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各级工会:
盛夏时节,各地气温升温较快,相继进入盛夏高温季节,为认真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夏季劳动保护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和措施,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省直干部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省直工会决定,今年暑期在省直企事业单位(重点在生产施工企业)广泛开展“送清凉、送健康”走基层进一线的暑期慰问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组织领导。
防暑降温工作作为劳动保护工作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职工身体健康和企业生产安全,各级工会要站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好职工安全健康权益,抓好防暑降温各项任务落实。各单位工会充分认识做好夏季劳动保护、开展防暑降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制订周密方案,把暑期劳动保护工作落实到生产一线,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高温岗位和每位职工,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二、加强监督,进一步强化高温季节下的劳动保护检查工作。
各级工会要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监督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调整夏季高温津贴试行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保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要充分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的作用,加强对高温、高湿、露天作业和防暑降温通风设施不好的工作场所、操作岗位的监督检查,对于重大高温危害点和事故隐患进行监督整改。要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时间,为职工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和防暑降温所需的清凉饮料及药品,按规定为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要加强对劳动时间的监督,督促用人单位合理调整作业班次,尽可能错开每日最高气温阶段作业,严禁超时作业和加班加点。对严重损害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的问题,要及时向行政和上级工会反映,并督促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
三、多措并举,广泛开展防暑降温劳动保护知识宣传教育。
各级工会要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寓教于乐、贴近生活、职工喜闻乐见的暑期劳动保护和文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充分利用工会宣传阵地和新媒体,加强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大力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安全健康知识,不断强化职工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针对高温天气作业特点,通过专题讲座、案例教育等形式,引导职工增强安全生产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利用手机微信等形式在高温炎热时节发送有关防暑降温警句,随时提示职工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中暑。要督促和协助行政,加强对广大职工,尤其是农民工、劳务派遣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教育广大职工掌握防暑降温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四、畅通渠道,切实加强对广大职工的人文关怀。
各单位工会要将“送清凉”“送健康”活动纳入议事日程,安排专项资金,积极组织实施。深入重点项目工地、道桥施工、露天作业和室外执勤等岗位走访慰问,调研快递物流等室外流动作业人员防暑降温工作情况,听取和反映职工对防暑降温工作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高温劳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向高温作业一线职工发放防暑降温用品,了解职工职业健康和劳动保护情况,提供暑期安康或劳动保护流动服务,不断创新“送清凉、送健康”活动形式。要做好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为一线职工特别是农民工较集中的项目部送医、送药,对患有高温禁忌症的职工,应及时调整工作岗位。要督促企业在作业场所及时供应清凉饮料,加强职工宿舍、职工食堂的管理,搞好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确保职工平安度夏。要落实(冀人社发[2017]20号)的有关规定,按时足额向职工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不能以提供饮料和必须药品充抵高温津贴。对长期在外工作的职工,各级工会要切实做好心理疏导、后勤保障等工作,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各级工会要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关注安全、重视安全、都来维护安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不断强化安全意识,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益,争当“我要安全”的主人,确保职工平安度夏,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作出贡献。
省直工会将对各单位开展为职工“送清凉”“送健康”活动进行抽查,届时,省直工会将根据各基层工会申报的具体情况,由省委省直工委领导、各部室委校负责人、省直工会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省直生产施工一线慰问职工。
盛夏时节,各地气温升温较快,相继进入盛夏高温季节,为认真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夏季劳动保护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和措施,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省直干部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省直工会决定,今年暑期在省直企事业单位(重点在生产施工企业)广泛开展“送清凉、送健康”走基层进一线的暑期慰问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组织领导。
防暑降温工作作为劳动保护工作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职工身体健康和企业生产安全,各级工会要站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好职工安全健康权益,抓好防暑降温各项任务落实。各单位工会充分认识做好夏季劳动保护、开展防暑降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制订周密方案,把暑期劳动保护工作落实到生产一线,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高温岗位和每位职工,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二、加强监督,进一步强化高温季节下的劳动保护检查工作。
各级工会要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监督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调整夏季高温津贴试行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保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要充分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的作用,加强对高温、高湿、露天作业和防暑降温通风设施不好的工作场所、操作岗位的监督检查,对于重大高温危害点和事故隐患进行监督整改。要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时间,为职工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和防暑降温所需的清凉饮料及药品,按规定为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要加强对劳动时间的监督,督促用人单位合理调整作业班次,尽可能错开每日最高气温阶段作业,严禁超时作业和加班加点。对严重损害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的问题,要及时向行政和上级工会反映,并督促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
三、多措并举,广泛开展防暑降温劳动保护知识宣传教育。
各级工会要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寓教于乐、贴近生活、职工喜闻乐见的暑期劳动保护和文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充分利用工会宣传阵地和新媒体,加强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大力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安全健康知识,不断强化职工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针对高温天气作业特点,通过专题讲座、案例教育等形式,引导职工增强安全生产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利用手机微信等形式在高温炎热时节发送有关防暑降温警句,随时提示职工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中暑。要督促和协助行政,加强对广大职工,尤其是农民工、劳务派遣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教育广大职工掌握防暑降温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四、畅通渠道,切实加强对广大职工的人文关怀。
各单位工会要将“送清凉”“送健康”活动纳入议事日程,安排专项资金,积极组织实施。深入重点项目工地、道桥施工、露天作业和室外执勤等岗位走访慰问,调研快递物流等室外流动作业人员防暑降温工作情况,听取和反映职工对防暑降温工作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高温劳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向高温作业一线职工发放防暑降温用品,了解职工职业健康和劳动保护情况,提供暑期安康或劳动保护流动服务,不断创新“送清凉、送健康”活动形式。要做好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为一线职工特别是农民工较集中的项目部送医、送药,对患有高温禁忌症的职工,应及时调整工作岗位。要督促企业在作业场所及时供应清凉饮料,加强职工宿舍、职工食堂的管理,搞好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确保职工平安度夏。要落实(冀人社发[2017]20号)的有关规定,按时足额向职工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不能以提供饮料和必须药品充抵高温津贴。对长期在外工作的职工,各级工会要切实做好心理疏导、后勤保障等工作,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各级工会要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关注安全、重视安全、都来维护安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不断强化安全意识,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益,争当“我要安全”的主人,确保职工平安度夏,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作出贡献。
省直工会将对各单位开展为职工“送清凉”“送健康”活动进行抽查,届时,省直工会将根据各基层工会申报的具体情况,由省委省直工委领导、各部室委校负责人、省直工会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省直生产施工一线慰问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