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和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团结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凝聚起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广泛凝聚共识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就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强调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强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强调注重思想建党、坚定理想信念等,都体现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把握和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多次提到思想引领、凝聚共识,特别是强调“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十三届全国政协着力把凝聚共识工作做在人心上、落到实际处,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全国政协系统集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召开全国政协系统理论研讨会,在政治、思想、工作上取得积极成果。创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等制度,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开展以自我教育为主旨的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建立政协党组成员同党外委员谈心谈话制度,创设委员讲堂和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努力把凝聚共识融入履行职能全过程。我们要牢牢扭住中心环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作用,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组织和引导广大政协委员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履职尽责,切实推动人民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在履职为民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理念和政治立场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比如,关于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关于党的初心使命,强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关于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等等。
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始终把履职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届全国政协连续三年把助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工作重点,锚定“三区三州”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问题,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等,接力建言、跟踪推进。在抗疫斗争中,全国政协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防止疫情扩散、帮助困难群众做好疫情防控等议政建言。广大政协委员特别是医卫界委员身先士卒冲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全力以赴救助患者,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意识。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使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协组织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同自己很亲,切实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提高建言资政质量上下功夫
抓社会主要矛盾带动全面工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新的时代特点,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党领导人民共同奋斗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也对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十三届全国政协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开展协商议政,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白色污染防治等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围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来谋划、来展开。要适应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的形势,进一步拓展协商内容、完善协商格局、规范协商程序,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等的更高要求作出贡献。
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在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同时,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所作的说明中强调:“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三届全国政协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部署,制定《全国政协重要工作制度建设任务落实方案》,提出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10个方面制度,目前已制定或修订包括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意见、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专门委员会通则等62项制度,正在制定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界别协商的办法等。我们要进一步对现有制度进行系统梳理、统筹规划,薄弱的就加强,不足的就改进,缺失的就制定,切实为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深刻理解和把握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创新政协工作上下功夫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我们党历来重视实践,重视理论与实际统一、认识与实践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是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结果。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人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始终坚持实践导向,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比如,既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方略,又对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提出明确要求;既阐明了新发展理念,又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既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阐述,又对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作出政策指导,充分体现知行合一、实践第一的内在品格?
实践既包括常规实践,也包括创新实践。创新实践作为更高层次的实践,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十三届全国政协坚持继承发展创新,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建立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制度,建设参政议政人才库,开展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中央对政协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使政协工作更好跟上时代发展。重视理论创新,紧扣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加强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重视制度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机制性安排,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一步上升为制度规范。重视工作创新,围绕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信息化发展等,推进工作载体、手段和形式创新,使政协工作与时俱进、常做常新,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关于学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心得体会[朗读]
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争相学习阅读,兴起了新一轮理论学习热潮。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丰富党员政治生活、提升党员理论素养的关键之举。“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这一专题,排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十九个专题的第一位,以“新”字贯穿,体现出新时代新教材中的新要求、新担当、新境界。
要对标对照新时代的新思想、新要求。
在《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了提高“五大思维能力”、增强“四性”、做到“四个更好”的新要求,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全面认识,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要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总揽全局、深谋远虑,真正把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牢牢把握,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大政方针、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坚定落实,全面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要呼吁呼唤新时代的新担当、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今年走过改革开放40周年,今年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载华诞,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风华正茂”也为期不远......在这一段段崭新征程中,满含党和人民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每一步都走得步伐坚定、步履铿锵,每一时期都历程辉煌、无愧使命。“志士惜日短,勇者常为新”。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要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精神指引,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弄通做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蓝图变成国家发展的“成绩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要开辟开拓新时代的新胸怀、新境界。
