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一建军节是让无数国人沸腾的一天,在傍晚的奥运男子百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83秒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一顺利晋级决赛,并打破了亚洲纪录,他也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而在晚上的决赛中,苏炳添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名,再一次创造了历史。
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首次晋级男子百米半决赛到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闯入十秒大关;从2018年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追平亚洲纪录到今年东京奥运会打破亚洲纪录,驰骋决赛赛场,苏炳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人第一次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半决赛,第一次闯入十秒大关,第一次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中国速度”在他身上不断刷新。
如果回顾一下苏炳添的过去,我们很容易理解何为奥运精神。田径圈公认短跑的黄金身高为1米80到1米85,只有1米72的他先天就不具备优势,而32岁,在田径赛道上也略显“高龄”,但他还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对专业运动员来说,每突破分毫都难如登天,他在社交账号坦言,从9.99秒到9.91秒,这短短0.08秒的提升,他用了三年。正如饭要一口口吃,体育成绩不可能一蹴而就,正是他日复一日地坚持和积累,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突破。
“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这几个词语不仅仅是奥运格言,更是人类文明的写照。若是一直沉湎现状,没有突破,没有对更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人类不可能有今天的灿烂文明。奥运会是体育赛事,但它的意义绝不局限于体育,奥运精神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对个人、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都意义非凡。
1932年7月30日,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男子100米赛道上,短跑选手刘长春成为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运动员。从刘长春到苏炳添,是一场跨越89年的奔跑,中国人终于昂首冲上奥运百米决赛跑道,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跨越89年的历史,中国田径已经从孑然一身到惊艳世界,这不仅是中国速度的突破,也是亚洲速度的崛起。
在过去,“黄种人不擅长短跑”之类的论调甚嚣尘上,甚至我们有些人对此都深信不疑。这种“黄种人不擅长什么”“中国人哪里哪里不行”的傲慢断言,不仅是严重的刻板印象,更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对这种论调,谴责之外,实力是最好的驳斥,前有刘翔,后有苏炳添,都是对“黄种人不擅长短跑”的有力回击?
没有什么人是天生不行的。我们不“唯成绩论”,是因为我们对奥运精神的深刻领悟,是因为我们迈向体育强国的自信从容,不代表我们不追求更好成绩,更不代表可以被外人妄加断言。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个个伟大成就说明,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中国人一样能做,甚至做得更好?
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首次晋级男子百米半决赛到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闯入十秒大关;从2018年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追平亚洲纪录到今年东京奥运会打破亚洲纪录,驰骋决赛赛场,苏炳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人第一次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半决赛,第一次闯入十秒大关,第一次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中国速度”在他身上不断刷新。
如果回顾一下苏炳添的过去,我们很容易理解何为奥运精神。田径圈公认短跑的黄金身高为1米80到1米85,只有1米72的他先天就不具备优势,而32岁,在田径赛道上也略显“高龄”,但他还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对专业运动员来说,每突破分毫都难如登天,他在社交账号坦言,从9.99秒到9.91秒,这短短0.08秒的提升,他用了三年。正如饭要一口口吃,体育成绩不可能一蹴而就,正是他日复一日地坚持和积累,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突破。
“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这几个词语不仅仅是奥运格言,更是人类文明的写照。若是一直沉湎现状,没有突破,没有对更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人类不可能有今天的灿烂文明。奥运会是体育赛事,但它的意义绝不局限于体育,奥运精神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对个人、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都意义非凡。
1932年7月30日,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男子100米赛道上,短跑选手刘长春成为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运动员。从刘长春到苏炳添,是一场跨越89年的奔跑,中国人终于昂首冲上奥运百米决赛跑道,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跨越89年的历史,中国田径已经从孑然一身到惊艳世界,这不仅是中国速度的突破,也是亚洲速度的崛起。
在过去,“黄种人不擅长短跑”之类的论调甚嚣尘上,甚至我们有些人对此都深信不疑。这种“黄种人不擅长什么”“中国人哪里哪里不行”的傲慢断言,不仅是严重的刻板印象,更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对这种论调,谴责之外,实力是最好的驳斥,前有刘翔,后有苏炳添,都是对“黄种人不擅长短跑”的有力回击?
没有什么人是天生不行的。我们不“唯成绩论”,是因为我们对奥运精神的深刻领悟,是因为我们迈向体育强国的自信从容,不代表我们不追求更好成绩,更不代表可以被外人妄加断言。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个个伟大成就说明,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中国人一样能做,甚至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