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分数:
【填空】:
1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2、 20 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辛亥革命。
3、 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革命领导权不同。
4、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中国国民党一大 成功召开。
5、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事件是 南昌起义。
6、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是 遵义会议。
7、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在 遵义 会议上。
8、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 战略防御 、 相持 、 反攻 三个阶段。
9、 1941 年,毛泽东应彭真之请为中共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是实事求是。
10、 1948 年 9 月至 1949 年 1 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 、 淮海 、 平津 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
11、《共同纲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 人民民主专政。
1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3、“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是 1966 年 5 月到 1976 年 10 月。
14 、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是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5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6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 共同富裕。
17、 中共 十七届五中全会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8、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 支部,坚持 个别吸收 的原则。
19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一般为 一 年。
20、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满必须由 本人 向 党组织 提出转正申请。
21、发展党员,必须由 两 名 正式 党员作为入党介绍人。
22、党的纪律处分有 警告 、 严重警告 、 撤销党内职务 、 留党察看 、 开除党籍。
【 多选 】:
23 、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的是( abd )。
a 、毛泽东 b 、何叔衡 c 、李大钊 d 、邓恩铭。
24、下列属于中共党史军史上三大起义的是( abd )。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平江起义 d 、广州起义。
25、下列各项中,与周恩来有关的有( bd )。
a 、发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b 、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c 、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d 、组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26、“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的“对峙”概念是( abc )。
a 、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进行战争。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基本终止。
c 、土地革命时期的基本政治特征。
d 、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使国共关系破裂。
27 、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有( bc )。
a 、罗荣桓 b 、杨靖宇 c 、周保中 d 、马占山。
28、从 1942 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一次整风运动。下列属于这次整风运动的任务的是( abd )。
a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 、反对机会主义以整顿作风。
d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29、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 bcd )。
a 、独立自主 b 、发展进步势力。
c 、争取中间势力 d 、孤立顽固势力。
30 、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有( bc )。
a 、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b 、通过《共同纲领》。
c 、确定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 d 、选举产生政务院总理、副总理。
31、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国内经济条件有( ad )。
a 、国家财政经济明显好转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d 、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重要工程和科技成就有( abc )。
a 、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c 、大庆油田建成 d 、葛洲坝水里工程建成。
33 、 1979 年,邓小平提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abcd )。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4、“文化大革命”为我们留下的教训是( bd )。
a 、要警惕修正主义的思想倾向。
b 、要防止个人崇拜和思想僵化。
c 、应该以阶级斗争为工作中心。
d 、必须健全国家的民主和制度。
35 、从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 1982 年中共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 abcd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 b 、实行改革开放的观点。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 d 、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观点。
36 、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表明( ad )。
a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c 、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资本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主。
d 、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37、中共十七大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 bcd )协调拉动转变。
a 、生产 b 、消费。
c 、投资 d 、出口。
38、下列属于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特征的有( abcd )。
a 、民主法治 b 、公平正义。
c 、安定有序 d 、充满活力。
【 判断 】:
39、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是在党正式成立之前(×) 之后。
40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纲领(√)。
41、长征精神的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42 、在抗美援朝前,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1946 年 8 月 6 日 下午 5 时,毛主席在延安杨家岭接见了美国记者安娜 • 路易斯 • 斯特朗时提出的观点。
43、“三面红旗”指的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三面红旗是指: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44、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富农的政策是:彻底消灭富农。(×)。
采取逐步消灭的政策。
45、在四项基本原则中,核心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6、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47、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 单选 】:
48、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d )的矛盾。
a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c 、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 d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
49、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了( b )。
a 、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力量太强大。
b 、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c 、中国不能走西方民主会议道路。
d 、必须进行革命武装斗争。
50、新文化运动开始于( c )年。
a 、 1911 b 、 1914。
c 、 1915 d 、 1917。
5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 b )。
a 、封建主义的寿终正寝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共产党走上历史舞台 d 、资产阶级革命的转变。
52、 1920 年 8 月,最先在( b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并成为创建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中心。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武汉。
