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之“走月”
中秋节之夜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泛舟秦淮河,或登楼赏月,谈笑风生。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上海也有此俗。
习俗之“祭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祭月,即祭拜月神。
古时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有着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的习俗。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习俗之“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在后来就慢慢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据说在中秋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得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在这一天一定要返回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据文字记载,民间中秋赏月活动大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习俗之“观潮”
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习俗之“吃月饼”
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了,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习俗之“烧斗香”
江苏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上月宫景色。
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间还有烧香斗的风俗。
习俗之“燃灯”
燃灯以助月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习俗之“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习俗之“玩兔爷”
玩兔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流行于北京一带。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庄亦谐。
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北京百姓们称它为兔儿爷。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
习俗之“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习俗之“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
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习俗之“燃宝塔灯”
中秋灯与元宵灯不大相同。中秋夜点的是宝塔灯,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宝塔灯,即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的灯。
清代苏州村民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
广州儿童燃“番塔灯”,用碎瓦为之;还有柚皮灯,用红柚皮雕刻各种人物花草,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红光四射。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
习俗之“赏桂花”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佳节的一种美的享受。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2021年中秋节的习俗活动[朗读]
中秋节习俗
1、月饼
每到中秋节,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它象征着团圆,寓意着圆满,是我们对亲情的寄托。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亲朋好友互相赠月饼,是一种亲情的体现,也是社会关系的联络。
在节日当晚,一家人会围在香案前切月饼吃,每个人都要吃,这代表了自己是这个家的一分子,象征着团员。
2、设香案
中秋季也是祭月的节日,人们会设香案,点上香,放上水果、月饼等,香案置于院落中,表达了对月亮的祭拜,也表达了人们对神的敬仰。
3、赏月
这一天月亮很美,由古代文人骚客们发起,他们的诗句及作品促使这种活动逐渐成为一种习俗,这一天一家人一起赏月那叫圆满,一个人漂泊在外赏月,会异常孤单。无论如何,这一天,我们都会情不自禁的看几眼月亮。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有什么含义
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缓慢发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时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更多地被赋予了思念亲人的色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贴切地反映了中秋佳节的意义,反映了人们对月圆的祈盼和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1、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和者,禾旁加口,人人有饭吃也;谐者,言旁加皆,大家敢讲话也。