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凝聚力的国家必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一个有学习力的班级也必是有良好文化的班级。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一门必修课。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级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更是班级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多年以来,在担任各种类型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根据班级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使其与课程教学相辅相成。实践证明,在班级文化影响下,学生变得更有朝气、有活力、有生命力、有学习力,而高考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更加证明班级文化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回忆过去,收获颇多,现从以下三方面和大家分享班级文化建设实施中的一点体会。
班名:美丽的绽放。
班训:团结奋进、追求卓越。
班歌:《我相信》。
班级口号:蟾宫折桂、舍我其谁。
班主任寄语:做人以德,德高人敬;学习靠勤,勤能取胜。
一、用温馨的班级物质文化陶冶人
走进一个班级,干净、整洁、有序的环境会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温馨的班级物质文化可以给学生们家的感觉,尤其对新组建班级的学生们来说,可以让原本陌生的大家快速的融入新的集体,开始新的生活。从班级的教室卫生、花草植株,到前后墙的班徽、班训、班级目标、班级口号,名人名言,这些布置上的丰富内容充实班级物质文化。而且班级在布置上不仅注重各板块的外观设计、色彩搭配、空间安排,更注重根据各阶段学生们的需求确定主题及内容。如考虑到高中生学习时间紧张,阅读时间有限的实际问题,班级成立图书一角,引导学生利用课间及零散时间读书,班级内部形成“人人爱书、人人读书”的良好风气,整个设计全班参与,种种活动为班级同学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在这种温馨、和谐的环境下,学生们享受到主人翁的地位,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充实、快乐,都学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
二、用人性的班级制度文化约束人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内相关制度为依据,本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根据班级的实际,制定班级公约,公约中提倡学生文明交往、健康生活、心态积极、高效学习,班干部会议、科代表会议、组长会议、住宿生会议等等定期召开,及时解决班级存在的问题,反馈大家的建议,实施过程中保证制度公开、公平、公正,接受每一个人提出的合理性建议,达成共识后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更好的达成制度为人服务的宗旨,实现制度文化育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全班同学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
三、用高尚的班级精神文化净化人
(一)班级设计各种活动,增强班级集体凝聚力。
高中的学习生活中,各种活动除锻炼学生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外,对于增进学生感情,培养集体荣誉感意义非同寻常,尤其高一新组建学年和班级时,更要靠这每一次活动强化学生团队概念,在学年的带领下,各班级组织了一些大型活动,如《一.二九大合唱》、《诗歌朗诵》及一些学科竞赛类活动、跑操观摩活动等,作为班主任的我,每次都和同学们群力群策,共同策划组织,一次次的参与,让同学们也感觉到平时严厉的班主任背后还有平易近人、多才多艺的一面,活动中同学们虽看重集体荣誉的高低,但更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我在每一个过程中引导本班级学生积极参与,用心对待。功夫不负有心人,每次活动班级都取得特等奖、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活动让班主任和同学们的心走得更近了。回忆付出,品味收获,很多同学在颁奖时都激动的眼含泪水,而每一次我压轴的总结更是将活动的精髓推到了极致。一次又一次的掌声让我更清楚的知道,班级文化中各种活动的开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通过活动让学生们都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尽力付出,一定会有收获。活动中每一位同学的努力都会得到客观、诚恳的评价和认可,这也会成为大家日后继续积极参与活动的动力?
