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边防,从东北陆续调整满、锡伯、索伦等族官兵驻扎在新疆。经过世代的繁殖,这些民族也成为新疆当地少数民族之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的国力开始衰弱,位于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国派大将阿古柏率军入侵新疆,清朝时任陕甘省长的左宗棠力主恢复了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监督新疆事务。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军恢复了天山北部的广阔地区。次年(1877年)又越过天山南下,一举恢复南疆。天山南北再次回归中国版图。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将这块土地命名为新疆,意味着旧土新归。这就是今天新疆这个名字的由来。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开辟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疆,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工业非常落后,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像样的工厂和矿山,一些地方粮食不足,人民生活贫困。五十年来,新疆经济和社会事业迅速发展。2001年,新疆国内生产总额达到1485.4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额从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1年的7913元。
农业综合产能显著提高。到200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全疆总播种面积比1955年扩大了1倍,粮食、棉花、甜菜总产量比1955年增加了4.4倍、61.5倍、4550.2倍。2001年,牲畜年底有4603.78万头,比1955年增加了1.8倍。新疆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糖生产基地。
工业实力迅速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新疆只有363家工业企业,年产值0.98亿元。2001年,全区已有乡镇以上工业企业6287家,工业增值450亿元原油、原煤、棉纱、发电量比1955年增加590.78倍、42.68倍、80.8倍、358.3倍机制糖41.98万吨、钢131.83万吨、水泥981.29万吨、化肥72.9万吨。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以石油、石油化学工业、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学工业、医药、轻工业、食品等资源工业为主体的门类基本完善,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
交通运输业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前的新疆,人们远行,运输物主要借畜力,现代交通几乎空白。1962年底兰新铁路建设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1984年全长476公里的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西段建设,1990年全长460公里从乌鲁木齐到阿拉山口的兰新铁路西线顺利建设,通过第二亚欧洲大陆桥1994年兰新铁路复线建设,1999年全长975公里的南疆铁路库尔勒西至喀什段建设1949年新疆只有几条简单的道路,通车距离只有3361公里,到2001年底,全区道路通车距离已经达到8.09万公里,通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漠道路是世界上第一条在流动性沙漠建设的长距离等级道路。
新疆民航现在扩建了11个机场,开设了从乌鲁木齐到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伊斯兰堡的国际航线、香港包机航线和跨省(区)航线和自治区内的航线92条,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了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方、州、市的航空运输网旅游业蓬勃发展。2001年,新疆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7.3万人,旅游外汇收入9856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839.3万人,旅游收入71.8亿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与1949年相比,全区小学从1335所增加到6221所,中学从9所增加到1929所,中等专业学校从11所增加到99所,普通高中从1所增加到21所,高中学生数从0.04万增加到11万人,实现9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已经达到65所。
卫生事业发展迅速。1949年,新疆只有54家医疗机构、696张床,每万人只有1.6张床,0.19名医生,2001年已有各类卫生机构7309张,其中各类医院1357张,三级以上医院11张,床7.1万张,平均每万人有医院床35.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3.36万人,每千农业人口有乡镇卫生院床数,乡镇卫生技术人员9.75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10.44元,实现衣食丰富的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10278元,城镇居民整体实现小康。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截至2000年底,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共制定地方法规119件,法规决议、71件,批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法规31件,单行条例3件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行政规则173件。少数民族充分尊重和保障了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自治区政府于1988年和1993年相继颁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进一步保障了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无论是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还是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被广泛使用。新疆人民广播电视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5种语言广播,新疆电视台有维吾尔、汉、哈萨克等3种语言频道节目,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各民族有本民族文字的报纸和书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被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和保护。新疆少数民族大众信仰宗教,一些民族大众信仰宗教,如维吾尔、哈萨克、回归等民族大众信仰伊斯兰教、蒙古、锡伯、达调解尔等民族大众信仰佛教。各民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得到充分尊重,正常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多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753座宗教教职员2.68万人,其中伊斯兰教职员2.65万人。政府每年为重点寺院教堂提供专业资金,仅1999年中央政府就为乌鲁木齐的洋行寺、伊宁拜图拉清真寺、和田加麦大寺提供了760万元的资金。