希望我们的祖国“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有序”,外交上要坚持“和平共处”,国与国之间要“和而不同”,干事业要“和衷共济”,处世要“和光同尘”,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做生意信奉“和气生财”,待人要注意“和蔼可亲”,说话要“和颜悦色”,批评要“和风细雨”,夫妻之间要“和和美美”,等等,不一而足。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团圆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民族凝聚的促进剂,有着强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团圆”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肉团圆之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在兵荒马乱、饥馑连年的岁月,白居易一家兄弟姊妹抛家离乡,天各一方。在凄凉的月夜,诗人举首望月,联想到漂泊各地的兄弟姊妹们此时此刻也会像自己一样望月垂泪,共生乡愁,于是写下这情真意切的思亲名句。
人世间总是离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与人生的失意总是难以避免,因此,追求团圆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需要,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3、敬老
中秋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种文化生发于夏商周之时,并与古代养老实践相结合,可以说是一种敬老、养老文化。《礼记》有言:“凡三王养老皆引年,月令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因为仲秋时节“月至四阴,阴已盛矣。时以阳衰阴盛为秋,人以阳衰阴盛为老。”三王顺应时令,于仲秋举行养老仪式,对身疲力衰的老人,赠予手杖行路,赐以糜粥饮食,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
4、感恩
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月是民族和谐、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当然,现在看来,名义上拜月亮,其实念念不忘的应该是自己的祖先吧,还有就是思念那些远方不能够团圆的亲人们。总之,中秋节,就是团圆节,就是溯宗追远,就是一家团聚的节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月饼
每到中秋节,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它象征着团圆,寓意着圆满,是我们对亲情的寄托。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亲朋好友互相赠月饼,是一种亲情的体现,也是社会关系的联络。
在节日当晚,一家人会围在香案前切月饼吃,每个人都要吃,这代表了自己是这个家的一分子,象征着团员。
2、设香案
中秋季也是祭月的节日,人们会设香案,点上香,放上水果、月饼等,香案置于院落中,表达了对月亮的祭拜,也表达了人们对神的敬仰。
3、赏月
这一天月亮很美,由古代文人骚客们发起,他们的诗句及作品促使这种活动逐渐成为一种习俗,这一天一家人一起赏月那叫圆满,一个人漂泊在外赏月,会异常孤单。无论如何,这一天,我们都会情不自禁的看几眼月亮。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有什么含义
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缓慢发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时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更多地被赋予了思念亲人的色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贴切地反映了中秋佳节的意义,反映了人们对月圆的祈盼和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1、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和者,禾旁加口,人人有饭吃也;谐者,言旁加皆,大家敢讲话也。希望我们的祖国“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有序”,外交上要坚持“和平共处”,国与国之间要“和而不同”,干事业要“和衷共济”,处世要“和光同尘”,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做生意信奉“和气生财”,待人要注意“和蔼可亲”,说话要“和颜悦色”,批评要“和风细雨”,夫妻之间要“和和美美”,等等,不一而足。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团圆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民族凝聚的促进剂,有着强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团圆”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肉团圆之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在兵荒马乱、饥馑连年的岁月,白居易一家兄弟姊妹抛家离乡,天各一方。在凄凉的月夜,诗人举首望月,联想到漂泊各地的兄弟姊妹们此时此刻也会像自己一样望月垂泪,共生乡愁,于是写下这情真意切的思亲名句。
人世间总是离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与人生的失意总是难以避免,因此,追求团圆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需要,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3、敬老
中秋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种文化生发于夏商周之时,并与古代养老实践相结合,可以说是一种敬老、养老文化。《礼记》有言:“凡三王养老皆引年,月令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因为仲秋时节“月至四阴,阴已盛矣。时以阳衰阴盛为秋,人以阳衰阴盛为老。”三王顺应时令,于仲秋举行养老仪式,对身疲力衰的老人,赠予手杖行路,赐以糜粥饮食,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
