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翠,女,中共党员,现任安康市中心医院消化病科主任,市妇联兼职副主席。2006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007年被省卫生厅授予“省医疗优势专科”;2013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所领导的科室业务水平在全省享有较高的影响,被评为市级首批重点学科;省“三五人才”,重点领域顶尖人才并享受“三秦津贴专家”;省第十二届党代表,安康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001年、2016年被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从事消化疾病临床诊治30年,擅长应用消化内镜诊治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率先开展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上消化道狭窄支架置入术等治疗技术30项,29项填补了本市空白,其中十二指肠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embe)、消化道早期癌内镜切除术等8项新技术,填补了全省市级医院空白。创新应用十二指肠镜与胆道镜联合技术填补省内空白。诊断准确率达98%,治疗成功率达96%;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安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二项,主持完成省科技计划项目一项,参加国家科技计划支撑项目一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6篇。
面对国家肿瘤诊疗阶段前移的大趋势,陕南作为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区,安康消化人肩上责任重大。作为安康市内镜诊疗的领头人,她不仅注重科室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提高,而且对全市消化内镜从业医师进行了规范化培训,全省消化道早期癌筛查及早期癌内镜微创治疗,使安康市数百名消化道早期癌患者得到了内镜微创诊治,获益终生。率先在全省成立市级消化内镜分会,先后5次举办陕南地区消化内镜学术活动,有力的推进了安康市及周边地区的学术交流和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作为科室的管理者及领头人,面对兄弟医院快速发展,她感到慰藉的同时也有压力,她通过邀请樊代明院士来院讲学,赴各县医院巡讲、邀请省级学会省内外知名专家来安义诊等多种活动,提升了医院及科室的影响力;面对医院发展困境中出现的人心不稳,干劲不足问题,以及科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她创新设立科主任信箱,让科室每一名医护人员就科室存在的问题,发展中的困惑等献言献策,鼓舞了科室员工的以科为家,参与科室管理积极性,增强了科室及医院认同感;还通过邀请西安交通大学高级培训中心教授来院就科室目标管理及战略定位进行讲课,并指导科室以及每名医护人员完成定位,使大家对科室及个人发展形成了共识,看到了希望,有了努力的方向,并乐于为科室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为科室的管理者及领头人,在利益面前,她首先考虑的是医护人员有没有吃亏,有没有受委屈,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她在日常工作中尽职尽责,作为一名医生,在她的字典里没有下班和节假日,只要患者需要,工作需要,她总是会第一时间赶到患者的身边;作为科主任,能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和卫计委、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同事和群众树立榜样;她作为科室最高年资的医生,节假日及下班时间遇到危重患者抢救时,不论是不是她的二线值班,她都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抢救。
她的努力得到党和政府以及同事的认可,担任内科党支部书记10余年,积极支持和协助各科室开展新技术、临床科学研究和人才梯队建设,多次被医院党委及市直卫生系统评为先进党支部。
从事消化疾病临床诊治30年,擅长应用消化内镜诊治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率先开展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上消化道狭窄支架置入术等治疗技术30项,29项填补了本市空白,其中十二指肠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embe)、消化道早期癌内镜切除术等8项新技术,填补了全省市级医院空白。创新应用十二指肠镜与胆道镜联合技术填补省内空白。诊断准确率达98%,治疗成功率达96%;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安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二项,主持完成省科技计划项目一项,参加国家科技计划支撑项目一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6篇。
面对国家肿瘤诊疗阶段前移的大趋势,陕南作为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区,安康消化人肩上责任重大。作为安康市内镜诊疗的领头人,她不仅注重科室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提高,而且对全市消化内镜从业医师进行了规范化培训,全省消化道早期癌筛查及早期癌内镜微创治疗,使安康市数百名消化道早期癌患者得到了内镜微创诊治,获益终生。率先在全省成立市级消化内镜分会,先后5次举办陕南地区消化内镜学术活动,有力的推进了安康市及周边地区的学术交流和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作为科室的管理者及领头人,面对兄弟医院快速发展,她感到慰藉的同时也有压力,她通过邀请樊代明院士来院讲学,赴各县医院巡讲、邀请省级学会省内外知名专家来安义诊等多种活动,提升了医院及科室的影响力;面对医院发展困境中出现的人心不稳,干劲不足问题,以及科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她创新设立科主任信箱,让科室每一名医护人员就科室存在的问题,发展中的困惑等献言献策,鼓舞了科室员工的以科为家,参与科室管理积极性,增强了科室及医院认同感;还通过邀请西安交通大学高级培训中心教授来院就科室目标管理及战略定位进行讲课,并指导科室以及每名医护人员完成定位,使大家对科室及个人发展形成了共识,看到了希望,有了努力的方向,并乐于为科室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为科室的管理者及领头人,在利益面前,她首先考虑的是医护人员有没有吃亏,有没有受委屈,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她在日常工作中尽职尽责,作为一名医生,在她的字典里没有下班和节假日,只要患者需要,工作需要,她总是会第一时间赶到患者的身边;作为科主任,能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和卫计委、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同事和群众树立榜样;她作为科室最高年资的医生,节假日及下班时间遇到危重患者抢救时,不论是不是她的二线值班,她都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抢救。
她的努力得到党和政府以及同事的认可,担任内科党支部书记10余年,积极支持和协助各科室开展新技术、临床科学研究和人才梯队建设,多次被医院党委及市直卫生系统评为先进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