(二)班级借助两会,插入美文及大学介绍丰富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需要丰富多彩,种类多样。在每周例行的晨会上,我在进行常规管理总结后,还会针对学生每一阶段存在的问题选读精美文章教育、引导学生。在读完之后,思考内化,营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气氛,涵养学生性情的同时,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我还安排学生利用零散时间开展《弟子规》、《我的大学梦》等活动,很多学生也参与到班会的设计和组织中,所有活动有负责人、执行者和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提高了自信,激发了热情,感受到自我的主体地位,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下,学生们受益匪浅、各方面成绩进步效果显著。
(三)班级将家庭教育融入班级文化,发挥家校合一的作用。
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任务,家庭教育也是班级文化可以涉及的一部分,作为班主任,我除了做好学生常规工作,更注重做好家长和学校的工作,对于班级的特殊学生及特殊家庭,我努力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成长环境,了解学生性格形成的过程及在家表现,平时多与家长沟通,寻求最佳的教育方法,长期的工作让我意识到,对于很多特殊学生身上的问题,如果家长不配合不改变,永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学校和老师再多的付出也只是指标不治本,尤其现在学生与家长沟通存在严重的障碍问题,解铃还需系铃人,家长的积极参与才能解决问题。实践表明,站在为学生负责的同一立场,学校工作还是很容易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的。
为了便于与家长们沟通,我组织家长建立班级微信群,不定期与家长们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班级文化更换等动态活动也在群里和家长们分享,有文字,有照片,还有视频,如班级和学年组织集体活动,我把学生们参与的照片及视频发到群里后,家长们都特别感动,尤其是亲自参与的学生的家长们。记得一次感恩活动,很多学生在活动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感谢,看到视频的家长们激动的留下眼泪,说孩子长大了,知道感恩了,虽然平时从来不说感谢的话,但心里有数啊!家长的反馈,让我知道,作为班主任,只要多动脑筋,便可以在学生和家长沟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知道自己在促进亲自关系上起了这么大作用,我很欣慰。
班级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选出委员会代表参与班级活动与管理,及时反馈家长们对班级管理的宝贵意见,一同商讨解决方案。班级有活动时,在委员会代表的组织下,家长们也会积极参与,如家长进课堂听课活动,家长大讲堂活动等等,我还组织班主任们共同商讨如何引导家长参与学生的人生规划,实践证明,通过学年搭设的平台,在班主任们的配合下,家长们积极参与活动,活动中放下高高在上的威严,缩短与孩子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感,消除孩子的逆反情绪。家长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可以最有效地解决学生内心的困惑,过程中学生的成长令人震惊。
(四)导师制度贯穿始终,班级文化伴随学生成长。
为了丰富班级文化内涵,更好的发挥科任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班级实施导师制度,本着自愿和符合学情的原则,班主任对班级学生分组与教师结成对子,定期与不定期与导师沟通交流,在导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在知识上,学生们学习上的难题得到及时的解答,通过课间与导师交流,不但增进感情,更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学生们在心理上也有了强大的依靠,更有勇气去面对学习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让学生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一次次挑战。
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让学生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硕果累累,让身为班主任的我也总是热血澎湃,更加有激情、有思想,正如教育家于漪老师所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不断的学习,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建设,用我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守望学生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班名:美丽的绽放。
班训:团结奋进、追求卓越。
班歌:《我相信》。
班级口号:蟾宫折桂、舍我其谁。
班主任寄语:做人以德,德高人敬;学习靠勤,勤能取胜。
一、用温馨的班级物质文化陶冶人
走进一个班级,干净、整洁、有序的环境会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温馨的班级物质文化可以给学生们家的感觉,尤其对新组建班级的学生们来说,可以让原本陌生的大家快速的融入新的集体,开始新的生活。从班级的教室卫生、花草植株,到前后墙的班徽、班训、班级目标、班级口号,名人名言,这些布置上的丰富内容充实班级物质文化。而且班级在布置上不仅注重各板块的外观设计、色彩搭配、空间安排,更注重根据各阶段学生们的需求确定主题及内容。如考虑到高中生学习时间紧张,阅读时间有限的实际问题,班级成立图书一角,引导学生利用课间及零散时间读书,班级内部形成“人人爱书、人人读书”的良好风气,整个设计全班参与,种种活动为班级同学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在这种温馨、和谐的环境下,学生们享受到主人翁的地位,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充实、快乐,都学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
二、用人性的班级制度文化约束人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内相关制度为依据,本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根据班级的实际,制定班级公约,公约中提倡学生文明交往、健康生活、心态积极、高效学习,班干部会议、科代表会议、组长会议、住宿生会议等等定期召开,及时解决班级存在的问题,反馈大家的建议,实施过程中保证制度公开、公平、公正,接受每一个人提出的合理性建议,达成共识后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更好的达成制度为人服务的宗旨,实现制度文化育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全班同学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
三、用高尚的班级精神文化净化人
(一)班级设计各种活动,增强班级集体凝聚力。
高中的学习生活中,各种活动除锻炼学生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外,对于增进学生感情,培养集体荣誉感意义非同寻常,尤其高一新组建学年和班级时,更要靠这每一次活动强化学生团队概念,在学年的带领下,各班级组织了一些大型活动,如《一.二九大合唱》、《诗歌朗诵》及一些学科竞赛类活动、跑操观摩活动等,作为班主任的我,每次都和同学们群力群策,共同策划组织,一次次的参与,让同学们也感觉到平时严厉的班主任背后还有平易近人、多才多艺的一面,活动中同学们虽看重集体荣誉的高低,但更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我在每一个过程中引导本班级学生积极参与,用心对待。功夫不负有心人,每次活动班级都取得特等奖、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活动让班主任和同学们的心走得更近了。回忆付出,品味收获,很多同学在颁奖时都激动的眼含泪水,而每一次我压轴的总结更是将活动的精髓推到了极致。一次又一次的掌声让我更清楚的知道,班级文化中各种活动的开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通过活动让学生们都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尽力付出,一定会有收获。活动中每一位同学的努力都会得到客观、诚恳的评价和认可,这也会成为大家日后继续积极参与活动的动力?