4、感恩
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月是民族和谐、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当然,现在看来,名义上拜月亮,其实念念不忘的应该是自己的祖先吧,还有就是思念那些远方不能够团圆的亲人们。总之,中秋节,就是团圆节,就是溯宗追远,就是一家团聚的节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节源自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古人经长期观察认为,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祷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祭祀活动。《周礼》记载,我国周朝时就有中秋之夜击鼓赋诗以“迎寒”的活动,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举行“夕月”仪式。春秋战国时,日月神分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变而来。北魏、隋唐以来,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人们为了祈求月神为农业发挥有利作用,或为了庆祝丰收,答谢月神的保佑,便更加重视祭月、拜月礼俗,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中央政府祭月的坛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在祭月拜月的同时,又出现了赏月的习俗。晋代文献中已有中秋赏月的记载。
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到了明清,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上升为与新年、清明、端午并重的民俗大节,节俗活动丰富多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圆之日,又是亲人团聚、团圆之时。自古以来,团结、团圆、庆丰收,就是中秋节的主题。因此,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由家人团聚、团圆、和睦相处,达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倘若对中秋节的风俗活动探幽溯源,可从先秦时代谈起。
中秋节的起源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习俗有关。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农业的发展与季节有很大关系,而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说文解字》释“秋”为“禾谷熟也”。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人们往往祈祷土地神,前者为“春祈”,后者称“秋报”或“秋社”。八月中旬,正是秋粮收割之际,一年汗水抛撒在土地上,收获在即,因此,家家祭祀土地神,答谢神的保佑。于是,围绕秋报出现了一系列仪式和风俗活动。中秋节另一渊源与我国古代拜月习俗有关。在我国原始宗教中也是多神教,更多者是自然崇拜。“月到中秋分外明”,我国古代就有祭月、拜月之风。在《礼记》中就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秋分晚上祭月。可见古代已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仪。到汉魏以后,由祭月、拜月逐步演化出赏月之风。咏月、赏月的诗赋之作,史册所载连篇累犊。如汉代枚乘有《月赋》,南梁沈约有《咏月诗》,朱褒、庚肩吾有《舟中望月诗》,张正见有《薄帷鉴明月诗》,此类拜月、赏月之诗,多不胜举。那时这些习俗并不一定局限于某一日,所以也未能形成中秋节。然而,正是这种拜月赏月风俗给中秋节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因为夏历的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正中,故称中秋。我国古代人民已经认识到中秋日云稀雾少,秋雨洗尘,此时月光最皎洁、明亮,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清辉洒满大地。据《晋书·袁宏传》记载:“谢尚时镇牛清,秋叶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当时已有在秋夜赏月赋诗者。到了唐代,人们中秋赏月约定成俗。
诗人欧阳詹《玩月诗序》中就认为冬天赏月因繁霜大寒,清冷彻骨,而夏天又多雨,云遮雾蔽,有损月辉,唯有秋天空气清爽,赏月时令,所谓“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况埃壑不流,太空悠悠,蝉娟徘徊,桂花上浮,升东林,人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正因如此,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才是赏月、玩月的时令。“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节便成了中国人民非常喜爱的传统节日。由于中秋节的主要内容是赏月、拜月、玩月,所以有俗称中秋节为“月节”或“月夕”。唐代人还将中秋节称为“端正月”,如韩愈《和崔舍人咏月诗》:“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诗中“端正月”就是指中秋节。
在唐代,中秋赏月之俗已十分盛行,如《开元天宝遗事》载:
“八月十五日夜,(苏颜)于禁中直宿,诸学士备文酒之宴。时长天无云,月色如昼。苏曰:‘清光可爱,何用灯烛?’遂使撤去。”《唐逸史》云:“罗公远,鄂州人。开元中,中秋夜侍明皇于宫中玩月。”唐诗中也有不少歌咏中秋之夜的诗篇,如司空图的《中秋》诗云:“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唐人认为,中秋不见月是件很遗憾的事。
