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娃原名李亚仙,是唐代天宝年间京都长安的一位烟花女子,以重情仗义而被人们誉为义妓。她抛弃繁荣,助其所爱,更能谨守妇道,严整治家,因而被朝廷封为汧国夫人,一个出身卑贱的妓女竟能获此殊荣,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要解其中原由,还需先从郑元和讲起。
郑元和是唐玄宗天宝年间、常州刺史郑仁仰的独生子,天资颖慧,相貌堂堂,他的文章诗赋自幼就在当地堪称一绝,不但众人羡慕不已,他的父亲郑仁仰更是欣喜自得,常拈须自乐:“我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每当同僚聚宴酒酣时,他常会指着儿子得意地说道:“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呢!”。
父亲对郑元和寄予重望,等待着他早日金榜题名,名传天下。郑元和确实也算争气,不到二十岁,就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常州地方的科举初试,取得了入京参加礼部会试的资格。
书生为挚爱一掷千金
天宝七年中秋过后,郑仁仰为儿子准备了丰足的盘缠,送郑元和进京赴试。临行明,郑仁仰与夫人一边一个拉着儿子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要好好注意身体,别着凉!”“路上小心,昼行夜止!”“考试要细心,不要慌张!”“有了好消息,赶快打发人回来报信!”他们心中对儿子充满了希望,认为会试告捷是必然中的事,特别担心的只是儿子初次独自离家远行,路途上是否顺利。郑元和正觉春风得意,一副少年不知愁的模样,意气风发地告别了家人,踏上进京的路程。
一路轻装快马,九月底便到达了繁荣热闹的长安城。礼部的考试日期是十一月上旬,中间还有近两个月时间,郑元和便在长安布政里客栈中住了下来。金秋十月,是长安市区和近郊最美的季节,处处丹桂飘香,秋风送爽,郑元和安顿下来后,便日日打马出游,饱览了长安市上的繁华景象和城郊一带的锦绣风光。等到这一切领略过了以后,一日闲坐客栈中无事,他觉得功课早已烂熟于心,根本用不着象别的考生那样忙着临阵磨枪,于是盘算着还有什么地方可玩。这时他听到客栈院中有两个商人模样的旅客在聊天,说起他们昨日在长安的花街柳巷中的风流韵事,神情十分陶醉。郑元和平时在家中因受家规约束,从未涉足过这些风月场所,同窗诗会偶尔叫几个歌妓助兴,郑元和还嫌她们浅薄庸俗。如今听他们说起京都中的风花雪月,似乎津津有味,他只觉得热腾腾的血在身体内激荡,因而也决定去试上一试?
黄昏时际,郑元和漫步来到长安的红灯区平康里,这里一条街上密密地排满妓院的酒楼,每幢房前,都有几个浓妆艳抹的妖冶女人在向路人邀宠献媚。郑元和一路逛过,那些女人见了他这样一位年轻英俊的独身男子,更是殷勤万分;而在郑元和眼里,这些平康里的莺莺燕燕实在也是一堆庸俗脂粉,太没有情调、太没有气质,哪里能吸引得住这位江南的贵族才子呢?
立誓此生决不相负
一直行到街里的鸣河曲,在一所装饰华丽的房屋里,临窗坐着一位女子,那姑娘约摸十五、六岁,着一身淡淡的鹅黄色绸衣,一双大眼睛乌溜溜地漾满了春风,手执一柄纨扇,半遮着白嫩的脸庞,并不象其他女子那样媚眼诱客,情神中还仿佛透露着娇羞。郑元和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一双眼睛也直瞪瞪地盯住了那女子,那女子似乎更羞怯了,两朵红晕飞上面颊,长长的睫毛垂下来遮住了眼帘。郑元和的心随着她的细微动作变化而荡漾,手中握着的折扇不经意中,吧嗒一声掉落地面。
折扇落地的声音惊动了屋里的鸨母,她敏捷地撩开门帘一看,一位穿戴华丽,仪表堂堂的公子哥儿正站在门前望着窗口发怔。特善察颜观色的鸨母立即猜中了来人的心思,心想:“发财的机会又到了。”连忙颠了出来,扯住郑元和的衣袖,直呼:“客官,里面请!”鸨母并没让他在客厅里停留,而是直接把他送到那黄衣女子的屋里,并一边献宝似地对他说:“我们李娃姑娘可是没开的花蓇朵,今日里第一次上场接客,公子可真是有福气哟!”鸨母掀开李娃房间的门帘,把郑元和推给了她。
里边的李娃姑娘见来了客人,心里一阵发慌,待她定神一看,客人恰是窗外那位翩翩公子,又略添了几分欣喜和安慰。今天是她头一遭接客,她当然期盼一个可意的人。进了屋的郑元和,见黄衣姑娘款款地从窗边的炕上站了下来,略显迟疑地朝他嫣然一笑,且请他坐了。再打量那姑娘,见她身段小巧玲珑,年龄显得不大,而那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却分明显示出一种优雅的韵致,与别的烟花女子绝然不同,令郑元和心倾神迷。两人娓娓叙谈,原来那女子本为高门闺秀,本名李亚仙,因父亲仕途失挫,家道中落,一年前才被迫沦落风尘。那收买她的鸨母见她资质绝佳,便视为上品,一心想把她培养成一颗摇钱树,因此买下她后,为她改名李娃,经过一年的悉心调教,今天才让她开始接客。
李娃幼承庭训,教养甚佳,精通诗书,与郑元和相谈得十分投机。郑元和由怜生爱,由爱生恋,当晚就留宿在李娃房中。因为李娃的资质,鸨母要价是相当高的,郑元和一惯贵公子作风,又是为了心爱的姑娘,自然也就不惜一掷千金。
有了心神俱醉的第一夜,郑元和就再也放不下李娃,他索性抛出重金,长期住在了鸣河曲中,鸨母见有利可图,也就乐得成全他们。郑元和称李娃为李亚仙,仍把她视作是娴雅贞洁的世家小姐,立誓此生决不相负;李亚仙更是感激涕零,保证此身只属郑郎,海枯石烂,贞情如一。
鸨母设计甩开了郑元和
弹琴调筝、品茗奕棋、谈诗论文、赏月观花,一对小情人沉醉于多姿多彩的甜蜜生活之中。郑元和早已把礼部会试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日日醉倒在温柔乡里。时光飞逝,春去秋来,转眼又到第二年的秋天,郑元和所带的丰厚盘缠,经过这一年的挥洒,已经一文不剩,只认银钱不认人的鸨母开始对他冷眼相待。碍于一年相交的情面,鸨母没有直接赶走郑元和,而是趁他外出之际,派人把李亚仙强行架上马车,转到另一家远处的妓院去了。
待郑元和回来,已是人去楼空,鸨母对他冷言相讽,绝口不露李亚仙的去向。郑元和明白自己身无分文。已经没有资格再做青楼娇客,李仙亚毕竟不是自己名正言顺的妻子,也就无法与鸨母论理。沉落于贫寒孤寂中的郑元和开始想到家乡和父母,想到自己前来京城的初衷,如今不但功名无成,而且败落到这般地步,他根本无法回家向父母交待。
不管怎么说,总得先找一个落脚和吃饭的地方才行,于是他只好厚着脸皮去找长安城中的亲戚朋友。大家虽然还客客气气地对他,但谁都知道他那段荒唐的历史,心中对他十分鄙夷,因而也就没有谁愿意收留他长住?