53、在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是( c )。
a 、孙中山 b 、蔡和森。
c 、李大钊 d 、毛泽东。
54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以联俄、联共和( a )的三大政策为革命灵魂和革命方法的新三民主义。
a 、扶助农工 b 、反对军阀。
c 、反对封建主义 d 、联合农民阶级。
55 、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合作采取的形式是( b )。
a 、党外合作 b 、党内合作。
c 、建立新的组织形式 d 、没有组织形式。
56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使我党总结出最突出的教训是( c )。
a 、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b 、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c 、必须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到农村 d 、必须坚持革命的领导权。
57、下列事件中,与周恩来有直接关系的是( b )。
a 、南昌起义、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成功、中美正式建交。
b 、南昌起义、重庆谈判、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成功。
c 、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成功、重庆谈判、中美正式建交。
d 、广州起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重庆谈判。
58 、 1927 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时,在江西永新县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 c )上,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a 、团 b 、营。
c 、连 d 、排。
59、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 c )。
a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b 、以城市工人为主义的革命战争。
c 、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d 、农村包围城市。
60、( a )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最壮烈的一战,此战后,中央红军人数从长征出发时的 8.6 万余人锐减至 3 万余人。
a 、湘江战役 b 、乌江之战。
c 、飞夺泸定桥 d 、四渡赤水。
6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包括( b )。
a 、国共之间的矛盾 b 、国民党同中国民主同盟的矛盾。
c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 、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62、标志红军二万去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是( c )。
a 、红军穿越草地进入甘肃、陕西 b 、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
c 、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 d 、遵义会议召开。
63、长征胜利地跨越了( c )个省,中央红军的总行程达 2.5 万里以上。
a 、 10 b 、 11。
c 、 12 d 、 13。
64、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件。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件。
65、 1939 年底到 1940 初,毛泽东先后发表( d )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著作,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a 、《改造我们的学习》 b 、《整顿党的作风》。
c 、《论联合政府》 d 、《 <共产党人 >发刊词》。
66 、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 b )。
a 、刘少奇 b 、王稼祥。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67、在中国共产党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措施中,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的是( c )。
a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b 、进行游击战。
c 、大生产运动 d 、整风运动。
68 、把( d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中共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a 、列宁主义 b 、新民主主义。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毛泽东思想。
69、日本政府被迫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 1945 年的( b )。
a 、 8 月 8 日 b 、 8 月 15 日。
c 、 9 月 2 日 d 、 9 月 9 日。
70 、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名称是( b )。
a 、民主的统一战线 b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 、大革命的统一战线 d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71、东北解放军在辽沈战役中,对下列城市的解放,其先后顺序应是( c )。
a 、长春、沈阳、锦州 b 、锦州、沈阳、长春。
c 、锦州、长春、沈阳 d 、沈阳、锦州、长春。
72、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 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c )。
a 、攻坚战 b 、游击战。
c 、运动战 d 、阵地战。
7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解决的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a )。
a 、指出了当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 、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
c 、提出了促进全国革命胜利的方针 d 、强调了党的工作作风。
74、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大陆的时间是( b )。
a 、 1949 年 10 月 b 、 1951 年 10 月。
c 、 1951 年 11 月 d 、 1953 年 1 月。
7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 d )、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a 、党的建设 b 、党的领导。
c 、群众路线 d 、统一战线。
7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 c )。
a 、国歌 b 、临时国歌。
c 、代国歌 d 、会歌。
77、 1950 年,我国开展的三大运动不包括( b )。
a 、抗美援朝运动 b 、整风运动。
c 、镇压反革命运动 d 、土地革命运动。
78、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中,成就最突出的行业是( c )。
a 、交通运输业 b 、商业。
c 、农业 d 、工矿业。
79、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与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原则是( a )。
①原有外交关系有效 ②遵循平等互利原则。
③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④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80、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 c )。
a 、董必武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林伯渠。
8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期限是( b )。
a 、 1949 年 -1954 年 b 、 1953 年 -1957 年。
c 、 1952 年 -1956 年 d 、 1954 年 -1958 年。
82 、 1958 年“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是( a )。
a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b 、专家治厂。
c 、业务第一 d 、效益第一。
83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始于 20 世纪( b )。
a 、 60 年代末 b 、 70 年代初。
c 、 80 年代初 d 、 80 年代末。
84、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倡导组织了数次统一战线,下列有关其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 、组建的原因是敌强我弱 b 、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c 、都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d 、都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
85、 1976 年,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的是( b )。
a 、九一三事件 b 、四五运动。
c 、“一月革命” d 、《二月提纲》。
86、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 a )。
a 、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 、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纲领。
c 、拨乱反正。
d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8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 )。
a 、农村 b 、城市。
c 、沿海地区 d 、内地。
88、 1979 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做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
a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群众路线。