月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具有十分浪漫诱人的色彩,因此唐代中秋节拜月、赏月也就充满了传奇般的动人故事。当然,这些故事仍然与风流天子唐玄宗、杨贵妃联系在一起。《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都要赏月,天上秋光融融,太液池里波光粼粼,桂花飘香,金蝉鸣唱,真是良宵佳节,情意浓浓。然而抬头望月之际,唐玄宗眼看明月西坠,但意兴未尽,于是下令左右在太液池西岸另筑一百尺高台,准备作为来年与贵妃赏月之用,此台称之“赏月台”。然而此台修成不久,适逢“安史之乱”,“赏月台”毁于战乱之中,仅余一台基遗址。唐玄宗中秋赏月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夜游月宫的传说了。据《龙城录》。
记载:开元六年,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天师做起法术,三人一起步上云霄,漫游月宫。在玉光玲珑的月亮中,突见一座宫殿飞浮,琼楼玉宇,寒气逼人,湿露沾衣。在一大宫殿前榜书“广寒清虚之府”。宫前有兵卫守门很严,刀枪剑戟,白刃灿然若霜雪耀目。天师与唐太宗及鸿都道士三人皆不能进入,唐玄宗十分遗憾。天师又引唐玄宗跃身到云端烟雾中,透过云端俯瞰长安皇城,见城胭巍峨,殿阁林立。正观望之时,又闻到一股沁人的浓郁清香飘来,长空下视,万顷一片透明。仙人、道士,有的乘云,有的架鹤,冉冉飘来,在空中往来游戏。过了一会儿,向前一走,又觉翠色冷光相映交射,令人目眩,而且感到雾气逼人,不能再进。这时又见到十余位仙子般美丽的宫娥,皆衣着皓白,跨乘白莺,长袖冉冉,往来舞笑于广陵大桂树之下;又听到仙乐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疏通音律,听得音律,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正是唐玄宗入迷如痴时,申天师却请归宫。三人如同旋风一般降落人间。唐玄宗回忆刚才月中游历,恍若梦中。到了第二天晚上,唐玄宗又请申天师带他月中一游,但天师只是笑而不允。
唐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舞,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有名的《霓裳羽衣舞曲》。关于唐玄宗中秋游月宫的传说不一,像《漱石闲谈》记载,中秋夜道士罗公远掷杖化为银桥,请唐玄宗游月宫,见广寒宫群仙歌舞,问是何曲,群仙答是霓裳羽衣,唐玄宗记其歌舞,回人间教习歌女。而《集异记》又云是道士叶法善与唐太宗同游月宫,在云端路过潞州城上,俯视城郭悄然,而且色如昼,叶法善请唐玄宗吹玉笛,并抓金钱撒向城中。过了十余天,潞州官吏进奏,中秋夜有天乐临城,并降金钱。这些传说自然不可信,如果稍加推敲就会发现这是道家编造出来的。
如前所述,我们知道隋唐之际佛、道、儒三家斗争激烈,唐太宗曾下诏道士在僧尼之上,扬道抑佛,尊太上老君李聃为祖。唐高宗又给老子上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武则天时一度扬佛抑道,但为时不久,唐中宗、唐玄宗又抑佛扬道。唐玄宗不但认老子为祖宗,而且在玄元皇帝下又封“四大真人”: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庚桑子为“洞灵真人”。
对叶法善、罗公远之流的道士们坚信不疑,一时间道士们甚嚣尘上,得意洋洋,于是编造出这一经不起推敲的神话。尽管这些神话是编造出来的,但是,也反映出唐玄宗时宫廷确实十分崇尚中秋赏月的风俗活动。所以这些编造的神话无不与中秋节有关系。再者唐玄宗御制《霓裳羽衣舞曲》也确有其事,它是唐代的宫廷歌舞之一。然而,唐玄宗从广寒宫偷学来的这支乐舞,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幸福,却像《后庭花》一样给这位沉溺于声色的皇帝带来的是国破家亡的安史之乱。因此历代诗人无不对此予以尖刻辛辣的讽刺。如杜牧《过华清宫》所道:“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白居易《长恨歌》中也写道:“渔阳辈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而唐代诗人李约《过华清宫》诗更就此曲直接指出: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扰有树长生。
此诗把安史之乱的祸因直接归罪于《霓裳羽衣舞曲》,未免夸大其词了。但是,唐玄宗晚年好游乐,溺于声色,疏于朝政,导致安史之乱确实是事实,历史已有公论,故不多述。
正如唐代诗人曹松《中秋对月》诗云:“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中秋月圆照九州,宫中唐玄宗俄而修赏月台,俄而神游月宫,而民间则无此财力修赏月台,也无道士相助漫步月宫,但是民间拜月赏月的风俗活动却要丰富多了。有的诗人文友,三五相聚,登楼赏月赋诗抒怀;有的寻找江河湖水,静坐一叶扁舟,以观皎洁月辉,俯视粼粼水波,银光月影,兴味盎然;有的则人寺观道院清净之地,或直上高峰赏月,万里寥廓江天如水,月光似淡淡的水墨画屏,更别有一番情趣。有一年中秋节,宰相武元衡召集诗友柳工绰、张正一、徐放、崔备、王良会等人同登锦楼赏月,良宵美景使人心旷神怡,柳公绰诗中描绘当时景物写道:“此夜年年月,偏宜此地逢。近看江水浅,遥辨雪山重。万井金风肃,千林玉露浓。”登上锦楼,在一轮清冷的月光下,江水也变得明澈清浅,远望重重山峦,如覆霜雪,一片银白。金风萧萧,林木露水斑斑,闪耀银辉。此情此景,怎不使诗人诗意大发,吟风啸月?因此崔备在《奉和武相公锦楼玩月》诗中写道:“清景同千里,寒光尽一年。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唐宪宗元和元年(805年),大诗人白居易辞去中书省校书郎职务,与元微之准备应制举,退居于唐长安华阳观,累月足不出户,揣摩当代政治利弊,准备策问。可是,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却一定要在华阳观招友玩月并赋诗:“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因越职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之事,被贬为江州(今九江市)司马。他在中秋夜谧浦沙头的谧亭望月赋诗云: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淦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尽管月光同往年相似,只因时异境迁,贬滴江州,回想起在京都曲江流饮,杏园赏月,他便感到无限惆怅伤感。
