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中共**县委员会今年度意识形态工作目标责任书全面贯彻中省市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配置,明确各级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和任务要求,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落实,特别制定本责任。
一、总体目标贯彻落实中央颁布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省委实施细则、市委实施意见和县委实施意见,以意识形态工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各级党委(党组)指导班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研究审查和纪律监督,全面提高意识形态工作水平,全面实现超越,全面建设丰富美丽的幸福*
二、主要任务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则,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保护以习近平为中心的党中央权威。
2、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对本镇、本单位、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带头引导、强队,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旗帜鲜明地开展思想舆论斗争。党委(党组)分管领导是直接负责人,其他班组成员根据一岗双责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责领导。
3、各级党委(党组)加强组织领导,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目标责任评价体系,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和职务廉洁范围,纳入纪律监督检查范围,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党组)文件、党委(党组)会议议议题、党委(党组)领导讲话、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党委(党组)干部培训课堂、党委(党组)重点调查课题,定期报告工作、职务评议等方式,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4、各级党委(党组)定期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情况,对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趋势征兆性问题,对重要节点、重点领域、敏感事件等相关舆论进行报告,制定应对措施,有效引导,维持意识形态安全。
5、各级党委(单位党组会议)每年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以上,每半年向上级党委专题报告意识形态工作1次,列入向全委报告工作的重要内容。
6、根据当地管理、等级负责人和谁负责人、谁负责人的原则,加强新闻媒体、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确保各种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特别是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各镇各部门各部门加大本镇、本部门、本部门网站、两微一端等网络新媒体管理,坚持信息发布审查制度,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确保各类宣传阵地安全运行。
7、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导向,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切实增强四大意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广泛开展四大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宣传教育活动,巩固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8、加强理论武装,明确学习重点,创新学习方式,完善旁听、审计、审查制度,推进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各镇各部门党委(党组)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一次以上。
9、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加强网络正面思想舆论,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两微一端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本镇、本部门、本部门围绕中心工作、推进工作落实,超越六大攻防战等方面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内容建议,实现正能量丰富、主旋律高、建立舆情评价机制,积极妥善开展突发事件、社会热点、媒体报道舆情引导工作。加强网络评论工作,旗帜鲜明地开展网络舆论斗争,不断加强主流思想舆论,维持**对外形象。
10、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县直机关开展六领六争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大力挖掘选树宣传各种先进典型,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11、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挖掘**地区文化,传承乡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文艺精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致志12、针对各类媒体、互联网、出版物、讲坛论坛等公开场合发布与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非议党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部署、散布政治谣言的党员干部,按纪律严肃处理。
13、县直有关部门根据《**县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发行〔20**〕*号)确定的责任分工,结合部门职能责任,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三、评价问责1、每年对各镇各部门的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工作由县评价事务所和县委宣传部共同实施。评价结果未达到总分值的70%,给予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差评,县委监察室通报批评
不良评价的党委(党组)本年度不得评价为先进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取消了年度各种评价资格。
2、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将追究责任。
(1)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不力,疏忽监督管理,管辖范围内意识形态领域发生重大问题,产生不良影响的;
(2)不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部署和提交工作事项,不安排部署,不催促执行,拒绝处理的;
(3)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配置的重大宣传教育任务、重大思想舆论斗争组织无力的;
(4)在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问题上,党委(党组)书记没有站在第一线,没有领先地与错误的观点和错误的倾向作斗争。
(5)对本辖区、本部门、本部门、本行业出现的,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问题不报告,迟报不报告,不积极应对,产生重大影响的;
(6)管辖范围内发生意识形态问题引起集体事件的;
(7)对管理的党员干部公开发表违反党章、党的决定决议和政策的发言无关,无法处理的;
(8)主管主办或所属新闻媒体发生严重错误的;
(9)主管主办或管辖范围内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和制作的教材等在意识形态上有严重的错误。
(10)主管主办或管辖范围内报纸、广播电视台、新闻网站等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权和实际控制权丧失的;
(11)主管主办或管辖范围内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出现严重问题的;
(12)管辖范围内召开的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和高等学校、党校、行政学院等课堂教育发表了否定党的领导、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言,产生了严重影响。
(13)其他未能切实履行工作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3、对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负责追究,情节轻微,警告说话,批评教育。
情节严重时,命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
