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问答
- 答案列表
公民代理的条件:公民代理最新规定[朗读]
1,最高人民法院没有关于公民代理的司法解释.2,2013年1月1日实行的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不再允许公民代理.3,依《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代理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民事行为能力.2、委托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必须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3、侨居国外的中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
公民代理和律师的区别?律师,一般经过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学习,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就职于某一律师事务所或法律服务中心.聘请律师,需要向其就职的单位支付服务费用.公民代理,一般没有经过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学习,不必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不一定专职从事法律服务,属于帮忙性质,不必支付费用.律师是专业的,公民代理属于业余的.律师有一定的补充调查手段,公民代理没有这些手段,只能找人帮忙.律师对法院的一些规则甚至法官比较熟悉,公民代理一般不具备这些行业上的能力.但是公民代理一般对委托人的个人、家庭等情况比较熟悉,能很快进入情况。
如果是向法院起诉的,委托书的主要内容是要写明委托人的姓名及基本信息情况、有关社会团体推荐公民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社会团体属于依。
《民事诉讼法》第58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民诉意见》第68条规定:“除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之外,当事人还可以委托其他公民为诉讼代理人.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认为不宜作诉讼代理人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