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到了明清,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上升为与新年、清明、端午并重的民俗大节,节俗活动丰富多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圆之日,又是亲人团聚、团圆之时。自古以来,团结、团圆、庆丰收,就是中秋节的主题。因此,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由家人团聚、团圆、和睦相处,达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倘若对中秋节的风俗活动探幽溯源,可从先秦时代谈起。
中秋节的起源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习俗有关。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农业的发展与季节有很大关系,而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说文解字》释“秋”为“禾谷熟也”。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人们往往祈祷土地神,前者为“春祈”,后者称“秋报”或“秋社”。八月中旬,正是秋粮收割之际,一年汗水抛撒在土地上,收获在即,因此,家家祭祀土地神,答谢神的保佑。于是,围绕秋报出现了一系列仪式和风俗活动。中秋节另一渊源与我国古代拜月习俗有关。在我国原始宗教中也是多神教,更多者是自然崇拜。“月到中秋分外明”,我国古代就有祭月、拜月之风。在《礼记》中就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秋分晚上祭月。可见古代已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仪。到汉魏以后,由祭月、拜月逐步演化出赏月之风。咏月、赏月的诗赋之作,史册所载连篇累犊。如汉代枚乘有《月赋》,南梁沈约有《咏月诗》,朱褒、庚肩吾有《舟中望月诗》,张正见有《薄帷鉴明月诗》,此类拜月、赏月之诗,多不胜举。那时这些习俗并不一定局限于某一日,所以也未能形成中秋节。然而,正是这种拜月赏月风俗给中秋节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因为夏历的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正中,故称中秋。我国古代人民已经认识到中秋日云稀雾少,秋雨洗尘,此时月光最皎洁、明亮,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清辉洒满大地。据《晋书·袁宏传》记载:“谢尚时镇牛清,秋叶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当时已有在秋夜赏月赋诗者。到了唐代,人们中秋赏月约定成俗。
诗人欧阳詹《玩月诗序》中就认为冬天赏月因繁霜大寒,清冷彻骨,而夏天又多雨,云遮雾蔽,有损月辉,唯有秋天空气清爽,赏月时令,所谓“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况埃壑不流,太空悠悠,蝉娟徘徊,桂花上浮,升东林,人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正因如此,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才是赏月、玩月的时令。“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节便成了中国人民非常喜爱的传统节日。由于中秋节的主要内容是赏月、拜月、玩月,所以有俗称中秋节为“月节”或“月夕”。唐代人还将中秋节称为“端正月”,如韩愈《和崔舍人咏月诗》:“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诗中“端正月”就是指中秋节。
在唐代,中秋赏月之俗已十分盛行,如《开元天宝遗事》载:
“八月十五日夜,(苏颜)于禁中直宿,诸学士备文酒之宴。时长天无云,月色如昼。苏曰:‘清光可爱,何用灯烛?’遂使撤去。”《唐逸史》云:“罗公远,鄂州人。开元中,中秋夜侍明皇于宫中玩月。”唐诗中也有不少歌咏中秋之夜的诗篇,如司空图的《中秋》诗云:“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唐人认为,中秋不见月是件很遗憾的事。
月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具有十分浪漫诱人的色彩,因此唐代中秋节拜月、赏月也就充满了传奇般的动人故事。当然,这些故事仍然与风流天子唐玄宗、杨贵妃联系在一起。《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都要赏月,天上秋光融融,太液池里波光粼粼,桂花飘香,金蝉鸣唱,真是良宵佳节,情意浓浓。然而抬头望月之际,唐玄宗眼看明月西坠,但意兴未尽,于是下令左右在太液池西岸另筑一百尺高台,准备作为来年与贵妃赏月之用,此台称之“赏月台”。然而此台修成不久,适逢“安史之乱”,“赏月台”毁于战乱之中,仅余一台基遗址。唐玄宗中秋赏月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夜游月宫的传说了。据《龙城录》。
记载:开元六年,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天师做起法术,三人一起步上云霄,漫游月宫。在玉光玲珑的月亮中,突见一座宫殿飞浮,琼楼玉宇,寒气逼人,湿露沾衣。在一大宫殿前榜书“广寒清虚之府”。宫前有兵卫守门很严,刀枪剑戟,白刃灿然若霜雪耀目。天师与唐太宗及鸿都道士三人皆不能进入,唐玄宗十分遗憾。天师又引唐玄宗跃身到云端烟雾中,透过云端俯瞰长安皇城,见城胭巍峨,殿阁林立。正观望之时,又闻到一股沁人的浓郁清香飘来,长空下视,万顷一片透明。仙人、道士,有的乘云,有的架鹤,冉冉飘来,在空中往来游戏。过了一会儿,向前一走,又觉翠色冷光相映交射,令人目眩,而且感到雾气逼人,不能再进。这时又见到十余位仙子般美丽的宫娥,皆衣着皓白,跨乘白莺,长袖冉冉,往来舞笑于广陵大桂树之下;又听到仙乐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疏通音律,听得音律,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正是唐玄宗入迷如痴时,申天师却请归宫。三人如同旋风一般降落人间。唐玄宗回忆刚才月中游历,恍若梦中。到了第二天晚上,唐玄宗又请申天师带他月中一游,但天师只是笑而不允。
