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高等教育的内容。如何落实劳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以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劳动教育开展情况为例,剖析多年来该校坚持不懈开展劳动教育的做法,并对如何进一步做好高校劳动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d43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231-01。
一、前言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将劳动教育上升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这一论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并将劳动教育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进入新时代,大学生表现出许多新特点,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事关重大、意义深远。
二、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社会财富的创造依靠劳动,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劳动。我们所说的劳动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丰富其劳动情感,激发其劳动兴趣,培养其劳动技能,从而使其成为一名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新时代大学生。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使其在劳动教育中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其认真负责对待劳动的态度。第二,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社会分工和个人职业目标,懂得任何劳动职业都是有意义的。第三,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劳动精神,使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第四,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勤劳善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使其养成崇尚劳动的高尚情操。习近平指出“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劳动教育还可以促进大学生树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价值观。
三、高校落实劳动教育的策略
大学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作为人才的目标之一既关系到人才总体目标的实现,又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党中央就劳动教育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各个高校具体情况不同,采取的落实办法和对策也各不相同,大致可以从培养劳动意识、健全制度机制、完善考核评价等方面采取对策。
(一)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进入新时代,针对大学生劳动意识较差、缺乏劳动精神的现状,笔者认为其原因归结起来大致有两方面。一方面,95后、0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基本上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没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搞怪作秀的网红,暴富的影星、歌星,投机取巧的不良经营者冲击着大学生的劳动观,消解着艰苦朴素、勤劳创业等传统的劳动教育理念。针对这些原因,高校要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改变过分强调智育的观念。
比如,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计划,劳动课程归入学生课程体系,劳动课每学期安排一周,每学年两周,覆盖全体在校学生。劳动周前,辅导员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明确要求和标准,按照劳动区域进行分组,设定组长:劳动周中,学生工作部安排专职教师负责督促指导,检查劳动结果,不符合要求者,进行批评教育。劳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了劳动精神。学校能够每年拿出两周时间开展劳动教育主要得益于学院领导、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系部领导、辅导员合力的结果,正是从院领导到教师全员参与的劳动教育模式才顺利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之中。
(二)健全制度和运行机制,让劳动教育有制度保证。
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实需要有与之相对的制度作保障。劳动教育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要放在高校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制度的框架下,劳动教育制度要融入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制度、后勤保障制度中来,让劳动课程、专业教学相得益彰。因此,制定劳动教育制度应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和学院自身制度情况,从劳动政策、劳动管理、师资队伍、运行保障等方面着手。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要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照专业必修课的管理方法,明确劳动教育的主管部门、劳动课程内容、劳动教育保障、劳动教育考核评价等因素。比如,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劳动政策的制定实施,制定了劳动教育实施办法,学生工作部作为劳动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劳动教育培养目标制定,统一规划劳动教育组织实施细则,每年度学生工作部会将劳动任务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划定劳动职责、劳动标准以及工作要求,形成了劳动教育科学系统管理机制。
(三)搭建课堂平台,创造实践机会,让课堂与实践有机结合。
劳动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场景化的教育形式,一定的课堂教学是必要的,但最终落实好劳动教育离不开劳动实践,所以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搭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平台。另一方面还要不断为大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实践平台,让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邀请企业工匠、劳动模范到学校开展访谈交流活动,请他们给学生作劳动分享,让学生接受思想上的教育,学习他们的劳动精神。在实践平台搭建方面,高校既要发挥学生在校园美化、日常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又要加强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态度的端正。比如,针对高职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学场所和宿舍中度过的特点,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在实训室定期安排学生进行教室和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卫生清洁,在宿舍楼进行轮流值班,负责宿舍的卫生清扫。
(四)加强考核,宣传典型,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劳动评价不仅要依据考核评分的办法,更应立足于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劳动教育考核,可以提高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知,加深对劳动精神的理解。因此,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将劳动教育考核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按照劳动态度、劳动效果、劳动技能等方面表现进行测评。学院劳动教育内容分为四大类,宿舍卫生清扫、劳动周课程、勤工助学岗位、公益劳动岗位。宿舍卫生采取每天打分制,分为星级、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宿舍管理员根据宿舍卫生检查工作细则每天进行检查评比,各系班级宿舍卫生排名纳入学生管理工作考核。劳动周考核由学生工作部负责完成,学生要从劳动态度、劳动任务、劳动效果等角度撰写劳动总结,辅导员根据劳动总结和实际表现填写劳动鉴定,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学院为获得优秀的学生颁发“劳动模范”荣誉证书,并通过张贴海报、公众号、校园广播等方式对获得“劳动模范”的同学进行宣传,在校园中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重视劳动的积极氛围。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d43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231-01。