“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谆谆嘱托,更是严格要求。“心中装着人民却唯独没有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领导人的为民情怀、大国胸怀和责任担当化为实际的为民行动。这种“无我”的作风、“忘我”的境界,彰显出一切为民的光辉典范。“要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更应该看到,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复杂严峻,新威胁和新挑战时刻存在,必须以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视野、敏锐的洞察,保持定力、直面挑战、勇于开拓,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世界,以崭新的境界提升自身,让新时代的中国在亿万人民手中共同创造。
要对标对照新时代的新思想、新要求。
在《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了提高“五大思维能力”、增强“四性”、做到“四个更好”的新要求,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全面认识,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要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总揽全局、深谋远虑,真正把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牢牢把握,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大政方针、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坚定落实,全面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要呼吁呼唤新时代的新担当、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今年走过改革开放40周年,今年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载华诞,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风华正茂”也为期不远......在这一段段崭新征程中,满含党和人民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每一步都走得步伐坚定、步履铿锵,每一时期都历程辉煌、无愧使命。“志士惜日短,勇者常为新”。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要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精神指引,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弄通做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蓝图变成国家发展的“成绩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要开辟开拓新时代的新胸怀、新境界。
“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谆谆嘱托,更是严格要求。“心中装着人民却唯独没有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领导人的为民情怀、大国胸怀和责任担当化为实际的为民行动。这种“无我”的作风、“忘我”的境界,彰显出一切为民的光辉典范。“要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更应该看到,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复杂严峻,新威胁和新挑战时刻存在,必须以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视野、敏锐的洞察,保持定力、直面挑战、勇于开拓,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世界,以崭新的境界提升自身,让新时代的中国在亿万人民手中共同创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理论“沃土”、思想“富矿”、知识“宝典”,不仅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科学指南,其中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求学治学、创新创业、做人做事的大方向、大道理、大智慧。广大青年学深悟透原著原文原理,不仅能够掌握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提升思想政治水平,而且对职业指导、奋斗担当、律己修身大有裨益。
练就一双政治慧眼,始终不渝听党话跟党走。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和灵魂。书中既大力倡导“革命理想高于天”“永不动摇信仰”,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又以真理魅力与思想底蕴、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深刻揭示和阐明了应该信仰什么、反对什么,为什么信仰、为什么反对,如何信仰和坚持、如何反对和抵制等重大问题?
青年人有信仰,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有力量。科学理论是信仰之源,信仰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在新时代,坚定信仰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涵养和锻造。广大青年要真正搞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真理性科学性现实性,自觉武装头脑、举旗铸魂,爱党信党、铁心向党。特别是搞清楚西方敌对势力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自由、民主、人权”旗号推销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丑恶本质和险恶用心,做到“眼明心亮”、不被迷惑,“站稳脚跟”、不为所动?
把准求学择业方向,顺时应势干大事做成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总体方向上,指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基本问题;在战略部署上,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学、文化、教育、党建等各方面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和顶层谋划;在具体领域上,对诸如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海洋强国、决战脱贫攻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工作,也明确了指导思想、方向路径、工作重点和实践要求等。
求学择业、干事创业是青年人的头等大事。从大的方面来讲,必须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之中。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把个人兴趣爱好、特点优长与新兴领域、优势学科、急需专业等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后作出求学择业的取舍。比如,从《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文中,我们就能解读出,积极投身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的研究开发,并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就一定能够成为国家急需人才、稀缺人才、栋梁之才。
面对各种风险挑战,迎难而上打硬仗打胜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事实上,我国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城拔寨”重要阶段,必须同来自自然界的灾害灾难、同科学技术领域的难题难关、同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作艰苦卓绝的斗争,没有退路、只有向前,不能失败、只能胜利。习近平总书记还告诫年轻干部,要求“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鼓励“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
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从中认清形势的紧迫、挑战的严峻、矛盾的尖锐,进一步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攻坚克难的担当、敢斗争善斗争的勇气,大是大非面前敢亮剑,危机困难面前敢挺身,矛盾冲突面前敢前冲,歪风邪气面前敢批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对“五个凡是”风险挑战,特别是面对个别国家肆意挑衅、极限施压,面对“卡脖子”技术瓶颈,面对“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广大青年应冲在斗争第一线、攻坚最前沿,既敢于直面“接招”、又善于灵活“拆招”,既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又占领现代科技高地,坚决攻克难题、战胜强敌、取得胜利。
着眼高尚品德养成,善自省善自律。
人无德不立,为人修身是人生最要紧的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从“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到“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从“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从“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整治“四风”到倡导“三严三实”等,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概括起来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做人正人品、为官修官德、在党强党性。同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还专门就青年锤炼品德修为作出许多论述,目的就是给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处在首位。从一定意义上讲,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过程,就是“德育”的过程。首先,从中受到“公”的启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自觉破除“精致利己主义”的束缚局限,胸怀家国天下,奉献社会。其次,从中接受“正”的指引,“蒙以养正,圣功也”,自觉勤正心正念,走正道正路,干正事正业,拒绝投机取巧,不求“一夜暴富”。第三,从中坚守“实”的方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自觉做到知行合一、真学实做,坐得住“冷板凳”,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人民、历史的实绩、实业。
练就一双政治慧眼,始终不渝听党话跟党走。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和灵魂。书中既大力倡导“革命理想高于天”“永不动摇信仰”,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又以真理魅力与思想底蕴、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深刻揭示和阐明了应该信仰什么、反对什么,为什么信仰、为什么反对,如何信仰和坚持、如何反对和抵制等重大问题?
