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限制士绅权力。
入关之初第一件就是在打击士绅,后来又通过摊丁入亩,来控制绅权,在同光军兴以前,地方上的士绅不像前朝一样,将赋税全部转移到平民身上。在限制绅权的同时又在县下设置,由巡检、县丞、典使这些官员分防地方,处理民事问题。在这方面,有本书叫《皇权不下县?》(胡恒著)可以参阅。
2、宗室问题
清朝除了铁帽子王,所有的王都要降等世袭。另一方面又把宗室全圈在北京,少部分留在奉天一带。这样他们在京里犯事,皇帝马上就能知道。清实录里就有砸烤地瓜摊子、调戏妇女被发配回老家的宗室,有意思的是调戏妇女那位化名“赵四”……流水的王朝,铁打的赵四。
3、解决蒙古问题。
有可能成为成吉思汗第二的噶尔丹被康熙打败,准部在乾隆时被彻底消灭。至于其余的蒙古诸部,清朝实行盟旗制,这个真扫听的话,比实录上的还有意思。
4、收复新疆
乾隆时收复新疆,左文襄公二收新疆。在新疆设省之后,虽然近代有某些问题,但其最高统治者一直是由内地派出,包括盛世才这王八蛋。
5、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实质上就是在加大实控区的范围,从雍正时开始,一直到晚清都在进行。通过对旧有土司制度进行改革,加强了中央对于西南边疆的控制。
6、实现中央王朝对于土蕃的控制。
太敏感了,不多讲。对一个地区实现有效控制,标志有三:驻扎军队、官员任免、征收赋税,是否有过有效控制,就看是不是满足三条之中的两条。乾隆朝的金瓶摇签,本质上是实现了“官员任免”。设驻扎大臣及军队,这个一百度就知道了。
7、武人地位提高。
康熙时武将也如文官一样丁忧,这样使他们可以尽人子的孝道。而且武人也可以担任文职,如岳钟琪、杨遇春都当过总督,晚清朝青江浦提督加加部左侍郎衔,相当于一个巡抚;董福祥加过尚书衔。而且武人的仆人属于可以授官的良民,这等于间接使武人地位提了一个档次。但武人确实多数文化素质差些,所以没有改变民间重文轻武的观念。
8、朝鲜问题
李氏朝鲜一直有对辽东半岛的野心,明中后期,开始使用胡藩体制招抚女真诸部。在萨尔浒之战时,出工不出力并与后金答达默契,根本没有想到当年明朝给他们的复国之情。当时李朝就是吃白眼狼。清朝两次进入朝鲜,晚清朝在那边设置租界,把他们太上皇带到过中国。在甲午之前,朝鲜一直没有对辽东半岛有不轨行为。
入关之初第一件就是在打击士绅,后来又通过摊丁入亩,来控制绅权,在同光军兴以前,地方上的士绅不像前朝一样,将赋税全部转移到平民身上。在限制绅权的同时又在县下设置,由巡检、县丞、典使这些官员分防地方,处理民事问题。在这方面,有本书叫《皇权不下县?》(胡恒著)可以参阅。
2、宗室问题
清朝除了铁帽子王,所有的王都要降等世袭。另一方面又把宗室全圈在北京,少部分留在奉天一带。这样他们在京里犯事,皇帝马上就能知道。清实录里就有砸烤地瓜摊子、调戏妇女被发配回老家的宗室,有意思的是调戏妇女那位化名“赵四”……流水的王朝,铁打的赵四。
3、解决蒙古问题。
有可能成为成吉思汗第二的噶尔丹被康熙打败,准部在乾隆时被彻底消灭。至于其余的蒙古诸部,清朝实行盟旗制,这个真扫听的话,比实录上的还有意思。
4、收复新疆
乾隆时收复新疆,左文襄公二收新疆。在新疆设省之后,虽然近代有某些问题,但其最高统治者一直是由内地派出,包括盛世才这王八蛋。
5、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实质上就是在加大实控区的范围,从雍正时开始,一直到晚清都在进行。通过对旧有土司制度进行改革,加强了中央对于西南边疆的控制。
6、实现中央王朝对于土蕃的控制。
太敏感了,不多讲。对一个地区实现有效控制,标志有三:驻扎军队、官员任免、征收赋税,是否有过有效控制,就看是不是满足三条之中的两条。乾隆朝的金瓶摇签,本质上是实现了“官员任免”。设驻扎大臣及军队,这个一百度就知道了。
7、武人地位提高。
康熙时武将也如文官一样丁忧,这样使他们可以尽人子的孝道。而且武人也可以担任文职,如岳钟琪、杨遇春都当过总督,晚清朝青江浦提督加加部左侍郎衔,相当于一个巡抚;董福祥加过尚书衔。而且武人的仆人属于可以授官的良民,这等于间接使武人地位提了一个档次。但武人确实多数文化素质差些,所以没有改变民间重文轻武的观念。
8、朝鲜问题
李氏朝鲜一直有对辽东半岛的野心,明中后期,开始使用胡藩体制招抚女真诸部。在萨尔浒之战时,出工不出力并与后金答达默契,根本没有想到当年明朝给他们的复国之情。当时李朝就是吃白眼狼。清朝两次进入朝鲜,晚清朝在那边设置租界,把他们太上皇带到过中国。在甲午之前,朝鲜一直没有对辽东半岛有不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