国家对新疆发展的战略支持。加大新疆固定资产投资。中央政府制定实施的十个五年计划中,始终将新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基础发展项目、现代工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制定一系列优惠和特殊政策,保障计划顺利实施。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建设,从1950年到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了5015.15亿元,其中中中央投资2662.23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53.1%,累计建设了9万多个投资项目,其中包括178个中型项目和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给新疆以巨大的财力支持。据初步统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至2000年,中央政府对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到877.41亿元。通过石油天然气的研发让新疆受益。中央政府逐年加大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力度,1995年为181.96亿元,2000年为292.23亿元。已经开始建设的以新疆为主要气源的西气东输工程,计划投资额达到1200亿元以上。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新疆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倾向于经济发展和各项政策。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的相关法规,建议建设新疆粮棉生产基地,建设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防护林和防沙工程,实行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建设边境道路,完善辅助边境道路设施,加快塔里木河生态和水资源综合管理,优先在新疆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1年,中央政府在《关于西部大开发几项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中,规定提出了18方面的68项具体优惠政策。
全国其他省区市大力支持新疆。几十年来,各省区市为新疆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支持。在新疆工业企业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将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工厂全部转移到新疆,从大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新疆初建的中坚企业,选择大量少数民族劳动者到大陆先进企业进修实习,在短时间内在新疆培养工程技术中坚队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疆与内地各兄弟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人才相互流动越来越兴起和扩大,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物流、人才流为特征,以优势相辅相成为原则的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式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20多个比较发达的省市。
回顾一段历史,数一个数字,新疆的命运,各民族人民的幸福,都与祖国的兴衰有关,国家强大,新疆安泰,人民康乐,自由,民主,宗教,民族,这个音符,融入祖国的发展,强大,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章节中。
新疆潜力巨大,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美好。我们相信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央和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努力,新疆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美丽。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的国力开始衰弱,位于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国派大将阿古柏率军入侵新疆,清朝时任陕甘省长的左宗棠力主恢复了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监督新疆事务。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军恢复了天山北部的广阔地区。次年(1877年)又越过天山南下,一举恢复南疆。天山南北再次回归中国版图。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将这块土地命名为新疆,意味着旧土新归。这就是今天新疆这个名字的由来。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开辟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疆,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工业非常落后,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像样的工厂和矿山,一些地方粮食不足,人民生活贫困。五十年来,新疆经济和社会事业迅速发展。2001年,新疆国内生产总额达到1485.4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额从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1年的7913元。
农业综合产能显著提高。到200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全疆总播种面积比1955年扩大了1倍,粮食、棉花、甜菜总产量比1955年增加了4.4倍、61.5倍、4550.2倍。2001年,牲畜年底有4603.78万头,比1955年增加了1.8倍。新疆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糖生产基地。
工业实力迅速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新疆只有363家工业企业,年产值0.98亿元。2001年,全区已有乡镇以上工业企业6287家,工业增值450亿元原油、原煤、棉纱、发电量比1955年增加590.78倍、42.68倍、80.8倍、358.3倍机制糖41.98万吨、钢131.83万吨、水泥981.29万吨、化肥72.9万吨。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以石油、石油化学工业、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学工业、医药、轻工业、食品等资源工业为主体的门类基本完善,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
交通运输业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前的新疆,人们远行,运输物主要借畜力,现代交通几乎空白。1962年底兰新铁路建设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1984年全长476公里的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西段建设,1990年全长460公里从乌鲁木齐到阿拉山口的兰新铁路西线顺利建设,通过第二亚欧洲大陆桥1994年兰新铁路复线建设,1999年全长975公里的南疆铁路库尔勒西至喀什段建设1949年新疆只有几条简单的道路,通车距离只有3361公里,到2001年底,全区道路通车距离已经达到8.09万公里,通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漠道路是世界上第一条在流动性沙漠建设的长距离等级道路。