唐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舞,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有名的《霓裳羽衣舞曲》。关于唐玄宗中秋游月宫的传说不一,像《漱石闲谈》记载,中秋夜道士罗公远掷杖化为银桥,请唐玄宗游月宫,见广寒宫群仙歌舞,问是何曲,群仙答是霓裳羽衣,唐玄宗记其歌舞,回人间教习歌女。而《集异记》又云是道士叶法善与唐太宗同游月宫,在云端路过潞州城上,俯视城郭悄然,而且色如昼,叶法善请唐玄宗吹玉笛,并抓金钱撒向城中。过了十余天,潞州官吏进奏,中秋夜有天乐临城,并降金钱。这些传说自然不可信,如果稍加推敲就会发现这是道家编造出来的。
如前所述,我们知道隋唐之际佛、道、儒三家斗争激烈,唐太宗曾下诏道士在僧尼之上,扬道抑佛,尊太上老君李聃为祖。唐高宗又给老子上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武则天时一度扬佛抑道,但为时不久,唐中宗、唐玄宗又抑佛扬道。唐玄宗不但认老子为祖宗,而且在玄元皇帝下又封“四大真人”: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庚桑子为“洞灵真人”。
对叶法善、罗公远之流的道士们坚信不疑,一时间道士们甚嚣尘上,得意洋洋,于是编造出这一经不起推敲的神话。尽管这些神话是编造出来的,但是,也反映出唐玄宗时宫廷确实十分崇尚中秋赏月的风俗活动。所以这些编造的神话无不与中秋节有关系。再者唐玄宗御制《霓裳羽衣舞曲》也确有其事,它是唐代的宫廷歌舞之一。然而,唐玄宗从广寒宫偷学来的这支乐舞,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幸福,却像《后庭花》一样给这位沉溺于声色的皇帝带来的是国破家亡的安史之乱。因此历代诗人无不对此予以尖刻辛辣的讽刺。如杜牧《过华清宫》所道:“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白居易《长恨歌》中也写道:“渔阳辈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而唐代诗人李约《过华清宫》诗更就此曲直接指出: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扰有树长生。
此诗把安史之乱的祸因直接归罪于《霓裳羽衣舞曲》,未免夸大其词了。但是,唐玄宗晚年好游乐,溺于声色,疏于朝政,导致安史之乱确实是事实,历史已有公论,故不多述。
正如唐代诗人曹松《中秋对月》诗云:“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中秋月圆照九州,宫中唐玄宗俄而修赏月台,俄而神游月宫,而民间则无此财力修赏月台,也无道士相助漫步月宫,但是民间拜月赏月的风俗活动却要丰富多了。有的诗人文友,三五相聚,登楼赏月赋诗抒怀;有的寻找江河湖水,静坐一叶扁舟,以观皎洁月辉,俯视粼粼水波,银光月影,兴味盎然;有的则人寺观道院清净之地,或直上高峰赏月,万里寥廓江天如水,月光似淡淡的水墨画屏,更别有一番情趣。有一年中秋节,宰相武元衡召集诗友柳工绰、张正一、徐放、崔备、王良会等人同登锦楼赏月,良宵美景使人心旷神怡,柳公绰诗中描绘当时景物写道:“此夜年年月,偏宜此地逢。近看江水浅,遥辨雪山重。万井金风肃,千林玉露浓。”登上锦楼,在一轮清冷的月光下,江水也变得明澈清浅,远望重重山峦,如覆霜雪,一片银白。金风萧萧,林木露水斑斑,闪耀银辉。此情此景,怎不使诗人诗意大发,吟风啸月?因此崔备在《奉和武相公锦楼玩月》诗中写道:“清景同千里,寒光尽一年。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唐宪宗元和元年(805年),大诗人白居易辞去中书省校书郎职务,与元微之准备应制举,退居于唐长安华阳观,累月足不出户,揣摩当代政治利弊,准备策问。可是,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却一定要在华阳观招友玩月并赋诗:“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因越职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之事,被贬为江州(今九江市)司马。他在中秋夜谧浦沙头的谧亭望月赋诗云: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淦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尽管月光同往年相似,只因时异境迁,贬滴江州,回想起在京都曲江流饮,杏园赏月,他便感到无限惆怅伤感。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总之,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8月15日。因为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汉辞网认为,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习俗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中秋节赏月的习俗。《礼记》中记载有“秋暮夕月”,夕月即祭拜月神。人们在大香案上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等月亮挂到半空时便开始祭拜。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加盛行。《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京城所有的店家、酒楼在这一天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大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已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吃月饼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秋高气爽,月亮最圆,全家团聚——“人月共圆”。正是这种人们希望团聚的愿望,因而形成了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月十五日,其饼必圆……其有妇归宁者,时日必返夫家,乃团圆节也。”明人田汝成在其《西湖游览志余》中则把中秋与月饼直接联系起来:“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赠),取团圆之意。”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佳品。