c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89、党中央作出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特区的重大决策( 1985 年把特区改为经济特区)是在( c )年。
a 、 1978 年 b 、 1979 年。
c 、 1980 年 d 、 1981 年。
90 、标志着我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b )。
a 、《关于我党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d 、《关于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9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批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属于( b )省。
a 、福建、江苏 b 、广东、福建。
c 、浙江、广东 d 、浙江、江苏。
92、( b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同志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a 、 1988 年 12 月 b 、 1989 年 6 月。
c 、 1989 年 12 月 d 、 1990 年 6 月。
93、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在( d )。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四大。
94、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主题是:高举( b )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 世纪。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改革开放。
95、( c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即 wto 第 143 个成员。
a 、 2000 年 12 月 1 日 b 、 20xx 年 11 月 11 日。
c 、 20xx 年 12 月 11 日 d 、 20xx 年 12 月 30 日。
96、新中国建立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基本含义是( c )。
a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问题、农业投入问题、农产品加工问题。
b 、农产品问题、农民工问题、农村基层组织问题。
c 、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
d 、农村医疗、农村住房、农村教育。
97、“三个代表”是江泽民同志多次阐述过的一个重要思想,其首次提出是在( b )。
a 、 1999 年 12 月 b 、 2000 年 2 月。
c 、 2000 年 12 月 d 、 20xx 年 2 月。
98、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 )。
a 、密切联系群众。
b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 、掌握国家政权。
99、按照中共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翻( b )番。
a 、一 b 、两。
c 、三 d 、四。
100、 20xx 年 4 月 2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举行会谈,这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时隔( c )后的首次正式会谈。
a 、 40 年 b 、 50 年。
c 、 60 年 d 、 70 年。
101 、 20xx 年 7 月 1 日,( b )铁路全线建成通车,铁路全长 1956 公里,最高点海拔 5072 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线最长的高原铁路。
a 、川藏铁路 b 、青藏铁路。
c 、兰新铁路 d 、成渝铁路。
102 、中共十七大关于党章(修正案)决议,第一次将( a )写入党章。
a 、科学发展观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发生了根本性和历史转变,gdp 总值跃居世界( a )位,进出口贸易上升为世界第二位。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10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b )。
a 、社会和谐 b 、改革开放。
c 、市场经济 d 、小康社会。
105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 )。
a 、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快更好发展 b 、改变目前我们的发展模式。
c 、深化改革开放 d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6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 b )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a 、依法治国 b 、党的领导。
c 、深化改革 d 、科学发展。
107、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 c )的攻坚时期。
a 、积极发展速度和机构调整 b 、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
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政治体制改革。
【填空】:
1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2、 20 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辛亥革命。
3、 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革命领导权不同。
4、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中国国民党一大 成功召开。
5、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事件是 南昌起义。
6、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是 遵义会议。
7、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在 遵义 会议上。
8、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 战略防御 、 相持 、 反攻 三个阶段。
9、 1941 年,毛泽东应彭真之请为中共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是实事求是。
10、 1948 年 9 月至 1949 年 1 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 、 淮海 、 平津 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
11、《共同纲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 人民民主专政。
1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3、“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是 1966 年 5 月到 1976 年 10 月。
14 、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是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5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6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 共同富裕。
17、 中共 十七届五中全会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8、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 支部,坚持 个别吸收 的原则。
19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一般为 一 年。
20、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满必须由 本人 向 党组织 提出转正申请。
21、发展党员,必须由 两 名 正式 党员作为入党介绍人。
22、党的纪律处分有 警告 、 严重警告 、 撤销党内职务 、 留党察看 、 开除党籍。
【 多选 】:
23 、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的是( abd )。
a 、毛泽东 b 、何叔衡 c 、李大钊 d 、邓恩铭。
24、下列属于中共党史军史上三大起义的是( abd )。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平江起义 d 、广州起义。
25、下列各项中,与周恩来有关的有( bd )。
a 、发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b 、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c 、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d 、组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26、“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的“对峙”概念是( abc )。
a 、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进行战争。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基本终止。
c 、土地革命时期的基本政治特征。
d 、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使国共关系破裂。
27 、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有( bc )。
a 、罗荣桓 b 、杨靖宇 c 、周保中 d 、马占山。
28、从 1942 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一次整风运动。下列属于这次整风运动的任务的是( abd )。
a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 、反对机会主义以整顿作风。
d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29、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 bcd )。
a 、独立自主 b 、发展进步势力。
c 、争取中间势力 d 、孤立顽固势力。
30 、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有( bc )。
a 、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b 、通过《共同纲领》。
c 、确定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 d 、选举产生政务院总理、副总理。