他失意、他愤怒、他诅咒、他发狂似地在长安街市上流浪,上顿不接下顿。最后,还算凭着他的一点才识和仪表,谋到一份“凶肆歌者”的差事,勉强解决了温饱之需。所谓“凶肆歌者”,就是殡仪馆里的司仪人员,包办撰写祭文、表礼司仪、悲唱挽歌、执绋送葬等一整套丧事。因古人忌讳死人,所以这种职业被视为下贱之职,一般正经的读书人是不愿意去做的。郑元和堂堂一个官家弟子,现在来做这种事,实在也是迫不得已。对这一套工作,郑元和倒是颇能胜任,他文章感人,仪态从容,歌声清越,还常常一边唱挽歌,一边想到自己悲凉的遭遇。痛切之情愈加逼真,这样还时常能获得丧家额外的赏金。生活问题虽然暂时不用发愁,但是徒有满腹经论,无以发挥,前途茫然,不知将来会走到怎么地步?他真怕自己的一生就在做“凶肆歌者”中浑浑噩噩地过去了?
郑仁仰在常州左等右盼,巴望着儿子的好消息传来。先前还风闻儿子在长安舞花弄月的消息,但他心想青春少年做点荒唐事,无须大惊小怪。后来新科发榜了,他从前看到后,从后看到前,不但没有儿子的名字,竟然没了一点点儿子的音讯。于是他以入京觐皇上为由,来到长安,寻找宝贝儿子。经过几天的奔波、四下的探访,最后竟然在一个送葬的行列中找到了郑元和,他正手执丧幡,长放悲歌。见到此情此景,素重脸面的郑刺史气得全身发抖,几乎不敢相信亲眼所见。待他回过神来,不由分说地命左右把郑元和从队伍中拖出来,挟持到郊外的曲江杏园墙外,扬起皮鞭,对儿子一顿没头没脑的抽打,边打边怒骂到:“老夫望子成龙,想不到你的志行如此卑贱,我还未死,你就大唱起挽歌来,真是玷辱了郑家的门风,愧对列祖列宗!”发泄之后,郑刺史带着随从转身离去,临走时丢下一句话:“从今以后,我没有你这个儿子,你也没有我这个老子了!”。
李亚仙被鸨母软禁
郑元和被打得遍体鳞伤,加之又羞又悲。只剩下悠悠一线气息。后来被好心的过路人找来医生勉强救活,但伤处一直未愈,又值盛夏,全身肉烂生蛆,臭不可闻,无人愿管,成了一个路边的乞丐。秋叶落尽,又是冬初,郑元和仍然是一袭破烂的单衣,瑟缩在东城门角,饥寒交迫,竭尽最后一点气力发出乞讨的哀号。
李亚仙被鸨母软禁了一段时间,行动得不到丝毫自由。过了些时候,鸨母渐渐放松了监视,她便设法四处打听郑郎的消息,却一直了无音讯,让她几乎都绝望了。这天乘车路过东城门,忽闻一阵哀乞声。她不由自主地心中一沉,命车夫放慢车速仔细辨听,那声音好熟悉!于是她轻轻掀开车幔,寻声望去,那蜷缩在墙角的乞丐竟然正是她梦寐以求的郑郎。不由泪如泉涌,毫不顾路人惊疑的注视,冲到郑元和身旁,脱下身上的披风,裹在郑郎身上,也不嫌弃他身上的污秽和腥臭,把虚弱的郑郎抱在怀中,呜呜咽咽地大哭了起来。
其后,李亚仙把郑元和带回了妓院,用自己这两年攒下来的全部积蓄为自己赎了身,又变卖了仅有的一点首饰,在城外买了一处勉强可以容身的小屋。一对情人就这样冷冷清清地安顿下来了,李亚仙悉心体贴地先调治好郑元和的疾病,然后鼓励他重新树立信心,努力上进;郑元和经过这一番挫折,立志痛改前非。于是由李亚仙织布维持生计,郑元和关在小屋中埋头苦读。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天宝十年,郑元和参加礼部会试,中进士及第,接着又应试直言极谏科,名列第一,朝廷授职为成都府参军。
结局圆满
郑郎荣获功名,李亚仙先是喜不胜收,继而又暗想:自己出身青楼,历尽风尘,情郎官高位显之后,想必会另择名门淑女婚配,弃旧欢如敝履。到这里,她不敢往下再想,索性先发制人,垂泪对郑元和道:“妾身卑贱,不足以事君子,请从此去,君当自爱!”。
郑元和闻言伤心,含着泪劝慰说:“我有今天,全由芳卿所赐。我贫贱时,卿不弃我;今我富贵,卿为何忍心离我而去?倘若不能同往成都,我当自刎而死,以报卿之大恩大德。
听到这一席话,李亚仙彻底放心了,她的郑郎决不是一个负心人。不久择一吉日起程,郑元和携李亚仙赴成都就任。
就在郑元和从长安赴成都的同时,朝廷恰好调遣其父郑仁仰为成都府尹,也由常州溯江西上,父子两人重逢在成都。郑仁仰见到曾被自己毒打抛弃的儿子,只觉惭愧无颜;郑元和虽然也懂得父亲的斥打事出有理,但对他那般无视父子之情而心有余恨。这时幸而李亚仙出面劝解郑元和,才使郑氏父子以礼相识,恢复了父子关系。之后,郑元和向父亲—一禀明李亚仙的身份和情深义重之举,郑仁仰大为感动,于是请下媒妁,备下大礼,为两人举办了隆重的婚礼,李亚仙成为郑元和正式的妻子。
成都府尹与成都府参军,白天分衙办事,晚上同归一宅,公务合作无间,家事也融睦和乐。而李亚仙作为儿媳妇,一面殷勤地侍奉公婆,一面悉心地相夫教子,谨守妇道,端庄贤淑,博得蜀中官民的交口称赞。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范阳,攻陷长安,唐玄宗大驾西行,避难来到成都,郑氏父子护卫得宜,深得唐玄宗赞赏。后来唐肃宗收复长安,唐玄宗以太上皇名义回銮返京,郑氏父子均得到加官进爵的赏赐。李亚仙则以其妇德可风,也被封为汧国夫人。
- 历史问答
- 答案列表
书生与妓女的故事[朗读]
明代山东,有一个书生,叫黄竹浦,刚考中了举人。但是,黄竹浦并不满足,他打算再考个进士,夺得功名,光宗耀祖,过上富贵的生活。为此,黄竹浦继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不敢懈怠。
很快,又要京城考试了,黄竹浦辞别父母,骑着小毛驴,往京城出发了。
经过吴桥县的时候,黄竹浦住了下来。次日,正当他准备继续向京城出发的时候,听说有个好友在附近住。距离考试还有一些时间,黄竹浦并不着急,于是他去寻找好朋友了。
根据别人的指示,黄竹浦还真找到了那个好朋友。
一番寒暄客套后,两人开始聊天,都是些科考之事。说着说着,好朋友话题变了,他说:这附近有一个很有名的妓女,叫祝庆娘,你看过她吗?或者,有没有听过她呢?
