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曾某甲家住自贡市贡井区贡井街老街子社区,家有儿女曾某乙和曾某丙。为讨生计,曾某乙与曾某丙两家人均外出务工,独留曾某甲一人在家。近些年,曾某甲年事渐高,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曾某丙便回到老宅中照顾父亲曾某甲的饮食起居。曾某乙则每季度给付曾某甲一定数额的赡养费用。曾某丙回到老家后,便没有了收入,家中经常是捉襟见肘,希望曾某乙能多给付一些生活费以满足家中的日常开销。然而曾某乙认为,由于曾某丙主动提出要回家照顾家中的父亲,因此照顾父亲的事就应当由曾某丙全权负责,至于赡养费用问题则应该由双方共同承担,不应该由自己一个人出。
本着互爱互助、尊老敬老的原则,同时为了解决好曾家家庭矛盾以及曾某甲老人的赡养问题,2018年2月7日,自贡市贡井区某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调解员在征得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对双方纠纷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
调委会在认真核实、仔细梳理、综合研判之后,及时组织曾某乙和曾某丙进行调解,以妥善化解曾家各成员之间的家庭矛盾及曾某甲老人的赡养问题。经过调解员的实地走访和调查核实,发现曾家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一是赡养费的问题。曾某乙主张权利,要求赡养费用两兄妹平分。理由是曾某乙和曾某丙均已成家,双方都有各自的家庭,因此父亲曾某甲的赡养费用应当由双方共同承担,而不应该由自己一人支付。曾某丙则主张自己应当少付一定比例的赡养费用。理由是目前自己独自照顾老父亲曾某甲的饮食起居,尽了主要的看护和赡养义务,哥哥曾某乙仅仅是给付了赡养费用而未实际对父亲进行日常看护。
二是如何看护父亲的问题。曾某丙主张父亲曾某甲应当由曾某乙和自己轮流照看,曾某甲是双方的父亲,曾某乙也应该承担相应的照看父亲的职责。
调解员讨论分析后认为:
第一,曾某乙的部分主张可以得到支持。曾某乙和曾某丙两人均为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两人应当履行对曾某甲的赡养义务,并同等承担父亲的赡养费用。按照《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第二,曾某丙要求双方轮流对父亲进行日常看护的要求应当支持。根据《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在本案中曾某丙尽了看护父亲的义务,而曾某乙未尽到看护父亲的义务,因此曾某丙的主张应当予以支持。
调委会工作人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对曾家亲属进行走访和劝说,并组织了二次调解。
第一次调解围绕轮流照顾曾某甲这一矛盾焦点展开。曾某丙一方要求按照《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曾某丙和曾某乙应当轮流承担曾某甲的日常看护义务。而如果曾某乙也回老家来照顾父亲曾某甲的话,曾某乙也将失去收入来源,曾某甲的赡养费用就更没有着落。针对这一矛盾,调解员根据法律规定明确了曾某丙主张的合法性,并提出曾某甲属于生活无法自理的孤寡老人,但为了履行对老人的看护义务,而使得曾某乙和曾某丙两家都失去生活来源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希望曾某丙能够做出适当的让步。双方争执许久未达成一致,第一次调解结束。随后,调解员邀请社区支书以及熟悉曾家情况的邻居好友帮忙做双方的工作,希望双方能相互体谅,做出让步。
第二次调解主要围绕曾某甲的赡养费用分摊问题展开。在第一次调解基础上,曾某乙做出了让步。曾某乙与曾某丙两家的收入来源都是通过外出打工所得,只能由两家轮流看护曾某甲,在距离家较近的自贡城区打工,以解决实际照顾曾某甲的问题。针对曾某乙主张赡养费用平均分摊的问题,调解员根据《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相关解释说明,肯定了曾某乙的主张,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共同出资50%的赡养费用。
【调解结果】。
经过调解员的耐心沟通与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达成以下协议:
1.曾某乙和曾某丙各自承担父亲曾某甲赡养费用的50%,若曾某甲生病住院,则由曾某乙和曾某丙共同承担曾某甲的住院医疗费用。
2.两家人轮流照顾曾某甲的饮食起居。
3.双方不得因此事再起争执,和睦相处。
【案例点评】。
本案能够成功调解得益于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调委会通过前期走访和调查核实,全面了解曾家家庭矛盾和各自的主张,并对其进行了梳理和分类。二是调委会找准了整个案件的主要矛盾并以此为突破口,即曾某丙主张轮流照顾老人日常生活和曾某乙主张双方当事人共同均摊曾某甲的赡养费用问题。三是调委会在调解过程中既理清了基本法律关系,又综合考虑了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使得矛盾纠纷能够顺利化解。本案的成功调解,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弘扬了爱老、敬老、孝老的优良传统。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法律问答
- 答案列表
自贡市贡井区曾某乙与曾某丙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案[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