中秋月饼是谁发明的?我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的风俗。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祭品。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祖宗”。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引进了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加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核)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叫“胡饼”。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传,有一年中秋明月之夜,唐明皇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明皇嫌“胡饼”的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就逐渐流传开来。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宋代诗人苏东坡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酥是酥油,饴即饴糖),说明当时的月饼制作已经比较考究,味道甜脆,香美可口。元代,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民间传说,元末朝廷为巩固统治地位,不准民间私藏铁器,规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高邮人张士诚暗中串联,在月饼里夹着小字条,约定起义时间:“八月十五杀元兵,家家户户齐动手。”派人四面秘密传递,以此蒙蔽了搜查的元军,起义得以成功,后来终于把元朝推翻。
小小月饼也记录了古代人民反抗民族压迫斗争的光辉历程。明清时代,中秋吃月饼在民间广为流传。清朝诗人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此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月饼花样翻新,品种增多,质量有很大提高。民国时期,广式月饼最为有名。1927年出版的《民俗》周刊第32期载,中秋展出月饼80余种,多为广式。极为名贵的有唐皇燕月、七星伴月、西施酥月。
月饼发展到今天,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已告别中秋节日食品单一的功能,逐渐演变成四季皆可食用的美昧糕点。其中,京式、苏式、广式、宁式、潮式等月饼广为各地的人们所喜爱。近年来,媒体不断有披露,一些月饼生产厂家,专门制作了一批造型别致的“超级月饼”、“天价月饼”,包装极为精致,标价几千元、上万元不等。这哪是在品尝月饼,而是在吃“派头”,月饼本身所固有的文化含义被歪曲、异化,变成一种畸形的消费形式,很不正常。
自古人们把月饼当做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聚,品饼赏月,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流传下来就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传说起源于唐初。唐高祖李渊与群臣欢度中秋节时,兴高采烈地手持吐番商人所献的装饰华美的圆饼,指着天上明亮的圆月,高声笑道:“应将圆饼邀蟾赊。”随即把圆饼分给群臣,同庆欢乐。
唐代称月饼为圆饼,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与吴自牧《梦粱录》中曾出现过月饼的记载。当时/、月十五吃月饼极为普遍,有高超的制作月饼的技术。清代月饼的品种、质量都有新的发展,馅好、味鲜、形美,饼面上印有“嫦娥奔月”、“三潭印月”以及福、禄、寿、喜图案。现在全国各地因地区不同和用料、调味、形状的差别,形成不同风格的品种。主要品种有京式、苏式、广式、潮式、滇式多种。其馅更是种类繁多,甜、咸、荤、素各有特点,色香味俱佳。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总之,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8月15日。因为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汉辞网认为,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习俗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中秋节赏月的习俗。《礼记》中记载有“秋暮夕月”,夕月即祭拜月神。人们在大香案上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等月亮挂到半空时便开始祭拜。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加盛行。《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京城所有的店家、酒楼在这一天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大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已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吃月饼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秋高气爽,月亮最圆,全家团聚——“人月共圆”。正是这种人们希望团聚的愿望,因而形成了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月十五日,其饼必圆……其有妇归宁者,时日必返夫家,乃团圆节也。”明人田汝成在其《西湖游览志余》中则把中秋与月饼直接联系起来:“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赠),取团圆之意。”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佳品。
