就这样搞活了。
往事并不如烟
建国初我党曾经实行过的“加工订货+收购土货"的经济对策对今天搞活市场经济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昔日市场萧条,私人工商业关门歇业,与今天民营企业遇到的市场内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完全可以借鉴“加工订货”的做法,对民企部分产品实行“国家采购",解决企业部分产品销路问题。
同时可以借鉴“收购土货”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工程。
政府与企业做成两笔交易:一笔是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政府提供产品采购,双方进行机会交换;另一笔是:政府采购的货款用于抵销企业支付的员工工资。
这样一来,“扩大就业”就与“国家采购"关联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
与此同时,政府与劳动者再次达成一笔交易:政府将“国家采购"来的企业产品卖给参加国家“扩大就业”工程的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供其生活消费。劳动者将其参加扩大就业"工程得来的劳动收入一部分交给政府,进一步支持“国家采购”。这样一来,“需求换劳动”就顺利成章地发展起来。
还有人会问,“国家采购"的资金从何而来?笔者认为,现在国家为刺激消费而发放的财政补贴以及消费券花钱也不少。只要把这笔钱利用起来,稍稍改造一下就行。实际上,等新机制运行起来后,这笔资金会周期性循环流动,等量流通,不会消失消耗,也不需要持续追加补充。
去年,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建立劳动保障基金,将“增加收入-促进消费-保障销售”结合起来》,详细探讨过“需求换劳动”的方式。
还有人会问,这样会不会破坏“自由竞争”机制?当然不会。因为采用“国家采购+扩大就业”体制,只是国家经济保障政策的一部分,仅仅起到为企业与人民基本生活保底的作用,并不会全部代替市场经营活动。
通过国家经济统筹,可以创新市场运行模式,变“风险竞争型”市场为“基本保障-风险竞争”双层运行体系。
回到现实中来,笔者再次重申,只要我们在市场“供给端与需求端"同时发力,并使用一种特殊的机制关联起来,形成一种循环交换机制,使资金在企业、劳动者、消费者之间循环流通起来,经济就搞活了。没有那么难。
有一种观点认为,民营企业是“依法治国"不落实造成的。有人认为只要为保障民营企业私有产权的法律健全,落实到位,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提起来了,经济也就能搞活了。
事情果真是这样吗?
下面笔者就侧重围绕“导致民营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的原因"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不要认为,民企一遇到问题就是法律不健全、依法治国不到位。
笔者认为,改开以来,政府就一直在倡导“依法治国",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法律制定了一个又一个,四十多年了,还没有“落实”到位吗?请问还需要制定多少部法律,才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起来。
现在我们看到了,己经暴雷的“恒大"案件,欠了全国人民二万亿债务的许家印可不是国企领导人,而是民企老板。被坑的许多供应商、承包商的也是民企。到目前为止,有些民企讨回自己的工程款,货款己经无望,到了破产的边缘。这也是私有产权不落实造成的。
况且,恒大制造的烂尾楼,坑的购房者不在少数,有些业主房子没得到,还得继续归还银行贷款,继续蒙受损失。去年发生在浙江桐乡的当街揰击女律师案件,不就是因为恒大烂尾楼事件引起。在那起案件中,为恒大这个“民营企业"保驾护航,为落实他们的“私有产权"不被侵犯,就可以“依法判决"业主继续承担他们原来的义务而蒙受烂尾楼的损失,以至激起当街锤击女律师的暴力事件。这不能说政府为保护民企的私有产权不尽责吧。那民企为啥还说私有产权不落实呢?
前文已经说过,改开以来,为民企发展而制定的法律已经够多了,不然的话,为判决浙江桐乡锤子哥依法履行还贷义务的司法行为就没有了法律依据。
只能说明,造成民企陷入困境的是另有原因,而不是法律不健全。在广大民企陷入困境的严重形势下,我们应该象医生诊断病情那样“闻望问切",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动不动就说“法律不健全”,“依法治国”不落实。这是“思想懒汉"的表现,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二、导致民企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订单,市场内卷,根源在于竞争减量循环。
笔者提醒各位,现在己经是市场经济时代了,各个企业需要靠市场交换,销售产品回收货款生活,获取订单是关键。没有订单,企业就会造成产品积压,蒙受损失。这同样是关键。这类问题可不是继续制定法律就能解决的了。
而众所周知,导致企业产品销售不出去的原因是“百姓无钱消费"。老百姓既是消费客户的主力军,又缺少收入无钱支付,这不是造成了市场内卷,经济危机的主要问题吗?而导致百姓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又是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的社会问题造成的吗?这个问题还需要争论吗?