青年人有信仰,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有力量。科学理论是信仰之源,信仰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在新时代,坚定信仰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涵养和锻造。广大青年要真正搞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真理性科学性现实性,自觉武装头脑、举旗铸魂,爱党信党、铁心向党。特别是搞清楚西方敌对势力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自由、民主、人权”旗号推销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丑恶本质和险恶用心,做到“眼明心亮”、不被迷惑,“站稳脚跟”、不为所动?
把准求学择业方向,顺时应势干大事做成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总体方向上,指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基本问题;在战略部署上,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学、文化、教育、党建等各方面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和顶层谋划;在具体领域上,对诸如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海洋强国、决战脱贫攻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工作,也明确了指导思想、方向路径、工作重点和实践要求等。
求学择业、干事创业是青年人的头等大事。从大的方面来讲,必须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之中。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把个人兴趣爱好、特点优长与新兴领域、优势学科、急需专业等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后作出求学择业的取舍。比如,从《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文中,我们就能解读出,积极投身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的研究开发,并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就一定能够成为国家急需人才、稀缺人才、栋梁之才。
面对各种风险挑战,迎难而上打硬仗打胜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事实上,我国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城拔寨”重要阶段,必须同来自自然界的灾害灾难、同科学技术领域的难题难关、同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作艰苦卓绝的斗争,没有退路、只有向前,不能失败、只能胜利。习近平总书记还告诫年轻干部,要求“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鼓励“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
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从中认清形势的紧迫、挑战的严峻、矛盾的尖锐,进一步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攻坚克难的担当、敢斗争善斗争的勇气,大是大非面前敢亮剑,危机困难面前敢挺身,矛盾冲突面前敢前冲,歪风邪气面前敢批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对“五个凡是”风险挑战,特别是面对个别国家肆意挑衅、极限施压,面对“卡脖子”技术瓶颈,面对“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广大青年应冲在斗争第一线、攻坚最前沿,既敢于直面“接招”、又善于灵活“拆招”,既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又占领现代科技高地,坚决攻克难题、战胜强敌、取得胜利。
着眼高尚品德养成,善自省善自律。
人无德不立,为人修身是人生最要紧的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从“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到“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从“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从“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整治“四风”到倡导“三严三实”等,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概括起来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做人正人品、为官修官德、在党强党性。同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还专门就青年锤炼品德修为作出许多论述,目的就是给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处在首位。从一定意义上讲,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过程,就是“德育”的过程。首先,从中受到“公”的启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自觉破除“精致利己主义”的束缚局限,胸怀家国天下,奉献社会。其次,从中接受“正”的指引,“蒙以养正,圣功也”,自觉勤正心正念,走正道正路,干正事正业,拒绝投机取巧,不求“一夜暴富”。第三,从中坚守“实”的方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自觉做到知行合一、真学实做,坐得住“冷板凳”,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人民、历史的实绩、实业。
就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谈三点体会。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