黄竹浦素来不知道,很诚实地说自己不知道。
好朋友又说:听说祝庆娘貌若嫦娥,才艺冠绝一时,在这里很有名气。我一直想去看看,却没有机会,今天正好你来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如何?说不定还别有收获呢?
黄竹浦很好奇,没经住诱惑,点头答应了。于是,两人开始去找祝庆娘。
到了祝庆娘住的地方,两人发现,这里粉墙红门颇有气势,像是大富大贵之家,跟北方的茅屋完全不一样,更不像是妓女住的地方。两人看到这里,觉得很奇怪,还以为这祝庆娘是个有钱的妓女呢?
可是,如果有钱,她又何必做妓女,曲意逢迎男子呢?
两人敲了门,有人开门了。是一个老爷子,头发都白了,老爷子请两人进屋后,又给两人斟茶,然后离开了。黄竹浦和朋友喝完茶后,又来了一个老婆婆,老婆婆稍微寒暄后,带着他们到了内屋。
到了内屋,两人看到,这里装饰更加漂亮,四面墙上都挂着名人题赠的书画,正堂墙壁还挂着《二乔观兵书图》,下面是书案,书案上有香炉,有笔墨纸砚,后面是乌羔皮裹饰的小几案(古人坐下时,用来靠着身体的家具)。书案两边还有花瓶,瓶子里插着红梅一支,含苞未放,颇有香味,看起来十分有格调。
好家伙,这是妓女的房间?居然弄得比一些文人雅士还讲究,实在有些令人意外。
两人越来越觉得,这个妓女不简单。
过了一会儿,老婆婆离开了,来了个小丫头,应该是祝庆娘的婢女。婢女上前,对黄竹浦及好友说:庆娘昨晚喝了酒,这会儿刚醒,现在在化妆呢。请两人贵人稍微等待一下,不要着急。
黄竹浦和好友点了点头,答应了。
过了一会儿,祝庆娘还没出来,黄竹浦有点着急了,心中抱怨:都说名人有架子,看来名妓也有架子啊,这架子还不小,让我苦等。
黄竹浦又等了一会,急得差点站起来,此时,又来了个小丫头,和之前那个不一样。看样子,是祝庆娘的另一个婢女。
婢女说:庆娘刚才已经梳妆完毕,只是她又疲倦了,所以趴在枕头上又睡着了。她交待我,要贵人多等会儿,她很快就醒来,换了衣服就会出来见你们。
听完婢女的话,黄竹浦和好友互相看了一眼,两人想法一致:这个祝庆娘肯定很漂亮,否则不会这么一直让人等待;而且估计平时接待的客人,不是达官贵人,也是巨商大贾,否则不会有这么大的架子。
想到这里,两人反而更加兴奋了,一直盯着屋子那边的门帘看,唯恐错过了美人。
又等了很大一会儿,老婆婆出来,她卷起门帘,然后站在一边不动。显然,祝庆娘要出来了。这时候,两个丫鬟扶着祝庆娘,慢慢地走了出来。
黄竹浦和朋友再也坐不住了,赶紧起来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祝庆娘并没有多美,甚至可以说不美,或者说很丑!只见她一脸粉,因为涂抹不均匀,所以显得脸上五彩斑斓,嘴唇的胭脂也没有涂抹好,显得很狼藉,似乎被狗啃过一样。
更可怕的是,祝庆娘身体很胖,肚子还特别大,像是大水缸一样。如此肥硕的身躯,经过窄窄的门时,就像那运粮的船过闸一样,显得很是拥挤,仿佛门框都会被挤出来一样。
黄竹浦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他一边转头,一边对朋友说:堂堂名妓,居然这般模样,简直就是羞煞同行,对不起名妓这个词啊!
回头一看,发现朋友不见了,原来他的朋友一看祝庆娘这么丑,后悔自己说的话,所以吓得跑路了。
而祝庆娘却没有怒色,淡定地对黄竹浦说:请问公子,名妓和名士相比,如何。
黄竹浦不知道如何回答,过了一会儿才说:大概一样吧,都很有名。
祝庆娘笑着说:既然二者一样,那么说我是名妓,我也当之无愧啊!公子刚才说我羞煞同行,担不起名妓这个名头,不是错了吗?
黄竹浦不服气,说:我只是客气一下,名妓和名士怎么能一样呢?
祝庆娘冷笑一下,说:名士是什么样的人呢?公子肯定知道。他们手拿三寸长管(也就是毛笔),驰骋文坛,各种包装自己,想要天下人都知道他们的风采,知道他们的名气,但本质上,他们并不是要卖弄相貌或者笔墨,而是让人欣赏到他们真正的才学,内里的气质和本事,对不对?
黄竹浦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他是个书生,知道文人士子所想,正是希望天下人都知道他们肚子里有真才实学。
祝庆娘一看黄竹浦的脸色,知道他也同意自己的话,于是继续说:我也用这华丽的房子,精美的装修,名人的字画来包装自己,让自己名气大振,希望天下人都能知道我的名字。但本质上,我也是有本事的人,我是希望客人能欣赏我内里的本事。所以,粉脂容貌,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的本事和功夫。
黄竹浦差点笑出声,问道:功夫?你会什么功夫?床笫功夫吗?
这话,是黄竹浦在嘲讽祝庆娘。但是,祝庆娘却激动地拍了拍手,大声说:对啊,就是床笫功夫。我跟那些名士写文章诗词一样,自有秘术,这才是作为名妓应该有的东西,你不要试试吗?
黄竹浦大喜,抱着祝庆娘就进了里屋。
到了晚上,黄竹浦说:你说得真对啊,什么西施、貂蝉、王昭君,她们虽然是美人,可是心怀国事,忧心忡忡,从内心里就不高兴,这一点大大不如你啊。你这个温柔乡,还真是让我很快乐呢?
祝庆娘说:是啊,倘若美人不开心,你就是和她做了夫妻,也只是像抱着十二金钗图,不是真的快乐啊!
从那以后,黄竹浦就天天留在祝庆娘家中,天天快活。然而,不到半个月,他就没钱了,也就没能去考试。
后来,黄竹浦只能狼狈回去,找到了那个朋友,借钱回家。
朋友听说后,感慨说:你上当了,那个祝庆娘,说话那么好听,不还是为了你的钱吗?哪有什么真情和快乐?她就像那些名士一样,打出各种幌子和名头,提高自己名气,增加身价,以此来谋取更多的钱,仅此而已。你中了她的招,还觉得她说得对,真是执迷不悟啊!