笔者深入分析过这个问题,发现“竞争减量循环"这个经济规律在支配着民企活动。
所谓“竞争减量循环"是指在“市场竞争”前提下,钱在“企业经营者、工薪劳动者、市场消费者"之间形成循环流通,越循环周转,流通的钱越少,最后形成死循环"
造成“竞争减量循环"的原因有三个:企业利润最大化,客户购买力与企业竞争力。其中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最受争议。
有些经济学家指责别人评击民企中的剥削现象。认为这是打击民企老板积极性的“极左”行为。
通过“竞争减量循环"理论我们可以看到,企业通过员工工资支付行为,使钱从经营者手里流转到工薪劳动者手里,这样才能为“百姓有钱消费”,为“企业收回货款"创造条件。
现在社会上争议最大的问题是。有不少人评击资本家的“剥削”行为,认为资本家不执行劳动法,残酷地剥削工人,最大限度地压缩对员工的劳动报酬开支。企业家以及他们雇佣的水军则猛烈评击批判资本家剥削行为的人,认为他们是破坏民营企业经营活动的“左棍”。极力为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辩护。
通过“竞争减量循环"理论我们得知,当企业家最大限度地把钱捏在自己手里,不让钱流转到工薪劳动者手中时,会不会去想,怎么才能完全收回货款,销出产品呢?
现在的矛盾就在于:企业认为利润最大化天经地义,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开支,增加企业利润无可厚非。但实际情况是,员工收入减少后则会造成消费支出减少,导致市场内卷,最后还会影响到企业销售收入增加。
现在,市场上普遍感到内卷,企业销售困难,老板焦虑不安,这不就是因为百姓无钱消费造成的吗?这与企业家普遍采取的压缩工人劳动报酬,降低劳动收入难道没有关系吗?
问题还在于,有些人无视“竞争减量循环"规律的存在,他们将民企遇到的困难归就于企业营商环境不好,依法治国不到位,以及“极左思维”的干扰。
请问,即使依法治国措施到位,营商环境变好,社会上不再批评资本家剥削了,那么企业所需要的销售订单就有了,他们的产品就可以大量销售出去了?谁来为他们的销售买单。
只到现在,许多企业仍在关门,在裁员,在降薪,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
三、政府怎么帮助企业,才能走出经营困境。
严重的情况,也使得一些人士认识到增加就业与提高百姓收入的重要性,于是呼吁政府“扩大就业"
问题是扩大就业的最终落实者是企业。在现在市场内卷、销售萎缩的经营困境下,哪个企业会主动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工成本呢?
笔者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个情况。有些政府工作人员为落实“扩大就业"的指标去找企业。一些国企因为要承担社会责任,勉强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但有些民企就显得不乐意了。他们对政府人员说,你看我们现在这情况,产品卖不出去,货款回不来,赊销出去的账讨不回来,资金周转困难,在岗人员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还能继续增加就业岗位吗?
政府工作人员也不是不知道这种情况,他们原本也有扶持企业走出困境的义务,当然不能再为企业添乱了。
这里的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经济学家们为企业设计的“自由竞争经营制度"以及政企分开、企业自负盈亏的运行逻辑上。
作为企业,当然要自负盈亏,为自己的盈利以及生存发展负责。政府不是说企业有自主经营权吗?有用人权吗?在市场竞争激烈,你死我活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生死边缘,减员降本就成为第一选择,谁敢主动增加成本,降低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以响应政府号召呢?
在这里,政府的“扩大就业”与企业的“增强市场竞争力"就发生严重冲突?你说听谁的。
如果听政府的,扩大了就业岗位,但增加了经营成本,削弱了企业竞争力,导致企业经营失败,这损失政府承担吗?
如果任由企业降薪裁员,降本求生,劳动者收入急剧减少,不是造成市场继续内卷,消费进一步降级,企业产品更加销售不出去吗?