情节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给予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一、总体目标贯彻落实中央颁布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省委实施细则、市委实施意见和县委实施意见,以意识形态工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各级党委(党组)指导班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研究审查和纪律监督,全面提高意识形态工作水平,全面实现超越,全面建设丰富美丽的幸福*
二、主要任务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则,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保护以习近平为中心的党中央权威。
2、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对本镇、本单位、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带头引导、强队,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旗帜鲜明地开展思想舆论斗争。党委(党组)分管领导是直接负责人,其他班组成员根据一岗双责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责领导。
3、各级党委(党组)加强组织领导,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目标责任评价体系,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和职务廉洁范围,纳入纪律监督检查范围,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党组)文件、党委(党组)会议议议题、党委(党组)领导讲话、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党委(党组)干部培训课堂、党委(党组)重点调查课题,定期报告工作、职务评议等方式,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4、各级党委(党组)定期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情况,对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趋势征兆性问题,对重要节点、重点领域、敏感事件等相关舆论进行报告,制定应对措施,有效引导,维持意识形态安全。
5、各级党委(单位党组会议)每年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以上,每半年向上级党委专题报告意识形态工作1次,列入向全委报告工作的重要内容。
6、根据当地管理、等级负责人和谁负责人、谁负责人的原则,加强新闻媒体、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确保各种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特别是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各镇各部门各部门加大本镇、本部门、本部门网站、两微一端等网络新媒体管理,坚持信息发布审查制度,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确保各类宣传阵地安全运行。
7、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导向,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切实增强四大意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广泛开展四大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宣传教育活动,巩固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8、加强理论武装,明确学习重点,创新学习方式,完善旁听、审计、审查制度,推进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各镇各部门党委(党组)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一次以上。
9、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加强网络正面思想舆论,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两微一端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本镇、本部门、本部门围绕中心工作、推进工作落实,超越六大攻防战等方面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内容建议,实现正能量丰富、主旋律高、建立舆情评价机制,积极妥善开展突发事件、社会热点、媒体报道舆情引导工作。加强网络评论工作,旗帜鲜明地开展网络舆论斗争,不断加强主流思想舆论,维持**对外形象。
10、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县直机关开展六领六争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大力挖掘选树宣传各种先进典型,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11、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挖掘**地区文化,传承乡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文艺精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致志12、针对各类媒体、互联网、出版物、讲坛论坛等公开场合发布与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非议党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部署、散布政治谣言的党员干部,按纪律严肃处理。
13、县直有关部门根据《**县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发行〔20**〕*号)确定的责任分工,结合部门职能责任,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三、评价问责1、每年对各镇各部门的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工作由县评价事务所和县委宣传部共同实施。评价结果未达到总分值的70%,给予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差评,县委监察室通报批评
不良评价的党委(党组)本年度不得评价为先进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取消了年度各种评价资格。
2、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将追究责任。
(1)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不力,疏忽监督管理,管辖范围内意识形态领域发生重大问题,产生不良影响的;
(2)不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部署和提交工作事项,不安排部署,不催促执行,拒绝处理的;
(3)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配置的重大宣传教育任务、重大思想舆论斗争组织无力的;
(4)在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问题上,党委(党组)书记没有站在第一线,没有领先地与错误的观点和错误的倾向作斗争。
(5)对本辖区、本部门、本部门、本行业出现的,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问题不报告,迟报不报告,不积极应对,产生重大影响的;
(6)管辖范围内发生意识形态问题引起集体事件的;
(7)对管理的党员干部公开发表违反党章、党的决定决议和政策的发言无关,无法处理的;
(8)主管主办或所属新闻媒体发生严重错误的;
(9)主管主办或管辖范围内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和制作的教材等在意识形态上有严重的错误。
(10)主管主办或管辖范围内报纸、广播电视台、新闻网站等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权和实际控制权丧失的;
(11)主管主办或管辖范围内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出现严重问题的;
(12)管辖范围内召开的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和高等学校、党校、行政学院等课堂教育发表了否定党的领导、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言,产生了严重影响。
(13)其他未能切实履行工作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3、对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负责追究,情节轻微,警告说话,批评教育。
情节严重时,命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
情节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给予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