黄竹浦恍然大悟:是啊,自己花光了钱,错过了考试,还被如此丑陋的女人给睡了,真是太不值得了。
很快,又要京城考试了,黄竹浦辞别父母,骑着小毛驴,往京城出发了。
经过吴桥县的时候,黄竹浦住了下来。次日,正当他准备继续向京城出发的时候,听说有个好友在附近住。距离考试还有一些时间,黄竹浦并不着急,于是他去寻找好朋友了。
根据别人的指示,黄竹浦还真找到了那个好朋友。
一番寒暄客套后,两人开始聊天,都是些科考之事。说着说着,好朋友话题变了,他说:这附近有一个很有名的妓女,叫祝庆娘,你看过她吗?或者,有没有听过她呢?
黄竹浦素来不知道,很诚实地说自己不知道。
好朋友又说:听说祝庆娘貌若嫦娥,才艺冠绝一时,在这里很有名气。我一直想去看看,却没有机会,今天正好你来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如何?说不定还别有收获呢?
黄竹浦很好奇,没经住诱惑,点头答应了。于是,两人开始去找祝庆娘。
到了祝庆娘住的地方,两人发现,这里粉墙红门颇有气势,像是大富大贵之家,跟北方的茅屋完全不一样,更不像是妓女住的地方。两人看到这里,觉得很奇怪,还以为这祝庆娘是个有钱的妓女呢?
可是,如果有钱,她又何必做妓女,曲意逢迎男子呢?
两人敲了门,有人开门了。是一个老爷子,头发都白了,老爷子请两人进屋后,又给两人斟茶,然后离开了。黄竹浦和朋友喝完茶后,又来了一个老婆婆,老婆婆稍微寒暄后,带着他们到了内屋。
到了内屋,两人看到,这里装饰更加漂亮,四面墙上都挂着名人题赠的书画,正堂墙壁还挂着《二乔观兵书图》,下面是书案,书案上有香炉,有笔墨纸砚,后面是乌羔皮裹饰的小几案(古人坐下时,用来靠着身体的家具)。书案两边还有花瓶,瓶子里插着红梅一支,含苞未放,颇有香味,看起来十分有格调。
好家伙,这是妓女的房间?居然弄得比一些文人雅士还讲究,实在有些令人意外。
两人越来越觉得,这个妓女不简单。
过了一会儿,老婆婆离开了,来了个小丫头,应该是祝庆娘的婢女。婢女上前,对黄竹浦及好友说:庆娘昨晚喝了酒,这会儿刚醒,现在在化妆呢。请两人贵人稍微等待一下,不要着急。
黄竹浦和好友点了点头,答应了。
过了一会儿,祝庆娘还没出来,黄竹浦有点着急了,心中抱怨:都说名人有架子,看来名妓也有架子啊,这架子还不小,让我苦等。
黄竹浦又等了一会,急得差点站起来,此时,又来了个小丫头,和之前那个不一样。看样子,是祝庆娘的另一个婢女。
婢女说:庆娘刚才已经梳妆完毕,只是她又疲倦了,所以趴在枕头上又睡着了。她交待我,要贵人多等会儿,她很快就醒来,换了衣服就会出来见你们。
听完婢女的话,黄竹浦和好友互相看了一眼,两人想法一致:这个祝庆娘肯定很漂亮,否则不会这么一直让人等待;而且估计平时接待的客人,不是达官贵人,也是巨商大贾,否则不会有这么大的架子。
想到这里,两人反而更加兴奋了,一直盯着屋子那边的门帘看,唯恐错过了美人。
又等了很大一会儿,老婆婆出来,她卷起门帘,然后站在一边不动。显然,祝庆娘要出来了。这时候,两个丫鬟扶着祝庆娘,慢慢地走了出来。
黄竹浦和朋友再也坐不住了,赶紧起来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祝庆娘并没有多美,甚至可以说不美,或者说很丑!只见她一脸粉,因为涂抹不均匀,所以显得脸上五彩斑斓,嘴唇的胭脂也没有涂抹好,显得很狼藉,似乎被狗啃过一样。
更可怕的是,祝庆娘身体很胖,肚子还特别大,像是大水缸一样。如此肥硕的身躯,经过窄窄的门时,就像那运粮的船过闸一样,显得很是拥挤,仿佛门框都会被挤出来一样。
黄竹浦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他一边转头,一边对朋友说:堂堂名妓,居然这般模样,简直就是羞煞同行,对不起名妓这个词啊!
回头一看,发现朋友不见了,原来他的朋友一看祝庆娘这么丑,后悔自己说的话,所以吓得跑路了。
而祝庆娘却没有怒色,淡定地对黄竹浦说:请问公子,名妓和名士相比,如何。
黄竹浦不知道如何回答,过了一会儿才说:大概一样吧,都很有名。
祝庆娘笑着说:既然二者一样,那么说我是名妓,我也当之无愧啊!公子刚才说我羞煞同行,担不起名妓这个名头,不是错了吗?
黄竹浦不服气,说:我只是客气一下,名妓和名士怎么能一样呢?
祝庆娘冷笑一下,说:名士是什么样的人呢?公子肯定知道。他们手拿三寸长管(也就是毛笔),驰骋文坛,各种包装自己,想要天下人都知道他们的风采,知道他们的名气,但本质上,他们并不是要卖弄相貌或者笔墨,而是让人欣赏到他们真正的才学,内里的气质和本事,对不对?
黄竹浦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他是个书生,知道文人士子所想,正是希望天下人都知道他们肚子里有真才实学。
祝庆娘一看黄竹浦的脸色,知道他也同意自己的话,于是继续说:我也用这华丽的房子,精美的装修,名人的字画来包装自己,让自己名气大振,希望天下人都能知道我的名字。但本质上,我也是有本事的人,我是希望客人能欣赏我内里的本事。所以,粉脂容貌,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的本事和功夫。
黄竹浦差点笑出声,问道:功夫?你会什么功夫?床笫功夫吗?
这话,是黄竹浦在嘲讽祝庆娘。但是,祝庆娘却激动地拍了拍手,大声说:对啊,就是床笫功夫。我跟那些名士写文章诗词一样,自有秘术,这才是作为名妓应该有的东西,你不要试试吗?
黄竹浦大喜,抱着祝庆娘就进了里屋。
到了晚上,黄竹浦说:你说得真对啊,什么西施、貂蝉、王昭君,她们虽然是美人,可是心怀国事,忧心忡忡,从内心里就不高兴,这一点大大不如你啊。你这个温柔乡,还真是让我很快乐呢?
祝庆娘说:是啊,倘若美人不开心,你就是和她做了夫妻,也只是像抱着十二金钗图,不是真的快乐啊!
从那以后,黄竹浦就天天留在祝庆娘家中,天天快活。然而,不到半个月,他就没钱了,也就没能去考试。
后来,黄竹浦只能狼狈回去,找到了那个朋友,借钱回家。
朋友听说后,感慨说:你上当了,那个祝庆娘,说话那么好听,不还是为了你的钱吗?哪有什么真情和快乐?她就像那些名士一样,打出各种幌子和名头,提高自己名气,增加身价,以此来谋取更多的钱,仅此而已。你中了她的招,还觉得她说得对,真是执迷不悟啊!