中秋月饼是谁发明的?我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的风俗。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祭品。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祖宗”。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引进了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加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核)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叫“胡饼”。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传,有一年中秋明月之夜,唐明皇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明皇嫌“胡饼”的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就逐渐流传开来。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宋代诗人苏东坡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酥是酥油,饴即饴糖),说明当时的月饼制作已经比较考究,味道甜脆,香美可口。元代,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民间传说,元末朝廷为巩固统治地位,不准民间私藏铁器,规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高邮人张士诚暗中串联,在月饼里夹着小字条,约定起义时间:“八月十五杀元兵,家家户户齐动手。”派人四面秘密传递,以此蒙蔽了搜查的元军,起义得以成功,后来终于把元朝推翻。
小小月饼也记录了古代人民反抗民族压迫斗争的光辉历程。明清时代,中秋吃月饼在民间广为流传。清朝诗人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此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月饼花样翻新,品种增多,质量有很大提高。民国时期,广式月饼最为有名。1927年出版的《民俗》周刊第32期载,中秋展出月饼80余种,多为广式。极为名贵的有唐皇燕月、七星伴月、西施酥月。
月饼发展到今天,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已告别中秋节日食品单一的功能,逐渐演变成四季皆可食用的美昧糕点。其中,京式、苏式、广式、宁式、潮式等月饼广为各地的人们所喜爱。近年来,媒体不断有披露,一些月饼生产厂家,专门制作了一批造型别致的“超级月饼”、“天价月饼”,包装极为精致,标价几千元、上万元不等。这哪是在品尝月饼,而是在吃“派头”,月饼本身所固有的文化含义被歪曲、异化,变成一种畸形的消费形式,很不正常。
自古人们把月饼当做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聚,品饼赏月,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流传下来就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传说起源于唐初。唐高祖李渊与群臣欢度中秋节时,兴高采烈地手持吐番商人所献的装饰华美的圆饼,指着天上明亮的圆月,高声笑道:“应将圆饼邀蟾赊。”随即把圆饼分给群臣,同庆欢乐。
唐代称月饼为圆饼,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与吴自牧《梦粱录》中曾出现过月饼的记载。当时/、月十五吃月饼极为普遍,有高超的制作月饼的技术。清代月饼的品种、质量都有新的发展,馅好、味鲜、形美,饼面上印有“嫦娥奔月”、“三潭印月”以及福、禄、寿、喜图案。现在全国各地因地区不同和用料、调味、形状的差别,形成不同风格的品种。主要品种有京式、苏式、广式、潮式、滇式多种。其馅更是种类繁多,甜、咸、荤、素各有特点,色香味俱佳。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节日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灯谜
1、十五的月亮(打成语)——正大光明。
2、举头望明月(打电影演员)——高圆圆。
3、敢上九天揽月(打汽车名牌)——凌志。
4、得月楼前先得月(打一字)——棚。
5、云破眉月倚西楼(打一字)——私。
6、明月松间照(打摄影名词)——黑白显影。
7、月落日出雁阵业(打一字)——胭。
8、九月初三月似弓(打饮料)——珍珠露。
9、节日晚会露一手(打一字)——挽。
10、新婚度蜜月,中秋游异邦(成语一)——喜出望外。
11、清风拂面中秋夜(四字常用语一)——发扬光大。
12、中秋别后重团圆(影目一)——火种。
13、中秋朗月,宾主共赏(成语二)——正大光明。
14、时逢中秋产于沪(五言唐诗句一)——海上生明月。
15、中秋月饼(电脑名词一)——节点。
16、八月望洞庭,千帆过眼帘(宋诗目三)——中秋湖上泛舟。
17、外圆正割垂直线,积分开方斜角边(节日一)——中秋。
18、十里空山外,千行雁阵南(节日一)——中秋。
19、八月十五共清辉(五代诗目一)——中秋月。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节日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灯谜
1、十五的月亮(打成语)——正大光明。
2、举头望明月(打电影演员)——高圆圆。
3、敢上九天揽月(打汽车名牌)——凌志。
4、得月楼前先得月(打一字)——棚。
5、云破眉月倚西楼(打一字)——私。
6、明月松间照(打摄影名词)——黑白显影。
7、月落日出雁阵业(打一字)——胭。
8、九月初三月似弓(打饮料)——珍珠露。
9、节日晚会露一手(打一字)——挽。
10、新婚度蜜月,中秋游异邦(成语一)——喜出望外。
11、清风拂面中秋夜(四字常用语一)——发扬光大。
12、中秋别后重团圆(影目一)——火种。
13、中秋朗月,宾主共赏(成语二)——正大光明。
14、时逢中秋产于沪(五言唐诗句一)——海上生明月。
15、中秋月饼(电脑名词一)——节点。
16、八月望洞庭,千帆过眼帘(宋诗目三)——中秋湖上泛舟。
17、外圆正割垂直线,积分开方斜角边(节日一)——中秋。
18、十里空山外,千行雁阵南(节日一)——中秋。
19、八月十五共清辉(五代诗目一)——中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