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女再不满,这3句话也说不得,太伤人
01、我不是你妈(爸),也不指望你养老。
面对儿女的“叛逆”,许多父母不能接受。
他们觉得自己过的桥比儿女走的路还多,而且自己的“教导”都是为了儿女好,所以当自己的想法不被认可时,他们就会“大发雷霆”,不惜以“断绝关系”来威胁。
但做父母的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儿女不是“私有财产”。他们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同事黄姐的儿子上班不久,黄姐就开始催婚了。可孩子并不着急,想着和女朋友多交往一段时间,玩上两年再结婚。
黄姐很着急,就告诉儿子,这谈恋爱就是瞎耽误功夫,像她跟老公是通过别人介绍认识的,根本没谈过恋爱,日子不也过得挺好的吗?
又说,趁着她身体还没啥毛病,儿子早结婚早要孩子,她还能帮忙带一带,再过几年,可就不好说了。
对于她的想法,儿子不太认可,还说以后有了孩子,自己可以带,不用她帮忙。
因为这事儿,母子俩经常磕磕碰碰的。有一次,他们居然闹掰了。黄姐就跟儿子赌气说:“以后你爱咋滴就咋滴,我不管了。我不是你妈,也不指望你养老,行了吧?”
有时候,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既想让儿女早点稳定下来,又想多帮他们一把。
不过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换位思考,不明白儿女的想法,最终导致一片好心变成了“驴肝肺”
![哪些话对儿女说不得,太伤人]()
02、从小你就没出息,大了还是个窝囊废。
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都盼望儿女有出息,能为自己挣点面子,于是就经常拿“别人的孩子”与自家孩子作比较。
只是这种比较的效果一般并不太好,没带来动力,却引起了反感。
邻居老武坚信“穷养儿,富养女”的道理,几乎将所有精力都花在了独生女儿身上,从唱歌跳舞到选择好的学校,真是没少下功夫。
但是他女儿没什么过人的天赋,还很贪玩,课外的东西没学好,文化成绩也稀松平常,最后勉强考了一个民办大学?
这让老武既恼火,又无可奈何。他合计着,事已至此,只能靠着找份好工作来补救一下了。
一晃4年过去了,他万万没想到,女儿毕业后竟然买了一辆三轮车,送起了快递。
虽然人们都说职业不分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在实际当中,哪家做父母的不想儿女有一份体面的、稳定的工作呢?
对于女儿的选择,老武不能认可,总是唠唠叨叨地说,谁家的儿子进了国企,待遇如何好;谁家的闺女去了知名私企,年薪几十万。再看看她从小就没出息,大了也是个窝囊废。
看到他这样的态度,女儿要么忍着不吭气,要么就激烈地反驳,质问老武混了大半辈子,不是也没混出什么名堂来吗,为啥要求她一定出人头地呢?
父母对儿女有期望无可厚非,关键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儿女身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大好事,却不是寻常事。
![哪些话对儿女说不得,太伤人]()
03、我真后悔,养了你这么个白眼狼。
其实,许多父母说话做事都是很矛盾的,一面说心甘情愿地为儿女付出,一面又强调养儿防老。
这不难理解,因为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东西。情感也不会例外。大多时候,人们能做到心安理得就很好了。
父母有抚养和教导儿女的责任,而儿女也有赡养和孝顺父母的义务。
这是生命传承的需要,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修养。彼此有任何夸大或者过分要求都是不可取的。
有些父母评价儿女们是否孝顺,往往会以谁给的钱多,买的东西多为标准。
舍得花钱的,就是好孩子,而小气的,就成了“白眼狼”。这样的看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父母与儿女之间,最重要的是情感交流,是心与心的联系,不能把眼睛只盯在物质上。
写在最后:
两代人的经历不同,生活观念也不一样,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时,存在分歧是在所难免的。
儿女应该理解老人的一片“苦心”,尽量去赢得他们的认可。而面对儿女的时候,父母也不能“固执己见”,以长辈身份自居,稍有不如意就说出一些“狠话”
亲情需要每个人用心来维护和“保养”。不要一时冲动,伤了别人,害了自己。
01、我不是你妈(爸),也不指望你养老。
面对儿女的“叛逆”,许多父母不能接受。
他们觉得自己过的桥比儿女走的路还多,而且自己的“教导”都是为了儿女好,所以当自己的想法不被认可时,他们就会“大发雷霆”,不惜以“断绝关系”来威胁。
但做父母的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儿女不是“私有财产”。他们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同事黄姐的儿子上班不久,黄姐就开始催婚了。可孩子并不着急,想着和女朋友多交往一段时间,玩上两年再结婚。
黄姐很着急,就告诉儿子,这谈恋爱就是瞎耽误功夫,像她跟老公是通过别人介绍认识的,根本没谈过恋爱,日子不也过得挺好的吗?