黄竹浦恍然大悟:是啊,自己花光了钱,错过了考试,还被如此丑陋的女人给睡了,真是太不值得了。
青楼名妓爱上穷书生,为了爱情倾尽所有,最后却落了个人财两空
俗话说“戏子无情,妓子无意。”
在戏文里,无数爱情故事中都演绎了公子与戏子男才女貌,郎情妾意后,戏子为了金钱利益与公子逢场作戏,最后公子落得个倾家荡产的凄惨下场。
可是又有几人能够想到,哪怕是身份卑微的她们,也有真情流露之时,只不过她们作为风尘女子,经历了太多的人间冷暖虚情假意,很难再对他人动心,不过一旦动心那就是至死不渝的真心实意。
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众多爱情故事当中,就流传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位青楼名妓,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一位穷困潦倒的书生,名妓为他倾尽所有,最终却落得个人财两空、服毒自尽的下场。
一、千里姻缘一线牵
相传,长安青楼第一名妓若一心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当时正赴京赶考路过此处的书生秋千寻。
二人因雨结缘,兰亭相会,接触之下互生爱慕,彼此约定终生,但奈何造化弄人。
若一心身为长安城第一名妓,不仅长得天生丽质,哪怕没有浓妆淡抹的修饰也堪称绝色佳人,而且若一心还弹得一手好琴。
基于此点,每日里愿意千金一掷,一睹美人芳容的公子哥不胜繁多,甚至有许多富家阔少,宁愿花费重金也要与若一心共度春宵。
可是若一心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卖艺不卖身,除非碰到心仪之人,不然哪怕是客人花费再多的银两,也休想走进她的闺房半步。
一日,若一心闲来无事,在街中闲逛,突然天降小雨。
无奈之下,只能在一处凉亭内躲雨,就在她刚到凉亭不久,就发现一位落魄书生慌忙地跑进凉亭,一脸愁容地对着仰望天空发呆,这个书生正是秋千寻。
秋千寻家境贫苦,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奈何条件有限,家中实在没有多余的银两供他上京赶考,无奈之下的他只得早早提前从家中出发,一路打着零工凑着盘缠,一路前往京城。
此时的秋千寻身上已无半分钱财,正在为生计以及住宿发愁。
偏赶上天降雨水,他只能无奈躲进凉亭,暗自神伤为今晚的住宿发愁,却没有注意到同在凉亭中的若一心。
若一心看着刚刚跑进来的书生,发现他身上的衣衫已经尽皆被雨水打透着实可怜。她忍不住上前怯生生地说道:“公子,看您衣衫浸湿,不如随我回去喝杯热茶暖身子吧!”。
此时的秋千寻才发现亭中的美人,乍一看就被她的美貌所倾倒,一颗心发放春日之笋,从悲凉之中焕发了生机。
二人因雨结缘,原本无论是出身,还是地域都相差千里之外的两个人,却在缘分的驱使下走到了一起,他们之间的爱情也在接触中逐渐升温。
二、十里红妆、不负卿
秋千寻与若一心回到青楼之后,便被若一心安顿在了她的闺房之中,随着二人的逐渐熟络,秋千寻将自己的一系列遭遇对若一心托盘而出。
随着对秋千寻了解的深入,若一心也逐渐对这个满怀抱负的书生心生爱意,二人逐渐步入爱河。
若一心明白,秋千寻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然而目前她心上人最大的困扰就是上京的盘缠。
彼时,若一心苦恼了,虽然她乃是长安第一名妓,可是她向来卖艺不卖身,除了客人偶尔给的打赏之外,就只有那每月青楼所发的可怜的月钱,哪怕倾其所有,都不足以支撑秋千寻这一路的开销。
于是,若一心为了心上人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接客卖身挣钱。
得知此事的秋千寻伤痛欲绝,若一心对他的付出,他无以为报,等若一心将足够的银两交给秋千寻后,秋千寻便与其约定待到他金榜题名日,十里红妆不负卿。
会考时间将至,秋千寻不得不与若一心分别。
若一心满怀激动地目送着秋千寻离去,她的心中虽有不舍,但是更多的是一种期盼,她期盼秋千寻金榜题名,期盼着她的心上人身着红袍向自己提亲,这一等便是月余。
不久后就是发榜的日子,秋千寻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首,他没有辜负若若一心的祈愿,最终金榜题名。
兴奋的泪水打湿了她的眼眶,可就在若一心为秋千寻庆祝之时,却传来了另一则消息,状元郎喜成驸马,不日将与公主结婚。
这一消息对于若一心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她急忙找人给秋千寻送信,问他可记得当初的十里红妆之约?回信很快就被那人送回,心中只有短短的几行字,但是却让若一心伤心欲绝。
“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以尔青楼素女身,怎配我这状元郎?”。
好一句“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
若一心万万没有想到,她宁可放弃自己的底线,以身赚钱倾尽所有为他的心上人筹足盘缠,可是却供养了一个白眼狼。
三、世间安有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状元郎大婚之日,若一心身披红袍嫁衣,在她曾经与秋千寻预定终身的闺房之中,再一次弹奏起当年时她为秋千寻弹奏过的曲子,只不过曲中再无往日的爱意,有的只是无尽的悲痛。
一曲人断肠、二曲百兽哀,曲终之后便毅然服毒自尽。
一转多年,当秋千寻为其父母养老送终之后,便与公主和离,他找到了若一心的埋骨之地,在其旁边盖了一座茅屋,静静地守在若一心的墓碑旁边,慢慢地为她讲述当年之事。
原来当年秋千寻高中状元,他的文采被公主相中,公主想皇上请命,以秋千寻父母的性命要挟,让他必须成为驸马。
秋千寻百般求饶未果,只能应了公主,他不敢告诉若一心实情,更怕给若一心惹来杀身之祸,所以只能狠心断情。实际上当年秋千寻写给若一心的信还有下半部分。
“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以尔青楼素女身,怎配我这状元郎?非是我把情分忘,实乃他人心机藏。殿试场上文采狂,竟惹公主来端详。道是龙门恩泽长,未敢忘却红袖香。青云高寒不胜地,卿留人间揽春光。”。
秋千寻与若一心的爱情故事最终落下帷幕,这一段故事可歌可泣,到最后也终是说不清谁负了谁,要怪就只怪造物弄人,他们出生在了那个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
俗话说“戏子无情,妓子无意。”
在戏文里,无数爱情故事中都演绎了公子与戏子男才女貌,郎情妾意后,戏子为了金钱利益与公子逢场作戏,最后公子落得个倾家荡产的凄惨下场。
可是又有几人能够想到,哪怕是身份卑微的她们,也有真情流露之时,只不过她们作为风尘女子,经历了太多的人间冷暖虚情假意,很难再对他人动心,不过一旦动心那就是至死不渝的真心实意。
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众多爱情故事当中,就流传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位青楼名妓,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一位穷困潦倒的书生,名妓为他倾尽所有,最终却落得个人财两空、服毒自尽的下场。