一、前言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将劳动教育上升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这一论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并将劳动教育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进入新时代,大学生表现出许多新特点,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事关重大、意义深远。
二、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社会财富的创造依靠劳动,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劳动。我们所说的劳动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丰富其劳动情感,激发其劳动兴趣,培养其劳动技能,从而使其成为一名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新时代大学生。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使其在劳动教育中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其认真负责对待劳动的态度。第二,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社会分工和个人职业目标,懂得任何劳动职业都是有意义的。第三,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劳动精神,使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第四,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勤劳善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使其养成崇尚劳动的高尚情操。习近平指出“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劳动教育还可以促进大学生树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价值观。
三、高校落实劳动教育的策略
大学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作为人才的目标之一既关系到人才总体目标的实现,又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党中央就劳动教育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各个高校具体情况不同,采取的落实办法和对策也各不相同,大致可以从培养劳动意识、健全制度机制、完善考核评价等方面采取对策。
(一)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进入新时代,针对大学生劳动意识较差、缺乏劳动精神的现状,笔者认为其原因归结起来大致有两方面。一方面,95后、0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基本上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没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搞怪作秀的网红,暴富的影星、歌星,投机取巧的不良经营者冲击着大学生的劳动观,消解着艰苦朴素、勤劳创业等传统的劳动教育理念。针对这些原因,高校要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改变过分强调智育的观念。
比如,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计划,劳动课程归入学生课程体系,劳动课每学期安排一周,每学年两周,覆盖全体在校学生。劳动周前,辅导员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明确要求和标准,按照劳动区域进行分组,设定组长:劳动周中,学生工作部安排专职教师负责督促指导,检查劳动结果,不符合要求者,进行批评教育。劳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了劳动精神。学校能够每年拿出两周时间开展劳动教育主要得益于学院领导、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系部领导、辅导员合力的结果,正是从院领导到教师全员参与的劳动教育模式才顺利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之中。
(二)健全制度和运行机制,让劳动教育有制度保证。
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实需要有与之相对的制度作保障。劳动教育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要放在高校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制度的框架下,劳动教育制度要融入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制度、后勤保障制度中来,让劳动课程、专业教学相得益彰。因此,制定劳动教育制度应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和学院自身制度情况,从劳动政策、劳动管理、师资队伍、运行保障等方面着手。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要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照专业必修课的管理方法,明确劳动教育的主管部门、劳动课程内容、劳动教育保障、劳动教育考核评价等因素。比如,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劳动政策的制定实施,制定了劳动教育实施办法,学生工作部作为劳动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劳动教育培养目标制定,统一规划劳动教育组织实施细则,每年度学生工作部会将劳动任务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划定劳动职责、劳动标准以及工作要求,形成了劳动教育科学系统管理机制。
(三)搭建课堂平台,创造实践机会,让课堂与实践有机结合。
劳动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场景化的教育形式,一定的课堂教学是必要的,但最终落实好劳动教育离不开劳动实践,所以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搭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平台。另一方面还要不断为大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实践平台,让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邀请企业工匠、劳动模范到学校开展访谈交流活动,请他们给学生作劳动分享,让学生接受思想上的教育,学习他们的劳动精神。在实践平台搭建方面,高校既要发挥学生在校园美化、日常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又要加强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态度的端正。比如,针对高职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学场所和宿舍中度过的特点,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在实训室定期安排学生进行教室和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卫生清洁,在宿舍楼进行轮流值班,负责宿舍的卫生清扫。
(四)加强考核,宣传典型,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劳动评价不仅要依据考核评分的办法,更应立足于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劳动教育考核,可以提高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知,加深对劳动精神的理解。因此,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将劳动教育考核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按照劳动态度、劳动效果、劳动技能等方面表现进行测评。学院劳动教育内容分为四大类,宿舍卫生清扫、劳动周课程、勤工助学岗位、公益劳动岗位。宿舍卫生采取每天打分制,分为星级、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宿舍管理员根据宿舍卫生检查工作细则每天进行检查评比,各系班级宿舍卫生排名纳入学生管理工作考核。劳动周考核由学生工作部负责完成,学生要从劳动态度、劳动任务、劳动效果等角度撰写劳动总结,辅导员根据劳动总结和实际表现填写劳动鉴定,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学院为获得优秀的学生颁发“劳动模范”荣誉证书,并通过张贴海报、公众号、校园广播等方式对获得“劳动模范”的同学进行宣传,在校园中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重视劳动的积极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