新疆民航现在扩建了11个机场,开设了从乌鲁木齐到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伊斯兰堡的国际航线、香港包机航线和跨省(区)航线和自治区内的航线92条,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了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方、州、市的航空运输网旅游业蓬勃发展。2001年,新疆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7.3万人,旅游外汇收入9856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839.3万人,旅游收入71.8亿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与1949年相比,全区小学从1335所增加到6221所,中学从9所增加到1929所,中等专业学校从11所增加到99所,普通高中从1所增加到21所,高中学生数从0.04万增加到11万人,实现9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已经达到65所。
卫生事业发展迅速。1949年,新疆只有54家医疗机构、696张床,每万人只有1.6张床,0.19名医生,2001年已有各类卫生机构7309张,其中各类医院1357张,三级以上医院11张,床7.1万张,平均每万人有医院床35.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3.36万人,每千农业人口有乡镇卫生院床数,乡镇卫生技术人员9.75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10.44元,实现衣食丰富的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10278元,城镇居民整体实现小康。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截至2000年底,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共制定地方法规119件,法规决议、71件,批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法规31件,单行条例3件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行政规则173件。少数民族充分尊重和保障了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自治区政府于1988年和1993年相继颁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进一步保障了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无论是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还是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被广泛使用。新疆人民广播电视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5种语言广播,新疆电视台有维吾尔、汉、哈萨克等3种语言频道节目,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各民族有本民族文字的报纸和书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被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和保护。新疆少数民族大众信仰宗教,一些民族大众信仰宗教,如维吾尔、哈萨克、回归等民族大众信仰伊斯兰教、蒙古、锡伯、达调解尔等民族大众信仰佛教。各民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得到充分尊重,正常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多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753座宗教教职员2.68万人,其中伊斯兰教职员2.65万人。政府每年为重点寺院教堂提供专业资金,仅1999年中央政府就为乌鲁木齐的洋行寺、伊宁拜图拉清真寺、和田加麦大寺提供了760万元的资金。
国家对新疆发展的战略支持。加大新疆固定资产投资。中央政府制定实施的十个五年计划中,始终将新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基础发展项目、现代工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制定一系列优惠和特殊政策,保障计划顺利实施。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建设,从1950年到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了5015.15亿元,其中中中央投资2662.23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53.1%,累计建设了9万多个投资项目,其中包括178个中型项目和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给新疆以巨大的财力支持。据初步统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至2000年,中央政府对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到877.41亿元。通过石油天然气的研发让新疆受益。中央政府逐年加大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力度,1995年为181.96亿元,2000年为292.23亿元。已经开始建设的以新疆为主要气源的西气东输工程,计划投资额达到1200亿元以上。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新疆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倾向于经济发展和各项政策。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的相关法规,建议建设新疆粮棉生产基地,建设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防护林和防沙工程,实行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建设边境道路,完善辅助边境道路设施,加快塔里木河生态和水资源综合管理,优先在新疆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1年,中央政府在《关于西部大开发几项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中,规定提出了18方面的68项具体优惠政策。
全国其他省区市大力支持新疆。几十年来,各省区市为新疆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支持。在新疆工业企业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将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工厂全部转移到新疆,从大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新疆初建的中坚企业,选择大量少数民族劳动者到大陆先进企业进修实习,在短时间内在新疆培养工程技术中坚队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疆与内地各兄弟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人才相互流动越来越兴起和扩大,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物流、人才流为特征,以优势相辅相成为原则的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式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20多个比较发达的省市。
回顾一段历史,数一个数字,新疆的命运,各民族人民的幸福,都与祖国的兴衰有关,国家强大,新疆安泰,人民康乐,自由,民主,宗教,民族,这个音符,融入祖国的发展,强大,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章节中。
新疆潜力巨大,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美好。我们相信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央和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努力,新疆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