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建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驻奉施工项目部:
当前,我县已进入夏季高温季节,又正值夏季施工高峰期,随着高温、强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增多,建筑工程领域进入事故多发、易发期。抓好夏季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遏制夏季事故多发、频发势头,对于抓好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近期国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国内广东省发生聚集性疫情。为切实做好夏季高温期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为精准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降低疫情输入传播风险,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各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夏季高温灾害性天气对施工安全工作的不利影响,切实增强做好夏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落实夏季在建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责任,早部署、早发动、早准备、勤检查,力争主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分析夏季高温施工安全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各项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积极做好工作部署和防范应对工作。施工、监理单位要切实加强酷暑高温时期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完善夏季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夏季高温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二、突出重点,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要针对高温酷暑期间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特点,进一步完善夏季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切实落实好防暑降温各项措施。
(一)合理安排调整作息时间。要密切关注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作业、休息时间,合理安排工序和工程量,减轻劳动强度,严禁延长高温作业时间和违规加班加点。除抢险排危作业外,当日气温超过37℃以上时严禁11:00至15:00进行室外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作业安全,防止中暑引发生产安全事故。持续高温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工人连续作业时间。
(二)改善现场作业、生活环境。要认真落实《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符合标准要求并满足防暑降温工作需要。要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高温作业场所要采取有效的通风、隔热、降温措施,对不宜从事日晒、高温作业的人员要及时调换岗位。
(三)做好饮食卫生防疫工作。要切实加强对食堂、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管理,保证饮食卫生,避免引发中毒事件。要为施工人员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凉茶和常用防暑降温药品,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同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发放高温津贴,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健康和安全。
(四)加强夏季消防安全管理。要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开展防火检查、巡查。特别要加大对施工工地中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等消防安全重点场所检查、巡查,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完善消防安全措施。
(五)增强作业人员防暑降温意识。要通过板报、班前活动、交底会等,对作业人员进行防暑降温急救等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施工作业人员了解防范高温中暑的基本常识,要通过学习掌握有关事故预防和救援知识,增强高温天气预防中暑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急救能力,并在施工组织中认真贯彻执行。
三、全面排查,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住建局将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今年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打非治违”百日行动等隐患排查工作,按照“四不两直”的要求,对重点工程、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项目重大安全隐患以及防暑降温、避开高温施工的落实情况,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各相关单位要认真督促整改,对违反劳动保护、忽视预防、疏于管理、责任不落实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我局将进行通报批评,对问题严重的,要依法从严查处。
建设、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检查制度,做好夏季高温期间安全隐患排查和自查自纠工作,重点检查工程项目危险较大的建筑起重机械、基坑支护、脚手架、高支模架、临时设施、临时用电设施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立即按照“五落实”(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要求整改到位。
四、加强值守,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各有关单位要注意及时掌握气象预报,建立健全预警制度,根据夏季施工特点,制定相应防范措施。一是做好高温预警发布和响应工作,根据高温预警、天气变化等情况合理安排工期,落实预防措施,特别是遇到强度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时,要及时采取停止施工、撤离人员等措施。二是要做好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针对性地制定中暑、食物中毒急救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按照预案及时处置;发生中暑人员,要及时就近送医救治。三是要严格执行有关值班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安排好高温、突发性灾害天气期间的值班工作,发生险情和事故,必须立即按要求上报,并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严防事故扩大和次生事故发生。
五、持续用力,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1、鉴于广东省当前疫情整体形势,近期非必要不前往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湛江市等有本土病例报告的地区。如确需前往,请全程做好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返奉前要提前向社区(村组)及住建局报告,返奉后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按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落实防控措施。
2、境外人员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暂缓来宜返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如已来奉返奉的实行“14+7”,由奉新疫情防控指挥部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加7天居家健康监测,居家健康监测结束时再进行核酸检测。境外人员按疫情指挥部的有关防控要求实行健康管理。
3、对广州市、佛山市、湛江市除中高风险地区以外和已实施全域核酸检测的深圳市盐田区来奉返奉人员,实行“2+14”健康管理措施,即核验2天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能提供的要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期间实施相对集中隔离,并纳入14天居家健康监测,居家健康监测结束时再进行核酸检测。