一、千里姻缘一线牵
相传,长安青楼第一名妓若一心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当时正赴京赶考路过此处的书生秋千寻。
二人因雨结缘,兰亭相会,接触之下互生爱慕,彼此约定终生,但奈何造化弄人。
若一心身为长安城第一名妓,不仅长得天生丽质,哪怕没有浓妆淡抹的修饰也堪称绝色佳人,而且若一心还弹得一手好琴。
基于此点,每日里愿意千金一掷,一睹美人芳容的公子哥不胜繁多,甚至有许多富家阔少,宁愿花费重金也要与若一心共度春宵。
可是若一心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卖艺不卖身,除非碰到心仪之人,不然哪怕是客人花费再多的银两,也休想走进她的闺房半步。
一日,若一心闲来无事,在街中闲逛,突然天降小雨。
无奈之下,只能在一处凉亭内躲雨,就在她刚到凉亭不久,就发现一位落魄书生慌忙地跑进凉亭,一脸愁容地对着仰望天空发呆,这个书生正是秋千寻。
秋千寻家境贫苦,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奈何条件有限,家中实在没有多余的银两供他上京赶考,无奈之下的他只得早早提前从家中出发,一路打着零工凑着盘缠,一路前往京城。
此时的秋千寻身上已无半分钱财,正在为生计以及住宿发愁。
偏赶上天降雨水,他只能无奈躲进凉亭,暗自神伤为今晚的住宿发愁,却没有注意到同在凉亭中的若一心。
若一心看着刚刚跑进来的书生,发现他身上的衣衫已经尽皆被雨水打透着实可怜。她忍不住上前怯生生地说道:“公子,看您衣衫浸湿,不如随我回去喝杯热茶暖身子吧!”。
此时的秋千寻才发现亭中的美人,乍一看就被她的美貌所倾倒,一颗心发放春日之笋,从悲凉之中焕发了生机。
二人因雨结缘,原本无论是出身,还是地域都相差千里之外的两个人,却在缘分的驱使下走到了一起,他们之间的爱情也在接触中逐渐升温。
二、十里红妆、不负卿
秋千寻与若一心回到青楼之后,便被若一心安顿在了她的闺房之中,随着二人的逐渐熟络,秋千寻将自己的一系列遭遇对若一心托盘而出。
随着对秋千寻了解的深入,若一心也逐渐对这个满怀抱负的书生心生爱意,二人逐渐步入爱河。
若一心明白,秋千寻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然而目前她心上人最大的困扰就是上京的盘缠。
彼时,若一心苦恼了,虽然她乃是长安第一名妓,可是她向来卖艺不卖身,除了客人偶尔给的打赏之外,就只有那每月青楼所发的可怜的月钱,哪怕倾其所有,都不足以支撑秋千寻这一路的开销。
于是,若一心为了心上人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接客卖身挣钱。
得知此事的秋千寻伤痛欲绝,若一心对他的付出,他无以为报,等若一心将足够的银两交给秋千寻后,秋千寻便与其约定待到他金榜题名日,十里红妆不负卿。
会考时间将至,秋千寻不得不与若一心分别。
若一心满怀激动地目送着秋千寻离去,她的心中虽有不舍,但是更多的是一种期盼,她期盼秋千寻金榜题名,期盼着她的心上人身着红袍向自己提亲,这一等便是月余。
不久后就是发榜的日子,秋千寻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首,他没有辜负若若一心的祈愿,最终金榜题名。
兴奋的泪水打湿了她的眼眶,可就在若一心为秋千寻庆祝之时,却传来了另一则消息,状元郎喜成驸马,不日将与公主结婚。
这一消息对于若一心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她急忙找人给秋千寻送信,问他可记得当初的十里红妆之约?回信很快就被那人送回,心中只有短短的几行字,但是却让若一心伤心欲绝。
“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以尔青楼素女身,怎配我这状元郎?”。
好一句“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
若一心万万没有想到,她宁可放弃自己的底线,以身赚钱倾尽所有为他的心上人筹足盘缠,可是却供养了一个白眼狼。
三、世间安有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状元郎大婚之日,若一心身披红袍嫁衣,在她曾经与秋千寻预定终身的闺房之中,再一次弹奏起当年时她为秋千寻弹奏过的曲子,只不过曲中再无往日的爱意,有的只是无尽的悲痛。
一曲人断肠、二曲百兽哀,曲终之后便毅然服毒自尽。
一转多年,当秋千寻为其父母养老送终之后,便与公主和离,他找到了若一心的埋骨之地,在其旁边盖了一座茅屋,静静地守在若一心的墓碑旁边,慢慢地为她讲述当年之事。
原来当年秋千寻高中状元,他的文采被公主相中,公主想皇上请命,以秋千寻父母的性命要挟,让他必须成为驸马。
秋千寻百般求饶未果,只能应了公主,他不敢告诉若一心实情,更怕给若一心惹来杀身之祸,所以只能狠心断情。实际上当年秋千寻写给若一心的信还有下半部分。
“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以尔青楼素女身,怎配我这状元郎?非是我把情分忘,实乃他人心机藏。殿试场上文采狂,竟惹公主来端详。道是龙门恩泽长,未敢忘却红袖香。青云高寒不胜地,卿留人间揽春光。”。
秋千寻与若一心的爱情故事最终落下帷幕,这一段故事可歌可泣,到最后也终是说不清谁负了谁,要怪就只怪造物弄人,他们出生在了那个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
太原有一位名妓,叫蔡联芳,生得那真是艳茹西施,貌似貂蝉,恰似织女落凡尘,正如嫦娥到人间。蔡联芳不仅貌美,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写得一手好诗,还擅长绘画。
一日,蔡联芳无事,写了一首诗:相呼同伴到帘闱,偷看新来客是谁。又恐被人先瞥见,却从纨扇隙中窥。几分春色上花枝,云鬓慵梳睡起迟。鹦鹉檐前空学语,梦中情事自家知。
这首诗,大意就是家里来了客人,几个姐妹一起偷偷看。她怕被人发现,就拿着扇子遮挡自己,从缝隙看客人。她虽然很漂亮,但是刚起床没梳洗打扮,鹦鹉虽然说着废话,但是女儿家的情事,只有自己知道。
一句话,就是少女做了春梦,看了帅哥,动了相思之心了。
几天之后,正是隆冬,大雪刚停下来,地面积雪有一尺深。无聊至极,蔡联芳就堆了个雪美人,自娱自乐。
巧了,有一个书生路过,看到这个雪美人后,觉得有趣,就拿出纸笔,写了一首词贴在上面:
谁把轻盈妙手,妆成绝趣粉头。阑杆稳坐不知羞,终日开张笑口。
偶遇多情交好,遍身香汗通流。可怜化去无人收,随着江儿水走。
这词儿写得倒也有趣,蔡联芳看到后,又一次动了心。她做了个决定,要从良!她拿出大半积蓄,为自己赎了身子,然后嫁给了一位书生。
嫁人后,为了表明自己再不入青楼的志向,蔡联芳又送给以前的姐妹一把扇子,扇子上画着柳树,上面题诗:曾向章台舞细腰,任君攀折嫩枝条。从今写入丹青里,不许东风再动摇。
大意是说,以前在章台上舞弄细腰,任由别人折断柳枝条。现在,柳树被画在了扇子上,东风再也不能随意吹动我了。
不过,这首诗表面写柳树,其实是托物言志,她真正要说的话是,我以前在青楼卖笑,任由别人玷污,现在我从良嫁人了,再也不会做妓女了。
不到一年,蔡联芳的相公得病去世了,她发誓不回青楼了,就靠卖诗和画为生。
有一天,来了个买画的人,蔡联芳听他是保德口音,就问他姓氏。男子说,自己叫封云,是保德人。
蔡联芳一听这名字,觉得似曾相识,笑着说:我也是保德人,公子能住在我这里吗?