(二)班级借助两会,插入美文及大学介绍丰富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需要丰富多彩,种类多样。在每周例行的晨会上,我在进行常规管理总结后,还会针对学生每一阶段存在的问题选读精美文章教育、引导学生。在读完之后,思考内化,营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气氛,涵养学生性情的同时,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我还安排学生利用零散时间开展《弟子规》、《我的大学梦》等活动,很多学生也参与到班会的设计和组织中,所有活动有负责人、执行者和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提高了自信,激发了热情,感受到自我的主体地位,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下,学生们受益匪浅、各方面成绩进步效果显著。
(三)班级将家庭教育融入班级文化,发挥家校合一的作用。
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任务,家庭教育也是班级文化可以涉及的一部分,作为班主任,我除了做好学生常规工作,更注重做好家长和学校的工作,对于班级的特殊学生及特殊家庭,我努力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成长环境,了解学生性格形成的过程及在家表现,平时多与家长沟通,寻求最佳的教育方法,长期的工作让我意识到,对于很多特殊学生身上的问题,如果家长不配合不改变,永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学校和老师再多的付出也只是指标不治本,尤其现在学生与家长沟通存在严重的障碍问题,解铃还需系铃人,家长的积极参与才能解决问题。实践表明,站在为学生负责的同一立场,学校工作还是很容易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的。
为了便于与家长们沟通,我组织家长建立班级微信群,不定期与家长们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班级文化更换等动态活动也在群里和家长们分享,有文字,有照片,还有视频,如班级和学年组织集体活动,我把学生们参与的照片及视频发到群里后,家长们都特别感动,尤其是亲自参与的学生的家长们。记得一次感恩活动,很多学生在活动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感谢,看到视频的家长们激动的留下眼泪,说孩子长大了,知道感恩了,虽然平时从来不说感谢的话,但心里有数啊!家长的反馈,让我知道,作为班主任,只要多动脑筋,便可以在学生和家长沟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知道自己在促进亲自关系上起了这么大作用,我很欣慰。
班级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选出委员会代表参与班级活动与管理,及时反馈家长们对班级管理的宝贵意见,一同商讨解决方案。班级有活动时,在委员会代表的组织下,家长们也会积极参与,如家长进课堂听课活动,家长大讲堂活动等等,我还组织班主任们共同商讨如何引导家长参与学生的人生规划,实践证明,通过学年搭设的平台,在班主任们的配合下,家长们积极参与活动,活动中放下高高在上的威严,缩短与孩子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感,消除孩子的逆反情绪。家长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可以最有效地解决学生内心的困惑,过程中学生的成长令人震惊。
(四)导师制度贯穿始终,班级文化伴随学生成长。
为了丰富班级文化内涵,更好的发挥科任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班级实施导师制度,本着自愿和符合学情的原则,班主任对班级学生分组与教师结成对子,定期与不定期与导师沟通交流,在导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在知识上,学生们学习上的难题得到及时的解答,通过课间与导师交流,不但增进感情,更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学生们在心理上也有了强大的依靠,更有勇气去面对学习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让学生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一次次挑战。
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让学生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硕果累累,让身为班主任的我也总是热血澎湃,更加有激情、有思想,正如教育家于漪老师所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不断的学习,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建设,用我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守望学生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