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饭的制作方法是:将田园、溪边、山坡上的鲜嫩社蒿(香蒿、青蒿)采撷回家,洗净剁碎,揉尽苦水,焙干,与野蒜(胡葱)、地米菜、腊豆干、腊肉干等辅料掺合糯米(可掺部分粘米,但需先将粘米煮成半熟后掺入糯米)蒸或焖制而成.其味鲜美,芳香扑鼻,松软可口,老少皆宜.土家人做社饭不光是自家人吃,还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故有民谚说:“送完了自家的,吃不完别家的.”充分显示出土家人淳朴、亲和的民风.由于社蒿(香蒿)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其性苦寒,能治疗和预防伤、肿痛、痨、疟、痢、痔等多种疾病,所以社饭是土家人传统药膳中的一个常用品种。
- 自然问答
- 答案列表
社饭什么时候吃:什么叫社饭[朗读]
在很多人看来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是早餐,其他的就都不重要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很不对的.午饭跟晚饭也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晚饭就更重要了.那么晚饭吃什么最好?
原料:糯米300克,大米200克,熟腊肉150克,青蒿菜200克,苦蒜(野葱)150克.调料:茶油、盐、味精等适量.制作方法:蒸.腊肉切成小丁,苦蒜去根须切成短节,蒿菜洗净(只用嫩叶),切成短节,揉出苦水剂干水分.入锅用茶油炒至蒿菜转黄去除苦水待用.糯米、大米淘洗干净,糯米用水浸泡;大米先放入沸水锅中稍煮片刻捞出,滤去米汤;糯米滤去水分后与煮过的大米混合一起,放入腊肉丁、苦蒜、蒿菜、盐、味精拌匀,放入甑内,用大火蒸熟即成。
一个就是一万,至于赌什么就不清楚了?
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土家、苗、侗族等少数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吃社饭,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进行,民间习惯称为“过社”、“拦社”等.戊日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