封云以前没去过青楼,也没跟蔡联芳好过,但知道她做过妓女,听她这话,还以为她要重操旧业,和自己好呢,连忙说能住。
原来,蔡联芳本姓怀,父亲是保德人,善于绘画。很小的时候,蔡联芳曾被许配给姨弟封云。十五岁的时候,蔡联芳跟着父亲投亲,但还没找到亲人父亲就病逝于太原了。蔡联芳无法生活,把自己卖为婢女,安葬了父亲。
后来,主人又把蔡联芳卖给了别人,几次下来,蔡联芳流落青楼,做了烟花女子。蔡联芳这个名字,也是老鸨子给他她取的。
又和封云聊了一会儿,蔡联芳确定了,这个人就是她的姨弟,如果没有意外,她们应该做了夫妻。不过,蔡联芳不敢说,封云也没想到这一点。
于是,当晚两人就好了,蔡联芳对封云很好,情深意切,封云也常常来与她约会。
这事儿传开后,封云族人就觉得很丢人,把封云逐出家族了,封云失意,又染上了疫病,病得很重。蔡联芳知道后,就把封云接到自己住处,精心照顾,每天做饭熬药,有时候一忙一整夜,都没法睡觉。
但是,封云病更加重了,古代疫疾常要人命,他又气又急,慢慢地脾气越来越差,动不动就骂蔡联芳。到后面,封云更加暴躁,蔡联芳稍微做得不好,就要被打,还常常是被打脸。但是,蔡联芳忍受了,毫无怨言,她理解封云的心情。
后来,封云稍微好了一些,他意识到自己错了,跪在床上道歉。蔡联芳却说:公子病了,我能理解,怎么会怨你呢?
最后,封云完全康复了,他更加感受到蔡联芳对自己的情义。于是,把他自己钱财、衣服都交给蔡联芳管理,一年多后,蔡丽芳还给他生了个儿子,封云更加开心了。
一天晚上,封云抱着儿子,逗儿子玩。蔡联芳问他:听说,你小时候和怀氏订过亲,有这回事吗?
封云并不否认,说有这么回事。
蔡联芳又说:听说怀氏跟着父亲投亲,父亲死后,她就沦落为青楼女子了,如果她再要嫁给你,你还会娶她吗?
封云有些黯然神伤,说:当然会娶她啊。青楼女子未必都是淫女子,其中也有很多从良或者想要从良的。现实中,也有很多人愿意娶青楼女子为妻为妾。如果怀氏她愿意嫁给我,说明她没有忘记当初的媒约,那样我也不是无故去娶青楼女,不是很好吗?
蔡联芳又说:如果这样的话,我跟你是私定终身,她跟你是自幼有亲,你要是娶了她,一定会冷落我了。
蔡联芳说自己不信,封云赌咒发誓。
于是,蔡联芳大喜,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并把自己的经历都告诉了封云。
封云问:既然如此,你为何不早点说呢?
蔡联芳说:我失身于青楼,世人都看不起我,所以不敢奢望被你包容。不过,既然你不想着纳妾,那我就用一生报答你,你放心,我一辈子也不会再去青楼了。
封云笑了,说:你阅人很多,为何独独钟情于我呢?蔡联芳捂着嘴笑了笑,并不说话。
从那以后,蔡联芳和封云安分过日子。蔡联芳性情和顺,待人有礼貌,为人也很恭谨,很少有人知道她做过青楼女子。即便有人知道,大家因为尊重蔡联芳,也不会说出来。
后来,封云在蔡联芳的支持下,继续读书去考功名。他考中了秀才、举人,又考中了进士,后来做了县令,为官清廉,受到百姓的爱戴。
一日,蔡联芳无事,写了一首诗:相呼同伴到帘闱,偷看新来客是谁。又恐被人先瞥见,却从纨扇隙中窥。几分春色上花枝,云鬓慵梳睡起迟。鹦鹉檐前空学语,梦中情事自家知。
这首诗,大意就是家里来了客人,几个姐妹一起偷偷看。她怕被人发现,就拿着扇子遮挡自己,从缝隙看客人。她虽然很漂亮,但是刚起床没梳洗打扮,鹦鹉虽然说着废话,但是女儿家的情事,只有自己知道。
一句话,就是少女做了春梦,看了帅哥,动了相思之心了。
几天之后,正是隆冬,大雪刚停下来,地面积雪有一尺深。无聊至极,蔡联芳就堆了个雪美人,自娱自乐。
巧了,有一个书生路过,看到这个雪美人后,觉得有趣,就拿出纸笔,写了一首词贴在上面:
谁把轻盈妙手,妆成绝趣粉头。阑杆稳坐不知羞,终日开张笑口。
偶遇多情交好,遍身香汗通流。可怜化去无人收,随着江儿水走。
这词儿写得倒也有趣,蔡联芳看到后,又一次动了心。她做了个决定,要从良!她拿出大半积蓄,为自己赎了身子,然后嫁给了一位书生。
嫁人后,为了表明自己再不入青楼的志向,蔡联芳又送给以前的姐妹一把扇子,扇子上画着柳树,上面题诗:曾向章台舞细腰,任君攀折嫩枝条。从今写入丹青里,不许东风再动摇。
大意是说,以前在章台上舞弄细腰,任由别人折断柳枝条。现在,柳树被画在了扇子上,东风再也不能随意吹动我了。
不过,这首诗表面写柳树,其实是托物言志,她真正要说的话是,我以前在青楼卖笑,任由别人玷污,现在我从良嫁人了,再也不会做妓女了。
不到一年,蔡联芳的相公得病去世了,她发誓不回青楼了,就靠卖诗和画为生。
有一天,来了个买画的人,蔡联芳听他是保德口音,就问他姓氏。男子说,自己叫封云,是保德人。
蔡联芳一听这名字,觉得似曾相识,笑着说:我也是保德人,公子能住在我这里吗?
