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清代的“铁帽子王”,读者朋友都是有一个大致认识的,所谓的铁帽子是指世袭罔替之意。但是同为铁帽子王,也有略微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功封”和“恩封”上面。
清初时期,开国诸王的爵位在承袭时,基本上都是不降等的,比如礼亲王代善的子孙,承袭的都是和硕亲王爵。无非就是名号发生了变化,由原先的礼亲王变为简亲王、巽亲王、康亲王,等等。
也就是说,开国诸王死后,他们的子孙实际上已经享受到了世袭罔替之制。只是当时在体制方面,并没有铁帽子王的说法。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为睿亲王多尔衮平反后,将开国诸王的爵位正式定为世袭罔替,所以从此以后,才开始有了铁帽子王的称呼。
开国诸王中,共有八个铁帽子王,依次是礼亲王、睿亲王、郑亲王、肃亲王、豫亲王、庄亲王、顺承郡王、克勤郡王。
雍正时期,和硕怡亲王允祥死后,雍正皇帝念及皇弟之功绩,赐予极大的恩荣,不过终雍正一朝,允祥并没有获得铁帽子王这一荣誉,只是说“可世袭罔替”
乾隆即位后,正式将怡亲王的爵位定为世袭罔替,故而怡亲王成为大清入关后第九个铁帽子王,且是第一个恩封的铁帽子王。
乾隆以后至咸丰朝的近百年时间中,再也没有出现过恩封铁帽子王,到了同光时期,才陆续出现了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三个恩封铁帽子王,如此有清一代就有12个铁帽子王。
那么,功封铁帽子王和恩封铁帽子王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呢?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其一、含金量不同。
开国诸王的爵位都是以战功获得的,他们是爱新觉罗氏家族创业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纵观关外以及清初的诸多战役中,诸王基本上都是独当一面的统兵大将,没有他们在战场上厮杀,大清就不可能入关鼎定中原。
夸张一点说,大清的江山是他们打下来的,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有资格做皇帝,像代善、多尔衮等王,巅峰时期他们的权力都无限接近皇帝。
只是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皇帝。所以在位的皇帝既要依赖他们,也必须给予他们最高的待遇。换句话说,亲王、郡王皇帝是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而且还得让他们的子孙享受世袭罔替的至高待遇。
恩封的铁帽子王就不同了,他们本身就不是凭借军功晋级的,这也意味着他们在大清社稷方面不占有话语权。
恩封的本质还是出于皇帝的个人喜好和兄弟感情,与功封必须给的情况不同,恩封全凭皇帝意愿,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
反映在朝班位次上,功封铁帽子王的站班都在恩封铁帽子王之前(按例礼亲王排第一),当然这里说的是爵位同等的情况下。如果是铁帽子郡王的话,那么就要排在亲王之后。
其二、政治地位不同。
开国诸王,确切地说是开国亲王,他们都是八旗旗主王爷,清初时期都是各领一旗,权势很大。
比如礼亲王领正红旗、睿亲王领正白旗、豫亲王领镶白旗、郑亲王领镶蓝旗(不同时期所领之旗有变化),等等。
清初时期,八旗旗主不但享有参政议政之权,而且对旗下军民享有生杀予夺之权,就连皇帝也难以干涉旗内事务。
八旗旗主早在天命时期就已基本成型,其后的天聪、崇德年间虽有调整,但没有从本质上限制他们的特权。
康熙皇帝执政期间,八旗旗主的权势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康熙帝将诸皇子分封与下五旗,当是被分封到下五旗的皇子们不是旗主,他们只是分到数量不等的牛录,官方的说法称他们为“八旗领主”
通俗地理解就是,下五旗原先只设一个总经理,康熙之后拨出一部分牛录,让皇子们成为各部的经理,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八旗之中旗主王爷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尽管康熙、雍正两代帝王尽量稀释旗主王爷的实权,但终清一代,旗下之人仍对旗主王爷敬畏三分。
其三、经济待遇不同。
关外时期,诸王就已经分到了数量极广的庄园、土地。入关之后,诸王在统一中原的过程中,凭其军功获得大量的赏赐,其领有的庄园、土地成倍数增长,他们在关外、关内以及京师附近的田产,动辄几万亩。
就拿睿亲王家族来说,其庄园田产跨越数省,占地三十多万亩。靠着这些财产,睿亲王的子孙一直到宣统年间,依然过着奢华糜烂的生活。
相比较而言,恩封铁帽子王由于所出的时代不同,从康熙诸皇子分封开始,因关外、关内的土地所剩不多,加上宗室繁衍的缘故,一般皇子所分到的庄园田产,为数仅有几千亩,不及开国诸王的零头。
