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程序员的电脑突然被搬走“维修”,本人也被踢出了工作群。他意识到自己要被辞退,一时不知所措。
小林是某公司的程序员,前些天和人事经理吵了一架,结果当天就被踢出了公司的工作群。
几天后,小林上班发现自己的办公电脑(一体机)不见了,听说昨晚被保洁碰到了地上,连夜送厂家维修了。
这时,技术经理走过来,小声对小林说:“你好好地惹他干什么?挨整了吧?”
小林明白了,回答道:“你们俩级别一样,他整我,岂不是不给你面子?”
技术经理尴尬地说道:“老弟,背心和裤衩虽然都贴身,但是重要性不同啊。你自求多福吧!”
小林不由愣住了。
人事经理一向强硬,小林觉得自己可能要被辞退,一时不知所措。
他来到人事部,陪着笑问人事经理:“经理,我一个程序员,没电脑怎么工作?”
人事经理淡淡地说道:“电脑坏了,又不是你的责任,回去休息吧。”
小林一想也是,正好可以休息两天,于是回到技术部,向技术经理说明情况。
没想到技术经理递给他一个本子,说:“这几天,你把工作总结和下个月计划写一下。”
小林很不高兴,但他不会想到,正是“写总结”这个举动“救”了他一把。
3天后,人事部派人取走了技术部工作录像,还专门检查了小林的笔记本。
又过了一个星期,小林的电脑还没有“修”好,他察觉到事情没那么简单,于是上网一搜,惊出一身冷汗。
原来,种种迹象表明,人事经理正在搜集他“上班没有付出劳动”的证据,一旦落实,就有理由立即辞退他,而且还不用支付经济补偿。
而技术经理安排他做事,无论是写工作总结,还是其他,都足可证明小林虽然没有电脑,但一直在做与工作有关的事。
小林打开手机的录音功能,来到人事部,要求立即归还电脑,否则要以“不提供劳动条件”为由,告公司违反劳动合同。
人事经理抬头看了小林一眼,说道:“你的新岗位还在安排中,不急。”
小林冷笑一声,转身摔门而出。
几天后,公司收到一份邮政快递,是小林发来的《请求恢复劳动条件的函》。
人事经理找到小林,微笑着说:“都是同事,搞那么正规干什么,有事好商量。”
小林正色道:“我也不想这样啊,可是有人硬是设套,让我往里钻啊。”
人事经理的脸不自觉地抽了一下,说道:“你学习能力挺强啊,谁教你的?”
小林有些得意,刚想吹嘘几句,猛然想起什么,于是没有理会,一句话也不说?
几天后,人事部归还了小林的电脑,人事经理也不再找他麻烦。
没多久,老板突然把技术经理升职为人事总监,而原来的人事经理则被调到了后勤部。
据说,老板觉得人事经理连一个小小的职员都搞不定,水平太差。
小林向新任总监表示祝贺,恭喜他终于当上“裤衩”了。总监严肃地说道:“你不觉得我这么个既懂技术,又懂人力资源的主管,更可怕吗?”
@职言新语。
我们先梳理一下这件事中,有多少“陷阱”
1、人事部以维修为由,拿走小林的电脑,目的是查看硬盘,看是否有其违规备份机要,或者干私活等等的证据,一旦发现,辞退没商量。
2、如果小林真的认为“电脑坏了,责任不在我”,然后不工作或者怠工,那么达到一定天数,就会被认定为“没有提供劳动”,同样,也是辞退没商量。类似的情形,还有“口头放假”
3、人事经理见以上招数不管用,又使了一招,即,通过一些询问,期望从小林的回答中找到把柄。不要小看这一招,遇到经验老到的hr,职场新人很难应付。
分析了上面的“陷阱”,我们再谈谈该怎么应对?
1、沉着冷静。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者如果一开始就瞻前顾后、慌了神,基本上就输定了,我们要抱着“大不了不干”的心态,有理有节地维护自身权益。
2、先礼后兵。遇到公司有意设置障碍,让你没法工作,可以先通过录音方式,与人事部门谈判,请求恢复劳动条件,然后再通过邮政快递方式给公司书面发函。为什么要先谈判呢?主要是为了证明,本人是主动协商,让对方陷入被动?
3、争取主动。如果公司仍然置之不理,那么,如果你有耐心,可以设计让公司主动辞退你,获得“2n”补偿,这个难度比较大,下次再说。正常的应对是考虑主动“炒”公司鱿鱼,通过邮政快递给公司发《解除劳动合同书》,获得“n”补偿,让公司不补偿的想法落空。
4、准备好以上证据,申请劳动仲裁,直至打官司。再次强调一下,不要落入对方的“陷阱”,犯不该犯的错误,尤其是细节上、情节上。
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先书面申请恢复劳动条件,再向公司发《解除劳动合同书》,且均要在快递单和包装上注明内容,否则可能会被判为主动离职。此外,言多必失,要注意别人用话套你,因为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不利证据。
总之,表面上看,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是平等的,其实并非如此——他们耗得起,劳动者不一定行。但是,我们至少要知道,遇到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应该采取哪些办法,通过什么途径,才能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小林是某公司的程序员,前些天和人事经理吵了一架,结果当天就被踢出了公司的工作群。
几天后,小林上班发现自己的办公电脑(一体机)不见了,听说昨晚被保洁碰到了地上,连夜送厂家维修了。
这时,技术经理走过来,小声对小林说:“你好好地惹他干什么?挨整了吧?”