这就是两难
这里有部分经济学家的“功劳"。他们从美国大学课堂上得知,竞争有利于激活市场,有利于促进经营者改进工作,提升能力,推动进步,增强客户服务能力,配置资源,于是就照搬照抄,在中国推行“自由竞争"机制。把它叫做“创新"
哪成想,“自由竞争”会产生“二八定律",制造20%的竞争优胜者与80%的竞争失败者,成为天然的贫富两极分化制造机。优胜者闷声发大财,一看市场形势不对,立即移民海外。失败者自生自灭,倍受压力,痛苦不堪。因为他们人数众多,占了社会的绝大多数,构成了民企的主体。现在发声要求政府扶持的不是这么个群体吗?他们主导了社会与论。正是因为竞争压力,许多企业又不得不“苦练内功",进一步降薪裁员,以求脱困。所以他们也不敢主动增加劳动岗位。
从改开开始,部分经济学家就忽悠说,要政府简政放权,只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呼声。请问,现在企业经营困难,要求政府“扶持"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会不会打破“政府不干涉企业”的规矩?问题还在于,只要不打破“自由竞争”的机制,政府就无法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增强市场购买力,帮助企业脱困就是一句空话。
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会说你看,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有多少人外出旅游消费,你看餐饮业,有多少餐厅生意火爆,食客排队付款。你看珠宝店有多少人光顾,消费者一掷千金。
我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贫富两极分化吗?富人当然有消费能力,也愿意购物支付,但他们毕竟人数太少,根本拉动不了整个产业,广大的工薪劳动者才是消费主力军。
能够感知问题严重的是那些深陷经营困境的企业老板以及市场营销部门,而不是网上夸夸其谈,脱离实际的经济公知与网络喷子。
现在情况越来越明显了,“扩大就业”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百姓有钱消费了,企业才能增加销售收入,走出经营困境。那么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倍受经营压力情况下,政府怎样做才能达到“扩大就业”与企业解困的双重目标呢?
其实解决办法还是有的。就看你敢不敢转变思想观念,能不能另辟蹊径找出一条生路。
四、创新市场交换流通方式,建立“基本保险-风险竞争”双层市场运行机制。
前几年看过《陈云文选》,从中了解了建国初期我党扶持工商业发展的一段往事。
大约在1950年3-4月间,著名的棉粮之战己经结束,投机资本遭到惨重损失,但是市场也随之变得极度疲软,大量企业关门歇业,这对新生的共和国恢复经济极为不利。
为了有效动员私人工商业为共和国经济恢复共同出力,陈云提出了“加工订货”对策,得到了党中央支持。“加工订货"是指国家采用“国家采购”的方式,从私人工厂采购工业品,同时提供原材料供工厂加工产品。这样一来,私人工厂就解决了产品销路问题,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生产车间。结果歇业的私人工厂很快运转起来,恢复生产。据《陈云文选》介绍,短短几个月,工商业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高速运转起来,连城市的霓虹灯都亮了,到当年秋天,市面上就恢复了繁荣。
与“加工订货"相对应的是,国家又在农村实行了“收购土货"的政策,通过国营商业与合作社出资收购农村的土特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又通过组织工业品下乡的方式,把“加工订货"采购来的部分“工业品"卖给农民,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回笼货币。
这样一来,通过“加工订货”与“收购土货"就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建国初一度萧条的商品经济就这样搞活了。
往事并不如烟
建国初我党曾经实行过的“加工订货+收购土货"的经济对策对今天搞活市场经济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昔日市场萧条,私人工商业关门歇业,与今天民营企业遇到的市场内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完全可以借鉴“加工订货”的做法,对民企部分产品实行“国家采购",解决企业部分产品销路问题。
同时可以借鉴“收购土货”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工程。
政府与企业做成两笔交易:一笔是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政府提供产品采购,双方进行机会交换;另一笔是:政府采购的货款用于抵销企业支付的员工工资。
这样一来,“扩大就业”就与“国家采购"关联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
与此同时,政府与劳动者再次达成一笔交易:政府将“国家采购"来的企业产品卖给参加国家“扩大就业”工程的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供其生活消费。劳动者将其参加扩大就业"工程得来的劳动收入一部分交给政府,进一步支持“国家采购”。这样一来,“需求换劳动”就顺利成章地发展起来。
还有人会问,“国家采购"的资金从何而来?笔者认为,现在国家为刺激消费而发放的财政补贴以及消费券花钱也不少。只要把这笔钱利用起来,稍稍改造一下就行。实际上,等新机制运行起来后,这笔资金会周期性循环流动,等量流通,不会消失消耗,也不需要持续追加补充。
去年,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建立劳动保障基金,将“增加收入-促进消费-保障销售”结合起来》,详细探讨过“需求换劳动”的方式。
还有人会问,这样会不会破坏“自由竞争”机制?当然不会。因为采用“国家采购+扩大就业”体制,只是国家经济保障政策的一部分,仅仅起到为企业与人民基本生活保底的作用,并不会全部代替市场经营活动。
通过国家经济统筹,可以创新市场运行模式,变“风险竞争型”市场为“基本保障-风险竞争”双层运行体系。
回到现实中来,笔者再次重申,只要我们在市场“供给端与需求端"同时发力,并使用一种特殊的机制关联起来,形成一种循环交换机制,使资金在企业、劳动者、消费者之间循环流通起来,经济就搞活了。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