封云以前没去过青楼,也没跟蔡联芳好过,但知道她做过妓女,听她这话,还以为她要重操旧业,和自己好呢,连忙说能住。
原来,蔡联芳本姓怀,父亲是保德人,善于绘画。很小的时候,蔡联芳曾被许配给姨弟封云。十五岁的时候,蔡联芳跟着父亲投亲,但还没找到亲人父亲就病逝于太原了。蔡联芳无法生活,把自己卖为婢女,安葬了父亲。
后来,主人又把蔡联芳卖给了别人,几次下来,蔡联芳流落青楼,做了烟花女子。蔡联芳这个名字,也是老鸨子给他她取的。
又和封云聊了一会儿,蔡联芳确定了,这个人就是她的姨弟,如果没有意外,她们应该做了夫妻。不过,蔡联芳不敢说,封云也没想到这一点。
于是,当晚两人就好了,蔡联芳对封云很好,情深意切,封云也常常来与她约会。
这事儿传开后,封云族人就觉得很丢人,把封云逐出家族了,封云失意,又染上了疫病,病得很重。蔡联芳知道后,就把封云接到自己住处,精心照顾,每天做饭熬药,有时候一忙一整夜,都没法睡觉。
但是,封云病更加重了,古代疫疾常要人命,他又气又急,慢慢地脾气越来越差,动不动就骂蔡联芳。到后面,封云更加暴躁,蔡联芳稍微做得不好,就要被打,还常常是被打脸。但是,蔡联芳忍受了,毫无怨言,她理解封云的心情。
后来,封云稍微好了一些,他意识到自己错了,跪在床上道歉。蔡联芳却说:公子病了,我能理解,怎么会怨你呢?
最后,封云完全康复了,他更加感受到蔡联芳对自己的情义。于是,把他自己钱财、衣服都交给蔡联芳管理,一年多后,蔡丽芳还给他生了个儿子,封云更加开心了。
一天晚上,封云抱着儿子,逗儿子玩。蔡联芳问他:听说,你小时候和怀氏订过亲,有这回事吗?
封云并不否认,说有这么回事。
蔡联芳又说:听说怀氏跟着父亲投亲,父亲死后,她就沦落为青楼女子了,如果她再要嫁给你,你还会娶她吗?
封云有些黯然神伤,说:当然会娶她啊。青楼女子未必都是淫女子,其中也有很多从良或者想要从良的。现实中,也有很多人愿意娶青楼女子为妻为妾。如果怀氏她愿意嫁给我,说明她没有忘记当初的媒约,那样我也不是无故去娶青楼女,不是很好吗?
蔡联芳又说:如果这样的话,我跟你是私定终身,她跟你是自幼有亲,你要是娶了她,一定会冷落我了。
蔡联芳说自己不信,封云赌咒发誓。
于是,蔡联芳大喜,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并把自己的经历都告诉了封云。
封云问:既然如此,你为何不早点说呢?
蔡联芳说:我失身于青楼,世人都看不起我,所以不敢奢望被你包容。不过,既然你不想着纳妾,那我就用一生报答你,你放心,我一辈子也不会再去青楼了。
封云笑了,说:你阅人很多,为何独独钟情于我呢?蔡联芳捂着嘴笑了笑,并不说话。
从那以后,蔡联芳和封云安分过日子。蔡联芳性情和顺,待人有礼貌,为人也很恭谨,很少有人知道她做过青楼女子。即便有人知道,大家因为尊重蔡联芳,也不会说出来。
后来,封云在蔡联芳的支持下,继续读书去考功名。他考中了秀才、举人,又考中了进士,后来做了县令,为官清廉,受到百姓的爱戴。
万历年间,京城花魁和一名太学生相爱。
这花魁明明很有钱,却故意隐瞒了财产,叫这名男子借钱为她赎身。男子很有诚意,四处奔走借钱,感动了花魁。于是,两人在一起了。
没想到,这恰恰是女子悲剧人生的开始。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花魁不是别人,正是杜十娘。
十娘自十三岁破瓜开始,一步步成为头牌,偷偷存了许多钱。
她一心想从良,奈何没有心仪的公子。直到遇见太学生李甲,一切都改变了。
两个人在一起很甜蜜,私定了终身。但是十娘害怕爱情经不起考验,就故意叫没有钱的李甲去借钱给自己赎身。
当时,妈妈只要价三百两银子,可依然难倒了李公子。十娘见他四处奔波,态度起码有,就降低难度,拿出了一百五十两。
这件事感动了李甲的朋友,他朋友就借给他另外的一百五十两。至此,十娘脱困,跟着李甲走了。
二人在一起后,先去泛舟吴越。结果,在船上发生了一件事。
有一个叫孙富的人,故意接近李甲。他对他说:“你是清白人家的公子,带这样的女子回家,家人会不高兴的!不如卖给我,你拿一千两银子孝敬父母。”。
李甲虽然很喜欢十娘,但是也觉得带回去只会让父亲生气。就被说动了。同意了这件事。
于是,这场交易就在船上进行。
杜十娘很绝望,绝望中却莫名的淡定。她冷笑着,嘲笑着自己。原来,她以为自己爱上的男子能经得起钱的考验都是假象。
她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百宝箱,将里面的金银珠宝一点点撒入江中。李甲惊呆了,也很后悔,不住的忏悔。
但是十娘已经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希望,扔完珠宝后,自己也跳进了江中。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熟悉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出自明代作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
这花魁明明很有钱,却故意隐瞒了财产,叫这名男子借钱为她赎身。男子很有诚意,四处奔走借钱,感动了花魁。于是,两人在一起了。
没想到,这恰恰是女子悲剧人生的开始。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花魁不是别人,正是杜十娘。
十娘自十三岁破瓜开始,一步步成为头牌,偷偷存了许多钱。
她一心想从良,奈何没有心仪的公子。直到遇见太学生李甲,一切都改变了。
两个人在一起很甜蜜,私定了终身。但是十娘害怕爱情经不起考验,就故意叫没有钱的李甲去借钱给自己赎身。
当时,妈妈只要价三百两银子,可依然难倒了李公子。十娘见他四处奔波,态度起码有,就降低难度,拿出了一百五十两。
这件事感动了李甲的朋友,他朋友就借给他另外的一百五十两。至此,十娘脱困,跟着李甲走了。
二人在一起后,先去泛舟吴越。结果,在船上发生了一件事。
有一个叫孙富的人,故意接近李甲。他对他说:“你是清白人家的公子,带这样的女子回家,家人会不高兴的!不如卖给我,你拿一千两银子孝敬父母。”。
李甲虽然很喜欢十娘,但是也觉得带回去只会让父亲生气。就被说动了。同意了这件事。
于是,这场交易就在船上进行。
杜十娘很绝望,绝望中却莫名的淡定。她冷笑着,嘲笑着自己。原来,她以为自己爱上的男子能经得起钱的考验都是假象。
她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百宝箱,将里面的金银珠宝一点点撒入江中。李甲惊呆了,也很后悔,不住的忏悔。
但是十娘已经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希望,扔完珠宝后,自己也跳进了江中。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熟悉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出自明代作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