小林明白了,回答道:“你们俩级别一样,他整我,岂不是不给你面子?”
技术经理尴尬地说道:“老弟,背心和裤衩虽然都贴身,但是重要性不同啊。你自求多福吧!”
小林不由愣住了。
人事经理一向强硬,小林觉得自己可能要被辞退,一时不知所措。
他来到人事部,陪着笑问人事经理:“经理,我一个程序员,没电脑怎么工作?”
人事经理淡淡地说道:“电脑坏了,又不是你的责任,回去休息吧。”
小林一想也是,正好可以休息两天,于是回到技术部,向技术经理说明情况。
没想到技术经理递给他一个本子,说:“这几天,你把工作总结和下个月计划写一下。”
小林很不高兴,但他不会想到,正是“写总结”这个举动“救”了他一把。
3天后,人事部派人取走了技术部工作录像,还专门检查了小林的笔记本。
又过了一个星期,小林的电脑还没有“修”好,他察觉到事情没那么简单,于是上网一搜,惊出一身冷汗。
原来,种种迹象表明,人事经理正在搜集他“上班没有付出劳动”的证据,一旦落实,就有理由立即辞退他,而且还不用支付经济补偿。
而技术经理安排他做事,无论是写工作总结,还是其他,都足可证明小林虽然没有电脑,但一直在做与工作有关的事。
小林打开手机的录音功能,来到人事部,要求立即归还电脑,否则要以“不提供劳动条件”为由,告公司违反劳动合同。
人事经理抬头看了小林一眼,说道:“你的新岗位还在安排中,不急。”
小林冷笑一声,转身摔门而出。
几天后,公司收到一份邮政快递,是小林发来的《请求恢复劳动条件的函》。
人事经理找到小林,微笑着说:“都是同事,搞那么正规干什么,有事好商量。”
小林正色道:“我也不想这样啊,可是有人硬是设套,让我往里钻啊。”
人事经理的脸不自觉地抽了一下,说道:“你学习能力挺强啊,谁教你的?”
小林有些得意,刚想吹嘘几句,猛然想起什么,于是没有理会,一句话也不说?
几天后,人事部归还了小林的电脑,人事经理也不再找他麻烦。
没多久,老板突然把技术经理升职为人事总监,而原来的人事经理则被调到了后勤部。
据说,老板觉得人事经理连一个小小的职员都搞不定,水平太差。
小林向新任总监表示祝贺,恭喜他终于当上“裤衩”了。总监严肃地说道:“你不觉得我这么个既懂技术,又懂人力资源的主管,更可怕吗?”
@职言新语。
我们先梳理一下这件事中,有多少“陷阱”
1、人事部以维修为由,拿走小林的电脑,目的是查看硬盘,看是否有其违规备份机要,或者干私活等等的证据,一旦发现,辞退没商量。
2、如果小林真的认为“电脑坏了,责任不在我”,然后不工作或者怠工,那么达到一定天数,就会被认定为“没有提供劳动”,同样,也是辞退没商量。类似的情形,还有“口头放假”
3、人事经理见以上招数不管用,又使了一招,即,通过一些询问,期望从小林的回答中找到把柄。不要小看这一招,遇到经验老到的hr,职场新人很难应付。
分析了上面的“陷阱”,我们再谈谈该怎么应对?
1、沉着冷静。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者如果一开始就瞻前顾后、慌了神,基本上就输定了,我们要抱着“大不了不干”的心态,有理有节地维护自身权益。
2、先礼后兵。遇到公司有意设置障碍,让你没法工作,可以先通过录音方式,与人事部门谈判,请求恢复劳动条件,然后再通过邮政快递方式给公司书面发函。为什么要先谈判呢?主要是为了证明,本人是主动协商,让对方陷入被动?
3、争取主动。如果公司仍然置之不理,那么,如果你有耐心,可以设计让公司主动辞退你,获得“2n”补偿,这个难度比较大,下次再说。正常的应对是考虑主动“炒”公司鱿鱼,通过邮政快递给公司发《解除劳动合同书》,获得“n”补偿,让公司不补偿的想法落空。
4、准备好以上证据,申请劳动仲裁,直至打官司。再次强调一下,不要落入对方的“陷阱”,犯不该犯的错误,尤其是细节上、情节上。
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先书面申请恢复劳动条件,再向公司发《解除劳动合同书》,且均要在快递单和包装上注明内容,否则可能会被判为主动离职。此外,言多必失,要注意别人用话套你,因为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不利证据。
总之,表面上看,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是平等的,其实并非如此——他们耗得起,劳动者不一定行。但是,我们至少要知道,遇到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应该采取哪些办法,通过什么途径,才能维护好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