就拿怡亲王家族来说,田产一项只有区区一万多亩,不及睿亲王家族的三十分之一。实际上,恩封铁帽子王,除了享受世袭罔替的政治待遇外,在经济上基本上和普通的亲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清初时期,开国诸王的爵位在承袭时,基本上都是不降等的,比如礼亲王代善的子孙,承袭的都是和硕亲王爵。无非就是名号发生了变化,由原先的礼亲王变为简亲王、巽亲王、康亲王,等等。
也就是说,开国诸王死后,他们的子孙实际上已经享受到了世袭罔替之制。只是当时在体制方面,并没有铁帽子王的说法。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为睿亲王多尔衮平反后,将开国诸王的爵位正式定为世袭罔替,所以从此以后,才开始有了铁帽子王的称呼。
开国诸王中,共有八个铁帽子王,依次是礼亲王、睿亲王、郑亲王、肃亲王、豫亲王、庄亲王、顺承郡王、克勤郡王。
雍正时期,和硕怡亲王允祥死后,雍正皇帝念及皇弟之功绩,赐予极大的恩荣,不过终雍正一朝,允祥并没有获得铁帽子王这一荣誉,只是说“可世袭罔替”
乾隆即位后,正式将怡亲王的爵位定为世袭罔替,故而怡亲王成为大清入关后第九个铁帽子王,且是第一个恩封的铁帽子王。
乾隆以后至咸丰朝的近百年时间中,再也没有出现过恩封铁帽子王,到了同光时期,才陆续出现了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三个恩封铁帽子王,如此有清一代就有12个铁帽子王。
那么,功封铁帽子王和恩封铁帽子王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呢?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其一、含金量不同。
开国诸王的爵位都是以战功获得的,他们是爱新觉罗氏家族创业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纵观关外以及清初的诸多战役中,诸王基本上都是独当一面的统兵大将,没有他们在战场上厮杀,大清就不可能入关鼎定中原。
夸张一点说,大清的江山是他们打下来的,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有资格做皇帝,像代善、多尔衮等王,巅峰时期他们的权力都无限接近皇帝。
只是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皇帝。所以在位的皇帝既要依赖他们,也必须给予他们最高的待遇。换句话说,亲王、郡王皇帝是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而且还得让他们的子孙享受世袭罔替的至高待遇。
恩封的铁帽子王就不同了,他们本身就不是凭借军功晋级的,这也意味着他们在大清社稷方面不占有话语权。
恩封的本质还是出于皇帝的个人喜好和兄弟感情,与功封必须给的情况不同,恩封全凭皇帝意愿,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
反映在朝班位次上,功封铁帽子王的站班都在恩封铁帽子王之前(按例礼亲王排第一),当然这里说的是爵位同等的情况下。如果是铁帽子郡王的话,那么就要排在亲王之后。
其二、政治地位不同。
开国诸王,确切地说是开国亲王,他们都是八旗旗主王爷,清初时期都是各领一旗,权势很大。
比如礼亲王领正红旗、睿亲王领正白旗、豫亲王领镶白旗、郑亲王领镶蓝旗(不同时期所领之旗有变化),等等。
清初时期,八旗旗主不但享有参政议政之权,而且对旗下军民享有生杀予夺之权,就连皇帝也难以干涉旗内事务。
八旗旗主早在天命时期就已基本成型,其后的天聪、崇德年间虽有调整,但没有从本质上限制他们的特权。
康熙皇帝执政期间,八旗旗主的权势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康熙帝将诸皇子分封与下五旗,当是被分封到下五旗的皇子们不是旗主,他们只是分到数量不等的牛录,官方的说法称他们为“八旗领主”
通俗地理解就是,下五旗原先只设一个总经理,康熙之后拨出一部分牛录,让皇子们成为各部的经理,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八旗之中旗主王爷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尽管康熙、雍正两代帝王尽量稀释旗主王爷的实权,但终清一代,旗下之人仍对旗主王爷敬畏三分。
其三、经济待遇不同。
关外时期,诸王就已经分到了数量极广的庄园、土地。入关之后,诸王在统一中原的过程中,凭其军功获得大量的赏赐,其领有的庄园、土地成倍数增长,他们在关外、关内以及京师附近的田产,动辄几万亩。
就拿睿亲王家族来说,其庄园田产跨越数省,占地三十多万亩。靠着这些财产,睿亲王的子孙一直到宣统年间,依然过着奢华糜烂的生活。
相比较而言,恩封铁帽子王由于所出的时代不同,从康熙诸皇子分封开始,因关外、关内的土地所剩不多,加上宗室繁衍的缘故,一般皇子所分到的庄园田产,为数仅有几千亩,不及开国诸王的零头。
就拿怡亲王家族来说,田产一项只有区区一万多亩,不及睿亲王家族的三十分之一。实际上,恩封铁帽子王,除了享受世袭罔替的政治待遇外,在经济上基本上和普通的亲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