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电影《建军大业》,内心可以说是七上八下。
有着一种失落感,也带着一种期待。
看过前两部《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这三部电影都有着相同的问题,超强卡司偶像剧,人物繁多过电影,以及历史事实上都存在问题。
但是彩线串珠式的历史事件叙述法对学生对群众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历史了解法,而且剧情和拍摄手法均很巧妙。
4点多看完《建军大业》,和预期完全相同,对历史事实失望,对电影拍摄手法和战争情景赞叹。
总结来说,就是上面的意见。
《建军大业》作为一部战争片是成功的,可是作为一部主旋律历史片是存在巨大问题的。
打分也是如此:作为战争故事叙述片,我可以给9分,因为战争的效果和英雄信仰令人赞叹。
可是这是一部历史片,是一部主旋律历史片,又是一部几年不遇的献给建军90周年的贺礼爱国主义教育片,出现这么多的历史史实错误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准许的。
总的来说只能给到~3的位置。
那么我主要来说说我对电影的一些失望,做些批评。
一,历史感缺失。
一部充满了各路“小鲜肉”,而没有一位历史时代考证专家(至少在影院清场看片尾没有看到)的电影。
是缺少了历史剧特有的历史感。
什么是历史感?
一句历史学界的名言给了最好的答案:“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时代来看,而不是用着现代人的视角现代人的历史理论观念来苛求过去的人。
比如说,明末清初三大儒我们以前一直指责他们遵循儒学的传统,仍然恪守着儒家封建纲常伦理,没有提出如同期欧洲的民主思想而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无法推动中国社会变革转型。
可是放到当时的历史时代来看,他们三人都参与反清复明运动,关心民间疾苦,重民富民,以民为本,而且提倡经世致用,为清朝“乾嘉学派”的优良学风提供了基础。
这才是富有历史感的解释分析。
同样,在拍摄电影时也要还原历史时代,台词要契合人物特点。
在预告中蒋介石的那句台词真真的让我出了戏:“毛泽东一介农民,朱德一介兵痞,周恩来一介书生,凭什么跟我斗?
”这样直接穿越式的贴标签又现代总裁式放在90年以前真的不大适合。
有着一种失落感,也带着一种期待。
看过前两部《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这三部电影都有着相同的问题,超强卡司偶像剧,人物繁多过电影,以及历史事实上都存在问题。
但是彩线串珠式的历史事件叙述法对学生对群众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历史了解法,而且剧情和拍摄手法均很巧妙。
4点多看完《建军大业》,和预期完全相同,对历史事实失望,对电影拍摄手法和战争情景赞叹。
总结来说,就是上面的意见。
《建军大业》作为一部战争片是成功的,可是作为一部主旋律历史片是存在巨大问题的。
打分也是如此:作为战争故事叙述片,我可以给9分,因为战争的效果和英雄信仰令人赞叹。
可是这是一部历史片,是一部主旋律历史片,又是一部几年不遇的献给建军90周年的贺礼爱国主义教育片,出现这么多的历史史实错误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准许的。
总的来说只能给到~3的位置。
那么我主要来说说我对电影的一些失望,做些批评。
一,历史感缺失。
一部充满了各路“小鲜肉”,而没有一位历史时代考证专家(至少在影院清场看片尾没有看到)的电影。
是缺少了历史剧特有的历史感。
什么是历史感?
一句历史学界的名言给了最好的答案:“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时代来看,而不是用着现代人的视角现代人的历史理论观念来苛求过去的人。
比如说,明末清初三大儒我们以前一直指责他们遵循儒学的传统,仍然恪守着儒家封建纲常伦理,没有提出如同期欧洲的民主思想而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无法推动中国社会变革转型。
可是放到当时的历史时代来看,他们三人都参与反清复明运动,关心民间疾苦,重民富民,以民为本,而且提倡经世致用,为清朝“乾嘉学派”的优良学风提供了基础。
这才是富有历史感的解释分析。
同样,在拍摄电影时也要还原历史时代,台词要契合人物特点。
在预告中蒋介石的那句台词真真的让我出了戏:“毛泽东一介农民,朱德一介兵痞,周恩来一介书生,凭什么跟我斗?
”这样直接穿越式的贴标签又现代总裁式放在90年以前真的不大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