31、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国内经济条件有( ad )。
a 、国家财政经济明显好转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d 、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重要工程和科技成就有( abc )。
a 、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c 、大庆油田建成 d 、葛洲坝水里工程建成。
33 、 1979 年,邓小平提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abcd )。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4、“文化大革命”为我们留下的教训是( bd )。
a 、要警惕修正主义的思想倾向。
b 、要防止个人崇拜和思想僵化。
c 、应该以阶级斗争为工作中心。
d 、必须健全国家的民主和制度。
35 、从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 1982 年中共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 abcd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 b 、实行改革开放的观点。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 d 、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观点。
36 、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表明( ad )。
a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c 、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资本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主。
d 、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37、中共十七大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 bcd )协调拉动转变。
a 、生产 b 、消费。
c 、投资 d 、出口。
38、下列属于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特征的有( abcd )。
a 、民主法治 b 、公平正义。
c 、安定有序 d 、充满活力。
【 判断 】:
39、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是在党正式成立之前(×) 之后。
40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纲领(√)。
41、长征精神的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42 、在抗美援朝前,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1946 年 8 月 6 日 下午 5 时,毛主席在延安杨家岭接见了美国记者安娜 • 路易斯 • 斯特朗时提出的观点。
43、“三面红旗”指的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三面红旗是指: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44、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富农的政策是:彻底消灭富农。(×)。
采取逐步消灭的政策。
45、在四项基本原则中,核心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6、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47、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 单选 】:
48、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d )的矛盾。
a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c 、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 d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
49、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了( b )。
a 、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力量太强大。
b 、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c 、中国不能走西方民主会议道路。
d 、必须进行革命武装斗争。
50、新文化运动开始于( c )年。
a 、 1911 b 、 1914。
c 、 1915 d 、 1917。
5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 b )。
a 、封建主义的寿终正寝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共产党走上历史舞台 d 、资产阶级革命的转变。
52、 1920 年 8 月,最先在( b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并成为创建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中心。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武汉。
53、在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是( c )。
a 、孙中山 b 、蔡和森。
c 、李大钊 d 、毛泽东。
54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以联俄、联共和( a )的三大政策为革命灵魂和革命方法的新三民主义。
a 、扶助农工 b 、反对军阀。
c 、反对封建主义 d 、联合农民阶级。
55 、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合作采取的形式是( b )。
a 、党外合作 b 、党内合作。
c 、建立新的组织形式 d 、没有组织形式。
56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使我党总结出最突出的教训是( c )。
a 、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b 、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c 、必须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到农村 d 、必须坚持革命的领导权。
57、下列事件中,与周恩来有直接关系的是( b )。
a 、南昌起义、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成功、中美正式建交。
b 、南昌起义、重庆谈判、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成功。
c 、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成功、重庆谈判、中美正式建交。
d 、广州起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重庆谈判。
58 、 1927 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时,在江西永新县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 c )上,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a 、团 b 、营。
c 、连 d 、排。
59、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 c )。
a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b 、以城市工人为主义的革命战争。
c 、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d 、农村包围城市。
60、( a )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最壮烈的一战,此战后,中央红军人数从长征出发时的 8.6 万余人锐减至 3 万余人。
a 、湘江战役 b 、乌江之战。
c 、飞夺泸定桥 d 、四渡赤水。
6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包括( b )。
a 、国共之间的矛盾 b 、国民党同中国民主同盟的矛盾。
c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 、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62、标志红军二万去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是( c )。
a 、红军穿越草地进入甘肃、陕西 b 、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
c 、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 d 、遵义会议召开。
63、长征胜利地跨越了( c )个省,中央红军的总行程达 2.5 万里以上。
a 、 10 b 、 11。
c 、 12 d 、 13。
64、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件。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件。
65、 1939 年底到 1940 初,毛泽东先后发表( d )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著作,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a 、《改造我们的学习》 b 、《整顿党的作风》。
c 、《论联合政府》 d 、《 <共产党人 >发刊词》。
66 、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 b )。
a 、刘少奇 b 、王稼祥。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67、在中国共产党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措施中,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的是( c )。
a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b 、进行游击战。
c 、大生产运动 d 、整风运动。
68 、把( d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中共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a 、列宁主义 b 、新民主主义。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毛泽东思想。
69、日本政府被迫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 1945 年的( b )。
a 、 8 月 8 日 b 、 8 月 15 日。
c 、 9 月 2 日 d 、 9 月 9 日。
70 、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名称是( b )。