又说,趁着她身体还没啥毛病,儿子早结婚早要孩子,她还能帮忙带一带,再过几年,可就不好说了。
对于她的想法,儿子不太认可,还说以后有了孩子,自己可以带,不用她帮忙。
因为这事儿,母子俩经常磕磕碰碰的。有一次,他们居然闹掰了。黄姐就跟儿子赌气说:“以后你爱咋滴就咋滴,我不管了。我不是你妈,也不指望你养老,行了吧?”
有时候,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既想让儿女早点稳定下来,又想多帮他们一把。
不过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换位思考,不明白儿女的想法,最终导致一片好心变成了“驴肝肺”
![哪些话对儿女说不得,太伤人](https://www.ywz1.com/upload3/5e8/0d694ebb2881599e2215d6479326701f12983b85.jpg)
02、从小你就没出息,大了还是个窝囊废。
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都盼望儿女有出息,能为自己挣点面子,于是就经常拿“别人的孩子”与自家孩子作比较。
只是这种比较的效果一般并不太好,没带来动力,却引起了反感。
邻居老武坚信“穷养儿,富养女”的道理,几乎将所有精力都花在了独生女儿身上,从唱歌跳舞到选择好的学校,真是没少下功夫。
但是他女儿没什么过人的天赋,还很贪玩,课外的东西没学好,文化成绩也稀松平常,最后勉强考了一个民办大学?
这让老武既恼火,又无可奈何。他合计着,事已至此,只能靠着找份好工作来补救一下了。
一晃4年过去了,他万万没想到,女儿毕业后竟然买了一辆三轮车,送起了快递。
虽然人们都说职业不分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在实际当中,哪家做父母的不想儿女有一份体面的、稳定的工作呢?
对于女儿的选择,老武不能认可,总是唠唠叨叨地说,谁家的儿子进了国企,待遇如何好;谁家的闺女去了知名私企,年薪几十万。再看看她从小就没出息,大了也是个窝囊废。
看到他这样的态度,女儿要么忍着不吭气,要么就激烈地反驳,质问老武混了大半辈子,不是也没混出什么名堂来吗,为啥要求她一定出人头地呢?
父母对儿女有期望无可厚非,关键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儿女身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大好事,却不是寻常事。
![哪些话对儿女说不得,太伤人](https://www.ywz1.com/upload3/812/5285e2aa857c077fb9fea970b3009cca64f8c965.jpg)
03、我真后悔,养了你这么个白眼狼。
其实,许多父母说话做事都是很矛盾的,一面说心甘情愿地为儿女付出,一面又强调养儿防老。
这不难理解,因为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东西。情感也不会例外。大多时候,人们能做到心安理得就很好了。
父母有抚养和教导儿女的责任,而儿女也有赡养和孝顺父母的义务。
这是生命传承的需要,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修养。彼此有任何夸大或者过分要求都是不可取的。
有些父母评价儿女们是否孝顺,往往会以谁给的钱多,买的东西多为标准。
舍得花钱的,就是好孩子,而小气的,就成了“白眼狼”。这样的看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父母与儿女之间,最重要的是情感交流,是心与心的联系,不能把眼睛只盯在物质上。
写在最后:
两代人的经历不同,生活观念也不一样,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时,存在分歧是在所难免的。
儿女应该理解老人的一片“苦心”,尽量去赢得他们的认可。而面对儿女的时候,父母也不能“固执己见”,以长辈身份自居,稍有不如意就说出一些“狠话”
亲情需要每个人用心来维护和“保养”。不要一时冲动,伤了别人,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