4、请建筑工程从业人员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等特殊场所和在人群密集、相对密闭的公共场所活动时)、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一米线、文明用餐、注意咳嗽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5、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全程佩戴口罩立即到就近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如实告知14天旅居史、活动史和接触史,就医过程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6、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更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县免疫屏障的建立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请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含农民工)积极预约登记,踊跃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当前,我县已进入夏季高温季节,又正值夏季施工高峰期,随着高温、强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增多,建筑工程领域进入事故多发、易发期。抓好夏季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遏制夏季事故多发、频发势头,对于抓好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近期国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国内广东省发生聚集性疫情。为切实做好夏季高温期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为精准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降低疫情输入传播风险,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各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夏季高温灾害性天气对施工安全工作的不利影响,切实增强做好夏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落实夏季在建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责任,早部署、早发动、早准备、勤检查,力争主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分析夏季高温施工安全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各项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积极做好工作部署和防范应对工作。施工、监理单位要切实加强酷暑高温时期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完善夏季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夏季高温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二、突出重点,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要针对高温酷暑期间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特点,进一步完善夏季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切实落实好防暑降温各项措施。
(一)合理安排调整作息时间。要密切关注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作业、休息时间,合理安排工序和工程量,减轻劳动强度,严禁延长高温作业时间和违规加班加点。除抢险排危作业外,当日气温超过37℃以上时严禁11:00至15:00进行室外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作业安全,防止中暑引发生产安全事故。持续高温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工人连续作业时间。
(二)改善现场作业、生活环境。要认真落实《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符合标准要求并满足防暑降温工作需要。要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高温作业场所要采取有效的通风、隔热、降温措施,对不宜从事日晒、高温作业的人员要及时调换岗位。
(三)做好饮食卫生防疫工作。要切实加强对食堂、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管理,保证饮食卫生,避免引发中毒事件。要为施工人员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凉茶和常用防暑降温药品,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同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发放高温津贴,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健康和安全。
(四)加强夏季消防安全管理。要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开展防火检查、巡查。特别要加大对施工工地中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等消防安全重点场所检查、巡查,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完善消防安全措施。
(五)增强作业人员防暑降温意识。要通过板报、班前活动、交底会等,对作业人员进行防暑降温急救等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施工作业人员了解防范高温中暑的基本常识,要通过学习掌握有关事故预防和救援知识,增强高温天气预防中暑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急救能力,并在施工组织中认真贯彻执行。
三、全面排查,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住建局将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今年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打非治违”百日行动等隐患排查工作,按照“四不两直”的要求,对重点工程、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项目重大安全隐患以及防暑降温、避开高温施工的落实情况,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各相关单位要认真督促整改,对违反劳动保护、忽视预防、疏于管理、责任不落实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我局将进行通报批评,对问题严重的,要依法从严查处。
建设、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检查制度,做好夏季高温期间安全隐患排查和自查自纠工作,重点检查工程项目危险较大的建筑起重机械、基坑支护、脚手架、高支模架、临时设施、临时用电设施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立即按照“五落实”(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要求整改到位。
四、加强值守,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各有关单位要注意及时掌握气象预报,建立健全预警制度,根据夏季施工特点,制定相应防范措施。一是做好高温预警发布和响应工作,根据高温预警、天气变化等情况合理安排工期,落实预防措施,特别是遇到强度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时,要及时采取停止施工、撤离人员等措施。二是要做好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针对性地制定中暑、食物中毒急救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按照预案及时处置;发生中暑人员,要及时就近送医救治。三是要严格执行有关值班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安排好高温、突发性灾害天气期间的值班工作,发生险情和事故,必须立即按要求上报,并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严防事故扩大和次生事故发生。
五、持续用力,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1、鉴于广东省当前疫情整体形势,近期非必要不前往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湛江市等有本土病例报告的地区。如确需前往,请全程做好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返奉前要提前向社区(村组)及住建局报告,返奉后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按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落实防控措施。
2、境外人员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暂缓来宜返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如已来奉返奉的实行“14+7”,由奉新疫情防控指挥部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加7天居家健康监测,居家健康监测结束时再进行核酸检测。境外人员按疫情指挥部的有关防控要求实行健康管理。
3、对广州市、佛山市、湛江市除中高风险地区以外和已实施全域核酸检测的深圳市盐田区来奉返奉人员,实行“2+14”健康管理措施,即核验2天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能提供的要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期间实施相对集中隔离,并纳入14天居家健康监测,居家健康监测结束时再进行核酸检测。
4、请建筑工程从业人员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等特殊场所和在人群密集、相对密闭的公共场所活动时)、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一米线、文明用餐、注意咳嗽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5、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全程佩戴口罩立即到就近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如实告知14天旅居史、活动史和接触史,就医过程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6、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更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县免疫屏障的建立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请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含农民工)积极预约登记,踊跃接种新冠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