a 、民主的统一战线 b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 、大革命的统一战线 d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71、东北解放军在辽沈战役中,对下列城市的解放,其先后顺序应是( c )。
a 、长春、沈阳、锦州 b 、锦州、沈阳、长春。
c 、锦州、长春、沈阳 d 、沈阳、锦州、长春。
72、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 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c )。
a 、攻坚战 b 、游击战。
c 、运动战 d 、阵地战。
7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解决的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a )。
a 、指出了当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 、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
c 、提出了促进全国革命胜利的方针 d 、强调了党的工作作风。
74、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大陆的时间是( b )。
a 、 1949 年 10 月 b 、 1951 年 10 月。
c 、 1951 年 11 月 d 、 1953 年 1 月。
7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 d )、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a 、党的建设 b 、党的领导。
c 、群众路线 d 、统一战线。
7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 c )。
a 、国歌 b 、临时国歌。
c 、代国歌 d 、会歌。
77、 1950 年,我国开展的三大运动不包括( b )。
a 、抗美援朝运动 b 、整风运动。
c 、镇压反革命运动 d 、土地革命运动。
78、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中,成就最突出的行业是( c )。
a 、交通运输业 b 、商业。
c 、农业 d 、工矿业。
79、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与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原则是( a )。
①原有外交关系有效 ②遵循平等互利原则。
③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④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80、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 c )。
a 、董必武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林伯渠。
8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期限是( b )。
a 、 1949 年 -1954 年 b 、 1953 年 -1957 年。
c 、 1952 年 -1956 年 d 、 1954 年 -1958 年。
82 、 1958 年“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是( a )。
a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b 、专家治厂。
c 、业务第一 d 、效益第一。
83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始于 20 世纪( b )。
a 、 60 年代末 b 、 70 年代初。
c 、 80 年代初 d 、 80 年代末。
84、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倡导组织了数次统一战线,下列有关其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 、组建的原因是敌强我弱 b 、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c 、都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d 、都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
85、 1976 年,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的是( b )。
a 、九一三事件 b 、四五运动。
c 、“一月革命” d 、《二月提纲》。
86、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 a )。
a 、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 、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纲领。
c 、拨乱反正。
d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8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 )。
a 、农村 b 、城市。
c 、沿海地区 d 、内地。
88、 1979 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做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
a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群众路线。
c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89、党中央作出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特区的重大决策( 1985 年把特区改为经济特区)是在( c )年。
a 、 1978 年 b 、 1979 年。
c 、 1980 年 d 、 1981 年。
90 、标志着我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b )。
a 、《关于我党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d 、《关于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9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批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属于( b )省。
a 、福建、江苏 b 、广东、福建。
c 、浙江、广东 d 、浙江、江苏。
92、( b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同志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a 、 1988 年 12 月 b 、 1989 年 6 月。
c 、 1989 年 12 月 d 、 1990 年 6 月。
93、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在( d )。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四大。
94、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主题是:高举( b )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 世纪。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改革开放。
95、( c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即 wto 第 143 个成员。
a 、 2000 年 12 月 1 日 b 、 20xx 年 11 月 11 日。
c 、 20xx 年 12 月 11 日 d 、 20xx 年 12 月 30 日。
96、新中国建立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基本含义是( c )。
a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问题、农业投入问题、农产品加工问题。
b 、农产品问题、农民工问题、农村基层组织问题。
c 、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
d 、农村医疗、农村住房、农村教育。
97、“三个代表”是江泽民同志多次阐述过的一个重要思想,其首次提出是在( b )。
a 、 1999 年 12 月 b 、 2000 年 2 月。
c 、 2000 年 12 月 d 、 20xx 年 2 月。
98、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 )。
a 、密切联系群众。
b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 、掌握国家政权。
99、按照中共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翻( b )番。
a 、一 b 、两。
c 、三 d 、四。
100、 20xx 年 4 月 2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举行会谈,这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时隔( c )后的首次正式会谈。
a 、 40 年 b 、 50 年。
c 、 60 年 d 、 70 年。
101 、 20xx 年 7 月 1 日,( b )铁路全线建成通车,铁路全长 1956 公里,最高点海拔 5072 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线最长的高原铁路。
a 、川藏铁路 b 、青藏铁路。
c 、兰新铁路 d 、成渝铁路。
102 、中共十七大关于党章(修正案)决议,第一次将( a )写入党章。
a 、科学发展观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发生了根本性和历史转变,gdp 总值跃居世界( a )位,进出口贸易上升为世界第二位。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10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b )。
a 、社会和谐 b 、改革开放。
c 、市场经济 d 、小康社会。
105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 )。
a 、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快更好发展 b 、改变目前我们的发展模式。
c 、深化改革开放 d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6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 b )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a 、依法治国 b 、党的领导。
c 、深化改革 d 、科学发展。
107、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 c )的攻坚时期。
a 、积极发展速度和机构调整 b 、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
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政治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