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峰流速仪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可用于监测气道阻塞的程度及其变化,因此有助于气道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
(1)测定气道高反应性:进行药物吸入气道激发试验时传统的观察指标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但也有学者认为用最大呼气流速(pef)作为指标,其结果同样可信,而方法却简便得多,因此建议用pef来替代fev1。
(2)哮喘诊断:《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和各国的哮喘防治指南普遍得到共识: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如果pef改善≥20%,或每日pef波动率>20%,则提示哮喘的诊断。
pef低于正常预计值的70%者,可能是哮喘,也可能是慢阻肺,这时可通过检测支气管平滑肌对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的效应进行判断。试验时,通常令受试者吸入沙丁胺醇200~400微克(成人一般用400微克,儿童可酌情吸入200微克),20分钟后再测定最大呼气流速,若其值较吸药前提高12%或更高,就有助于哮喘的诊断。最大呼气流速也可用于运动激发试验前后的观察指标。有些学者认为用动态肺功能监护仪定时监测昼夜24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可显示出早期和晚期哮喘反应的曲线变化,这样可协助探索诱发哮喘的病因。
(3)评估哮喘病情严重度:2006至2009的各版本gina有关非急性发作期哮喘严重度评估中,pef的规定标准为:
间歇发作(第一级):pef≥80%个人最佳值(相当于预计值)或fev1≥80%预计值,pef或fev1波动率<20%。每个人的pef或fev1的预计值根据其性别、身高和体重推算确定,因为这些参数与其肺泡表面积有关。肺泡表面积是影响肺通气和气体交换的重要因素。
轻度持续哮喘(第二级):pef≥80%个人最佳值或fev1≥80%预计值,pef或fev1波动率20%~30%。持续哮喘属于慢性哮喘,慢性持续哮喘是指每周均有不同频率和(或)不同程度的哮喘症状,如喘息、胸闷、气急、咳嗽等。
中度持续哮喘(第三级):pef占个人最佳值的60%~79%或fev1占预计值的60%~79%,pef或fev1波动率>30%。
重度持续哮喘(第四级):pef<60%个人最佳值或fev1<60%预计值,pef或fev1波动率>30%。
(4)预测儿童哮喘发作的严重度:5岁以上哮喘儿童经训练能掌握使用呼气峰流速仪监测pef及其早晚波动率者,可结合其临床症状和pef测定结果,预测和评估哮喘严重度。
轻度:哮喘短暂发作,发作次数每周<2次,每月夜间发作<2次,发作期间无明显症状表现。pef或fev1>80%预计值或本人最佳值,早晚波动率<20%。
中度:发作次数每周>2次,每月夜间发作≥2次,pef或fev1占预计值或本人最佳值的60%~80%,波动率20%~30%,活动受限(轻至中等强度活动即感到气急)。
重度:哮喘反复发作和夜间发作影响睡眠,严重影响日常生活,pef或fev1<60%预计值或本人最佳值。波动率>30%。
(5)作为调整治疗方案的参考指标:临床上可根据pef的绝对值和昼夜波动率的稳定性和变化决定调整治疗方案。如果近期的pef明显降低,昼夜波动率增大,表明哮喘的病情有加重,这时可在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后20分钟再测定pef,如果pef仍然没有提高,提示病情确实比较严重。如果经积极治疗6小时,其值还没有明显上升,则需加大治疗力度,甚至需考虑住院治疗。如果经治疗后pef虽有提高,但经数小时随访,其值又见下降15%,也需住院进一步治疗。有些学者认为若哮喘患者pef<100升/分,经积极治疗,其值虽有上升,但仍<300升/分或较最初值下降>15%,则需进入抢救室治疗。
(6)根据pef值推测血气变化:一般认为成人哮喘患者的pef>130升/分时,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不会超过7千帕(50毫米汞柱),如果pef>25%预计值或本人最佳值,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不会超过8千帕(45毫米汞柱)。
(1)测定气道高反应性:进行药物吸入气道激发试验时传统的观察指标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但也有学者认为用最大呼气流速(pef)作为指标,其结果同样可信,而方法却简便得多,因此建议用pef来替代fev1。
(2)哮喘诊断:《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和各国的哮喘防治指南普遍得到共识: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如果pef改善≥20%,或每日pef波动率>20%,则提示哮喘的诊断。
pef低于正常预计值的70%者,可能是哮喘,也可能是慢阻肺,这时可通过检测支气管平滑肌对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的效应进行判断。试验时,通常令受试者吸入沙丁胺醇200~400微克(成人一般用400微克,儿童可酌情吸入200微克),20分钟后再测定最大呼气流速,若其值较吸药前提高12%或更高,就有助于哮喘的诊断。最大呼气流速也可用于运动激发试验前后的观察指标。有些学者认为用动态肺功能监护仪定时监测昼夜24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可显示出早期和晚期哮喘反应的曲线变化,这样可协助探索诱发哮喘的病因。
(3)评估哮喘病情严重度:2006至2009的各版本gina有关非急性发作期哮喘严重度评估中,pef的规定标准为:
间歇发作(第一级):pef≥80%个人最佳值(相当于预计值)或fev1≥80%预计值,pef或fev1波动率<20%。每个人的pef或fev1的预计值根据其性别、身高和体重推算确定,因为这些参数与其肺泡表面积有关。肺泡表面积是影响肺通气和气体交换的重要因素。
轻度持续哮喘(第二级):pef≥80%个人最佳值或fev1≥80%预计值,pef或fev1波动率20%~30%。持续哮喘属于慢性哮喘,慢性持续哮喘是指每周均有不同频率和(或)不同程度的哮喘症状,如喘息、胸闷、气急、咳嗽等。
中度持续哮喘(第三级):pef占个人最佳值的60%~79%或fev1占预计值的60%~79%,pef或fev1波动率>30%。
重度持续哮喘(第四级):pef<60%个人最佳值或fev1<60%预计值,pef或fev1波动率>30%。
(4)预测儿童哮喘发作的严重度:5岁以上哮喘儿童经训练能掌握使用呼气峰流速仪监测pef及其早晚波动率者,可结合其临床症状和pef测定结果,预测和评估哮喘严重度。
轻度:哮喘短暂发作,发作次数每周<2次,每月夜间发作<2次,发作期间无明显症状表现。pef或fev1>80%预计值或本人最佳值,早晚波动率<20%。
中度:发作次数每周>2次,每月夜间发作≥2次,pef或fev1占预计值或本人最佳值的60%~80%,波动率20%~30%,活动受限(轻至中等强度活动即感到气急)。
重度:哮喘反复发作和夜间发作影响睡眠,严重影响日常生活,pef或fev1<60%预计值或本人最佳值。波动率>30%。
(5)作为调整治疗方案的参考指标:临床上可根据pef的绝对值和昼夜波动率的稳定性和变化决定调整治疗方案。如果近期的pef明显降低,昼夜波动率增大,表明哮喘的病情有加重,这时可在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后20分钟再测定pef,如果pef仍然没有提高,提示病情确实比较严重。如果经积极治疗6小时,其值还没有明显上升,则需加大治疗力度,甚至需考虑住院治疗。如果经治疗后pef虽有提高,但经数小时随访,其值又见下降15%,也需住院进一步治疗。有些学者认为若哮喘患者pef<100升/分,经积极治疗,其值虽有上升,但仍<300升/分或较最初值下降>15%,则需进入抢救室治疗。
(6)根据pef值推测血气变化:一般认为成人哮喘患者的pef>130升/分时,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不会超过7千帕(50毫米汞柱),如果pef>25%预计值或本人最佳值,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不会超过8千帕(45毫米汞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